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生态建设的思考
2021-12-03李世东陈应发
李世东 陈应发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管理中心 北京 100714)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位于青海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四周被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与阿尔金山脉所环抱[1]。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封闭型内陆盆地,以矿产资源丰富而闻名于世,素有 “聚宝盆”之称,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富集区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
2021年夏,调研组先后深入柴达木盆地都兰县、德令哈市、乌兰县等地,对退耕还林还草治沙模式、产业发展、后续发展、成果巩固进行实地调研,详细了解青海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分析柴达木盆地生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生态修复对策,旨在为柴达木盆地生态治理和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1 柴达木盆地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进展
针对柴达木盆地土地沙化严重的实际情况,21世纪初以来,当地实施了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代表的重点林业生态工程。调研发现,该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成效突出,发展模式特色鲜明。调研的都兰县、德令哈市、乌兰县隶属于青海省海西州,位于柴达木盆地腹地,是青海省沙化面积最大、治理难度最高、保护任务最重的地区。虽然由于当地温度较低、积温不够,经济林基本无法种植;但其枸杞产业发展有声有色,并且由于日照长、温差大等因素,柴达木盆地枸杞品质相当高。2020年9月24日,柴达木枸杞作为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中首批100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之一,正式入选欧盟保护地理标志名单。
1)都兰县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都兰县自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共完成退耕还林还草任务4.05万hm2。其中,退耕地还林还草0.42万 hm2,后续产业枸杞基地建设0.31万hm2,荒山荒地造林2.37万hm2,封山育林0.95万hm2。全县3 419个农户参与实施退耕还林,12 174人直接受益。全县生态修复速度明显加快,林草植被面积大幅度增加,生态环境显著改变,特别是香日德镇退耕还林枸杞基地和青杨等造林地枸杞产业发展成效突出。
2)德令哈市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德令哈市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以来,始终坚持将退耕还林工程与发展后续产业、促进林业产业化相结合,努力推动生态与经济 “双赢”。全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任务6.33万hm2。其中,退耕地还林0.43万hm2,荒山荒地造林3.51万hm2,封山育林2.39万hm2。德令哈农场退耕还林枸杞基地及加工产业园,以及柽柳、青杨林草间作模式等综合效益明显。
3)乌兰县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县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乌兰县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以来紧紧围绕 “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目标,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全县退耕还林工作,在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全县累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任务3.83万hm2。其中,退耕地造林0.32万hm2,荒山造林2.41万hm2,封山育林1.10万hm2。柯柯镇建设退耕还林枸杞基地100 hm2,枸杞生长及经营状况较好。莫河畜牧场采用沙棘披碱草林草间作模式,面积达66.67 hm2;但沙棘部分死亡,改造任务重。
4)海西州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海西州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方针,全方位、大规模、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形成了点、线、面结合,城乡一体推进的大绿化格局,扎实推进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国家重点公益林、防沙治沙等国家重点工程。森林城镇、森林乡村、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森林草原质量稳步提升,生态系统不断改善。全州累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18.35万hm2。其中,退耕地还林1.11万hm2,主要以沙棘、青杨、枸杞为主;配套荒山荒地造林16.12万hm2,主要以柠条、沙蒿为主;巩固成果造林1.12万hm2,主要以枸杞为主。2008年,青海省确立 “东部沙棘、西部枸杞”的生态立省战略后,柴达木盆地枸杞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枸杞种植面积达3.33万hm2,其中退耕还林还草发展枸杞超过2万hm2,枸杞已成为柴达木盆地乡村振兴的希望。
2 柴达木盆地生态现状
柴达木盆地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寒冷干旱,多风沙,集中了青海省大部分沙漠、戈壁、风蚀残丘、盐沼和碱滩。典型的高原型、荒漠化生态特点和不断累积的人类活动导致柴达木盆地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草地退化严重,加之水土光热资源匹配不佳,生态环境十分脆弱[1]。
1)森林生态状况。柴达木盆地主要被荒漠灌丛和草地覆盖,因而森林自身生长受到很大限制。柴达木盆地现有林地面积195.92万hm2,森林覆盖率3%,绝大部分分布于东部地区,且灌木林比重较大。祁连圆柏是柴达木盆地的乡土树种,人工林主要为农田防护林和 “四旁”绿化带,多分布在都兰、乌兰、德令哈等地。天然灌木林分布在马海矿区以东海拔2 800~3 000 m的冲积平原、河谷阶地和固定、半固定沙丘。盆地现有宜林荒地面积25.59万hm2,林业发展具备一定潜力[2]。
2)草原生态状况。柴达木盆地草地面积903万hm2,可利用草原面积为717万hm2[3]。主要草地类型有荒漠草原 (占60.56%)、荒漠(占23.38%)、草甸 (占 2.18%)等,草地生产力较低。主要畜牧品种有蒙古羊、藏系羊、改良羊、马、山羊、骆驼、牦牛等,能有效地利用各种不同的天然植被和人工培植的饲草、饮料资源,生产用途各异,而又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畜产品[4]。
3)湿地生态状况。柴达木盆地湿地总面积380万hm2,分布于海拔2 680~2 730 m。可鲁克湖面积5 860 hm2,是柴达木盆地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托素湖面积16 748 hm2,都兰湖面积1 300 hm2[5]。地表水主要来源于河流、湖泊和冰川。盆地内有大小河流100余条、湖泊90多个,其中察尔汗盐湖面积最大,被称为不沉的湖。
4)野生动物保护状况。柴达木盆地地形复杂多样,峻山、丘陵、盆地、河谷、湖泊交叉分布,形成特有的自然环境,加之人口稀少,为野生动物生息繁衍创造了良好条件。柴达木盆地是野生动物重点保护区之一,约有96种野生动物,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30余种[6]。
3 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柴达木盆地气候发生明显变化,出现了气温升高、降水增加、蒸发增大的暖湿化趋势,但降水量跟不上蒸发量增长,加上人类活动增多的影响,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总体呈恶化趋势,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退化明显。柴达木盆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为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生产力水平低、稳定性差、自我恢复能力弱等,容易因外界因子的干扰而遭受破坏,且恢复难度极大、恢复过程缓慢。近百年尤其是近50年以来,经几代人的开发建设,柴达木盆地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发展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的亮点。但在开发建设的同时,盆地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2)沙漠化严重。柴达木盆地沙漠是中国第5大沙漠。受暖湿化、干旱以及植被退化等影响,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到1 096.4万hm2,潜在沙漠化土地面积90.7万hm2,流动沙丘面积为10万hm2,半固定沙丘90.7万hm2,固定沙丘66.8万hm2,风蚀残丘337.4万hm2,戈壁406万hm2。在柴达木盆地沙化严重地区,部分地方出现 “沙进人退”的局面,土地沙漠化对城镇、农田、交通和水利设施构成严重威胁[7]。
3)草地退化沙化。柴达木盆地有草地903万hm2,因病、虫、鼠害等自然因素及人为影响,307.7万hm2草地出现退化、沙化。其中,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199万hm2,占草地退化面积的64.67%;严重退化草地面积有56.1万hm2,占18.23%;因草原鼠害等造成植被消失、土地裸露面积已达23万hm2。草原退化速率较20世纪80年代增加1倍以上,并呈加速趋势。退化草地中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的冬春季草场退化最为严重[3]。部分地区严重退化草地的平均产值低于33.33元/hm2;草场退化致使牧业经济萎缩,菜牛菜羊平均体重较20世纪80年代分别下降26%和24%。
4)物种生存条件受到威胁。柴达木盆地为青藏高原的组成部分,表现出明显的青藏高原自然地理和生态特征。原有植被以及许多物种,如藏羚羊、藏野驴、雪豹、华福星、星叶草、藏荠等,均受到全球气候变化、自然因素、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等影响,导致物种生存条件恶化、物种分布区缩小,一些物种已成为濒危物种[4]。
5)湿地萎缩。几十年来,柴达木盆地年均温度和降水总体呈上升趋势,而增温更为强烈,以致湿地总体萎缩趋势严重。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多数地区水源涵养功能下降,河道径流逐年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柴达木盆地河流径流量呈减少趋势,有的河流已变为季节性河流[8-9]。
4 柴达木盆地生态修复的几点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柴达木盆地在8个地区、5大风口治理区先后实施了 “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工程、荒漠化治理、天然草地恢复与城市绿化工程等骨干工程,逐步改变了恶劣的生态环境。结合扶贫攻坚,以小流域为单元,当地实施水、林、草、田相结合的农业综合开发模式,防治土地荒漠化,初步建成柴达木盆地绿洲生态农业体系雏形。但柴达木盆地生态建设仍任重道远,建议采取如下生态修复对策:
4.1 统筹规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统筹兼顾,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依据 《青海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结合各地区实际,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一的原则,按照 “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修复,谁利用谁补偿”和 “开发利用与保护增值并重”的方针,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编制具体的实施规划,因地制宜、全面布局、分步实施。
4.2 严格保护,加强现有植被和野生动植物保护
进一步加大自然植被和生态多样性的保护力度,严格执行有关自然保护法规,建设以祁连山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保护好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鲁克湖托素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哈里哈图森林公园、柏树山森林地质公园等,做好乌兰都兰湖、德令哈尕海、都兰阿拉克湖等国家湿地公园二期建设工作。完善生态管护员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和管护面积。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濒危物种拯救行动,强化疫源疫病防控,增加雪豹、野牦牛、藏野驴、普氏原羚等珍稀濒危动物种群数量。
4.3 因地制宜,加大生态修复力度
抓住国家实行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工程、治沙工程等政策的机遇,因地制宜植树种草,营造农田林网,坚持不懈地治理荒漠,推进循环型农业的发展。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以县为基本单位,实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坚持草灌木先行,扩大林草植被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大风沙区和草原区治理力度,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沙区林草植被。兴建各种水利设施,推广旱作节水灌溉技术,禁止毁林毁草开荒,采取植物固沙、沙障固沙、引水拉沙造田、建立农田保护网、改良风沙农田、人工垫土、绿肥改土、普及节能技术和开发可再生能源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减少风沙危害。做好人工降雨工作,建立人工增雨基地,配置先进的增雨设施,为开发空中水资源、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4.4 提质增效,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在加大保护力度的同时,对现有的森林、草地、湿地实施提质增效工程,组织实施好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和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强森林抚育,提高林分质量,改造老化的农田林网,增强防护功能;通过补针补绿、补景观树种等方式,提升城市周边、交通沿线、公园景区、城镇庭院、公共绿地的绿化美化效果,提高绿化档次和品位。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在老化衰退的退耕还林还草地区进行补植改造,提质增效。
4.5 以草定畜,发展盆地绿洲畜牧业
近几十年来,柴达木盆地的牲畜数量成倍增加,草地超载过牧是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为遏止草地退化,必须全面推行以草定牧,严格控制载畜量,实现减畜育草、畜草平衡。对退耕还林和退化严重的草地划定禁牧区,在一定期限内禁止放牧、休牧育草。加大草地基础建设,采取人工育草、围栏育草、飞播育草等措施,变草地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大幅度提高现有草场生产力和牧业生产水平,逐步实现草场永续利用和草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10]。
4.6 发展特色旅游,壮大绿色产业
柴达木盆地以干旱辽阔为特征,地貌由周边向中心呈现高山、风蚀丘陵、戈壁、沙漠和湖沼5个环带状结构,具备发展观光、狩猎和民俗考察等旅游活动的良好基础;有4大盐湖(茶卡盐湖、察尔汗盐湖、马海盐湖、昆特依盐湖)、德令哈瀑布、达布旦温泉、达布逊湖 “湖中湖”、巴隆国际狩猎场等旅游资源,还有沙漠城镇、万丈盐桥、戈壁沙漠、雅丹地貌、绿洲农业等。大力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特色旅游业,是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要充分发挥柴达木盆地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优势,做到旅游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10]。
4.7 开发保护并重,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
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做强做大特色产业规模。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减少和防止工业污染;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实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矿产开发必须坚持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选择环保型的生产方式,延长产业链,积极吸收利用和妥善处理废物,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应着力加快小城镇建设,控制和转移保护区人口。通过深化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以及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改革,将对生产环境破坏严重的农牧区人口吸引到中小城镇[11]。
4.8 宣传生态文化,做好生态监测预警
加强生态意识教育,通过 《森林法》《退耕还林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广泛深入宣传与生态保护知识的普及,树立生态责任感,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1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测、督查、预警等,使生态建设走上法制化道路。柴达木盆地地域辽阔,但现有生态环境监测站点相对稀少。因此,应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适时增加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监测站点和观测项目,建成比较完善的地面生态环境监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