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暖被窝”的真问题是乡村人口失衡

2021-12-03杨鑫宇

时代邮刊·下半月 2021年11期
关键词:空心化大龄被窝

杨鑫宇

最近一段时间,农村青年的婚恋问题登上了热搜。引发社会关注的“爆点”,是某县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重视农村大龄青年擇偶难的建议》。在《建议》中,这名委员表示“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婚姻问题正在逐步由个人问题转化为社会问题”,提出应“鼓励女青年留在家乡”,引发不少争议。某媒体在评论此事时,使用了“暖农村大龄男被窝工程”的说法,更是引得群情共愤,让网友吵成了一锅粥。

一方面,人们普遍承认农村大龄男性青年面临着不小的婚恋困境;另一方面,在多数人看来,“鼓励女青年留在家乡”是无用且不合适的昏招。正如一篇引起众多共鸣的文章所言,谁也不是谁的“暖被窝”工具。农村男青年结婚困难,既不是女青年的错,也无法由女青年负责解决。由此可见,这份《建议》虽然发现了病灶,却开错了药方。

说到底,“暖被窝”言论引发的口水仗,只是舆论场上的小插曲。透过舆论的喧嚣,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乡村社会长期以来面临的人口失衡问题。乡村人口失衡的直观结果,一是男多女少,二是“一老一小”多而青壮年少。农村大龄男青年的婚恋困境,只是这个问题的一个侧面。看不到事情的本质,单独对着“结婚难”着急,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过来说,倘若能从根本上改善乡村人口失衡的现状,“结婚难”也就不再是问题。

农村男多女少,首先与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脱不了干系。统计数据显示:数十年来,全国大多数地方新出生的男婴比女婴要多得多,显著高于正常水平,农村的情况又比城市更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考虑主动选择不婚的人,也必然有相当一部分男性无人可娶。从这个角度上看,今天面临婚恋困境的农村男性,是在给所有多出来的男性人口补“人口欠债”的亏空。只有着力改变社会风气和大众观念基础,让出生人口性别比回归正常,才能在未来真正把这笔“欠债”抹平。

社会变迁造成的城乡人口流动,是乡村人口失衡的直接原因。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势头日益迅猛,过去将乡村人口“绑”在土地上的限制因素也基本消失殆尽。心思活络的农村青年,不难找到更有前景的“机会之地”。与此同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降低,以及现代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趋势,也降低了不少乡村地区的竞争力,直接给这些地方造成了“空心化”的难题。乡村“空心化”既导致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也加剧了性别比例失衡。研究显示:在劳动力市场上,女性在城镇的竞争力比在农村更强,因此更倾向离乡打工。此外,离乡女性中青年未婚者居多,也让农村大龄男性青年的择偶问题凸显了出来。

面对乡村“空心化”的现状及其成因,单独呼吁女性“留下来”,无法改变她们“用脚投票”的结果,也是对她们追求更好生活的权利的不尊重。要逆转乡村人口失衡问题,想方设法让凋敝中的乡村振兴起来,才是真正的答案。对此,各地政府与社会力量还需积极发掘乡村潜力,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为乡村寻找新的定位,努力为年轻人创造发展机会。乡村振兴工作做得好,留住人甚至吸引人口回流便不是难题。与此同时,各地乡村还需移风易俗,营造出对女性更加友好的社会环境,革除不良婚俗,如此自然能让农村女青年不必“逃离”。

猜你喜欢

空心化大龄被窝
除了被窝,都是远方
村庄空心化的治理之道
大龄儿童的春节萌囧CUT
大龄海蟾蜍
被窝
广东省古村落现状与保护利用模式研究
美欧中产阶层遭遇“空心化”
怕你难过
绝望
被窝才是人间真正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