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扬琴当代传承传播多维视角研究
2021-12-03彭勇
摘 要:约形成于清乾隆年间的四川扬琴,曾以其庞大的艺人团体、程式化的表演、成熟的唱腔技术、完善的板腔体样式、庞大的观众群体、多样化的表演场域在全国盛行一时。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20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那一批艺人们逐渐老去,四川扬琴缺乏能够接班的中青年力量,昔日光景难以延续。探讨四川扬琴在当代的传承、传播现状,回顾其“前世”与“今生”,在历时与共时语境中研究总结四川扬琴在当代传承与传播的新视角。
关键词:四川扬琴;曲艺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维传承与传播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21)04 - 0095 - 08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21.04.009
四川扬琴又名“四川琴书”,属中国传统曲艺音乐之“琴书”类,是一种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说、唱相间的地方传统曲艺。2008年,四川扬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川扬琴自诞生至今,在近3个世纪(约清乾隆至今)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具程式化的表演体系,也形成了成熟、完善的板腔体形式。如今,四川扬琴以其高雅的唱词、程式化的表演体系和浓郁的戏剧性再次受到关注,并在业界得到广泛认可。
四川扬琴过去近300年的发展历程,始终伴随着“辉煌”二字。而今,四川扬琴却已然没有了过去那般繁荣景象。如同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大多数剧种、曲种那样,其在当下的传承、传播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如何让传统音乐焕发新生命成为一个棘手的难题。四川扬琴从过去艺人众多、名家众多、曲目众多、观众众多、书场众多、茶馆众多的时空中,到现在仅存的四川扬琴大慈寺传承基地,几乎失去了中青年演员支撑,没有更多的曲目可以演唱,没有更多的青年观众,也没有系统的教学培训组织,这让四川扬琴变得不再“意气风发”。
基于此,本文试图从3个方面探讨四川扬琴的当代传承传播问题,分别是历时语境下四川扬琴的声音记忆、四川扬琴当代传承传播的共时空间、多维度在地化活态传承传播的实践与构思。简言之,通过对四川扬琴历时、共时时空的梳理,探寻当下四川扬琴传承与传播的新视角。
一、历时语境下四川扬琴的声音记忆
(一)历史与发展
在已有研究中,关于四川扬琴于何时形成目前还没有定论,这归因于扬琴这件乐器何时何地进入四川的不确定性。在四川扬琴前辈学者的已有研究中,通常认为清嘉庆甲子(公元1804年)杨變《锦城竹枝词》一书中写到的“清唱扬琴赛出名,新年杂耍遍蓉城。淮书一阵莲花落,都爱廖儿《哭五更》。”是目前所见关于四川扬琴最早的记载。从“赛出名”“遍蓉城”等表述中可以明确的是,至少在清嘉庆之前的清乾隆时期(1711—1799)就已经产生了四川扬琴这种艺术形式。
在现代学术意义上,四川扬琴研究的奠基之作非肖前林《四川扬琴音乐》莫属。他在书中说道:“据现在的老艺人说,清光绪年间(1880年左右)的扬琴演唱形式、采用的曲牌、表现方法以及唱本等,和現在是差不多的。”而从形成初期到与当今演唱形式、采用曲牌、表现方法及唱本相同,无疑需要漫长的实践和积累,参考其他成熟且极具程式化的剧种和曲种,此段时间至少都在200年左右。综上所述,四川扬琴形成时间应该不会晚于18世纪中期,极有可能在18世纪初或更早就已形成。由此,四川扬琴的生命几乎已经延续了近3个世纪。
在四川扬琴近3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其表演形式由一人击琴自打自唱(一般是一手打扬琴一手击板)的“扬琴荡子”,到两人合作的荷叶扬琴(扬琴、荷叶)与渔鼓扬琴(扬琴、渔鼓),再到《锦城竹枝词》中提到的“清唱扬琴”——三人合作(扬琴、三弦、碗碗琴),最后形成了“五方坐地传情”(扬琴、鼓板、碗碗琴、京胡、三弦)。
3个世纪的漫长岁月,四川扬琴经历了多个“人生”,也由此形成了其自身丰富的“阅历”。300年来,四川扬琴出现了众多优秀的艺人,从最初的赵友太、谢兆松、李联升、杨竹轩等,到后来的李德才、张大章、刘松柏、洪凤慈、易德全等,再到1949年后四川省内各曲艺团的演员,如刘时燕、徐述、康先洪、曾克蓉、王铁军、李卷怡、林同清、黄荣华等。同时,四川扬琴还积累了大量的唱本,也形成了曲艺音乐中富代表性的板腔体形式,其唱腔规律严谨、唱词高雅规整,使其在所存在的每个时代都占有一席之地。现代学术意义上的“四川扬琴”研究,相较于四川省内大多数曲种的研究而言,也处于领先地位。
(二)曲唱与表演
洛地先生在其《词乐曲唱》一书中将中国传统音乐之唱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腔传辞”——以稳定或基本稳定的旋律传唱文辞;另一类是 “以字声行腔”——以文辞句字的字读语音的平仄声调,化为乐音进行,构成旋律。两者也称为“以乐传辞”的“歌唱”和“以文化乐”的“曲唱”两种类型。所谓“以文化乐”是以词体文曲结构中的辞式句读、平仄规律等,化为乐体结构中的节奏规律、旋律法则等所构成的一类唱,即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词唱”“曲唱”。显然,四川扬琴属于“以文化乐”的曲唱,因为其“以字声行腔”。进而,洛地先生从4个方面来解读“曲唱”:韵(音、声、韵)、板、腔、调。
四川扬琴的唱本以韵文为主,散文为辅。有的唱本从头到尾只押一个韵,有的押几个韵,唱本的押韵使用较多的是堂廊韵、青城韵、天先韵以及堤西韵。其唱词最后一个字的平仄音运用,通常是上句仄音,下句平音,有时也可以四句为单位,即一、二、四句为平音,三句仄音。唱词以七言和十言为主,也有少数六言和五言;唱词的句式七言为二二三,十言则是三三四和三四三。其唱词的句式直接影响到四川扬琴唱腔的腔句、腔节规律。
四川扬琴音乐分为板腔体的大调和曲牌体的月调。板腔体的大调音乐是其主体,板式有慢一字(一板七眼)、紧中慢一字(一板七眼)、二流水一字(一板七眼)、快一字(一板三眼)、二流(一板一眼)、三板(一板一眼)、舵子(一板三眼)和襄阳舵子(一板三眼)。其中每个板式的规律严谨,因此四川扬琴艺人们常说一句话:“你先把字读清楚了,你就晓得怎么唱了,因为都是一字曲牌,只是字不相同。”实际上,四川扬琴囿于其各个板式的说、唱结合程度不同,其唱腔规律所规范的“自由”程度也不同,扬琴艺人常说“啥子规律我们也不晓得,就是依字行腔就对了嘛”。四川扬琴的大调常用调高为C调(舵子常用其上方五度调,即常用G 调),月调常用调高为F调,艺人们对于调高的选择不是一个绝对值,而是一个区间。
现今四川扬琴的表演与过去大不相同。现在的表演常常被简单概括为“五方坐地传情”,即“五方人”分生、旦、净、末、丑5个角色坐唱,每个角色还需各自操一件乐器伴奏。表演时扬琴居中,鼓板居舞台右侧,其后为二胡;三弦居舞台左侧,其后为小胡琴;台上“五方人”(5名演员)分角色演唱。肖前林在《四川扬琴音乐》中谈及扬琴艺人李联升的表演时,用了这样一句话:“他的艺术成就,是能够以高度的藝术修养准确地表现人物性格和戏剧情节。据说,他演唱《华容道》的关羽时,闭目一听,俨然关羽在前。”实际上,所谓坐地传情,是通过嗓音特点和面部表情的变化来塑造人物,有的时候因剧情或表演者个人需要,会增添一些手部的动作。坐地能否传情是四川扬琴表演成功与否的一大关键,也是评价一个艺人表演水平的关键。仅通过这些简单的辅助还原人物本身实为不易,而恰好四川扬琴的老艺人们就能够做到。
(三)传承机制与表演模式
1.传承机制
从老艺人们遗留下来的四川扬琴录音中,可以感受到四川扬琴在过去是十分辉煌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四川扬琴生命历程中的3件“大事”:一是四川扬琴自发性行业组织三皇会,二是民办官助慈善性组织慈惠堂,三是成都市戏剧学校曲艺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3个组织决定了四川扬琴的“今生”。
三皇会是为了避免艺人之间的过分竞争而成立的,行会成立之后,艺人们经常聚集在一起切磋技艺,这让四川扬琴的整体表演水平越来越高。也正是因为三皇会的出现,四川扬琴走上了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慈惠堂是20世纪初成都乃至全国最大的民办官助慈善机构,对四川扬琴当今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时任慈惠堂总理尹昌龄倡导“组织盲童学扬琴”,开办瞽童教养所扬琴班,以改变盲人和他们的孩子长期以算命为生的命运,并亲拟16字(“慈惠大成、发达永久、勉志未定、蒙天之佑”)班序。慈惠堂的瞽童教养所扬琴班一共办了10班,每班20人,培养了近200名四川扬琴艺人,其中包括四川扬琴大师张大章、刘松柏、萧必大、洪凤慈等。而近200名四川扬琴艺人的出现,无疑极大地促进了四川扬琴的发展,这也是今天四川扬琴久唱不衰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成都市戏剧学校曲艺班对于四川扬琴的今生而言,意义可谓举足轻重。1958年8月,成都市戏剧学校曲艺班首次开办四川扬琴专业并招收学生。当时以免费学习且管吃管住的宣传语(大多老师们的回忆都会提及这关键的一点)吸引了四川省内各地区的青少年。其中,就包括原成都市曲艺团王铁军、傅兵、邓俊如、田茂君、柳素华等,原东城区曲艺团(现已撤销)康先洪、曾克蓉、林同清、徐志秀、黄荣华、李卷怡等,而当时任教的老师正是慈惠堂出来的盲艺人们,如洪凤慈、张大章、刘松柏等。如此看来,该校曲艺班与慈惠堂瞽童教养所扬琴班可谓是一脉相承。
此外,原四川省曲艺团(现四川省曲艺研究院)也自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四川扬琴演员,如刘时燕、徐述、林德川等,他们也都是四川扬琴在“文革”之后的中坚力量。
2.表演模式
四川扬琴主要有两种传统表演模式,一种为“出堂会”,另一种为“坐馆”。前者指有钱人家花大价钱将四川扬琴的艺人请到自家宅院里去演唱,后者指扬琴艺人长期在茶馆驻场演出。
能够有机会“出堂会”的艺人无疑是四川扬琴的名角,他们倍受尊重,能够被邀请的都是演唱技艺最高的那些艺人。而为了让前来邀请的人更好地辨认艺人,艺人们就在自家门前挂一块木板,上写“清唱扬琴某堂某姓”来表明自身身份,如赵友太先生的“君雅堂”、梁永光先生的“六合堂”等。所以现在的四川扬琴老一辈艺人们一提到“出堂会”,就倍感自豪。而“坐馆”则是四川扬琴艺人通常在茶馆的“摆馆”演出,这也是四川扬琴至今主要的表演模式。与“出堂会”相同的是,四川扬琴艺人要想长期“坐馆”演出,也必须具备较高的技艺,观众不买账,“坐馆”也就名存实亡了。
正是这样的表演模式使得四川扬琴名家辈出,其表演的技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在国内曲艺界享有盛誉。而剩下那些技艺一般之艺人,自然就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
二、四川扬琴当代传承传播的共时空间
(一)传统音乐当代非遗政策解读
任何时代,人都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人所创造的音乐也一样。传统音乐在当代的生存,必然会受到时代的影响,国家和政府相关政策的发布则维系着传统音乐的发展存亡,解读国家最新非遗政策有助于挖掘非遗在当下生存的新空间。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8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作了进一步的强调。
首先是《意见》提出的总体要求之主要目标:“到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工作制度科学规范、运行有效,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显著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到203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传承活力明显增强,工作制度更加完善,传承体系更加健全,保护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的作用更加彰显。”
从主要目标可以看出,国家十分重视对非遗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亲历非遗的地方政府,则需要大力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他们一直保持“活态”传承。传统音乐的爱好者、工作者要充分信任政府和人民能够保护好传统音乐。
接着,《意见》在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中提到,“完善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健全国家、省、市、县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制度……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进一步提升传承人技能艺能。加强传承梯队建设,促进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不断壮大传承队伍”。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加强传承梯队建设、促进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壮大传承队伍,这些观点对于四川扬琴来说,都是十分具有针对性的。
然后,《意见》还提出了很多实质性的措施,主要涉及非遗进社区、建立非遗研究基地与教育实践基地、提高非遗的实践频次和展演水平、扶持优秀剧本与曲本的创作、促进非遗传播、将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包括中小学教育、职业学校、硕博士点以及非遗师资队伍的培养)、鼓励非遗进校园等。四川扬琴在当代的传承与传播应与以上话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这些方面着手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二)曲艺专业院团的当代依托
常常听老师们说“现在团里培养的演员都去搞合唱、合奏了,有的还去演综合了,没得哪个还在认真搞扬琴”。实际上,确实有这样的现象存在,部分原因是四川扬琴一个节目的时间太长了,在一场综合演出里,需要不断地缩减演唱时间,到最后就变成了几分钟的独唱片段,伴奏形式和表演形式也发生了变化;所以,实在是没办法单纯以四川扬琴来称呼。
如今在成都市内,四川扬琴演员的培养单位仅有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和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前者为原来的四川省曲艺团,在国家级传承人刘时燕和徐述的带领下,四川省曲艺研究院现在有近10名四川扬琴中青年演员,他们有着极好的嗓音条件和表演天赋,但所学完整传统曲目不多,令人遗憾。同时,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每年会招收一些声乐专业的毕业生从事曲艺表演工作,也会招收一些乐器表演专业的毕业生作为大乐队的演奏员和伴奏人员。从现在四川省曲艺研究院的动态来看,他们的重心不在原真性传承傳统曲目上,其演出活动都是大型综合演出;四川扬琴也不用坐唱,更不用5个人的“五方”表演形式,伴奏乐队相对自由。不过,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每年会拨款给四川扬琴大慈寺传承基地作为传承经费,并每周委派1—2名演员来参加四川扬琴传承基地的演出。
而原成都市曲艺团,在王铁军、傅兵、田茂君、邓俊如等扬琴艺人之后,目前还没有培养出长期活跃在舞台上的四川扬琴演员,在传承与表演事业上也没有更多的举措。该团现合并到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一个下属部门。现在,扬琴艺人王铁军和付兵都被请回成都市戏剧学校长期教学扬琴,市曲艺团依然有几名四川扬琴的青年演员在持续学习四川扬琴传统曲目。
总之,从两个院团目前的动态和工作重心来看,主要是创作一些大型的曲艺剧作品。扬琴演员本身受制于院团的工作目标,没能够持续性汲取传统的养分,四川扬琴的传承工作,没有取得大的进展。当然,这也与演员们现今的生存状态相关。但无论怎样,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和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依然是四川地区四川扬琴的集中代表,也是四川扬琴最后的依托单位。
(三)当代“活态”场域空间
在经历了慈惠堂瞽童教养所扬琴班和成都市戏剧学校扬琴班后,四川扬琴来到了全面开花的时代。师爷辈的李德才、张大章、刘松柏、洪凤慈、郭敬之、萧必大、易德全、卓琴痴等,在业界都享有盛誉;他们的学生包括刘时燕、徐述、康先洪、王铁军、曾克蓉、林同清、李卷怡、黄荣华等,同样在业界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而其后,中青年演员开始出现断层,无论是师爷辈还是老师辈的艺人,他们的后代都没有继续从事四川扬琴的表演工作。
“文革”之后,随着师爷辈艺人的年龄逐渐增大,他们的学生们(现在的国家级、省级传承人们)成为了顶梁柱,长期坐馆演出,同时还修建书场、开办茶社,以供四川扬琴艺人固定演出。四川扬琴的部分票友亦成立了一些供自娱自乐的琴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蜀声琴社”,此外还有“六合琴社”“新声雅集琴社”“陶冶琴社”等。随着时间流逝,他们这一辈也退休了,又开始面临着技艺传承的问题,这就为四川扬琴的现状埋下了伏笔。
现在,随着老师辈艺人的渐渐老去,四川扬琴能够表演完整传统曲目的人越来越少。幸运的是,四川扬琴国家级传承人徐述和四川扬琴省级传承人康先洪于2010年在四川成都大慈寺社区设立了一个四川扬琴传承基地,才使四川扬琴的活态表演得以一直维持。该基地目前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和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分别拨款支持。时至今日,基地依然坚持每周1—2场为时两小时的演出,该基地也是目前唯一的四川扬琴活态表演场域。在成立以来的十来年中,基地吸引了一大批新老观众,但却很少有年轻人为之驻足,这也令人感到可惜。
四川扬琴在当下的状态不容乐观。老师们老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嗓子也不像从前那样“充满自信”,而他们所拥有的技能也没有被后辈所继承。老师们常说:“我的老师会一百来折戏,到我这里就只有五六十折戏了,有的戏现在也没有人合作演唱了,到你们这里,能学个二十来折戏就很不容易了。”实际上,在当下又有几人能够踏踏实实学二十来折传统戏呢?
三、多维度在地化活态传承传播的实践与构思
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的传承与传播,是当下的一个热点话题。尽管这个话题已经被讨论了许久,但传统音乐在当今社会的传承与传播依然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自始至终,一直存在着两种对待传统音乐的“声音”:一种认为“传统音乐有其自身的生存规律,生死有其定数,我们不必过分干预,更不必过分担忧”;另一种是“传统音乐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积淀,弥足珍贵,如果传统音乐消失了那必然会是人类极大的遗憾和悲哀”,这两种声音体现了传统音乐在当下的“挣扎”。传统音乐如何“活态”传承与传播?这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因为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人而非传统音乐本身。
四川扬琴在当下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其中除了社会因素外還有个人因素——当下许多人听不懂四川扬琴,不知道四川扬琴是什么。所以目前先应让人们知道什么是四川扬琴、它好听在哪里,再引导大家欣赏和喜爱。四川扬琴在传承与传播中强调“在地化”,突出四川扬琴特定的生态语境,其在地化活态传承与传播方式包括3种形式,即四川扬琴传承人驻校传承工作坊、四川扬琴进课堂二度传承、四川扬琴艺术周。
(一)传承人驻校传承工作坊
四川扬琴传承人驻校传承工作坊将以专业音乐院校师生为传承客体展开,囿于四川扬琴以方言演唱,工作坊主要围绕四川省内各高校展开,而其中又以四川音乐学院为代表。
所谓驻校传承,是指以两个月为期,将四川扬琴非遗项目传承人或传承团队请到四川音乐学院进行长时间驻校传承。整个过程可以用“项目选择”“学员筛选”“前期学习”“实地考察”“驻校传承”“汇报表演”6个步骤来表述。团队将邀请四川扬琴国家级、省级传承人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学校传承,通过报名的方式在四川省内招收学员,这些学员将分别来自四川省内各中小学和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音乐学系、民乐系、声乐系、音乐教育学院、美育学院等),这种跨学科的学员组合有利于不同的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介入四川扬琴的不同研究领域,如声乐系与民乐系学习一种原真性的表演方式,音乐学系、音乐教育学院和美育学院则在学习过程中对该项目进行知识化与课堂课例化。同时,中小学音乐教师对于四川扬琴中小学课堂二度传承起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们将为四川扬琴的活态传承深度播撒传统的种子。四川扬琴传承人驻校传承工作坊为了让学员获得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认知,将采取3种课程类型:1.专家讲座:邀请中国传统音乐专家展开中国传统音乐专题讲座,邀请教育专家展开传统音乐进课堂专题讲座;2.理论研习:对四川扬琴基础理论与曲种文化进行理论研习;3.表演传习:传习四川扬琴男腔与女腔的经典唱段并及器乐曲牌。
学员们先通过有引导的集体学习,了解关于该项目的基本情况与已有研究,再通过短期实地考察体会到四川扬琴实际发生的物质与文化生态环境。通过为期两个月的传承人驻校传承,学员们将从不同侧面掌握该传承项目的相关知识,并将以舞台汇报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展示原真性学习成果与衍生性学习成果。以“驻校传承”为核心,这一项目有效地将四川扬琴的活态传承与生态传承相结合,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传承的原真性与完整性。通过培训,将形成四川扬琴传承人驻校传承工作坊汇报展演、《四川扬琴传习录》、四川扬琴进课堂单元课设计大赛、四川扬琴为元素的音乐作品创作等成果形式。
(二)课堂二度传承
四川扬琴进课堂二度传承以中小学学生为传承客体展开。从接受的角度来说,中小学学生更容易接受未知的事物,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能否搭建起传统音乐和中小学学生之间的桥梁。只有系统且深入地为中小学学生解读传统音乐,传统音乐的种子才会真正播撒在下一代,传统音乐才能够实现“活态”传承。因此,传统音乐进中小学课堂也成为了现今大多传统音乐活态传承的主要模式之一。四川扬琴中小学课堂二度传承将以四川扬琴传承人驻校传承工作坊为期两个月的教学为基础,同时为中小学音乐教师开展四川扬琴单元课设计大赛,以推动和强化四川扬琴驻校传承工作坊学习成果,加强中小学音乐教师对于四川扬琴的感悟与体悟。以四川扬琴驻校传承工作坊为基础,中小学音乐教师通过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基础理论、四川扬琴基础知识与四川扬琴表演实践,实现了观念、理论与实践的多维结合,使得他们能够全面且系统地为学生讲解中国传统音乐的核心,讲解四川扬琴的精髓所在,实现四川扬琴的“原真”播撒。
尽管传统音乐进课堂已在全国各地区陆续展开,但传承的效果并不理想,部分原因是目标不够明确、方案不够全面和系统。中小学教育中如何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对其进行准确、有效的课例化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的重要领域。四川扬琴中小学课堂二度传承以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与美育学院为依托,以成都地区为中心,将对四川扬琴进校园进行3个方向的探索并产生3种成果形式:第一,对四川扬琴进中小学课堂进行课程课例性的理论研究;第二,以长期跟踪实践的方式,对四川扬琴进课堂进行课程实践与实验,并以课程为基础寻求多种类型的课例方案;第三,通过小型舞台展演及与传承人的沟通,使课程学生获得即时成就感与持续学习的动力。
(三)四川扬琴艺术周
传统音乐要想更多地被人们所了解和熟知,那就必须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简言之,要围绕四川扬琴展开一系列展演活动。目前来看,可以举办以社会大众为传播客体的四川扬琴艺术周。
之所以强调“艺术周”这一概念,是希望通过“艺术”这一概念唤起更多的社会群众对于非遗项目文化完整性的体验与感受,在邀请四川扬琴传承人进行表演的同时,也将邀请与其处于同一文化圈的其他非遗形式,如口头传统、舞蹈戏剧、视觉艺术、传统手工艺等等进行同场展演。同时,艺术周期间将围绕四川扬琴及周边衍生文化以讲座、研讨或座谈会的方式进行知识性的整理与大众化的传播。艺术周的设计将从2个方面直接有助于四川扬琴的横向传播:第一,在持续一周的事件中对某一文化的若干种传统文化进行持续深度展示,有助于达成传承完整性的目标;第二,针对社会广大人群有计划的、形式多样的展示,将有助于传播的广度与與论的延展度。
结 语
本文主要聚焦四川扬琴在当代的传承与传播,通过对历时语境下四川扬琴的声音记忆、四川扬琴当代传承传播的共时空间两个方面的梳理,对四川扬琴在当代的在地化活态传承与传播方式做了可行性的探索,研究总结出3个四川扬琴当代传承与传播的新视角。
四川扬琴已经诞生了近3个世纪,形成了自身极具程式化的表演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唱本,其板腔体发展可谓是曲艺音乐中最完善、成熟的曲种之一,并以其高雅的唱词、浓郁的戏剧性成为曲艺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曲种。四川扬琴在当代的传承与传播,将以中小学学生和音乐院校学生为主体,从观念、理论与实践等多维视角展开学习,结合广泛的宣传与展演。如此这般,四川扬琴在当代才有焕发新生机的可能。
本篇责任编辑 何莲子
收稿日期:2021-09-15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科研创新团队项目“原真性、整体性与活态性:四川扬琴非遗保护与传承创新研究”(18TD0045)。
作者简介:彭勇(1994— ),男,硕士,四川音乐学院科研助理(四川成都 6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