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皮影戏在大班的应用与反思

2021-12-03赵梦娇安徽省芜湖市上长街幼儿园

家教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表演区幕布皮影戏

◆赵梦娇 安徽省芜湖市上长街幼儿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在的幼儿被各种电子产品所包围,手机、ipad成为孩子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玩具,深受小朋友们喜爱。但是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古国而言,大量的传统游戏有着电子产品不可比拟的独特性,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都是现在的电子玩具无法取代的。当今社会很多小朋友都被形象生动的动画片所吸引,而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一种最古老的“动画片”已经出现在民间,丰富了人们生活,那就是皮影戏。

一、皮影戏对幼儿的影响

幼儿能积极参与游戏,动手操作,愉快地和同伴交流,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能认真倾听同伴的不同意见。可见皮影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一)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皮影戏游戏不论是在制作还是表演过程中,材料都非常丰富,幼儿通过自己选择材料绘画、涂色、剪贴,制作一个完成的皮影角色。整个过程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激发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促进幼儿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与分享。

(二)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在皮影戏表演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幼儿时期的孩子想象思维占据主体地位,幼儿很少能完整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比如最经典的《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并不是每一位幼儿都会按原故事线索讲述,我们班很多幼儿拿到角色以后,都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再创造,讲述一个自己想象中的故事情节,在此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皮影戏表演过程是需要与同伴合作协商的过程,活动前要商量好表演的故事内容,分配好角色,并且与同伴商量好谁先表演,谁先当观众,这为幼儿提供了大量交往的机会,使幼儿能正确处理自己和同伴的关系。皮影戏游戏帮助幼儿提高了交往技能,也发展了幼儿遵守规则的能力,幼儿在游戏中要遵守集体游戏的规则,该表演的时候就要去表演,该当观众的时候就要去当观众,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想法去游戏,这也加快了幼儿的社会化进程。

二、皮影戏在大班的应用与反思

(一)皮影戏的概念及制作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去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的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我在手工角为幼儿选择的是适合本班幼儿制作的皮影,幼儿需要通过涂色、裁剪、组合制作即可完成自己想要的皮影角色,既简化了制作过程,又降低了制作难度,节省了幼儿时间,并充分调动幼儿的活动兴趣。活动前期,由于幼儿没有制作经验,教师及时帮助幼儿学习如何制作皮影,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获得直接性经验,体验制作成功的乐趣。

案例分析:

1.过程实录

大宇和同伴进入手工角后发现没有自己需要的皮影角色,于是他和同伴商量了一会,就开始决定去手工角自己动手制作几个皮影角色。几个人通过绘画、涂色、剪贴,最后制作出了自己想要的“哪吒”“嫦娥仙子”“猪八戒”这几个皮影角色。

2.如何看幼儿的行为

当幼儿有了游戏的自主权以后,会有自己的表演方式和想法,大班的幼儿已经具备独立开展游戏的能力和创编能力。幼儿和同伴商量讨论,会自己创编故事,并共同合作制作出需要的皮影角色,成为游戏真正的主人。

3.教师的支持与回应

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提供丰富的材料,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在游戏中获得直接性经验,感受自己动手的快乐。

(二)皮影戏的表演方式

表演时,表演者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通过灯光下人物的剪影加以表演者的声音,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完成皮影戏的表演。幼儿在操作区制作完成自己喜欢的皮影角色后,来到表演区,在幕布后调节好灯光,选择好想要合作的小伙伴,就可以进行表演。

案例分析:

1.过程实录

雅雅在观看表演的时候发现舞台幕布总是黑的,不管在表演的辰辰怎么调整手电筒的位置和灯光的亮度,屏幕上总是出现一片黑影。于是辰辰向同伴寻求帮助,立刻得到诺诺的支持与回应,诺诺立刻来到表演区,帮忙找到了原因所在并解决了灯光的问题,让表演顺利地进行。

2.如何看幼儿的行为

幼儿游戏遇到困难,难以继续,教师适当介入,查看原因,积极引导幼儿寻求帮助,得到了其他幼儿的热情帮助,最终解决了问题。

3.教师的支持与回应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的交往能力增强,注意力也有了提高,越来越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他们不仅开始注意自己的活动,还会注意同伴的活动。游戏中会自己组成小组,和同伴一起围绕一个共同的活动目标,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三)皮影戏在环境创设以及区角搭建中的应用

1.主题墙的布置

为了加深幼儿对皮影戏的认识,我在主题墙布置了一块“有趣的皮影”的内容,粘贴了皮影制作过程的图片以及皮影戏表演图片,并预留了一块版面,让幼儿粘贴他们自己制作的皮影角色,充分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幼儿的参与感,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2.区角的构建

手工角:提供了大量的皮影戏制作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皮影角色进行绘画、涂色、裁剪、粘贴、组装制作一个完成的皮影角色,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图书角:为了让幼儿更好的表演皮影戏,丰富幼儿的表演内容,我在图书角投放了大量故事书如《西游记》《小蝌蚪找妈妈》等。幼儿可以自己去阅读,或者通过教师给幼儿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对故事情节印象深刻,对各种故事角色加深了解,为幼儿的表演打下夯实的基础。

表演区:创设了“皮影小剧场”,投放了舞台、幕布、手电筒等道具并配有专门的音乐用来表演皮影戏。幼儿在手工角制作好皮影角色后就能来到表演区,与同伴合作协商要表演的节目了。表演区里分成了观众和表演者两个部分,有人当表演者有人当观众,相互协商相互合作,这样游戏才能更好地进行下去。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都尊重孩子的意见,不管是幼儿关于合作对象的选择还是游戏内容的选择,教师都不过多干涉,尊重幼儿的选择,充分保证了幼儿游戏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幼儿游戏的开展。

皮影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它集说、唱、演一体,孩子在游戏中有很大的自主权,通过皮影戏活动的开展,幼儿的语言、认知、社会交往等能力得到了提高,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幼儿对皮影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对传统游戏也有了进一步的喜爱。传统游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我们应当传承文化,多组织像皮影戏这样生动有趣又有意义的传统游戏,激发幼儿对传统艺术的喜爱!

猜你喜欢

表演区幕布皮影戏
我们来演皮影戏
演出开始前
从表演区游戏中反思教育行为
编辑精选APP
夏夜的梦
皮影戏
小导演诞生记
主角光环
幼儿园表演区游戏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皮影戏的超级“迷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