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提问打造初中语文有效课堂
2021-12-04福建省福安市第五中学
福建省福安市第五中学 王 震
提问属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惯用策略,当前新课改对课堂提问有了更明确的要求,其中“高效”是最基本的要求,意味着唯有保证课堂提问的高效性,才能助力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合理的课堂提问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激发学生问题探究的欲望,既是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尊重,也是发散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
一、初中语文有效课堂中的合理提问原则
(一)把握提问契机
为了保证课堂提问的合理性,要把握好提问的契机,在最合适的时间点提出问题,有效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展开探究,发挥提高教学实效的作用。如教学《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不可以在开始教学时直接提出关于文章中心思想的问题,而要等到文章结尾处,择准时机,进行提问:“‘二者之为’意味着作者哪两种心情的变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具体指文中提到的哪些内容?”引导学生从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览物之情入手,使学生明白古仁人不同的情感体验,进而理解诗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因此,需要结合教学进度去把握提问的契机,这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凸显教学重难点才能打造有效课堂。
(二)优化提问方式
合理的提问方式才能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对于课堂提问而言,由于形式与技巧多种多样,如正问、反问、疑问、设问等,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学情去优化提问方式,既要因人而异,也要因时而变,保证提问发挥出启发、引导的作用,以更具针对性、目的性的提问方式去发散学生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如在教学《海燕》时,教师可提问:“文章标题是海燕,但是却描述了海鸥、企鹅等其他动物的表现,是为什么呢?”这种反问能启发学生去思考作者这样写的根本目的,进而理解作者想要通过对比去突出海燕的英勇、坚强、乐观。
二、初中语文有效课堂中的合理提问策略
(一)结合教学目标提问,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合理提问作为打造有效课堂的关键手段,要想保证提问效果的最大化,教师同样需要采取合适策略,杜绝盲目提问,重点加强对学生认知方面的引导,结合教学目标提出具体且带有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重难点,进而实现理想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因此,初中语文教学需要明确合理提问原则,依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去设置提问,并且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积极投入问题探究。如在教学《社戏》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结合教学目标提出针对性问题:“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对自己的童年生活进行了大量且细致的描写,如一起看社戏、捉虾等,那请问同学们,作者写这些内容的主要目的和想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通过提出该问题,让学生的学习探究倾向于分析作者的情感表达,从而在课堂中尝试总结问题的答案,立足作者视角去感悟,通过情感层面的共鸣去理解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眷念的情感。
(二)渗透课文阅读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内涵
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以教材为内容载体,学生需掌握的知识基本蕴含在课文当中,所以提高阅读教学活动实效,也是打造初中语文有效课堂的必经步骤。如果学生的阅读不够深入,将难以正确理解文章的内涵,更谈不上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内容学生难以提起兴趣,特别是说明文、文言文等,所以教师可巧妙借助提问吸引学生深度阅读课文。将提问与阅读进行有机结合,一方面教师要提前精心备课,找出课文讲解的重难点;另一方面要确保问题的有趣性和目的性,在调动学生探究兴趣的基础上实现文章内涵的深刻理解。如在讲解《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在课文阅读过程中提出相关问题,并且结合课文内容将阅读活动划分成初步感知、精读分析两个方面。在初步感知阶段,教师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初步泛读,思考文章具体从哪几个方面去描绘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象?要求学生结合问题去阅读,阅读完毕后进行总结与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接着进一步引导带领学生展开精读,结合文本内容中关于“春草图”等方面的内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为什么作者在春草图的描写中要插入孩子们玩耍的景象?小草与孩子具备哪些共同点?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助力其理解课文的内涵。
(三)积极创新课堂提问,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在当前新课改推行日渐深入的大环境下,课堂教学中可采取的提问方式多种多样。但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问策略的运用一定要凸显教学重难点,保证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对课堂提问进行以积极创新,助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初中阶段的孩子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许多新鲜事物抱有强烈好奇,同时也会有部分学生因为语文基础不够牢固而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严重拖慢教师的教学进度。所以,教师可尝试通过创新课堂提问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借助二者的高效交流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改变他们对语文的学习态度。教师对课堂提问的创新,要遵循优化提问方式技巧的原则,尤其是在授课前做好充足准备,对各种问题进行合理设计,从不同维度去思考问题的解决方式,实现对学生思考方向的启发,利于学生的深度思考。积极创新课堂提问能让学生的思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直处在活跃状态,有助于学生创新与动脑,实现全面发展。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学生阅读中会发现文章内容与文本用语均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并且对孔乙己的悲惨生活心生怜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便可通过创新提问将学生拉回现实,指明学生的思考方向,提出问题:“孔乙己的命运无疑是非常悲惨的,那你们认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是他自己造成的,还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该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便能了解老师的用意,进而跳脱出自己浅显的理解,从当时的社会环境着手去分析主人公的命运,总结出正确答案。这种不限于刻板思维的思考方式,是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培养。
(四)重点关注学生心理,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初中阶段的孩子心智并未完全成熟,很多时候如果问题过于简单会不屑于回答,如果问题太难则又不愿意动脑,害怕回答不出来而没面子。可见,多数初中学生自尊心非常强。那么,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则要重点关注学生心理,合理设置问题难度,以免学生因为回答不上而心生挫败感,影响其语文学习态度。因此,教师在课前进行问题设计时要科学预测学生会出现的反应,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提前计划好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的应变策略,始终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为提问目标。如在教学《背影》时,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去理解、感悟父亲深沉的爱。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要深刻且准确地理解这种情感内涵存在一定难度,所以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进行合理提问,引导学生正确思考。教学中有学生质疑:“作者为何一直提到自己聪明过分呢?”这一问题的提出,暴露了许多学生难以理解作者“反语”表达的意图。为了不伤害学生的学习自尊,同时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教师可将问题做拆分处理,以“‘嘱咐茶房’动机是什么?”“表现父亲怎样的情感?”“是不是自己真的聪明过分?”等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找寻问题的正确答案,理解作者当年不懂父爱、未能体会父亲深情自责的深刻内涵。切忌在学生回答不出时表现出厌恶、不耐烦的表情,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提问的角度,让学生找到自信,展现自我,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综上所述,合理课堂提问对于打造初中语文有效课堂而言至关重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提出更具针对性的问题,除了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形成系统化理解以外,还能调动学生的知识学习积极性。提问与问题解答的过程,也是师生与生生互动的过程,既是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尊重,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能为打造初中语文有效课堂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