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之科学学科

2021-12-03杨闽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1年11期
关键词:偶发性花纹蜡烛

杨闽

在很多人眼里,科学是个神秘的东西,它离我们似乎很远、很远,其实科学是普遍的、普通的。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离不开科学,它熟悉得让我们常常忽略了它的存在。可在3—6岁幼儿眼中,大千世界却充满着许许多多神奇和奇妙的乐趣,他们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和亲身经历,常常会有无数个“为什么”,如:“为什么太阳总是挂在天上?”“为什么水总是流动的?”等等,这些奇妙的问题,常常令教师应接不暇、目瞪口呆。所以,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除重视正式的科学教育活动外,也应该重视出现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偶发性的科学活动,随机进行科学教育。

如:一个大雪天,地上铺满了厚厚的积雪,孩子们在户外玩雪,地上留下了许多脚印和自行车轮的印迹。一个小朋友发现了地面脚印上的花纹,问另一个小朋友:“看,我们鞋底都有花纹,真漂亮,为什么鞋底都有花纹?”另一个小朋友回答:“好看!”老师听见了,急忙指着地上的自行车印迹说:“看自行车轮子上也有花纹,如果没有这些花纹,是很滑的,那么这些东西踩在雪上会怎么样?”有好几个小朋友答道:“会滑倒!”“对呀!我们还能用什么办法让自己的鞋子踩在地上不跌到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鞋底的花纹引起了幼儿的好奇和兴趣。一个随意的生活对话变成了科学探索主题活动,在这其中优秀的教师的积极引导是促成这一科学教育活动的关键!

一、善于发现孩子们的“为什么”,并耐心解决

在日常活动中,孩子们常常会因为一件极小的、极平常的事而发生感叹,引出许多“为什么”。我们要特别注意无论多忙、多烦、多累,都不能打消孩子们的积极性,要善于发现和倾听孩子们的许多“为什么”并且耐心细致地给他们帮助、启发和指导,使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在一次次老师给予他们的满足中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如:一次我们在一个中班上点心课,幼儿每人一根玉米棒。有的稍大,有的稍小,细心的孩子们发现后,就吵着要大一点的,其中一个孩子说:“为什么玉米棒不一样大呢?”我觉得这不仅是一个好的品德教育的时机(让幼儿不要计较大小),也是一个对孩子们进行科学教育的契机。我便回答说:“因为玉米有的阳光照得多,有的背着阳光照得少,照得多的长得就大,像这一根,照得少的長得就小,像这一根。”孩子们又问:“那是为什么呢?”“因为阳光中有一种叫紫外线的东西,对植物生长非常有利。它能使植物长大。”孩子们马上说:“我们班种植角的植物应该让它们多晒太阳。”还有孩子说:“我们也应多晒太阳,才能长高,对吗?”我充分肯定了孩子们的想法,并带孩子们来到班里的种植角观察,发现盆子里的玉米长得较矮,也没有长出大大的玉米棒。这样通过比较分析使孩子们在一些普通的点心课中,快乐地、有趣地、轻松地掌握了这样一个知识点:植物和人的生长不仅需要空气、水,还需要充足的阳光。

还有,如一次给孩子们过生日,孩子们吹生日蜡烛。有的幼儿就说:“为什么蜡烛一吹就灭了呢?”“没有风,燃烧的蜡烛会不灭掉呢?”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我们拿来几个大小不同的烧杯,对孩子们说:“不用嘴吹它们,用杯子盖住它们,你们猜,它们会不会熄灭呢?”孩子们议论开来,我们便亲自动手操作给他们看,蜡烛灭了,而且不同大小的杯子盖住的蜡烛,熄灭的速度有快有慢。通过孩子吃蛋糕这一快乐的事情引发出科学教育,让幼儿在兴趣和探究中懂得了:蜡烛在空气中能燃烧,没有空气,蜡烛熄灭了。

二、在偶发性的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幼儿学习的能力

孩子每天都在玩,玩中学、学中玩。作为幼儿园老师不仅要教孩子们怎样玩,还要教孩子们有技巧地玩、创造性地玩、一物多样化地玩,让科学在玩中诞生。

如:一次我们领孩子们户外活动,给每个孩子一个方形的纸板,让孩子们用方形纸板玩游戏:有的孩子用它当飞碟;有的用它当扇子;有的用它当帽子。有许多孩子用它当作车轮,在地上滚起来,可是怎么也滚不走。这时,一个孩子说:“这个不是圆的,不能当车轮!”“为什么呀?”当时我还无法给孩子们解释清楚为什么方形东西不能滚动,但是我马上拿来剪刀,将它剪成圆形,再让孩子们在地上滚动,纸板立刻向前滚去,孩子们也高兴地笑了,真开心!

因为幼儿的年龄特点,深奥的科学道理光靠讲解是不能使幼儿充分理解的,而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和幼儿一起实际操作,通过比较来理解简单的科学知识,大家一起动脑动手寻求答案,使幼儿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为孩子们将来遨游在科学的世界里打下坚定的基础。孩子们不仅能探究神奇的科学,还能利用科学解决问题。教师不仅仅传授知识,更要让幼儿理解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习的能力。

三、在偶发性科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理解自己提出的问题,了解一些基本原理,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幼儿学到了什么知识

偶发性的科学活动跟正规的科学活动相比,它的内容较广泛、丰富,但是由于它是随机的,所以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和层次性。所以偶发性科学活动的出发点不能放在幼儿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等等这样的问题上,而是通过活动,通过教师的启发,幼儿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了解问题的奥秘,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例如:有一次,雨过天晴,我们带孩子到户外去观察雨后院子里花草树木绿绿葱葱的情景,恰在这时,天上出现了一道彩虹,孩子们就叫起来了:“彩虹!彩虹!”有的孩子就问我:“为什么彩虹会挂在天上?”这时我临时改变教学目标,让孩子观察彩虹,并在地上寻找彩虹,我带他们来到园内的喷泉旁,让孩子们在喷泉旁不同角度去寻找彩虹,一会儿,许多孩子叫起来:“我找到了彩虹!”“地上也有彩虹!”回到班上,我们又拿出三棱镜,让孩子对着太阳寻找彩色的世界,当孩子们看到地上反射出的五彩斑斓的光环时,兴奋得手舞足蹈。

在偶发性科学活动中,幼儿获得知识只是活动的一部分目标,偶发性科学活动是由外界情景诱发并围绕着偶发性的事件开展的一种科学活动。教师虽没有预先的计划,但要鼓励支持幼儿去探索、去思考,交给幼儿学习的方法和理解的方式,培养幼儿探索、发现、操作、推理、判断等等学习能力,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把经验与实际相联系,使学到的东西能有所用。

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偶发性科学探索活动,使幼儿更感兴趣,更符合幼儿的求知欲望。教师的随机教育应及时地发现幼儿的许多“为什么”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是很重要的。它使幼儿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激发起了幼儿的求知欲,使幼儿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善于、敢于发现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从而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幼儿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多少,更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和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的逐步形成,它将使幼儿一生受益。

猜你喜欢

偶发性花纹蜡烛
浅析偶然性在艺术发展历程中的呈现
涂颜色
浅析偶发性对于艺术家理想创作状态的促进
冰雪路面轿车轮胎
神奇蜡烛
吹蜡烛许个愿吧等
轮胎花纹的秘密
如何巧妙处理课堂偶发事件
汽车的轮胎上为什么要有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