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古筝演奏家王中山的艺术人生”看艺术家特质与艺术创作之关联

2021-12-03马瑞霞

艺术品鉴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中山古筝特质

马瑞霞

一、艺术家的特质简述

(1)艺术家需要将投身艺术的决心与深情作为长期持守的信念。

(2)艺术家有着超人的艺术敏感。

(3)艺术家需饱有艺术实践的能量,责任和担当。

(4)艺术家逐渐细化分工,建构了十分专业化的技能。

(5)艺术家在创作中完成了对个性、体悟和经验的主观投射。

二、王中山的筝乐艺术生涯

王中山,1968年出生于河南南阳市镇平县,从小跟从当地数十位民间古筝家学习古筝,1981年,参加了河南省举办的第一届民间艺人汇演,凭着一首《二嫂买锄》一炮打响,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和关注。同年,他被保送到南阳艺术学院。1986年,他从南阳艺校毕业,分配在南阳艺术团工作。1988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1992年,王中山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因成绩优异被留校任教,现为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并被多所艺术院校聘为客座教授。

“热爱古筝,学好古筝,发展古筝艺术,为我国古筝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贡献自己的毕生智慧和精力”这就是王中山先生的人生理想。此外,在王中山先生的人生理想基础上,他全身心投入,几乎与古筝艺术融为一体,并且广泛吸收一切可以提高古筝表现力的艺术元素,使演奏技巧不断创新,永无止境,使古筝成为最有表现力的民族乐器之一,使古筝音乐能够与世界最美的音乐艺术比美这便是他一生的艺术追求。王中山先生曾说:学好一种乐器,重要的前提就是对它的热爱。这也正是王中山先生一生的写照。

王中山自幼学习古筝,是出于家长的安排。但是他的家乡南阳市镇平县是一个民间音乐艺术十分丰富和发达的地方,这里有许多民间艺人,音乐氛围十分浓厚。他自幼受到这样的气氛熏陶,使得他对古筝艺术的热爱几乎是与生俱来。

在王中山先生小的时候,他还没有刻苦学习实现远大目标的自觉,就是凭着这种热爱,开始学习不久,就取得了很好的成绩。1981年,南阳市要挑选一些民间艺人去参加河南省举办的第一届民间艺人汇演,镇平县群艺馆馆长亲自点名让他参加,在省里汇演时,他凭着一首《二嫂买锄》一炮打响。

勤奋与刻苦,更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必备条件。王中山进入南阳艺术学校后,由于当时学校的条件不好,没有专门的琴房,他就在走廊上练,之后学校将一间三四平米的女厕所改装为琴房,这个琴房墙壁高处只有一扇小窗户,冬天冷得像冰窖,夏天热得像蒸笼,但王中山一直坚持练琴。练琴是件枯燥无味的事,困得不行的时候或者不想练的时候,他就掐自己的胳膊和大腿。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的技艺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分配在南阳艺术团工作后,他并没有因为已经有了工作,生活有了保障就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是一边工作一边在工作之余勤学苦练。后来他又有了新的目标: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于是他考入中国音乐学院。

在中国音乐学院学习期间,他除了课堂学习外,每天坚持花五个小时来练琴、学文化。除此之外,他开始广泛涉猎、学习古典音乐、练习绘画,并尝试着创作。随着知识结构的丰富,王中山先生对古筝的演绎越来越传神,他的演奏技巧也越来越娴熟。

音乐学院毕业后,他成为高校音乐教师,也成为知名演奏家。

在这个以经济为主导的时代,艺术家和艺术品毫不例外地被纳入到了商业体系中。艺术日益商业化,一些音乐艺术家开始以出奇和感官刺激取代了高雅音乐,乐曲内容肤浅,缺乏思想深度。而真正意义的音乐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有不少习筝人士也热衷于商品化艺术的炒作中,名和利成为他们从事艺术的动力。而王中山却始终保持着他的人生理想和艺术追求。他拒绝了国内外许多商业化演出的邀请,因此才有时间和精力继续专心地进行古筝创作、研究、教学,使自己各方面得到提高从而取得新的成绩。

三、艺术家特质与艺术家成就、艺术创作之关联

艺术家特质之一——艺术家需将投身艺术的决心与深情作为长期持守的信念。正如我上文所提到的王中山先生的艺术追求:他全身心地投入,几乎与古筝艺术融为一体,通过广泛吸收其他艺术元素。使古筝成为最具有表现力的民族乐器之一。这一艺术追求就已经是艺术家最鲜明的特质了。可以说王中山先生倾其一生,将对于古筝的热爱与深情化作了他在古筝曲创作与演奏上前进的动力。从而才有了他二十余年创作了几十首古筝乐曲的伟大成就。其中有《溟山》 《秋望》 《云岭音画》 《暗香》 《楼兰幻影》 《望秦川》 《黄河魂》 《晓雾》 《山居秋暝》 《殇山》《惊蛰》 《龟兹之舞》 《雪梅祭》 《天桥下》 《南湖秋水》 《萌动》 《望月》等作品。此外还成功移植改编和编配了《汉江韵》《霍拉舞曲》 《春到湘江》 《月儿高》 《酒狂》 《夜深沉》 《彝族舞曲》 《土耳其进行曲》 《吉普寨之歌》等多首国内外优秀作品,成为国内外经常演奏的曲目。此外,在王中山先生的筝途中,即便学习条件十分艰苦,但依然从不放弃与退缩,无论是冬的严寒,还是夏的炎热,都无法阻挡他对于提高筝技的迫切,更无法改变他对于古筝的深情与热爱的信念。坚韧的品格造就了成就非凡的他,王中山在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与创新、古筝教学、古筝理论、古筝理论研究、古筝普及和推广、对外交流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我国的古筝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艺术家特质之二——艺术家有着超人的艺术敏感。艺术敏感主要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有艺术天赋的敏感是指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艺术家一般都具有对生活不同于常人的感受能力,在艺术敏感面前,平凡的生活会具有特别的风貌与意义。艺术家常常由此而开始展开艺术的想象。艺术来源于生活,换句话说,超人的艺术敏感为艺术家在生活中寻找丰富的创作素材提供了条件与可能。王中山所具备的超人的艺术敏感充分地体现在了他创作的作品中。王中山先生对于生活以及大自然的敏感与感怀造就了他创作的古筝乐曲题材丰富。有的是侧重于摹写山水,吟咏花鸟自然之趣,从中寄托了他钟情于自然地情感,例如《平沙落雁》 《寒鸦戏水》 《梅花三弄》 《出水莲》 《风摆翠竹》等等,这些作品展现的是王中山先生所看到的大自然,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和生趣,带给人们一种安详、闲适与平和的审美感受。此外,还有以文学作品诗词为题材的,例如《山居秋暝》 《南湖秋水》 《暗香》。《山居秋暝》是王中山先生依据唐代诗人王维的同名五言律诗的意境创作而成,“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乐曲透过诗意的表达以及古筝音色纯净自然之美的体现,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他对于高洁情怀的向往和理想境界的追求。他的这种创作敏感似乎从天而降,莫名其妙,仅仅是因为看到一幕青山,一潭泉水,一幅诗词……

艺术家特质之三——艺术家需饱有艺术实践的能量,责任和担当。说到艺术实践,对于一名演奏家、教育家而言,最贴切的艺术实践就是演奏与教学。迄今为止,王中山先生已经开了百场音乐会,大力推广了古筝艺术,保持了中国筝家个人独奏音乐会场次最高的纪录。其中,在中国台湾二十天举办了十场古筝音乐会,为海峡两岸的音乐文化艺术架起了重要的桥梁。在美国卡耐基音乐厅演奏的古筝音乐会,得到了重大的反响,为中国传统音乐做了很大的传播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不仅仅是一位艺术家、演奏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具备了一代艺术家的责任与担当。

除此之外,王中山先生在古筝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诲人不倦,培育出数百名教学、表演及科研的专业人才,在演奏技法上,他创新使用左右手轮指、弹轮、多指摇和左手遥指等技巧,并率先使用左手内戴四个义甲的形式,大大丰富了古筝的表现力。从这个角度来讲,王中山先生身上的艺术实践能量、责任与担当毋庸置疑。

艺术家特质之四——艺术家逐渐细化分工,建构了十分专业化的技能。王中山素有“天下第一快手”和“筝坛神手”之美称,所以,说到古筝专业化的技能,可以说王中山先生的技艺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由于他曾受到数十位民间古筝艺术家的悉心指导,后师从赵曼琴先生、李婉芬教授,在演奏上博采众长,又由于他学习过作曲、钢琴和吉他,从这些古筝以外的当代艺术门类中寻找到了灵感,所以,他的演奏技法极富个性,并将古筝演奏技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具备十分专业化的技能。

艺术家特质之五——艺术家创作中完成了对个性、体悟和经验的主观投射。每一位艺术家都不例外地在创作中投射了创作者的主观色彩,王中山先生亦是如此。他创作曲目标题的诗意化就是最鲜明的例子。王中山先生在曲目的标题上,十分讲究诗意性。如《溟山》,王中山对中国“山”文化有着特殊的理解与热爱,从字面上理解,乐曲描写的是一座幽远神秘的大山在四季之中种种多彩的变化,而作者恰恰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对山一年四季变化的描写,体现了人在生活中心态的种种变化,并寓以深邃的意境。再如《晓雾》 《暗香》等标题都是非常诗意化的,充满了创作者的主观投射。

四、结语

艺术家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体验者和实践者,也是审美经验的表述者和再现者,更是精神产品的创作者和生产者,所以,优秀的艺术作品需要纯粹的艺术家来创作,从熟悉的艺术家身上所具备的特质中学习到的,也正是我们所需要培养与传承的。

猜你喜欢

中山古筝特质
论宋韵文化的精神特质及生成原因
比深圳离前海更近 3年超500亿打造中山“前海”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中山君有感于礼
好校长应该具备的三大特质——兼谈校长培训的几点思考
中山靖王的动物园
历史上的“中山人”
第一次弹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