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微视频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运用

2021-12-03单洁丽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39期
关键词:优化课堂微视频学习兴趣

单洁丽

【摘要】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多媒体广泛应用于科学课堂教学中,微视频作为多媒体的形式之一,比书本图片更有动态,比教师的讲解更丰富形象,微视频的运用能创设生动在教学情景,更有利于学生获取大量的直观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微视频;学习兴趣;优化课堂

现代教育媒体是当今师生在课堂上的重要认知工具,把知识点制作成微视频,或者在网络上下载合适的短视频,将这些素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并与常规的教学相结合,这样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都很有好處。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一谈微视频在科学课堂中的运用。

一、巧用微视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年龄小,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在科学课上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用情节带动节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学生自然有更加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我们的生活世界》,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小猪佩奇的微视频,边放视频边对孩子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跟着小猪佩奇去刘博士家参观学习,你们愿意吗?佩奇是孩子平时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的卡通人物,所以特别亲切,孩子们进入角色,他们热烈地讨论着途中看到的风景,教师又问:河流、花草树木和大桥、房子分别属于什么景物?从而引导学生认识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来到了刘博士的家,教师继续问:刘博士正在做研究,家里的物品比较乱,你们愿意和佩奇一起帮刘博士整理物品,并且分类放好吗?这样一问很自然地又把孩子引导到把物品按材料分类这一教学目标来了。小猪佩奇的微视频运用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带入设定教学情景,孩子在教师预设的情景中快乐地收获了知识。

二、巧用微视频,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一)运用微视频活跃课堂气氛

我们都知道活跃的课堂气氛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过去,特别是农村小学以“注入式”和“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为主,学生学习空间和探究的机会比较少,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体现他们学习的主体地位,别说科学素养的养成了。课堂中在合适的环节播放相关微视频,把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这样更能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如在三年级上册《认识气温计》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气温计知道了气温计的构造,同时他们对气温计红线为什么可以上升和下降这个问题充满了好奇,此时我插入微视频《气温计上的红线为什么会跟着天气的冷热下降和上升?》,借着视频中几个小动物的对话轻松地解决了孩子们心中的疑惑。适当地插入微视频不但可以解决书本上的一些疑问,还可以让课堂更有趣,活跃学习气氛。

(二)运用微视频提高实验操作的正确性

科学实验操作是否正确、是否规范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所在。每个实验都有一定的要求,一旦操作失误,不仅会导致实验的失败,还会导致某些危险的发生,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正确的示范十分重要,但是教师在讲台上示范或者讲解的时候,由于距离,音量等因素,总有一部分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都会用实物投影仪或者走到课室的中间讲解,但效果还是不太好。关于这类特别需要注意细节的实验或者精细仪器的讲解,教师可以先用手机或相机把过程拍成微视频,让学生先观看再动手,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比如在四年级上册《弹簧测力计》的教学中,弹簧测力计刻度太小,教师的示范操作学生看不到,这时我们就可以在课前先把怎么使用弹簧测力计拍成视频,课上再播放给学生看,那么学生就能清晰地看到弹簧测力计如何正确读数了。微视频可以使学生在各种感官的刺激下,高效地接收知识。

(三)运用微视频突破重点难点

科学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直接的体验而获取知识,但是抽象的概念学生都不容易理解,这些知识大多数是重点、难点,而教师经常为了突破这些重点难点而费尽心思,但是学生往往兴趣不高,收获不大,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微视频可以将抽象经验转换成直接经验,把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能量与太阳》一课内容时,通过课本中的文字说明和图片展示学生可以大概了解到煤是怎样形成的,但煤的形成却又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是抽象的,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煤的形成》,让学生清晰完整地了解煤形成的过程,化抽象为形象。

微视频的运用使科学课更加生动形象,它能展示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也能模拟实验,让学生动用各种感官来学习科学,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

三、巧用微视频,拓展学习,培养科学素养

(一)开阔眼界,丰富学习内容

小学科学涉及天文、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涉及内容非常广,但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仅仅依靠课本知识教学是不够的,课堂教学中适当插入相关视频不但能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以此充实和延伸科学课堂教学。

如在三年级《太阳、地球和月球》第三单元中,此时正迎来我国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教师可以抓住这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把我们的航天事业发展历程编辑成小视频,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知道神州十二号的神,并引导学生对航天黑科技等有关知识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二)激发创新思维,提高科学素养

视频形象具体、生动活泼,感染力很强,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能够刺激人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微视频在科学课堂上的运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开放和动态的知识网络,学生通过梳理知识脉络,获得更广阔的视野,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轮轴的秘密》这一内容时,我先播放一个瘦子一个胖子比力气大小的微视频,学生很快就被视频中有趣的画面所吸引,并产生了疑问:胖子那么胖怎么赢不了?瘦子取胜的秘密是什么?简单的视频却引发了学生积极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产生了思维碰撞。

微视频教学是现代教学媒体技术和课堂教学相互碰撞融合之下产生的,是新时代教育一种新的认知工具和学习方式。微视频是多种教学手段的其中一种,它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 ,所以运用“微视频”进行教学,我们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合适的环节,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微视频”的作用,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海忠.视频资源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责任编辑:梁万燕)

猜你喜欢

优化课堂微视频学习兴趣
多媒体优化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之我见
浅谈如何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
专题实践活动中的微视频教学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