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列车调度指挥》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探索

2021-12-03董立娟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1期
关键词:典型人物

董立娟

摘要:《列车调度指挥》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文立足《列车调度指挥》的课程内容,探讨了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为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列车调度指挥》;课程思政建设;典型人物;现场案例

一、挖掘《列车调度指挥》课程思政元素

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课程的定位,将《列车调度指挥》课程目标分解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如表1所示)。

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接列车调度员岗位要求,分析课程目标。将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三者紧密结合、挖掘课程核心的思政元素,形成下面三条思政要素主线。第一是安全生产线:筑牢安全理念,树立标准意识,提升应急能力;第二条是责任担当线:培养敬业精神、增强服从意识,树立大局观念;第三条是家国情怀线:普及铁路文化,厚植爱国热情,激发家国情怀。

二、选择合适载体,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明确了《列车调度指挥》课程思政要素的三条主线,接下来就需要选择合适的载体。在载体选择方面主要考虑了如下几种形式。

(1)新闻事件

结合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热点新闻。比如课程开篇讲授“运输调度机构设置”任务时,穿插进《中老铁路调度指挥中心正式启用》的新闻。这样既能起到开拓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专业发展动态的目的。又普及了铁路强国文化,提升学生投入铁路工作的热情,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实现学生以中国铁路为荣的民族自信。再比如讲授“列车调度计划”内容时,介绍“开行“复工专列”,让复工复产更有温度”的新闻。介绍中国铁路停开列车,开行防疫物资专列,复工复产专列,来展示铁路运输调度响应国家号召,发挥运输神经中枢作用,疏通战疫大动脉。提升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共鸣与铁路的责任和担当,明确铁路调度指挥服从国家指挥,国家的利益至高无上,国家和人民的安全至上的原则,升华热爱祖国、热爱铁路的情感。

这类载体比较广泛的运用在支撑家国情怀线思政要素的实现上。载体选择时要注意时效性,要紧密对接课程内容,避免旁生枝叶,分散课程核心内容的有效性。

(2)典型人物

典型人物从企业专家库以及往届毕业生中选择,通过连线形式介绍他们的生产经验,所感所想。比如讲“调度指挥原则”内容时,通过连线已经在调度员岗位的往届毕业生,从他的口中来描述下级调度服从上级调度的重要性。再比如讲“调度主要职责”内容时,采访调度所值班主任,介绍疫情期间调度员“封闭工作”的服从意识,大局意识。在与典型人物的互动中,渗透出每一个铁路调度岗位员工对自己岗位的热爱与坚守。通过一个个平凡的岗位让同学们看到了不平凡的意义,为同学们从事铁路工作后能够默默坚守,勇敢担当埋下种子。

这样的形式生动直观,特别对责任担当线思政要素的融入能做到水到渠成。这类载体运用时要注意提前与对方沟通好内容框架,连线时间及连线时长。或者依托职教云平台,打破课上时间的限制,建设现场专家及毕业生与授课学生的沟通平台。

(3)现场案例

现场案例是指通过分享现场表彰的事迹材料或者通报警示的安全事故案例,让学生明确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比如讲授“列车运行中被迫停车”任务时,介绍“京广线水泥车撞断接触网支柱的调度处理”表彰案例。这个案例的插入,一方面完美对接课程内容,让学生明确了知识、能力目标中确认是否妨碍邻线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把安全理念,标准作业意识深植于心。授课中还利用仿真软件模擬一旦处置不当导致的行车事故,来强化学生风险防控意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立足岗位守住安全底线。再比如讲授“运输调度作业标准”任务时,介绍“调度员交班漏交重点事项,造成列车颠覆”案例。案例让同学对没有按标作业的危害触目惊心,从而提高铁路安全生产的认识。

现场案例大多运用在安全生产、标准意识的思政线上。案例的选择要少而精,注意案例信息是否详实,是否能够展开分析。而不是几句带过,在学生心里激不起波澜。如果能够实现学生对案例的模拟推演,会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4)实犯错误

实犯错误是指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实际犯的操作性错误。在能力目标的培养上,实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列车调度指挥》课程实操中的错误往往是因为标准化作业意识不强导致。需要利用典型的、重复出现的实犯错误,趁热打铁,及时归纳提醒同学们按标作业。将遵章守纪、按标作业意识深植学生观念中去。比如“灾害天气行车应急处置”任务中出现操作不当时,就需要指导学生加强对规章以及应急处置指导书的理解。学生出现的类似错误,要进行登记,观察后续改进情况。通过贯穿始终的,循序渐进的提醒,将按标作业贯彻到位。让学生明白,安全生产的基础是按标作业。只有按标作业了,才能逐渐的提升应急能力进而实现安全生产。

三、选择合适资源,优化课程思政资源库

课程思政资源建设是课程思政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课程思政资源要满足既服务于教学目标,又契合教学内容的原则。资源选择时,贵在精,不在多。不能生拉硬套,牵强附会,要选择能有效增强学生对思政元素三条主线内在认同感的。

资源建设一方面从目前教学内容的素材里选。比如一些案例,可能之前没有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那么挖掘课程思政角度,进行再加工;另一方面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反馈,结合反馈结果,对之前运用的资源进行优化;此外,通过网络平台,与现场沟通交流等手段不断获取新的课程思政素材,补充课程思政资源库。资源形式一般有新闻、规章、文电、事故通报、案例、视频、图片等。最终要将资源如何运用以脚本形式反应在教案中,提升学生的共鸣,实现教学效果。

四、课程思政与教学过程有机融合

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段。

课前阶段:利用课程平台的讨论区搜集课程思政学情。有时通过平台下发讨论题目,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新闻素材,完成组内线下交流,并上传小组交流心得在讨论区。有时课中安排了连线,就安排学生提前上传需要采访的问题在讨论区。课前阶段主要是摸底,捕获学生思想状态。

课中阶段:实践教学时,教学环节上增加上岗备品检查环节,实现与铁路现场的对接,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课中课程思政的实现还需要紧密结合载体的类型以及课前的思政学情。运用现场案例时,以分析和模拟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演练,思政元素隐形嵌入。新闻事件要注意学生关注度,调控好介绍的节奏与氛围,提升效果。

课后阶段:课后将课程思政融入第二课堂,以学生开讲堂,参加“知技规、背技规”比赛等多样化形式把内化的爱路热情,服从观念,标准化意识进一步内化、升华。

参考文献:

[1]陈福军.“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思政教育:载体途径与融入点[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01).

[2]张璇.课程思政中思政元素挖掘的思维路向[J].现代职业教育,2021(30).

[3]王谦.高职理工类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为例[J].职业技术,2019,18(07).

猜你喜欢

典型人物
对文艺晚会影视化段落特征的探究
典型人物报道的时代特点与创新经验
论新形势下改进军队典型报道真实性的基本方法
采编札记
针对新媒体环境中典型人物报道创新发展的研究
从四个维度提升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效果
如何做好电视典型人物报道
典型人物的细节挖掘
唱好三部曲写出好新闻
儒林中的“美”与“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