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多下肢水肿
2021-12-03范士忠
◎范士忠
许多人见到下肢水肿,就以为是肾出现了异常,其实下肢水肿病因很多,既可以是下肢局部疾病的症状之一,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下肢水肿可分为凹陷性浮肿和黏液性浮肿。黏液性浮肿很少见,是由于水肿液含蛋白量较高所致,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凹陷性水肿很常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心源性水肿
心源性水肿是由各种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以及动脉硬化性、高血压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性、贫血性和房颤等心脏病引起右心室功能衰竭时,静脉血不能顺利回到右心室,引起静脉内压力升高,并可使体液漏出进入组织间隙,导致水肿。
心源性水肿一般最先发生于人体的下垂部位,即下肢踝部,夜间加重,白天减轻。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水肿逐渐向上蔓延,最后遍及全身,严重者可有胸腔积液。
——肾性水肿
肾性水肿是患急、慢性肾炎或肾病时,由于肾血流减少时的钠、水潴留,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尿中丢失蛋白太多造成的血浆低渗透力,都可使组织间体液聚集而引起水肿。肾性水肿虽常见于下肢,但首先出现于眼睑及颜面,水肿发展较迅速。当发展为全身水肿时,下肢才出现水肿,并常伴有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
——肝源性水肿
肝源性水肿主要是由于慢性肝炎、肝硬化对肝脏结构破坏,使门静脉回流受阻及门静脉压力增高所致。但与肝功能衰竭时的血浆白蛋白过低也有关系,水肿可先由踝部开始,向上蔓延,严重时可伴有明显腹水,但较少波及上腹部和头面部。
——血管神经性水肿
血管神经性水肿即血液循环性水肿,多由于下肢静脉、淋巴管受阻导致体液进入组织间隙所致。当下肢动脉血液经过代谢之后,汇入静脉,由于某个环节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静脉栓塞,或外界因素如紧口鞋、袜等使血液循环不畅,致使组织中体液增多,造成下肢水肿,如下肢栓塞性静脉炎、淋巴管炎、盆腔或下肢肿瘤压迫静脉,出现于单侧下肢,不会蔓延全身。
——局部炎症性水肿
局部炎症性水肿是由疖、褥疮、蜂窝组织类等局部炎症所致的水肿,常累及病侧下肢。原发病灶治愈后,浮肿即消退。
——营养性水肿
营养性水肿发生前常有体型消瘦。营养障碍时血浆白蛋白降低,因血液胶体渗透压降低而出现水肿。多发生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肿瘤、结核等。水肿最早出现在下肢,逐渐向上蔓延并遍及全身。
——水湿性水肿
水湿性水肿中医指体内水湿停留的一种疾患,有阳水、阴水之分。阳水证起病急骤,恶寒发热,咳嗽咽痛,水肿多从眼睑开始,然后蔓延至头面、四肢以至全身,皮肤发亮,小便短少,严重者伴有胸闷胀满、气喘不能平卧,多由肺失宣降,三焦决渎壅阻,膀胱功能失调所致。阴水证来势缓慢,面目和四肢水肿严重,按之凹陷不起。水肿先见于下肢,有畏寒肢体、面神疲、大便溏薄、小便短少等症,多由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