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为魂、思辨为方
——中国话语体系下英国文学课程思政育人的话语表达
2021-12-04姜莉
姜 莉
(烟台大学,山东烟台,264005)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责任与担当的作用愈发凸显。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清晰地聆听中国声音,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核心要务。一方面,通过培养政治过硬、志存高远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必须要持续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拓宽学生视野、担负对外话语体系传播的育人理念。也就是说,进一步夯实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以便更好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以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简而言之,课程思政是为育人所提供的世界观,而思辨育人是具体的方法论。
二、立德树人是英国文学课程思政改革的基石
具体到英国文学课程思政改革,不同学者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这些理论对推动学科建设具有很大意义。目前而言对这一问题的认知还存在如下两大误区:
第一,有人认为文学课程思政就是把文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简单叠加。实际上有这种想法的人根本不了解文学的本质,也没有明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文学首先是人学,关注的是人类经久不变的人性;其次文学是对社会历史的反思,甚至是具有超强前瞻性,因此文学既有极大的人文精神又具有强大的思想、信仰的指向性,文学即思政,但任何文学都无法脱离人的境遇,哪怕虚构也必将有其源头可供追溯,因此文学有方向,有限定,不是绝对的自由。此外文学超验性特征使得它具有得天独厚的表达思想的方式和途径。那些能超越时空流传下来的经典也必将因其充满人类无上可能的精力、智慧和宽广的爱而得以传承,哪怕邪恶,也将给人类提供警醒。政治让文学具有方向,让文学的价值观得以明确。
第二,认为课程思政是课程与思政的简单对接。任何课程首先应具有思政的属性。没有任何一门课程是超越人类的发展而独立存在的,有任何一门课程不是服务于人类生产生活,因此课程思政不是两个方面的融合,而是一个事物。
中国话语体系下的文学课程建设不是简单地把文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而是秉承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原则:第一,底线思维。首先,中国话语体系下的人才应该坚守爱国底线,满怀家国情、爱国梦;其次,要有做人做事的底线思维,为人善良公正、诚实守信,为事利己利他。第二,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立场。第三,人文情怀。以人为本,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关注人类共同命运,构建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第四,要有为实现理想而努力的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第五,思辨能力。文学经典作品渗透着作家对时代和社会的思考,对历史的反思,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赏析文学经典,以古鉴今,以文育人、明辨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
三、英国文学课程体系育人功能与思政育人
英国文学的课程体系和功能主要是描写永久不变的人性。
(一)英雄情结的彰显
英国史诗《贝奥武普》讲述了英雄大败妖魔、斩杀复仇女魔、勇屠喷火巨龙换来天下太平的冒险故事,同我国名著《西游记》一样都记叙了降妖除魔、扬善除恶的故事。整个作品渗透着英雄执着、坚毅、勇敢、智慧的优秀品质;体现了舍生忘死、不畏险阻的英雄气概;饱含了乐于助人、宽广无私的奉献精神;洋溢着勇为人先、舍我其谁的牺牲精神;感动我们的是英雄果敢的担当、胸怀天下的责任和高尚的人生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推崇英雄精神,他精辟地概括了英雄精神的内涵:英雄精神是“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英雄精神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精神信仰;英雄精神是“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奉献精神;英雄精神是“卧薪尝胆”的奋斗精神。中华民族要传承起英雄精神,实现民族伟大复兴。[1]
(二)英国文学描写正确的爱情观
英国诗歌之父乔叟被誉为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他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是中世纪社会生活的缩影,是万花筒式的经典作品。其中有骑士讲述的为助丈夫(骑士)凯旋妻子奉献自己的爱情传奇;磨坊主讲述的老夫少妻婚姻模式引发的多重恋情;善于管控丈夫,获取财产而发家致富的巴斯夫人的故事;富兰克林讲述的容忍丈夫重重考验而无怨无悔的美德女性的故事。这些故事涉及人性、宗教、爱情、婚姻、女性等问题,通过梳理,总结中世纪以来文学作品中人性善恶张扬,宗教对人信仰的影响,婚姻爱情的范式以及传统女性观的异化,不仅再现了中世纪多面的现实,而且以古鉴今,引导学生树立理性爱情观、婚姻观及价值观。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用苏格兰方言唱响人间美好的爱情和地久天长的友谊,他的诗歌富有苏格兰民歌的乐感、活泼、生动,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他的诗极尽对大自然的赞美及对淳朴的乡村生活热爱之情;他的诗歌饱含着爱国的真挚情感和对贫苦人民的同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我们看待世界的慧眼,教给我们做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人的高尚格局,教会我们爱别人、爱自己的无私宽广,与人为善,诚实守信立世之道。
(三)英国文学所描述的人文关怀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创作的众多作品唱响了欧洲人文主义精神:《罗密欧与朱丽叶》展现的摆脱封建家庭束缚,勇敢直面爱情的自由精神;《威尼斯商人》中随机应变、机智勇敢、智慧女性鲍西亚的追求平等精神;饱含人伦道德的痛苦纠结,渴望建立公正社会哈姆雷特的追求正义、尊严和人的价值人文情怀;也曾放荡不羁但关注时事,勇于担当,国家面临危机能迎难而上的亨利五世的家国情怀。莎士比亚作品有对人性中美的张扬、对丑的直视,有对道德中善的赞美、对恶的痛击;有为达谋杀目的,宁愿放弃女性温柔与母爱,终将因内心愧疚而亡的麦克白夫人;有从一个至尊的王者沦落为被剥夺了权力的疯癫的李尔王;有固守善良本性,重父爱亲情的考狄利娅与因利益而践踏亲情的大女儿、二女儿伦理道德的拷问。这些作品关注人类的尊严、价值及命运,张扬追求爱情的勇气、正义战胜邪恶的乐观精神、国家统一的历史观、家国情怀、国家治理观念及全球观,正与当下中国梦、中国之治相映照。习近平提出的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核是人文情怀。早在2017 年12 月,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作了“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主旨发言;2019 年3 月,习近平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呼吁“共同努力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人类共同命运的构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既要关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人民的交往,也要关注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发展,平等相待,共建美好未来。[2]
(四)英国文学所描绘的生态文明
现实主义小说家丹尼尔·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在中国脍炙人口,鲁宾逊独自一人荒岛谋生,困境中逆行,迎难而上的英雄精神感染了一代代人。鲁宾逊尊重自然,依靠自然,利用自然,得到了大自然的慷慨回报。纵观人类历史长河,人类只有顺应自然,保护生态,发展才能长久。2019 年4 月,习近平在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作了“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的主旨发言,他呼吁人们要尊重自然、融入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类只有携手合作热爱自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保护利用自然,人类才能建设美好的家园。[2]鲁宾逊通过劳动,建造房屋、培育庄稼,战胜自然,不仅满足了生活的需要,还充实地体验了生活,获得了精神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劳动一直以来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中国历史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上下齐心、团结一致,战胜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现代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是平等的世界,人类应摒弃一切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别人之上的做法,任何以强凌弱、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国与国之间互相尊重,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应对共同的挑战,建立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2]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古鉴今,结合当下国内外时局,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为“中国之治”提供了强大思想理论的支撑,同时为全球治理奉献了宝贵的经验。“中国之治”立足于人民之治,是政党之治,是大国之治,是文明之治。中国之治传承了中国五千年历史文明,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格局与国际视野。[3]
四、思辨能力是文学课程思政有效助推
关于思辨能力培养的英国语言文学的教学理念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基于课程思政能力的培养目标。
第一,思辨能力与课程思政有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2020 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在关于《谈谈跨文化思辨英语教学》讲座中明确了思辨人才的培养方向:勤学好问、相信理性、尊重事实、谨慎判断,公正评价,敏于探究,持之以恒地追求真理;能对证据、概念、方法、标准、背景等要素进行阐述、分析、评价、推理与解释;能自觉反思和调节自己的思维过程。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的引导,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要掌握学习的能力。
第二,思辨能力与课程思政互为抓手,共同促进。首先,思辨能力要求学生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学生有健全的人格、丰富的情感才能使学生客观正视自我,理性反思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enjamin Bloom提出的Bloom教育目标分层体系(Bloom' s Taxonomy),这个理论将教育目标以金字塔形式表现了由低到高的六大思维目标。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任务主要有六大类: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教师有目的地进行思辨能力培养的过程,就是将具体的思辨能力的技能融合到教学过程中的六大思维任务中去,在具体的可执行的教学任务中,强调思辨能力技能,进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思辨能力的方法。[4]
第三,文学课程思政思辨能力培养的具体做法。文学课程思政以思辨能力培养为目标将会改变传统教学课堂设计;将会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会极大延伸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使学习渗透到生活每一天。传统文学课程教学是以知识体系的建构为出发点的,是围绕背景知识、作家作品、作品故事情节、人物赏析、主题鉴赏及作家贡献等展开的;而以思辨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是以学生主动性的学习为设计活动的目标的。他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侧重学习者主动对知识的内化,把学习者以往被动预习的活动转化成主动认知,自主学习。
课前活动:课堂学习之前的课下学习,是思辨能力培养的启动阶段,学习者通过不同方式收集相关资料、阅读资料,形成初步认知的阶段,因此,学习手段上采用线上网络平台,活动设计应秉承如下原则:第一,学习内容的适度性。课前预习内容要难度适当:内容简单会使学习者失去学习的挑战性;过难会打消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活动设计应以思辨能力培养初级阶段目标中“理解和识记”为出发点,如时代背景、作家生平、作品背景、讲故事等。第二,学习手段的多样性。课前活动设计要鼓励学习者使用灵活多样的手段获取信息,如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网络热搜、电影电视、微博等。第三,学习技能的应用性。信息的获取仅仅是知识掌握的初阶,信息内化为学习者的知识还需各种技能的辅助,如思维导图记忆法辅助背景知识理解的记忆能力;展示课件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未来作为教师教学技能能力。第四,任务活动设计的延展性,鼓励创新。思辨活动设计既要考虑知识的理解和识记,同时要注重资料辨析、学习者借鉴他人思想后形成的思想观念。因此既要设计出能够定性定量考核的试题活动,又要有能展示学习者运用信息、使用信息、辨别信息,形成创新思想的能力。
课堂活动:课堂教学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面对面的沟通不仅便于教师的引导,形成师生共情、共鸣,达成一致的情感体验,更易于把思辨能力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因此课堂教学设计需要教师精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才培养的目标设计于思辨活动中,做到育人润物细无声。学生具有自我调控能力,才能以古鉴今、明辨是非,洞察事物本质,才能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活动的设计主要围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让学生自觉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中国之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格局,产生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
课后活动:课后活动是指教学内容课堂授课结束后到新知识的输入前的阶段所进行的学习活动,也是学生知识内化的巩固阶段,思辨能力的提升阶段。知识的掌握需要复习巩固,思想观念的形成需要不断在学习中固化,能力的培养更需要在大量的练习活动中锤炼。课后活动设计采用线上考核方式,一方面检测学习者对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帮助学习者拓深认识问题的能力,在已有思想的内化的基础上产生新思想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我调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