善政与善治
2021-12-04宋希仁
宋希仁
——评武占江教授的《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伦理路径研究》一书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强调了道德在社会统治中的作用,他还说:“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治理者有道德就会获得人民的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视党员的道德修养,毛泽东主席的《整顿党的作风》、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修养》、邓小平的《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作风》等著作都对党性修养提出了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面对百年大变局的中国和世界,更加强调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德的基石,”党员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只有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才能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这些重要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善政”才能实现“善治”,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就是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实现“善治”的目标,而“善政”是实现“善治”的必由之路,“善政”既是对党和政府政治道德的要求,也是党执政能力的体现。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2021年)、河北经贸大学武占江教授等撰著的《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伦理路径研究》一书,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并且回答了国家治理现代化为什么要重视伦理道德建设,应该如何发挥伦理道德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从“善政”与“善治”的关系来看,本书回答了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党的领导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领导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党的领导,党的执政能力强,国家治理能力就强,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水平是党执政能力的应有内容,是关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根本性、基础性过程,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就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二者紧密相连,高度契合,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
第二,执政党伦理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执政党伦理是党在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时应遵守的道德规范,是实现执政党目标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党伦理是增强政党执政能力的基础,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执政党伦理建设是人民至上的体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获得人民的支持是国家治理能力最强大的力量。执政党伦理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价值引领,这种强大的文化影响力是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精神动力。
第三,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是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府掌握着国家公共权力,是实现社会公共意愿的机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在经济领域,政府是市场秩序的规制者、监管者和服务者,以保护公平合法的经济环境。在政治领域,政府是社会秩序的维持者、政治发展的领导者和政治民主的推动者,促进社会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社会领域来看,政府是社会和谐的协调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社会发展的促进者。从文化领域看,政府是主导价值观的弘扬者、道德风尚的培育者以及传统文化的发扬者。因此,政府是国家多元治理体系中的重要角色,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者和执行者,具有其他主体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包括打造具有现代理念的政府角色,优化政府职责,创新政府工作方式,履行好自己应有的职责。
第四,行政伦理建设是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诉求。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加强行政伦理建设,这是政府治理获得人民认同的基础,行政伦理的价值指向是保护人民利益,实现法治,实现社会公正,提高政府效率,履行好政府职责。行政伦理建设有助于改善政府公共服务,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促进公共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民生,这是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行政伦理建设有助于优化政府决策,行政伦理是政府决策的价值指向,有利于保证决策的最大社会效益。提高政府决策能力是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政府决策的质量和执行效果,体现决策的人民性和社会性。行政伦理建设有助于化解社会危机,政府行为的合伦理性是团结全体人民、动员社会力量的保证,只有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战胜各种困难,解决各种问题,从而化解各种矛盾。
总之,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在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是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努力的结果。本书从政党、政府、群团组织以及社会组织等方面论述伦理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把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伦理路径落在了实处;尽管这一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但足以促使我们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伦理的关系进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