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木莲开花结实特性及其濒危的影响因素1)

2021-12-03龙桂根陈发菊陈应德姚蕾郑庆衍李乾明王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花被木莲结实

龙桂根 陈发菊 陈应德 姚蕾 郑庆衍 李乾明 王勇

(宜春市科学院,宜春,336000) (三峡大学) (宜春市科学院)

华木莲(SinomanglietiaglaucaZ. X. Yu et Q. Y. Zheng)又名落叶木莲,是木兰科木莲属中唯一落叶树种。华木莲是1988年在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国家森林公园境内发现的木兰科新种,为我国特有种,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植物,呈点状狭窄地散生于袁州区洪江乡木坪及玉京山一带,野生种群数量十分稀少,为极度濒危植物。该树种发现以来,龙桂根等[1]对华木莲生殖发育、居群遗传结、种苗繁育、种质资源保护与筛选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为保护、开发这一珍贵植物资源奠定了基础。

华木莲自然分布狭窄、个体数目少、遗传基础薄弱、自然更新困难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其天然种群的生存状况[2-4]。华木莲天然种群的稳定存在是研究、开发、利用这一特色种质资源的基础,更是种质资源保护、优良种质挖掘、可持续生态林业发展的根本所在。繁育系统、生殖衰退往往是植物濒危的关键因子[2-3]。为了更好地保护华木莲野生种群,系统研究华木莲繁育系统,分析其生殖生物学等内在因素对华木莲濒危的影响程度,是探寻并制定华木莲野生种群保护策略的首要问题[2,5-6]。

本研究以华木莲为研究对象,对其开花生物学特性、人工授粉及自然结实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其致濒原因,提出保护措施,旨在为野生华木莲的保护、遗传育种及繁育提供参考,丰富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理论,为研究其他濒危植物濒危机制提供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根据华木莲自然分布情况、人工林生长情况、结实情况,选取个体数量在20株以上,长势良好且结实相对稳定的3个不同地点华木莲种群进行调查,其地理信息见表1。于2016、2017、2018、2019、2020年对3个不同地点的华木莲开花结实特性进行观测。所观测的华木莲树龄均在10 a以上,生长健壮,连续正常开花结果4 a以上。

表1 3个华木莲种群信息

1.2 华木莲开花物候观测

选取温汤试验林场种群中的5株华木莲各15朵华木莲花进行连续观测,记录花朵形状、颜色、大小、雌蕊、雄蕊、花被片长度及片数。

华木莲开花物候调查,主要是记录始花时间、花朵开放、花瓣伸展、雄蕊个数、终花时间、单花持续时间、整株开花状况、群体开花状况等。

1.3 杂交指数的估算

杂交指数的估算按照Dafni的标准,根据花序直径、花朵大小、开花过程中的测量数据,综合评估华木莲繁育系统[2,7]。随机选择10朵华木莲花,测量其花朵直径(d),以其平均值作为指标,d≤1 mm、1 mm6 mm分别计值为0、1、2、3;根据花药开裂与柱头可授期的间隔时间,雌雄同熟或雌蕊先熟、雄蕊先熟分别计值为0、1;根据柱头与花药的空间相对位置,高度相同、空间分离,分别计值为0、1。

以上三者之和为杂交指数(OCI),其值为0时表明繁育系统是闭花授粉,为1时是专性自交,为2时是兼性自交,为3时是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为4时是部分自交亲和,异交需要传粉者[2,7]。

1.4 控制授粉试验

4月初,随机选择3株树各15个嫩绿色花苞进行4个不同处理的授粉试验:花苞套袋处理,未作任何处理,仅套袋隔离;对照,不作任何处理,置于自然条件,同步观测;人工控制授粉,在花苞成黄绿色时人为打开花瓣,并去雄,用同株或异株花朵的花粉进行授粉,授粉后,套袋隔离。套袋隔离3~5 d后,解开授粉袋,观测其发育结实情况,直至9月中下旬结束观测,以检测其授粉特性。

1.5 果实特性测定

采种期为9月下旬,以树上果实全变为麻黄色,果实微裂,见红色假种皮为准。

结实特性调查:在采种时,对每个种群的开花结实情况(花期、果期)进行调查。

结实单株的频率的统计:从3个种群中分别随机选定3个20 m×20 m的固定样地,从该种群出现开花结实的单株开始,每年统计结实单株的数量,连续统计5 a。5 a内开花结实单株数的最大值,即为该种群的结实单株数量,结实单株率=结实单株数量/全部活立木数量×100%。

萌芽试验:随机挑选15个单株家系的种子,分别取出带有假种皮的种子及无假种皮的种子各100粒,分别播种,重复3次,待种子萌芽后,每天下午观测种子萌芽情况,连续10 d萌芽数量无变化,则为最终萌芽数量,萌芽率=最终萌芽数量/种子粒数×100%。

假种皮质量测定:随机挑选15个单株家系,分别采种后,分单株室内阴干至果壳全部裂开,取出种子并称其质量(G1),搓洗假种皮,再次称质量(G2),则单株种子质量为G1,假种皮质量分数=100%×(G1-G2)/G1。

1.6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2007对种群果实各性状进行常规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对种群间果实性状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开花特性

2.1.1 花部特征

华木莲的花单生枝顶,芳香,花被12片或16片,淡黄色,螺旋状排列成3~4轮,每轮4片。外轮花被片为长椭圆形,长7.0~7.4 cm,宽1.8~2.0 cm;中轮花被片为披针形,长6.6~5.2 cm,宽1.3~1.7 cm;内轮花被片为披针状线形,长5.5~6.0 cm,宽0.3~0.8 cm。雄蕊36~60枚,长0.6~0.7 cm,花丝极短,长约0.1 cm。心皮15~22枚,每枚心皮有6~8个胚珠。华木莲雌雄同株同花,雄蕊聚生于圆锥状花托基部周围,长0.8~1.2 cm;雌蕊生于花托顶端(图1)。

A.完全开放的花朵及完全闭合的花苞;B.除去部分花苞片的花苞;C.雌蕊和雄蕊;D.花苞片及雄蕊。

2.1.2 华木莲开花过程

根据对华木莲开花过程的观测,华木莲开花可以分为蕾期、初开期、盛开期、重合期、萎蔫期、凋零期。华木莲蕾期从3月下旬开始,显著特征为花芽开始显著膨大,花苞苞片由嫩绿色转为黄绿色,此时雌蕊已成熟,其柱头呈白色并分泌粘液,可接受花粉,此阶段持续约32 h,如图2A;初开期,外轮花被片展开,内侧2轮花被片仍紧密合拢,此时花粉成熟,授粉可充分进行,此阶段持续约12 h,如图2B;盛开期,所有花被片均展开,内轮花被片向外稍微倾斜,所有雄蕊呈散开状,花粉全部成熟,柱头处于不可授粉状态,此阶段持续约8 h,如图2C;重合期,内侧2轮花被片重新闭合,外轮花被片保持展开状态,此阶段持续时间约为8 h,与初开期间隔时间较短,为1.17~1.50 d左右,球果雏形形成,如图2D;萎蔫期,从花被片顶端开始枯黄,到全部枯黄为止,持续时间约为20 h,如图2E;凋零期,花被片、雄蕊均枯萎脱落,花期结束,如图2F。由此可知,华木莲单花花蕾期相对较长,约1.5 d,初开期至萎蔫期,花期为2~3 d。单株开花时期不一,陆续开放。

A.蕾期;B.初开期;C.盛开期;D.重合期;E.萎蔫期:F.凋零期。

2.1.3 杂交指数估算

根据对3个种群的华木莲花朵观测可知,华木莲花朵直径最小为7.5 cm,最大为16.8 cm,平均值为12.9 cm,为大型花,对应值为3。华木莲花在花被片即将展开之时,其花药未开裂,花粉未成熟,而雌蕊柱头已经分泌出粘液,处于成熟状态,雌蕊先熟,对应值为0。华木莲花为雌雄同花,花被片散开时,其柱头位置高于花药,对应值为1。由此可见华木莲杂交指数为4,为异花授粉为主,自花授粉为辅。

2.1.4 华木莲授粉情况

对不同授粉处理的花朵结实情况统计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自然状态的木莲结实率仅为40.00%;套袋隔离状态的结实率为13.33%,不能正常结实者在12 d左右花托自然脱落;同株异花授粉的结实率为73.33%;异株异花授粉的结实率为86.67%;人工去雄未授粉的花朵,花托全部脱落。结果表明,华木莲以异花授粉为主,自花授粉为辅。

表2 华木莲不同授粉处理的结实情况

根据华木莲花朵特性、开花过程、杂交指数、套袋隔离花朵的结实特性,可以看出,由于华木莲着花方式为顶生,花期短,开花后存在重新闭合现象,且其授粉方式为异花授粉,加之雌蕊先熟,从而导致华木莲自然开花结实率低,甚至只开花不结实,这是其濒危原因之一。

2.2 华木莲的结实特性分析

2.2.1 华木莲结实特性

对来自不同种群、不同树龄的华木莲活立木进行连续10 a的观测,发现袁州区温汤镇、袁州区洪江乡、奉新县采育林场的华木莲初始开花结实的树龄分别为6、7、6 a,其平均树龄为6.33 a;盛果期分别为11、13、10 a,盛果期出现的平均树龄为11.33 a。所有结实量较多的单株一般处于林窗处或林缘,林分内的单株果实多集中在树冠上部,这一现象表明华木莲结实过程需要较多的光照。

近3 a观测,发现wt-19(wt为温汤林场华木莲种群,19为单株编号)、hj-3(hj为洪江木坪村华木莲种群,3为单株编号)、hj-35、hj-21、wt-7等10个单株在2017、2018年均有结实,2019年wt-19、wt-10、wt-11、wt-1等活立木未结实。同时可以看出,3 a内,华木莲单株果实产量出现明显的“大小年”现象,整体平均值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为11.2、19.0、5.9 kg·株-1。对于单株华木莲活立木,每年果实产量存在较大变化,极度不稳定,如wt-4单株在2018年结实量达到50.1 kg·株-1,而2019年仅为3.0 kg·株-1。

3 a连续的观测结果也显示,华木莲人工林结实量较相同树龄的天然林结实量相比分别高3.53%、4.12%、3.75%,但差异不显著。同时,华木莲人工林、天然林种群中,结实单株分别占到整体林分的42.18%、37.95%,即未结实的单株占一半以上。

表3 部分华木莲不同单株不同年份结实量

2.2.2 华木莲种子假种皮质量分数

为更好地分析华木莲果实特性,对华木莲种子的单株产量、假种皮质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见表4。华木莲种子假种皮质量平均占整个种子质量的58.37%,最大占66.16%,最小占41.30%。发芽试验中,带假种皮的种子发芽率仅有10.20%,其最低发芽率为3.50%;搓洗掉假种皮的种子发芽率达到95.70%,最低为81.00%。实际生产中,假种皮未搓洗干净的种子发芽率降低,甚至不萌芽。赵武[8]、俞志雄等[9]的研究认为,肉质假种皮中大多数为萜烯类、醇类化合物,其可以保护种子,防止失水,但对种子萌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自然脱落的华木莲种子,少部分肉质假种皮被鼠类、鸟类消化,绝大部分种子的假种皮在地上容易迅速霉变腐烂,导致种子霉变而腐烂,这也是华木莲自然条件难以进行林下更新的直接原因。

表4 华木莲肉质假种皮的质量分数及其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续(表4)

3 结果与讨论

华木莲单花寿命2~3 d,盛开期仅8 h,整个种群持续开花,存在开花后重新闭合现象,难以吸引传粉者,这是导致华木莲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认为,华木莲单花开花过程可分为6个阶段,花期为2~3 d,开花后存在重新闭合直至凋零的现象。整个种群花期持续15 d左右,持续开花,无盛花高峰期。开花期为4月中下旬,多为阴雨天气。华木莲花朵对传粉昆虫基本没有吸引力,导致授粉不充分,自然结实率低。华木莲杂交指数为4,为异花授粉为主,自花授粉为辅。从杂交指数及套袋授粉可以看出,华木莲繁育系统为异交,初开期雌蕊为成熟末期,而此时花药未开裂,花粉刚开始成熟,两者同时具有活力的时间仅为5 h左右。华木莲雌蕊在上,雄蕊在下,雌雄异位,自花授粉难以进行,异花授粉又无活跃的授粉昆虫[10-12],这也是华木莲濒危的重要因素之一。

华木莲种群结实率低(42.18%~37.95%)、不稳定,原因是华木莲结实需要较多的光照,且其花期短,开花后存在重新闭合的现象。华木莲授粉方式为异花授粉,加之雌蕊先熟,导致华木莲自然开花结实低,甚至只开花不结实,从而导致其濒危。

华木莲种子假种皮过厚,抑制萌芽。华木莲种子肉质假种皮质量达到整个种子的57.37%,带有假种皮的种子萌芽率仅有10.20%,这进一步说明较厚的假种皮会降低华木莲种子的萌发率。

本研究认为,华木莲花朵结构、开花过程、开花模式、授粉特性、种子生物学特征均为其濒危的主要因素。华木莲花期持续开花模式、同期开花数量少、单花花期极短、开花时期阴雨低温,这些都影响华木莲花朵对授粉昆虫的吸引力。华木莲雄蕊聚生于圆锥状花托基部,雌蕊螺旋聚生其上部,柱头可授性远早于花粉成熟,进一步加剧华木莲授粉的难度。授粉试验表明,华木莲自然授粉结实率低,仅为40%,而同株异花、异株异花授粉结实率达到73%、87%,这进一步说明华木莲异花授粉结实率高。另外,华木莲种子假种皮过厚,抑制种子萌芽并导致其霉变腐烂,直接降低了华木莲天然更新的可能性。华木莲幼苗前期喜阴后期喜阳的特性,也是华木莲濒危的原因。因此,在华木莲开花期间,开展人工辅助授粉,并及时收集华木莲种子,去除其肉质假种皮,人工促进其萌芽,是提高华木莲结实率、种子萌芽率的可行性手段,也是提高其种群多样性途径。

本研究通过对华木莲不同种群开花结实过程连续跟踪观测、分析,从其开花结实物候、繁育系统、授粉特征、结实特性等方面对华木莲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其繁育生殖致濒机制,为华木莲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花被木莲结实
贵州乡土木莲属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前景
石蒜 夏日里的一抹惊艳
石山木莲Manglietia calcarea X.H.Song
倒卵叶木莲Manglietia obovalifolia C.Y.Wu ﹠Y.W.Law
Super Strong Beard 超级结实的大胡子
找出结实的绳子
结实的纸筒
话说石蒜
苦楝树,木莲花
汤姆开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