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

2021-12-03李洪影王力尘

关键词:纲要微课内容

李洪影,王力尘

微课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

李洪影,王力尘

(辽宁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纲要”课程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主要是把微课融入课堂教学。所以,“纲要”课程的微课的内容就显得非常关键,本文主要就微课在“纲要”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微课;设计与应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是全国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正确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明确“两个了解”、“四个选择”[1] 2。“纲要”课程从开设至今已经十五年,其课程内容饱满、丰厚,底蕴强大,魅力独特,在思政课教学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也较受学生的喜爱。十多年来,从事“纲要”课程教学的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对这门课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比如对教学理念的研究、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尤其是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的研究。

信息化时代到来后,作为人类发展进步重要成果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教育教学方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主要围绕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从最初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到翻转课堂,制作微课也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微课虽然曰“微”,但无论是选题、内容还是制作都很关键,其重要性和工作量并不亚于一次50分钟的课堂教学。本文主要探讨微课在“纲要”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

一、“纲要”课程微课的设计

(一)“纲要”课程微课设计遵循的原则

1. 坚持政治性。思政课的首要任务是坚持政治性。古今中外,所有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合格的人才来担当和完成。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代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想要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必须讲好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纲要”课教学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必须理直气壮、旗帜鲜明、毫不含糊,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位,所以“纲要”课程的微课设计必须坚持政治性。当然,坚持政治性不能只是讲一些空洞的道理,在微课设计中必须体现出一定的人文性、努力践行“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比较关注的一些事情设计到微课中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教学内容的接收,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实问题。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心悦诚服地接受并身体力行,培养青年大学生积极、健康、乐观、向上、浑身充满正能量的态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砥砺前行。

2. 顺应时代性。当代大学生出生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信息化时代,他(她)们接收新知识的渠道既多又方便快捷,所以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很强。微课设计一定要顺应时代性原则,“纲要”课程以历史材料作为支撑,但绝不是历史材料的堆积,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设计和制作微课内容,契合社会主旋律,始终散发着时代的气息。不能让学生感觉到“纲要”课就是历史课,产生上这门课就是单一的学习历史知识的错觉。

在微课设计中,一定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等问题结合起来,比如关于长征的微课,虽然长征胜利距今已经85年,但长征锤炼成的精神是全人类永恒的丰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参观长征纪念地、多次提出新时代新的长征路,这些内容一定要设计进微课的内容里。历史不能割裂,历史永远不会过时,“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通过不同方式让历史体现时代性、顺应时代性是“纲要”课教师不断探索的一项课题。

3. 体现创新性。“纲要”课的微课设计,不但要顺应时代性,更要体现创新性。当今时代面临几千年从未有过的大变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网络层出不穷,比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任何群体、任何领域都不能置身于变局之外,墨守成规、故步自封终将被淘汰。微课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而采取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旨在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良好互动的课堂氛围以实现教学目标,所以体现创新性是微课设计的一个重要目的。其一是内容创新。“纲要”课内容繁多、知识点丰富、逻辑严谨、思想性强。微课在内容设计上首先必须符合大纲的总体要求,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其次要体现在某一部分具体的章节中,既依托教材内容,又不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归纳整理。每一个微课的制作都会花费大量的精力,从精心选题到对相关内容的重新整合、巧妙构思,同时要查找大量的资料,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认真讲解、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自觉去分析、思考和总结,增强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其二是制作技术创新。想要制作一堂精美的微课就必须熟练地操作一些相关的现代信息技术。因为微课兴起的时间不是很长,多数微课制作技术采用的主要是技术含量不高、易于操作的录屏软件。教师在制作技术方面要加强学习和培训,花费大量精力准备的微课内容不能因为技术运用不到位而降低其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纲要”课程微课的具体设计

1.“纲要”课程微课设计的两个注意事项。设计“纲要”课程微课教学时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在讲授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如一地展现其强大的人格魅力,从精神风貌到语言的组织运用,使学生为之感染和振奋,不知不觉中被引入教师创设的情景之中,潜移默化地完成了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其二,微课内容要完整。一个好的微课作品无论长短,内容结构一定要完整,如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微课,切入点是“中国共产党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不但要从书本、网络、电视等媒体中收集大量中国共产党创立时国际国内背景、创立过程、取得成就等资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的重要讲话等。还要对这些资料进行认真筛选、重新设计、整合等,经过一系列加工才能制作成一个完整的微课视频,并配以思考题和阅读书目。同样,学习过程也要完整。学习前要布置学生阅读一些相关资料或观看相关视频资料,学习后让学生自己试着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与学生互动交流,共同探讨,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适时改进和提高。

2.“纲要”课程的微课设计。本课程以201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研制发布的本科课程专题教学指南为指导,采用专题教学法。把各章节内容设置成专题,专题教学既要照顾到历史的整体性,又应突出重点;既要讲道理,又要讲故事,通过叙述历史进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生动故事,揭示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达到育人效果。本门课应该按照专题准备教学资源、设计制作微课。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不断做出调整。因为历史本身的连续性,每个专题都不是独立地存在和为单一的章节服务。有的微课虽然截取的是某个专题的知识点,但并不只是服务于这个专题,也可以被其他专题所引用。比如关于五四运动的微课设计,可以由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导入,要着重分析五四精神的传承,并激励青年大学生继续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不负韶华、努力拼搏,更具时代意义。所以开课就可以引用,激励学生在新学期开始树立远大的志向,不负韶华,只争朝夕。

二、“纲要”课微课教学的作用

(一)“纲要”课的微课教学的具体实施

1. 实施办法。学生通过教师创建的教学资源平台或其它信息手段随时随地能观看微课视频。微课制作方式比较多,常见的是教师把比较重要的、在课堂上又没有多余的学时深入讲解的内容进行认真、全面和深层次地剖析。比如关于长征,课堂时间非常有限,长征内容多而且非常重要,对学生进行长征精神的教育意义非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关于长征的讲话并多次参观长征纪念地。所以我们可以以习近平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长征“实现了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到胜利的伟大转折”[3]为主题制作微课,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长征如何实现了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到胜利的伟大转折,以及长征精神给世界带来的无与伦比的强烈震撼。使学生在更深层次上了解这场人类发展史上最伟大的远征,不但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也引发了青年大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更加坚定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对课堂教学中的相关内容就会比较熟悉,同时能够发现一些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尤其注意要尽量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表达自己。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课堂教学内容多与学时不足之间的矛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进一步明确“四个选择”的深刻历史必然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微课教学完成后,根据学生的掌握和理解的具体情况,要适当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空间,不但内化知识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在微课设计制作和应用于课堂的过程中,都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定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融入到相关内容中。

2. 组织指导学生课下制作微课的实践。有效分配学生的课下实践学时,布置学生自行设计制作微课作品,老师全面把关、全程指导。其一,指导学生成立微课制作小组,各自然班由科代表总负责,每组学生5—10人,选出小组长,分工合作;其二,由老师与各小组共同研讨确定微课主题,老师详细列出各专题的知识点给学生作为选题指南,学生也可以自己选题,但必须是本门课的教学内容,老师最后把关;其三,各小组完成的作品期末统一公开评比,根据各小组成员的参与程度和作品的质量量化成其成绩进入期末总考核。优秀作品上传到资源平台,既是对学生努力的肯定也会惠及更多同学。

(二)“纲要”课微课教学的作用

1. 提高“纲要”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灵活性。微课作品针对性强,体现了实效性,会使学生在价值取向、能力塑造和知识储备方面获得很大的提升,让学生知道要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富裕紧密联系起来,在新时代对广大青年的总要求下塑造自己,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灵活性则体现在:首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灵活性。其一是学生的学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其二是学生可以多次进行学习。其次是教师教学的灵活性。其一是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体现出灵活性;其二是教学互动的灵活性,也更具亲和力。

2. 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一是教师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在教学上的各方面投入不断加大。教师自觉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微课教学与课堂教学融合的过程贯彻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同时积极参与各类培训,开展教学研究,进行课程建设,从而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二是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将微课引入到“纲要”课传统教学模式中,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微课的作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三是教师课堂驾驭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大大提高。微课教学的引入督促教师不断加强计算机和网络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3. 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其一是传统教学模式被打破。教学方式的变化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有了新鲜感从而产生了求知欲;其二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微课内容充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关注的热点难点。一般情况下,学生对这些问题都有些了解,但缺乏全面系统和深入,教师在微课中深入分析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有极大的吸引力;其三是教师组织学生对微课中的某个热点或焦点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或在平台上讨论,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其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将会得到提高;其四是教师布置的微课制作的实践教学作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都有明显地提高,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真正发挥“纲要”课程的思想政治功能。

[1] 本书编写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 习近平.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 人民日报,2019-03-19(01).

[3] 习近平. 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6-10-22(02).

G642.0

B

1674-327X (2021)02-0140-03

10.15916/j.issn1674-327x.2021.02.038

2020-08-20

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UPRP20180334);辽宁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879)

李洪影(1969-),女,吉林公主岭人,副教授。

(责任编校:付春玲)

猜你喜欢

纲要微课内容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