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层示范教研室创建工作为抓手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2021-12-03姜锦鹏靳二辉赵春芳齐艳萍李升和
李 磊,刘 畅,姜锦鹏,靳二辉,赵春芳,齐艳萍,李升和
(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教研室是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提高教学水平、贯彻落实各项教育教学精神的最基层教学组织,具备教学、研究、规划、管理等基本职能[1]。教研室是教师学习工作的主要阵地,为了更好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进一步加强基层教研室建设工作,在教研室组织方式、职能定位、管理制度、运转机制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让教研室真正成为一线教师勤于奉献的家园。
安徽科技学院基础兽医学教研室经过多年的发展,几经变更,目前由5个课程组组成,分别是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课程组、动物生理学课程组、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课程组、动物病理学课程组和生物统计学课程组。在16位专任教师人中有教授6人 (占比37.5%)、副教授6人(占比37.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9人 (占比56.25%),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有7人(占比43.75%),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校级教坛新秀1人。教研室团队成员以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为主,年龄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教研室主要承担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动植物检疫等三个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工作,其中,开设的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和兽医药理学课程均为省级精品课程;动物病理学、生物统计学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动物组织胚胎学课程获准为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动物解剖学获准为校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教研室拥有基础兽医学安徽省教学团队,基础兽医学省级名师工作室,这些项目的施行有效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1 深入开展学习讨论,提高思想认识,并付诸教学实践
质量是高等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2]。为认真贯彻201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落实教育部和安徽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教研室教师充分利用教研室活动时间集体学习了相关文件精神,深入挖掘文件内涵,以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教师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通过“课程思政”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使其了解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植物检疫等专业对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增强同学们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信心。
2 坚持集体备课,保障教学质量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备课质量往往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3]。在教学过程中,教研室各课程组始终坚持集体备课,保证不同教师所带班级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进度一致。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注重发扬学术民主的传统,教师各抒己见,往往能够擦出更多思想上的火花,为提高备课质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集体备课,使青年教师在与老教师的讨论中对课程重点难点的把握更加准确,能够快速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反过来,老教师也能在交流中得到启发,不断调整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 加强教学理论学习,以理论指导教学
教育本身就是一门学问[4]。从事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大部分为非师范专业出身,因而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特别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虽然在科研方面经过博士阶段的培养已较为熟悉,但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显得捉襟见肘。教研室长期坚持以自主学习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研室组织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名师、教坛新秀组成的导师组对青年教师进行多对一辅导,使青年教师能够少走弯路,尽快站稳讲台。
4 完善教研室制度,以制度规范教学研究活动
教研室作为基层教学组织,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肩负着组织、领导和管理的职责[5]。加强教研室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重要举措[6]。为更好地发挥教研室的作用,在每学期期初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强化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日常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档案管理。整个教学运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实现师生相互配合。严格执行学校的教学规范与制度,保证教学工作的稳定运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对教师课程调动、教材选用、备课、教案撰写均提出严格要求,以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要求教师加强课堂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研室还定期开展魅力课堂活动,邀请教学名师与教坛新秀进行魅力课堂展示,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评课,通过开展该活动使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为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教研室定期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内外高校开展访学研究,开拓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
5 加强课程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走创新之路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7]。教研室始终要求全体教师把立德树人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激励教师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将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将部分课程从校园搬到合作企业实习基地,将教学改革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方位改进教学理念和授课方法,建立健全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近年来,教研室在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在全部课程中均不同程度地引入案例教学、翻转课堂、MOOC、智慧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同时在学生学业考核方面加大过程考核比例,特别是加强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核,通过现场操作与面试等方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全程监控与追踪,杜绝一考定成绩的现象。根据实际情况加大课程挑战度,努力打造一批“金课”,淘汰“水课”。以上做法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教学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
6 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将学科前沿内容引入课堂教学
高等教育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研究性、专业性和应用性,因此高等教育内容应当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而这些高深的理论均需以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作为支撑[8]。当今生命科学迎来了爆炸式的发展,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发现,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开展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教师应将从事科研工作的心得体会与发现,通过课堂传授给学生,作为书本知识的重要补充。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是新时期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