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符号“鱼纹样”的再设计与研究
2021-12-03田苗
田苗
一、传统鱼纹样的历史演变
原始彩陶鱼纹偏向简约概括的几何形鱼形态,主要绘制在陶盆、陶罐、陶碗、瓦片等器物上,体现远古居民对自然崇拜的最原始的情感。商代鱼纹样的运用较原始社会所绘制的鱼纹更加具有细节,风格虽然依然是概括化的描绘,但对于鱼鳍、鱼鳞、鱼嘴、鱼尾的描绘更加贴合鱼的现实形态。在鱼嘴与鱼尾处分别钻孔,作为装饰品之用,如玉佩、挂饰等,佩于身上,寓意吉祥。突破了原始时期只将鱼纹绘制在器物上面的局限性。辽代玉尊,上面镌刻有鱼形浮雕,鱼的鳞片细致、明晰,鱼尾形象生动,鱼的嘴部衔着一片荷叶,鱼纹样的绘制已经发展到与鱼的生长环境中的事物相结合。荷叶在传统文化中也有吉祥寓意,代表和合。元代瓷器,绘制的鱼纹活灵活现,并加上了现实的鱼的色彩。整体风格更加喜庆,吉祥寓意更加直接明了。
鱼纹样发展到现代,依然具有代表吉祥如意、吉庆有余、喜庆欢乐等吉祥寓意的作用。除了运用在仿古的花瓶、碗碟、瓷器、以外,还会运用于现代物品上,如logo、新年吉祥挂饰、壁纸、包装上。鱼纹的运用,集装饰性、美观性于一体,在特定的物品上也体现了鱼纹传播吉祥寓意的作用。如新年的年画、对联、福字、挂饰、花灯上面鱼纹样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在春节这个中华传统节日里,吉祥寓意的传达更是非常普遍与流行。
二、以新年吉祥挂饰为例分析鱼纹样的运用
新年吉祥挂饰上运用鱼纹样是市面上比较普遍的一种形式,一般以鱼纹与善财童子结合、鱼纹与莲花、莲叶结合。善财童子寓意财运亨通,也有多子多福的吉祥含义。莲花莲叶也是传统吉祥纹样,代表清廉、高洁、美满、和谐。丰富了只有单个鱼纹的产品的吉祥寓意,也使画面更加饱满与充实。在市场上的新年鱼纹装饰品多为鱼纹挂饰、鱼纹剪纸、鱼纹对联、鱼纹挂画等等。新年之际,需求量巨大,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购买新年装饰品来装点新年,烘托春节的气氛,为新年取吉祥如意、吉庆有余之意。
年画中的鱼纹样与善财童子相结合,两个鱼纹对称排布,更加尊重鱼的自然形态与色彩,鱼纹的边线清晰,在色彩上添加了吉祥五彩色,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栩栩如生。新年鱼纹样挂饰大多为红色绒布加金色、红色、绿色、蓝色、洋红色亮片组合而成。下方垂挂丝坠。鱼身之上贴有鱼形状活泼灵动,具有新年的喜庆气氛。鱼纹窗花一般是剪纸形式,以镂空的方式塑造出鱼纹的鱼鳞、鱼尾、鱼头,以及装饰品,包括浪花、莲花、莲叶等。带有鱼纹样的对联,对联上的鱼纹形式单一,风格过于传统化而缺乏现代感与设计感,缺乏个性,无法进行个性定制。
市场上的新年挂饰中对于鱼纹的描绘缺乏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点,而只是单纯地传达传统纹样的形象,不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期待,色彩上过于艳丽,板式和文字也缺乏设计感与美观性。虽然产品款式众多,但是质量良莠不齐。受众群体比较广泛,但形式的变化比较单一。多年来在绘制形式、色彩、材质上没有本质的变化,而且用途非常局限,除了新年之用以外,其他时间大多不做饰品之用,因此形成浪费,不能将饰品的作用最大化。在市场中消费者购买的数量偏小,受众群体多为乡镇村的中老年群体,纹样也难以运用到周边产品中。应该将饰品在形式、色彩、材质上加以再设计,在新年之用以外,平时也能作为室内挂饰以及钥匙链挂饰等。也应该改善设计方式和表现手法,增大受众群众和市场投放量,给传统文化搭建一个现代的媒介平台。
三、传统鱼纹样再设计的创新点
图案:图案的设计是从博物馆的器物上选取,如玉器、青铜器、彩陶与瓷器、瓷盘、铜洗盆等之上。有单体鱼、双鱼图、连体鱼、变体鱼、人鱼图、鱼鸟图、鱼兽图、鱼物图等多种形式。图案的绘制一方面应具有鱼纹样的大致外形,另一方面不应完全遵循器物上的鱼、自然界真实鱼的造型、色彩等。而应作概括化、抽象化处理,以增强设计感。
插图:在插图的设计上运用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突破传统的鱼纹排列方式,丰富了图案设计的板式和花纹,使插图具有规范化的属性。以点线面的结合来拆分、组合,重新排列,富有起伏的节奏感和曼妙的韵律感。
色彩:色彩的选取上选择纯度较低的配色,浅红、雾蓝、蛋黄、豆绿、灰紫、灰粉,也要符合当下的审美。吸引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群体,集中在2000后、1990后和1980后群体,也突破了运用鱼纹的产品的用色限制。
周边产品设计:周边产品的设计尽量贴近于生活,能为生活中所用。无论是用于单纯的装饰,还是用于有实用性质的物品,都要拥有体现传播传统文化的意图。同时,扩大受众群体,增加市场销量,装点、美化日常生活。
四、传统与纹样再设计的表现方法探究
本文研究的是如何使传统文化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以及更加深入人心,给传统文化符号全新的生命力。元素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吉祥如意、连年有余的“鱼”的形象。从博物馆的器物上提取出鱼纹,按照朝代先后顺序排列,分别进行两种方式的图案绘制,一种为几何形组合形式,更为抽象和概括;另一种为自由形态绘制形式,较为遵循所选取元素的外形,更加具象和生动。
首先在博物馆的器物上选择鱼纹样,按照朝代先后顺序排列,然后进行两种设计方法,分别进行图形设计。将单个图形利用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方式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图形。
鱼纹样绘制的第一种设计方法即抽象化绘制。以尊重所选取的元素外形为基础,在结构上进行概括性变化,结构运用几何形的组合形式,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拱形、异型等。色彩选取低饱和度,色彩倾向也尊重所选取的元素的本身的色彩,如果是无色元素,即选择与整体设计相搭配的色彩。抽象化绘制形式鱼纹样的组合方法还有另一种形式,即二方连续形式。图案具有较强的连续性、稳定性。在插图设计的运用中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延展性,形式较为活泼,更加贴近现代的审美情趣。
鱼纹样绘制的第二种设计方法即具象化绘制。鱼纹的形态基本按照元素的形态所绘制,鱼的各个部位形象地展示出来。元素如有植物的点缀,在图案绘制中,也会描绘出相应植物的形象。图案与元素一一对应。这样的绘制方法,还原了鱼纹样的本来的形态,更加生动形象,深入人心。
五、周边产品研发
首先进行标准字体设计,文字内容选用关于“鱼”的吉祥语“年年有鱼”“鱼跃龙门”“如鱼得水”,字体采用厚重的繁体字形式,体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色彩上使用比较现代的撞色搭配,在传统中有现代,现代中有传统。字体采用圆润活泼的造型,字体四周边框设计为田字格,为孩童时期学习汉字时所用的辅助格,使整个设计具有童真感,充满趣味性和可观性。
其次将文字和图案相结合,图案是二方连续与四方连续相结合的形式,插图图案的绘制,运用四方连续的基本设计方法制图,将鱼纹围绕同心圆进行连续性绘制,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和纵深度。与二方连续不同的是该图案会将鱼图案中的一部分元素进行拆分,再进行重新组合,形成全新的图案,丰富而具有变化。
周边产品包括书签、明信片、徽章、卡片、抱枕、麻布包、小布袋、印花t恤、饰品、耳环、项链、美甲等等。周边产品的围绕插图来进行设计,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体系和系统的品牌形象,在推向市场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使企业形象具有强有力的识别度。而且可以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美化生活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六、结论
本文研究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鱼纹样和现代手法完美地结合,使人们更加了解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及鱼纹样的内涵。色彩搭配舒适、形式符合现代审美,消费者群体扩大到各个年龄段。在图案的设计上是将图案拆分重组,然后运用到衍生品的排版中。该组合方式使画面饱满,具有较强的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与明暗的变化与特殊的组合方式,在应用上也较为便捷。既有民族的韵味,又有国际的倾向,在传统文化中包含着现代感的设计理念,融古汇今。鱼纹样的再设计与运用的美学价值在于插图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创新了鱼纹的一般方式,让传统的鱼纹装饰品中鱼纹的绘制注入现代的细胞,给传统文化符号“鱼纹样”一个现代的传播媒介,并赋予其当代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