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前期中朝诗歌交流编年史的研究意义——以《燕行录》为中心
2021-12-03谷小溪
谷小溪
本刊核心层次论文
清代前期中朝诗歌交流编年史的研究意义——以《燕行录》为中心
谷小溪
(辽宁工业大学 文化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朝鲜燕行使臣以亲历者的视角见证了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图景,使行过程中创作了规模可观的燕行诗,以直笔写实的风格记录了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风物民俗的见闻随感,为研究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本文拟以《燕行录》文献为中心,结合清崇德至雍正(1636-1735)年间的中国史料文献,从研究现状与趋势、理论与应用价值、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几个层面探讨清代前期中朝诗歌交流编年史的研究意义。
《燕行录》;清代前期;中朝诗歌交流;编年史
古代中国疆域辽阔,在东亚地区具有强大的政治辐射力,自秦汉以来一直与周边国家维系着经济贸易往来和思想文化交流。有明一代,朝鲜王朝作为中国的藩属国,始终奉行“尊周事大”的政治原则,频繁派遣使团前往中国,实施朝贡、进贺、陈奏、吊唁等宗藩外交活动。清朝建立以后,基于稳固番邦、绵延国祚的政治需要,承袭了明王朝的“字小怀柔”政策与“诗赋外交”传统,定期派遣敕使前往朝鲜颁布诏书和宣读册封决议。朝鲜官员出使中国期间,清朝委派学识渊博的文官负责接待事务,与朝鲜使臣切磋诗艺、唱和酬答。朝鲜王朝亦遵循宗藩外交传统,任命熟稔中国文化,擅长汉诗创作的文臣担任燕行使团的正使、副使与书状官,在使行过程中与清朝官员、文士进行诗文酬唱和笔谈交游,以“燕行”亲历者的视角见证17—19世纪的中国社会图景,促进了中朝两国外交关系的发展,亦丰富了中朝文化交流史的内涵。在海内外留存至今的《燕行录》文献中,详实记载了朝鲜使臣出使明清王朝的诗赋题咏和笔谈实录,以直笔写实的风格记录了朝鲜士人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风物民俗的见闻随感,为研究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本文拟以《燕行录》为中心,结合清崇德至雍正(1636—1735)年间的史料文献,探讨清代前期中朝诗歌交流编年史的研究意义。
一、清代前期中朝诗歌交流编年史的选题依据
本课题的研究建立在《燕行录》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中韩学界从文献考订、史料价值、思想文化等方面展开《燕行录》文献研究。王政尧《〈燕行录〉初探》对《燕行录》的版本、著作进行统计,从政治、历史、人物等方面论述《燕行录》文献的学术价值[1]。漆永祥《关于〈燕行录〉界定及收录范围之我见》,以韩国学者林基中主编的《燕行录全集》为依据,就《燕行录》的界定、收录标准以及文献整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观点,体现了《燕行录》文献考证的严谨性与前瞻性[2]。陈尚胜《明清时代的朝鲜使节与中国记闻——兼论〈朝天录〉和〈燕行录〉的资料价值》,考察使清燕行使团的规模、任务、路线和文化交流活动,指出《燕行录》可以补阙中国史料文献,对于研究清史和清代中朝(韩)关系具有资料价值[3];王元周《朝鲜开港前中朝宗藩体制的变化——以〈燕行录〉为中心的考察》,以朝鲜开港前的《燕行录》文献为依据,考察了19世纪前半期朝鲜对中国认识的变化和朝贡制度的弊端,揭示中朝关系演变的内因和趋势[4];葛兆光《从“朝天”到“燕行”——17世纪中叶后东亚文化共同体的解体》,结合《燕行录》探讨17世纪中叶后朝鲜、日本等国对东亚文化共同体认同态度的转变,指出从“朝天”到“燕行”这一变化体现出朝鲜对明清两朝态度的差异[5];赵季《明洪武至正德中朝诗歌交流系年》,以宗藩体制下明朝、朝鲜两国使臣创作的纪行作品《皇华集》、《朝天录》为基础,对作品篇目、写作时地、文史典故等进行考证和系年,反映15—16世纪中朝诗赋外交的整体风貌[6];朴香兰《燕行录所载笔谈的文学形式研究——以洪大容与朴趾源为中心》指出,洪大容(1731—1783)、朴趾源(1737—1805)等朝鲜士人开创的独立笔谈不仅是具有高度思想性、文学性的文学文本,也是体现中朝社会时代变迁,摸索哲学、思想上解决方法的文本[7]。杨雨蕾《燕行与中朝文化关系》,以《燕行录》为史料探讨16—19世纪中朝文化交流的发展轨迹,指出中华文化的向心力是历史上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国际关系的基点[8];孙卫国《清道咸时期中朝学人之交谊——以张曜孙与李尚迪之交往为中心》,以清代文人张曜孙(1807—1863)和朝鲜通译李尚迪(1803—1865)近三十年的交谊为考察对象,指出道咸时期的中朝文化交流史进入了更为深入、彼此互动的时代[9];徐东日《朝鲜朝使臣眼中的中国形象——以〈燕行录〉〈朝天录〉为中心》指出,世界格局的变化、满族文化的发展、认识世界的视角等因素的交融是促使朝鲜民族对清态度变化的原因[10]。
综上所述,中外学者围绕《燕行录》展开的文献整理与研究成果斐然,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其一,关于清代中朝文化交流研究,以往研究多聚焦于18世纪朝鲜使臣与清代乾嘉文士之间的交游本事和诗文作品,对于一些声名不显的作家和作品,仍缺少足够的关注,基于清代前期中朝诗歌交流的研究亦有待深入;其二,关于清代东北、华北地域文化的研究,学界亦有较多成果问世,但其参考文献主要为中国官方史料、地方志和中国文士的私人笔记、诗文集等,对《燕行录》文献中相关资料的发掘、利用比较有限;其三,以往研究更侧重于作家、作品个案的论述,以诗歌编年形式呈现的相关著作仍较鲜见。本课题在以往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以《燕行录》为中心的清代前期中朝诗歌交流系年,以文献编年史的形式呈现清代崇德至雍正时期的中朝诗歌交流风貌。同时以《燕行录》文献为基础,从群体及个案视角阐释清代前期朝鲜燕行诗文的审美性和思想性,进而探讨《燕行录》中的清代前期中国社会景观和东北、华北地域文化。
二、清代前期中朝诗歌交流编年史的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其一,推进《燕行录》与中朝诗歌交流编年史的文献整理。目前,学界围绕《燕行录》开展的学术研究成果卓著,但以文献编年史形式问世的著作仍不多见。本课题旨在以燕行文献和中韩典籍为基础,通过对崇德至雍正年间中朝诗歌交流文献的整理、考证与系年,深化对清代前期中朝文化交流的研究。
其二,完善清代前期中朝文化交流史的理论阐释。燕行途中,朝鲜使臣与中国官员、文士酬唱笔谈、切磋诗艺,是两国文化交流活动的亲历者与推进者。《燕行录》以直笔写实的风格记录了明清时期上至帝王权贵,下至贩夫走卒的社会风情画卷,描摹了酬唱交游、览胜题咏、观赏曲艺、信函笔谈等文化交流本事,足以补阙中国史料,为清代前期中朝文化交流史的理论阐释提供域外视角。
其三,拓展清代前期中朝宗藩关系史的研究视野。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界对中朝宗藩关系史的研究多以官方史料为据,对《燕行录》文献中相关内容的发掘比较有限。随着《燕行录》文献的大规模整理与出版,此种情况有所改观,但由于作品缺少解题、信息存在遗漏等现象,研究过程中对文献的援引利用有可能造成讹误。此外,迄今问世的《燕行录》文献总集收录的作品多以影印旧籍的形式呈现,燕行诗文未得到匹配整合,易导致研究者对作品背景和作者心境等缺乏深入了解。本课题结合《燕行录》文献与中韩文史典籍,对诗歌创作背景进行有益还原与补充,进而达到诗史互证的目的,为中朝宗藩关系史的研究拓展视野。
(二)应用价值
其一,深化对朝鲜王朝“华夷观”嬗变的理解与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结合《燕行录》文献与中韩文献典籍,从史学、文学、形象学等视角阐释朝鲜王朝“华夷观”的嬗变及北学思想的发展。但由于清代《燕行录》文献以日记、杂录居多,大量燕行诗仍隐藏于诗人文集中未经发掘,致使研究者对清代燕行诗的关注和利用比较有限。本课题立足于清代前期中朝诗歌交流史的文献搜集、整理、考证与编年,以燕行使臣的出使时间为序,架构起崇德至雍正时期中朝诗歌交流史的全貌,从而增进对清代前期朝鲜士人心态和华夷观念的理解。
其二,加强对东北、华北地域文化的发掘与保护。朝鲜半岛与中国山水相连,特殊地缘关系使东北、华北地区的凤城、辽阳、沈阳、蓟州、北京等城镇成为朝鲜使臣往还“辽东—山海关—北京”驿路的必经之地。在《燕行录》文献中,朝鲜使臣用诗歌、日记、杂录等文体记载了东北、华北地区的屋宇建筑、商业贸易、宗教信仰、名川盛迹等自然人文景观,并通过异国使臣的视角对身在中国的所见所感阐发观点,此类内容在当时的中国官方史料中罕有记载,为深入了解清代前期中国东北、华北社会风貌,加强地域文化的发掘与保护提供借鉴。
其三,促进当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发展。朝鲜王朝与明清帝国的“诗赋外交”是中朝文化交流史上的盛事,朝鲜使臣所著的《燕行录》是两国文学互动的重要媒介。对清代前期《燕行录》文献的考索和以此为据展开的诗歌编年,不仅能够增进人们对东亚宗藩体制下中朝文化交流的认识,也为古代中国与日本、越南等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研究提供借鉴。
三、清代前期中朝诗歌交流编年史的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拟从《燕行录》的文献整理入手,通过对朝鲜燕行使臣和清朝敕使诗文作品的搜集、整理与考证,以编年史的形式架构起清代前期中朝诗歌交流全貌。此外,本课题拟从诗史互证的角度入手,通过对清代前期《燕行录》的系统解读,探索以朝鲜燕行使臣和清朝敕使为媒介的诗歌交流本事,发掘朝鲜使臣笔下的中国东北、华北地域文化。
(二)研究内容
其一,对清代前期中朝诗歌交流文献的整理、考证与编年。诗歌编年史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和主要成果,旨在以《燕行录》文献为基础,结合各类中韩史料典籍、年谱碑传、方志地记等,分别以朝鲜燕行使臣和中国赴朝敕使的使行时间与纪行作品为经纬,架构起清代崇德至雍正年间中朝诗歌交流的整体风貌。诗歌创作的时间、地点、典故等亦是本课题着重考察的内容,旨在发掘诗文创作的背景信息,回溯清代前期朝鲜燕行诗的深层意蕴。
其二,对清代前期《燕行录》的文学研究。鉴于中朝两国“诗赋外交”的特殊意义,燕行使团的正使、副使和书状官均由熟悉中国文化,擅长汉诗创作的官员担任。使行途中,朝鲜使臣以汉文记录沿途见闻,形式繁复多样,包括诗歌、日记、杂录、状启、奏折等,其燕行诗具有极高的文学、史料价值。许多朝鲜使臣对明清时期中国的自然景观、人文胜迹进行了细致描摹,如金昌业《沈阳感怀》、赵文命《夷齐庙》、李器之《蓟州路上望盘山》、朴世堂《出朝阳门》、闵鼎重《卧佛寺》等,再现“辽东—山海关—北京”使行路线上的中国北方自然、人文风貌;一些朝鲜使臣还由沿途景致察觉到中国北方社会民俗的细节内容,如李夏镇《听墙外琵琶》、金锡胄《到蓟州观戏子口占》、柳命天《宿蒙古帐有感》、崔锡鼎《风俗通联句五十韵》等,特别是对辽东地区骑射、放牧、民居、饮食、婚丧等习俗的描写,由域外视角透视清代辽东社会景观和满族文化的独特性;李时万《过祖大寿牌楼》、洪万朝《宁远卫忆袁军门崇焕》等作品皆为朝鲜使臣凭吊明清战场宁远卫时的怀古之作,情辞悲壮,意境苍凉,流露出朝鲜士人“忍辱含垢”出使“腥膻之域”的复杂心态;任相元《读东坡诗》、朴弥《夕投十里堡偶阅唐诗用李君虞〈饮马泉〉韵》、李颐命《燕京次杜工部〈秦州杂诗〉》等则是朝鲜使臣对中国古代诗人作品的次韵、追和,其中的典故、本事亦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和传统文化,体现出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对朝鲜汉诗的深远影响。
其三,对清代前期中朝诗歌交流本事的发掘。本课题以《燕行录》和《清实录》《清史稿》《朝鲜王朝实录》《承政院日记》等中韩文史典籍为依据,搜集、整理并探讨清代前期朝鲜使臣与中国官员、文士的诗歌交流本事,包括唱酬笔谈、馈赠书画、序文题款、信函往来等;其间亦涉及朝鲜使臣单向的文化传播活动,如在中国采买书籍、购置文物、观赏曲艺、游观题咏等,进而考察朝鲜燕行使在清代中朝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其四,对清代前期东北、华北地域文化的考察。朝鲜使臣以诗歌、日记等形式如实记录了出使清朝的见闻感怀。在留存至今的《燕行录》文献中,保存了大量描摹“辽东—山海关—北京”驿路上自然、人文景观的诗文佳作,如崔鸣吉《辽阳歌》、李颐显《山海关》、金昌业《夷齐庙》、南龙翼《哀燕都赋》等,将作者羁旅异国、思乡怀友的复杂情愫融入对中国东北、华北自然景致和人文胜迹的理性观照中,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和史料意义。课题拟从整体与个案视角发掘《燕行录》中的清代前期东北、华北地域文化,为我国北方历史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四、清代前期中朝诗歌交流编年史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首先,查阅《清实录》《朝鲜王朝实录》《承政院日记》等中韩文史典籍,广泛搜集地方志、碑传、年谱、书牍、序跋、诗话等文献,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清代崇德至雍正年间的《燕行录》文献爬梳整理,厘清清代前期《燕行录》文献的篇目、版本与次第,并针对以下问题集中考证:散佚于朝鲜使臣个人作品集中的燕行诗和燕行文;已被《燕行录全集》等文献丛书收录,但作者、时间等存在疑点谬误的作品;文献记载与“使行年表”有出入的作品。
其次,将搜集的燕行诗文依时排序,结合史料、文集、地方志等将历年同行使臣的诗文酬唱及日记杂录匹配整合,以年代和作品为单位,厘清清代前期《燕行录》作品概貌。
再次,系统研读文献,提炼有益信息。譬如:以朝鲜燕行使和清朝敕使为媒介的清代前期中朝诗歌交流作品及本事,具体包括朝鲜使臣与清代官员、文士的诗文酬唱、信函往来、序文题款等,以及清朝敕使往还朝鲜的诗文创作;朝鲜使臣在中国的览胜题咏、采买书籍、欣赏曲艺、参观佛寺道观等吟咏和事迹;朝鲜使臣笔下的清代前期东北、华北地域文化。
最后,本课题以清代崇德至雍正年间朝鲜使臣创作的燕行诗为主要研究对象,遵循“以诗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年”的原则,通过对原始资料的爬梳、比勘与考证,结合文史典籍对清代前期中朝诗歌交流文献进行编年。编年史的内容拟包括:清代崇德至雍正年间的朝鲜燕行诗;同时期出使朝鲜的清朝敕使创作的纪行诗;对诗歌创作时间的具体考证;与诗歌创作背景相匹配的日记杂录、史料典籍和诗歌本事;诗人生平小传。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建立在文献整理与考证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如下方法:首先是文献考证法。本课题对清代前期朝鲜燕行诗以及清朝官员出使朝鲜的纪行诗进行搜集、整理、考证与编年,阐释清代前期中朝诗歌交流概貌。其次是演绎归纳法。本课题通过系统研读文献,提炼与研究相关的有益信息,结合文史资料和理论研究论证《燕行录》隐含的清代前期东北、华北地域文化和燕行诗文的审美价值。
五、结语
朝贡制度是古代中朝关系的标志性特征,维护着东亚宗藩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清代中朝宗藩制度由明王朝沿袭而来,不仅使两国朝贡制度的稳定性、规范性得以空前强化,而且继承了明代中朝朝贡制度中的诗赋外交传统。朝鲜使臣与清代官员、文士的诗赋唱酬、笔谈切磋等作品及本事构成了清代中朝文化交流史的重要环节。清代前期中朝诗歌交流编年史研究,具有推进域外汉籍文献整理,完善清代前期中朝文化交流史的理论阐释,拓展清代前期中朝宗藩关系史的研究视野,深化对朝鲜王朝“华夷观”嬗变的理解,加强对东北、华北地域文化的发掘保护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王政尧. 《燕行录》初探[J]. 清史研究, 1997(3): 8.
[2] 漆永祥. 关于“燕行录”界定及收录范围之我见[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0(5): 60.
[3] 陈尚胜. 明清时代的朝鲜使节与中国记闻——兼论《朝天录》和《燕行录》的资料价值[J]. 海交史研究, 2001(2): 38.
[4] 王元周. 朝鲜开港前中朝宗藩体制的变化——以《燕行录》为中心的考察[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 98.
[5] 葛兆光. 从“朝天”到“燕行”——17世纪中叶后东亚文化共同体的解体[J]. 中华文史论丛, 2006(1): 29.
[6] 赵季. 明洪武至正德中朝诗歌交流系年[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11.
[7] 朴香兰. 燕行录所载笔谈的文学形式研究——以洪大容与朴趾源为中心[J]. 世界文学评论, 2011(2): 221.
[8] 杨雨蕾. 燕行与中朝文化关系[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246.
[9] 孙卫国. 清道咸时期中朝学人之交谊——以张曜孙与李尚迪之交往为中心[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5): 95.
[10] 徐东日. 朝鲜朝使臣眼中的中国形象——以《燕行录》、《朝天录》为中心[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0:255.
I206.2
A
1674-327X (2021)02-0066-04
10.15916/j.issn1674-327x.2021.02.018
2020-07-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8YZC75107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ZDB069)
谷小溪(1984-),女,辽宁锦州人,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校:叶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