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治理: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2021-12-03李正康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网络空间历史

李正康

(中共望江县委党校,安庆 24620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发展,在网络空间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有所活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我们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我们的国家整体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深刻认识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治理面临的现实挑战,积极探索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治理路径,发挥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治理成效,从而有利于保障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流脉和实践渊源

历史虚无主义由来已久,具有悠久思想流脉和实践渊源。从思想层面来看,“虚无主义”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雅各比于1799年提出来的,主要表达的是对人生意义的完全否定。其后,德国的哲学家尼采用“上帝已死”揭示了以基督教理论为基础的形而上学世界的崩溃,否定整个传统形而上学的历史[1]。虽然“虚无主义”内涵在发展演变,但虚无主义表达的对思想观点、理论逻辑和人生意义的全盘否定本义没有改变。历史虚无主义是对“虚无主义”的延伸和发展,继承了“虚无主义”否定思想理论的基本内涵。

从实践层面来看,“历史虚无主义”最早出现在苏联,被认为是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催化剂[2]。利加乔夫曾说道:“这种不公正的、恶意中伤的、不真实的歪曲报道惊扰和刺激了社会风气。于是矛盾开始对准了共产党员、苏共,对准了党的历史(我再说一遍,这是艰难的,然而也是光荣的历史),最终指向了人民,指向了人民对历史的怀念。”[3]从苏联解体可以看到,历史虚无主义的目的就是否定苏共执政的合法性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

从思想流脉和实践渊源两个层面来考察历史虚无主义,我们可以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内涵作出基本的界定,即历史虚无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所包含或认同的历史文化、历史观点(包括人类历史发展过程观)和思想倾向等持否定态度的社会思潮。

二、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治理面临的现实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历史虚无主义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和论断,为正确认识历史虚无主义和有效治理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思想指导,使历史虚无主义的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治理还面临着一些现实挑战:

(一)从国内视角来看

1.网络空间特性增加了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治理的难度。互联网的发展,一方面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为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留存了传播空间。首先,网络空间高度的匿名性为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主体的高度匿名性带来了便利,通过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信息传播呈现几何级增长,短时间内往往很难寻根溯源;其次,网络信息的碎片性,使得历史虚无主义者可以通过比较隐蔽的方式将主要的观点隐藏在碎片化的信息中,消除信息接受者的警惕性,使得接受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信息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的影响。

2.法律体系的不完善阻碍了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治理法治化进程。法治是法律之治和良法之治。法律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是当前影响法治中国建设的两大源头性和根本性问题[4]。一是,在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法治化治理方面,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健全,存在历史虚无主义治理的立法空白。目前,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其针对的仅仅是英雄烈士,治理的适用范围过窄,导致其他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或事件难以通过法律法规手段进行针对性治理;二是现有一些法律法规难以适应网络空间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有关互联网的法律法规内容不完善,网络空间管理的灰色地带较多,出现了法律规定模糊、法律规定冲突等问题[5]。这些法律的不完善,不利于依法对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治理。

3.技术手段的滞后难以推动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治理方式的转变。对利用现有的新媒体平台进行历史虚无主义传播,难以通过技术手段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近年来,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媒体话语权的垄断地位。而这些新媒体平台并不是绝对的开放性,在一些情况下也会带有封闭的性质,如朋友圈、微信群通过相应的设置会形成私密空间或交流闭环,而这种私密空间或交流闭环外部因素对它的影响有限,是治理的重要盲区。一些人正是利用这种私密空间或交流闭环的封闭特性,在一定范围内传播历史虚无主义言论和观点,对这些信息的接受者产生影响,而传统的删除、屏蔽等治理手段难以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

4.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或利益的驱动提高了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的风险。一些内容生产者为了博眼球、引流量而缺少社会责任,在一些标新立异的话题下传播历史虚无主义,给信息把关人和管理者带来严峻挑战。甚至一些新媒体平台或网络平台没有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在网络信息的审查把关上不严,甚至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有意放松监管,让历史虚无主义得以传播,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整体安全产生危害。

(二)从国际视角来看

1.苏东剧变后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低潮现象扩大了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转入低潮,使人们对社会主义认识从对苏联模式的信任转向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前途命运的怀疑,加上受到以弗兰西斯·福山为代表的西方“历史终结论”的影响,历史虚无主义对一些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坚定的人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2.历史虚无主义日益成为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的强大思想武器。历史虚无主义者标榜“价值中立”“客观公正”,但是从本质来说,说到底历史虚无主义仍属于有明确政治目的的意识形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在《不战而胜》一书中直白地说过:“进入21世纪,采用武力侵略的代价将会更加高昂,而经济力量和意识形态的号召力,将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从苏联解体到颜色革命和阿拉伯之春,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重要进攻手段屡试不爽。

3.西方掌控的学术话语权强化了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支撑。后现代史学、普世价值、抽象人道主义已经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出发点。在这些理论的包装之下,历史虚无主义对我国和世界学术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治理的路径选择

(一)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确保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治理的正确政治方向

一是要大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尤其是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在全社会范围形成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责任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言行对社会负责的自律意识,阻断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利益驱动机制;二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并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世界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而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引领,才能冲破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唯心论的迷雾;三是要树牢四个自信。网络历史虚无主义鼓吹资本主义改良道路,试图证明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是中国发展的最好选择,这种观点是为了摧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只有树牢“四个自信”,才能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能有效抵制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侵蚀;四是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让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

(二)加快掌握学术研究话语权,强化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治理的深厚学理支撑

西方世界拥有学术研究的话语权,而很多西方学术理论如后现代史学理论等都成为了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工具。要治理好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就必须加快掌握学术研究话语权,强化历史虚无主义治理的深厚学理支撑。一是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快掌握学术研究话语权。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学科的历史学,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研究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的史学研究,并与我国长期以来的历史学研究传统相结合,扩大包括史学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二是要强化近代史和现代史以及党史的国民教育普及和公民史学素养提升工作,通过对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国史、党史教育,在提升公民的史学素养的同时,提高网民对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免疫力;三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学用结合的原则。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在鼓励广大学术工作者科研创新的同时,也要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审慎对待学术问题和发表学术观点,不搞学术噱头,尤其是借“学术研究”之名,行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之实。

(三)着力掌握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推进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综合治理

一是推进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治理法治化进程,主要从填补空白和修订法律两个方面着手。要填补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立法空白,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法律,健全网络法律制度,确保对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治理有法可依。修订法律主要是对现有法律的适用性方面进行调整,避免法律无法及时发挥效用的尴尬;二是有效应用大数据、新媒体传播和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为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数据的搜集和发掘,在快速和准确掌握海量史料的基础上,可以以充分的史料史实批驳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谬误,揭露网络虚无主义的真实面目。大数据技术不仅能批驳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也能推动意识形态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和治理方式的转变。借助于新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实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早发现、早判断、早处理,从而实现高效、准确地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三是发挥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的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社会舆论风向标和压舱石的作用,做好做强正面宣传,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不断压缩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空间,让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牢牢掌控舆论场域的话语权;四是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网络空间参与主体要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形成对自我的约束,尤其是作为信息承载的互联网平台、互联网企业要强化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在维护网络安全中发挥应有作用[6];五是依靠群众的力量,走网上群众路线,凝聚广大网民的力量共同应对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要着重培养一批知史、懂史而又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网络大V”和意见领袖,其言论的引导使广大网民能避免陷入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要畅通党委、政府与网民之间的沟通渠道,增进与网民之间的互动,既能增强网络政务平台和政府的公信力,又能问计于民,从而探索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治理的新方式、新手段;六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各国之间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国际国内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网络空间历史
历史虚无主义的新近演化态势与特征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越是在历史前进的路口,越是不能彷徨——《历史虚无主义与苏联解体》观后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推动形成网络空间新生态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虚无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