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角色社会化的功能分析
2021-12-04吴小娜
吴小娜
(河南警察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一、引言
社会化就是从独立到社会契合的过程,主要以社会角色的养成为主要途径。这一过程更像是单一个体的融入,也就是单一个体慢慢地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个体象征,成为社会的一部分。个体只有接受和适应这个社会,才能扮演“社会角色”进行“社会互动”,参与到各种“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中。通过角色社会化,大学生能够找到自身未来发展的方向,大学生可以习得正确的、符合其社会角色的行为。到实践中去亲自验证书本知识是否具有正确性、有用性以及合理性;亲身了解社会基层的实际情况从而获得对国计民生的初步感受;亲身尝试和陌生人交流并体验从中获取信息的感觉,这些都对以后的学习生活非常有意义。
二、大学生角色功能的定位
大多数大学生的社会角色可以理解为现实角色和目标角色,也呈现出多样性。大学生由学生角色转变为社会角色,这种角色社会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不明确性,而这种不明确性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大学生产生困惑是在所避免的。与此同时,这一过程也同样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自身发展,给大学生社会化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大学生的行为制造了角色,这是一种成长的经过,能让其内在态度和价值观得到质的飞跃。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要求相一致,并且是角色的对接,是学生向社会化人格迈进的关键。
三、社会实践在大学生角色社会化中的功能表现
(一)帮助大学生提前获得角色体验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大多比较简单甚至单调。在参与社会实践的初始阶段,大学生能够敏感地感受到社会上多数人对于这类社会角色的看法和评价。大学生对于这样的角色体验自身的感触是什么,能不能适应?自己将会怎样表现,应该如何完善自身?在这样的社会角色中,仔细考虑下去会发现任何细节都很重要。所以这也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角色转化,深刻认识到每一个岗位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在这种“被注视”的情况下,将会体验到独特的角色内心变化,从根本上说这也是对大学生的一种考验。
(二)帮助大学生初步树立起对角色的理解
社会实践能够促进大学生站在前瞻性的视野上,预见自己将要去达到的社会化角色转换。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后必须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的社会化角色,不再单单是选择学习角色还是工作角色。一开始步入社会之际,大学生通常会以“我是学生”“我还不懂”等理由对另一个角色进行片面的认知,而没有站在正确的角度和立场去看待这一社会化角色。
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对工作形成自己的理解。社会实践反映的是在社会角色的代入中大学生的真实表现,以切身的体验引导大学生直面现实,对社会化角色初步具备足够的了解,完善自身的认知。“做什么工作都要有责任”是很多工作多年的老师傅的宝贵经验,句子里面包含着与典型的社会化角色相关的内容。
(三)满足大学生对角色的期待
社会角色主要是由自己的选择来进行划分的。人们在承担了某一种社会角色的时候,要选择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站在这一社会角色的高度和维度去思考解决社会问题的具体方案。大学生的角色社会化会造成很多年轻一代面临桎梏而不得解脱,大学生的社会角色就是要尝试从一个大学生的视角发掘这个社会,进而改变这个社会。社会实践的功能在于让大学生真正地切身去感受温度,了解对于这一角色的社会期望,感受社会环境下不同的阶层的生活。当学生选择决定的时候,就能做出他们自己的价值判断。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当中,没有在童年时经历过科技爆炸所带来的冲击。
四、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社会化中引起的角色失调
大学生缺乏相应的社会认知,对于即将面对的社会生活的特征和本质缺乏了解,无论在学校还是社会,都缺乏正确的态度。有不少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也类似于在学校求学,对校园以外的情况都会有一定程度的轻视,没有正确地认清自身角色,也没有能把握好学习角色与工作的平衡。在学校想着出去工作,不好好学习;而已在社会的人都宁愿回学校读书。大学生应该在学校努力掌握专业知识,在角色社会化的时候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真正的角色社会化大学生,正是要求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与经验的大学生。
(一)角色冲突
某些角色维持必备的条件是不可逆的。在社会实践工作中要立足于角色本身,不能够在角色的变换中发生任何冲突。作为大学生,可能更多地是张扬自己,这就对大学生们提出了角色要求。社会角色则要了解工作单位,明白自己在整个体系里的位置以及应当发挥的作用,对自己所承担的一切心里有数,在需要的时候就得积极站出来解决问题、承担责任。当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工作不一致的时候,角色冲突便发生了。而这两种角色的转化可能是困难的,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练习的。这就让大学生们明白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而如何做到就需要首先了解自己,要清楚地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每个人都要清晰地找准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站位,同时要耐心听取、虚心接受别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这是学校的课程学习学不到的内容,也是学生角色并不太需要的东西。社会角色需要将学校所学知识得以灵活地把握和应用,更要看到理论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充分合理地把握。明确时间和精力应该投入的关键点在哪。如何保证自身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让社会化角色的身份也得到凸显,如何与别人沟通好,在不一样的情况下要求又不尽相同。
(二)角色不清
很多大学生开始进入社会实践时往往都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感到迷茫。毕业后从学生角色逐步变换为社会角色,经历过复杂的身份转换之后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这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大学生毕业后初入社会时进入到了真正的社会实践情境当中往往心怀忐忑,对自身的角色认知模糊,从而导致角色不清。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这就要求对学生的发展要有更密切的观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帮助大学生逐步认识所从事的工作角色的意义所在。学生在角色期望的基础上,被赋予了更高的角色任务。社会实践必须要让他们为就业做好思想准备。有自信是角色社会化更有活力、更有精神的必经阶段。在社会中要克服胆怯的心态,以饱满的热情和自信去迎接社会实践中可能遇到的每一个挑战,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
(三)角色失败
学习在大学生的成长路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不仅仅指在校期间的课堂学习,而且是一种伴随着个人成长的终身行为。大学生在学习角色扮演方面的失败,和不注重学习有密切的关系。很多学生在工作中发现可以不断地丰富知识,所以对工作角色的扮演更有热情,却忽视了原本的学习。事实上,不管是在校期间还是走入社会以后,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在任何时候都有它的重要作用。走入社会以后固然可以在工作岗位上学习到很多有用的知识,不断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从而使自己的工作能力逐步提高,但是一些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有助于大学生扎牢根基、打好基础,对于将来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实践都是非常有用的。
五、推进社会实践、扩大大学生角色社会化正功能的措施
(一)以切合实际的课程角色吸引学生
大学生在学习角色认知方面的失败,和课程内容有一定的关系。在课堂学习中过于注重理论而忽视了实践操作,为大学生进入社会增加了阻碍。因此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改革,安排恰当的课程,通过课程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趋势,利用新旧课程的替换对学生的学习角色补充吸引力,为毕业后的工作角色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强化意识,提升角色的代入感
在学校教育中,树立进入社会的状态和社会化角色的意识,强化学习角色,增强制度管理,尝试做好社会对接。要让学生提前理清角色定位,将自身带入具体的社会化角色中去。角色社会化首先要尽量摆脱学校教育带来的角色固化,尽量以社会角色的视角来观察和处理工作。很多社会角色经常重复这么一句话:“等遇到了就会明白了。”这其实是在为工作开脱,并不能做到真正解决问题。只有学会独立解决问题,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凡事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才能真正承担起该有的社会责任。
(三)创造角色环境,提高认可
大学生学习角色和工作角色的不协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实践单位的利益性驱使的结果。实践单位对于社会实践中的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认知,也没有具体的管理制度、培训计划,整个环境不是良性的实践角色环境。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实践工作单位必须着重了解大学生课程,科学地安排工作实践,减少或者避免学生角色与工作角色的冲突。
六、结语
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角色的社会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社会实践把青年和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实践成为大学生人生路上价值观养成的一项关键因素,也会受到社会各界更广泛的关注和评论,这一热潮还将会继续持续下去。未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评定必定会日趋完善,“青年服务国家”的实践理念将会进一步深入人心。这时,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将会为人们所清晰地认识,社会实践在大学生角色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社会实践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角色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