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肝利胆和胃方联合心理疗法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神经递质水平及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2021-12-03张晓军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利胆食管炎神经递质

张晓军,韩 涛

0 引言

近年来,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与社会环境及饮食改变、生活压力增大、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等因素密切相关[1]。RE的发病过程主要为内容物经人体胃部或十二指肠反流至食管,损伤食管黏膜,诱导炎症反应。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2]。常规治疗多采用药物治疗,虽短期疗效明显,但易反复发作,长期疗效不佳。且治疗过程未能全面考虑到患者疾病所伴随的不良情绪,导致患者治疗不积极,影响治疗效果,故临床治疗时宜予患者心理疗法以舒缓压力、消除负面情绪。根据RE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为中医“反酸”、“嗳气呃逆”、“嘈杂”等病,病位在食管,涉及脾、胃、肝、胆等脏腑[3]。患者平素情志不畅,以致肝主疏泄功能失司,肝气郁滞,肝失条达,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上犯食道,发为肝胃不和证,临床治疗时宜疏肝、和胃、理气、利胆。本研究应用疏肝利胆和胃方,探讨其联合心理疗法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筛选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9月诊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12例,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4],中医诊断标准参照《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5]。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42~64岁,平均年龄(52.16±8.72)岁,病程3个月~1年,平均病程(8.35±2.79)个月;治疗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4.53±9.24)岁,病程4个月~1.2年,平均病程(9.56±2.68)个月。两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自愿参与试验;近期未服用抑酸等药物,未加入其他临床试验;患者为轻、中度焦虑抑郁者。排除既往有胃肠道手术史者;处于重度焦虑抑郁者;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反酸、烧心等症状;合并高位肠梗阻、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口服,20 mg/次,2次/d,早晚饭前0.5 h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疏肝利胆和胃方联合心理疗法进行治疗。疏肝利胆和胃方的药物组成包括:柴胡10 g、姜半夏15 g、枳壳15 g、延胡索20 g、佛手15 g、陈皮15 g、竹茹10 g、甘草10 g。水煎取汁,早晚服用,每天1剂,治疗14 d。心理疗法具体内容如下: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在了解疾病基本知识的情况下,舒缓心理压力,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与患者沟通,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分,了解患者内心想法,进行开导,获取患者信任,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增强疾病治愈的信心;嘱患者多听轻缓音乐,多沟通以发泄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

1.3.1 胃肠激素及神经递质水平 采用ELISA法对患者胃肠激素指标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及胃泌素(GAS)进行检测。采用HPLC-ECD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对患者血清中神经递质指标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进行检测。

1.3.2 焦虑抑郁 治疗前后,予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嘱患者对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自评。若治疗后,患者各评分降低,则表明患者经治疗后负面情绪缓解,反之,则说明治疗效果不佳,情绪未缓解。

1.3.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痊愈:患者反酸等症状完全消失,无胸痛、嗳气,焦虑抑郁程度为轻度或无;显效:患者反酸偶有发作,频次低,无胸痛、嗳气,焦虑抑郁程度为轻度;有效:患者反酸较前频次减少,胸痛、嗳气等症状缓解,焦虑抑郁程度为中度;无效:患者症状未见改善,焦虑抑郁程度未见缓解,甚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SP、GAS均呈上升趋势,VIP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治疗组胃肠激素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胃肠激素指标比较(pg/ml)

2.2 两组患者神经递质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5-HT、NE均较前升高,DA较前降低(P<0.05),治疗组神经递质水平恢复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神经递质水平比较(ng/ml)

2.3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比较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均减轻,SAS、SDS评分下降(P<0.05),且治疗组效果更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

2.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例)

3 讨论

近年来,临床上反流性食管炎患病人数显著增多。心理因素是诱发或加重本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患者因平素压力过大或对疾病认知不全面,导致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发生,从而产生抵触心理,依从性差,影响治疗效果[7-8]。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机制与胃肠激素紊乱、神经递质失调均有关系。SP在人脑及胃肠内均有分布,可促进胃肠平滑肌、食管下括约肌收缩运动。另外,脑内的SP可参与人体情绪调节,与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病密切相关。GAS可收缩食管下括约肌,从而减少食管反流的发生[9]。肠道神经元分泌的VIP作用于食管下括约肌,使胃肠道平滑肌、食管下括约肌松弛,胃肠运动减少,抑制食管反流[10]。SP、GAS、VIP均属胃肠激素,对人体胃肠功能发挥重要调节作用。5-HT、NE、DA均为神经递质,既可调节食管下括约肌从而防止食管反流,又可调节情绪活动,抑制焦虑抑郁情绪的产生[11]。

中医认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多因情志不遂,肝失条达,郁滞气机,横逆犯胃,导致肝胃气机逆乱,胃功能失司,失于和降,以致气机上犯,见肝胃不和之证[12]。故本病治疗时宜和胃降逆、利胆理气、疏泄肝气,从而体现“治肝可以安胃”的治疗思想。本研究采用疏肝利胆和胃方联合心理疗法进行治疗,其中疏肝利胆和胃方中以柴胡、姜半夏为君药以疏肝、解郁、降逆。柴胡可疏肝理气解郁,作用于肝脏,调畅肝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皂苷可减少致炎物质的产生,消除炎症反应[13]。柴胡多糖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柴胡煎剂可利胆、收缩肠肌。姜半夏具有降逆止呕之功效,可减少胃酸的过度分泌,防止反流。佛手、陈皮、枳壳、延胡索为方中臣药,加强君药疏肝行气之力。佛手能和胃、理气、疏肝,发挥抑制炎症反应的药理作用,其醇提取物对胃肠平滑肌具有解除痉挛的作用。陈皮为开胃、和中、降逆之药,研究发现其可使消化液的生成增多,且对胃肠道的刺激较为温和。枳壳的功效为行滞、理气,药理上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抗抑郁,还能双向调节胃肠道、抗炎[14]。延胡索善消肝郁,可活血止痛,现代研究证实其有效成分可减少胃酸分泌,还可明显缓解焦虑抑郁情绪[15]。竹茹为佐药,可除烦止呕,减缓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甘草为使药,可避免胃酸分泌过多,解除平滑肌痉挛[16]。上述诸药联用,以调畅肝气、舒缓胃气、和胃降逆。另外,本研究在用药基础上施予心理疗法,以协助方药缓解患者心理负担,消除焦虑抑郁的情绪。药物治疗配合心理疗法能有效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疏肝利胆和胃方具有利胆和胃、疏肝理气之效,联合心理疗法可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恢复体内胃肠激素水平,调节血清中神经递质含量,改善反酸等症状,有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利胆食管炎神经递质
科普拟人让理解更轻松
槐黄丸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神经递质及SCF/c-kit通路的影响
护理干预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莫沙必利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度洛西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
快乐不快乐神经递质说了算
乌梅绵茵陈蜜露利胆祛湿
何泽教授从“邪伏散膏”论治糖尿病前期湿热蕴脾证验案1则
利胆止痛片药效学研究
以胸痛为突出表现的返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