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幼儿园家园共育的途径

2021-12-03李丽安徽省亳州市第五幼儿园

家教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共育家园幼儿园

◆李丽 安徽省亳州市第五幼儿园

所谓家园共育就是指在幼儿入幼儿园算起,家长和幼儿园教师通过沟通、合作等方式共同完成孩子教育的一种教育手段。这种教育注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也就是老师和家长同时起作用,而不是单纯依靠哪一方面。单方面的教育模式都存在若干的问题:家庭教育过分重视孩子早期智力的开发,把素质教育简单的看作是特长教育,而恰恰忽略了对孩子道德品质及优良习惯的培养等等;幼儿园又通常会面临监管乏力,从而使多项措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无法有效贯彻实施等问题。所以采取家园共育的模式是必要的,老师和家长及时沟通、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对待问题及时解决,在孩子教育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家园共育的意义

(一)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的适应性

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迈向社会生活的第一站,幼儿对家长对家庭都处于一个依赖期,对幼儿园难免害怕和紧张,通常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幼儿园的环境。许多家长送孩子上学时也都会出现走不了的情形,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入园焦虑。消除孩子的入园焦虑可以使其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是家园共育需要探讨的一大问题。有文献指出幼儿分离焦虑的类型与个人气质有关,分为暴躁型、依恋型、波动性和忧郁型。通过家园携手消除幼儿恐惧心理,稳定幼儿的情绪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采取的措施如:入园前请家长带幼儿来园中熟悉环境,以及利用家长会等时间向家长介绍幼儿心理知识等。

(二)家园共育体现家园合力的重要性

幼儿出生后接触的便是家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本身在幼儿阶段就因好奇心强等原因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因此家长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举止会深深地影响到孩子。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要成为孩子的观察者、支持者和教育者。而单方面的幼儿园教育存在方法贯彻不彻底等致命现象,使许多方法理论仅仅存在于理论层面。只有通过家园共育的教育模式,幼儿园和家庭形成合力,才能对幼儿教育得到更大水平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三)家园共育培育幼儿的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是孩子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幼儿园老师会通过各种游戏活动,为孩子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与同伴一起参与活动,并在参与中学会与同伴交流沟通。其次,老师会鼓励孩子主动与别的孩子打招呼,一起分享快乐。对于胆怯的孩子老师会缓解她的紧张,让孩子放松心情,引导孩子主动交往。另外老师还会交给孩子一些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比如尊重他人和同学分享。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交往环境,多参与孩子的活动,与孩子多交流沟通,并创造孩子与人交流的机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发现的问题多与老师及时沟通是必要的。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同时有助于老师及时发现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确保得到有效地解决。只有通过家园不断地交流和合作,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二、家园共育的途径

家园共育的教育模式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那么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做法呢?家园共育很显然包括家长和老师两个方面,做好家园共育需要老师的指导、家长的配合以及及时的反馈交流和合作,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对老师和家长进行家园共育有关的专题教育、定期召开家长会、开设主题活动或体验活动和利用网络实现家园共育。

(一)进行“家园共育”专题教育

定期开展专题培训会,组织在家园共育教育模式方面有经验的教师和有心得的家长给家长和年轻教师开展专题教育会;介绍家园共育的有关情况以及概念,使家长和教师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更新自身陈旧的教育观念,鼓励家长把心得体会用文字记录,通过微信等形式供其他家长分享学习;聘请育儿专家传授家长一些育儿知识,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家长提供有效帮助。通过不同形式的专题教育,不断了解家长对于家园共育的看法以及建议,对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和解决,从而实现家园互相配合,达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

(二)定期召开家长会

定期召开家长会,会上汇报孩子们在幼儿园表现的同时多与家长进行交流,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说起来,而不是只是教师说、家长听。通过体验式的互动游戏,让家长感受孩子内心所想,从而更好地走进孩子的内心。教师及时了解孩子们在家庭教育中的具体表现情况,帮助家长及时解决目前家庭教育过程中的诸多疑问,对于部分家长对自己子女教育方式不妥的情况,教师应该给出指导性方向,引导家长用更合理的方式教育和管理孩子;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现状和有关政策规定,征求家长对于幼儿园教育建设的意见,对于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商讨,认真考虑这些意见或建议,对于提出的合理、有效的建议,积极采纳,付诸行动。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师和家长的互动,达到家园协同教育的目的。

(三)开设亲子主题活动或体验活动

幼儿园通过开展亲子绘画、趣味运动会、亲子游园会、美食品尝会以及亲子绘本阅读等主题活动,来丰富亲子课堂。在各种亲子活动或家长参与的主题活动中,都能够在教授孩子的同时密切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家长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等现象,增加了家长与孩子共同游戏的机会,拉进了亲子关系,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开展家长体验日等活动,充分利用好家长资源,邀请不同职业特别是儿科医生的家长,为孩子们上一节“爱护眼睛” “我们的身体”等健康主题教育课程;邀请职业是公安警察的家长走进课堂,为孩子们上一节“遇到坏人怎么办?”、“不跟陌生人走”等安全主题教育课程。通过家长入园体验日系列活动,让更多幼儿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更有利于家长对老师这一职业的理解和尊重,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得到家长的支持,更好地参与到家园共育这一教学模式中来。与此同时,家长更能够清楚的了解幼儿园内各种教育教学及生活方面的安排,对孩子在幼儿园内的生活更加了解和放心,方便家长的监督以及对幼儿园内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有利于家长在家中对孩子的指导学习以及幼儿园的进一步发展。

(四)利用网络实现家园共育

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家长几乎人手一部手机,为了让现代化信息科技为家园共育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家长的需求,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班级QQ群、幼儿园公众号等几种形式,针对幼儿的教育问题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幼儿园通过班级QQ群或者相册可以上传孩子在园的一些生活情况,让家长在工作之余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我们还可以在公众号上发布一些育儿知识,教师和家长均可以通过此平台了解幼儿教育的内容,还可以在公众号上适时开辟教师、家长之间互动的版块,让教师、家长可以针对一些育儿热门话题及时进行讨论,达到家园合作的教育目的。

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需要家园配合,家园共育的实施要有切实可行的策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认真地总结、及时地分享,用自己的努力和关心为孩子创造出一条新的健康成长道路,搭设一条家园共育的新桥梁。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幼儿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
绿家园
想念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