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2021-12-04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郭微谨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郭微谨
随着新时代课程改革的来临,我国推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模式,教育的分工日渐优化,多层次人才培养战略方案逐渐明确。高职教育不同于高等学术型人才以及传统应试型人才教育,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以及专业型人才,高职教育内部各种学科的分工也日益明确,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课程在日渐消减。随着专业性课程的抬头,开展高职专业教育既要结合理论,也要让学生熟知并逐步走向实操,于是高职教育的体验感在此显得尤为重要。不同于传统高职教育以成绩为准的教育考评模式,以及以升学为准的教育模式,新课改强调在教育中让学生能够熟练应用技能,让学生由学会知识到实际操作。为此,我们必须撇开纯理论,在教材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体验式教学方法。有作者指出:“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其作为学生素质能力提升的重要教学途径,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音乐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点专业,既需要深度的理念教学又要辅之以重要的操作教学,作为融合审美与实践的一体化学科,为达到让学生将知识与技艺内化审美到外化于行为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方式也有着至关重要的要求,选对教学策略成为重要问题。笔者将详细探讨体验式教学在高职音乐教育中的理论效果以及实际操作中的价值并细化其操作方式。
一、高职院校体验式音乐教学需要统摄教材与课堂训练
众所周知,鉴赏能力是高职音乐教学的首要目标,要想培养学生优秀的鉴赏能力,仅凭传统的音乐课堂无法做到。开展体验式音乐教学能够迅速达成目标,一位学生的审美植根于他的阅历与所有实践经验,这项能力直接服务于今后的社会需求。为此,体验式教学应当在此基础之上赋予学生学院派的品味与鉴赏能力,它成为教师运用体验式教学以及学生走进体验式课堂的重要一环。虽然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呈现为一种服务于社会岗位需求的市场导向,但是,教师在教学时不应当放逐对高雅审美能力的期待,应当做到“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相得益彰,让学生在教学中熟练不同层次以及不同社会阶层的音乐审美需求,既要植根于大地,又要仰望星空。
开设体验式音乐课堂教学需要统摄教材与课堂训练,例如在进行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组编的《音乐欣赏》教学设计时,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会采取跳跃的教学方式或者规避教材中过分高深的课程,以节约课时为目标放弃体验式教学进行跳跃式讲授。其实,从教材的第一节古希腊到罗马的音乐文化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欣赏,再到后面20 世纪现代音乐文化欣赏,没有一章可以被忽略。我们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格列高利《圣歌》的鉴赏,更应当穿透整个20 世纪,同时转向传统中华民间音乐的鉴赏,其回望当下的音乐创作,横跨古今,融汇中西。音乐鉴赏的体验式教学在高职课堂中的运用永远不能被省略,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音乐鉴赏体验,不但能承接随后的音乐教学,而且能够服务于社会以及学生。
二、高职院校体验式音乐教学需要“雨露均沾”
在高职院校的音乐课堂中,声乐教学是所有课堂的灵魂所在,但是传统声乐课堂面临诸多局限,选曲的老套不符合时代发展,无法从多种角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与积极性。学生为了应付课堂而进行声乐培训,并未真正习得知识与专业技法,也未能将之内化于心。与此同时,大班式教学并不能“雨露均沾”地为学生创造点对点声乐训练的条件,讲授式课堂大多窄化了教学的根本方法。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时面临尴尬的境地,既希望带领学生从基础谈起,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又局限于课堂的被动授课模式,以至于无法将体验式课堂融入高职院校的声乐课教学。于是,小班化体验式教学的需求不仅应当拉动学生的体验需求,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拥有扎实的基本功,有能力为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提供良好的模式,于是小班制体验式音乐课堂在此处成为声乐教学的核心。
例如,在进行《黄水谣》声乐教学设计的基础之上,应当加入小组体验式课堂,将学生人数进行细致拆分以达成初步的体验式教学课堂建构,只有基于点对点的声乐教学才能充分打牢学生的专业基础。由教师引领学生进行体验式合唱,再从学生合唱进一步过渡到小组对唱,让学生在唱中学、在学中唱,不断夯实自身的专业基础。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就业去向一般为培训机构或者中小学校,因此,针对中小学校的教材培训显得格外关键,体验式声乐课堂可以适当结合教材内外的音乐作品赏析,让学生夯实基础的同时达到业务教学能力的专精。
三、高职院校体验式音乐教学需要活用媒介技术
将体验式课堂活用于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重要实践,更是服务社会、对接市场就业的重要桥梁。随着多媒体以及融合媒介音乐教学的推进,我们越来越容易在现代高职音乐教育视野下窥探传统音乐教育的不足。传统高职音乐教育很难深度复制当下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的体验式课堂,现代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其活用体验式课堂,以多媒体与融媒体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构筑体验式课堂的深度学习模式。不同于传统课堂对讲台、钢琴伴奏的局限,多媒体体验式课堂的运用能够很好地赋予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新的生机,多媒体在此成为体验式音乐教学引入高职院校的基本保障。
例如,在进行“传承红色基因,传唱红色经典”的专题教学中,教育工作者不应当局限于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体验式课堂除了传统的演唱式体验,抑或是直观钢琴欣赏式体验之外,更需要活用多媒体塑造现代化体验式课堂,将课堂建设基于钉钉、微信、唱吧等一系列多媒体App。活用多种媒体,让课堂不仅仅是课堂,更是通向社会、连接生活的重要渠道。因此,多媒体的运用能够很好地导向现代化课堂建设,让多媒体课堂成为服务于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手段。
四、高职院校体验式音乐教学需要推进课堂衔接社会
高职院校课程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服务学生的就业。传统教学模糊了企业与毕业生之间的沟通。体验式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之上搭建起对接社会与生活的现代化桥梁。但是,有论者指出:“职业技术人才不仅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与基本的专业技能,还应具备相当的人文修养、创新精神、高尚情操及积极的人生态度,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我们对体验式课堂的追寻并不意味着放弃了以成绩为准的考评模式,而是在此基础之上更加细化考核标准。体验式音乐教学需要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将社会衔接学校,将学业与生活捆绑,衔接社会的体验式音乐教学模式应当争做学生就业的桥头堡。
例如,教师在进行体验式音乐课堂教学时,应当将体验式课堂放置到社会层面进行考量,给予学生自主创收、以音乐创收、自我运营的由学校到社会一体化经营模式,争取做到连接线下选秀节目,或是商业模式的学生培养策略。将体验式音乐教学泛化,走向社会、走出学校的同时,意味着教师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同时学校也应当承担更多的义务,将体验式课堂放置于学校教学中终究不是容易的事情,教学策略的提出同样需要政府的规制与学校放开手脚的操作。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体验式课堂策略的选择要充分关注其可能造成的教学影响与社会影响,因此,体验式课堂的教学策略不应当局限于对策略的探讨,我们更应当深挖其背后的可行性以及社会功用。针对课堂内的体验式音乐教学我们可以充分地吸纳,而衔接课堂与社会的体验式教学除了应当充分进行辩证的运用之外,还应当联合学校和政府。体验式教学的工作绝不仅仅止步于教育工作者对策略的践行,更需要政府和市场的配合与关照,既要推动实践教育,也要融合健康教育以及阳光教育,给予当代高职院校青年学生以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