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蚕种质量的几点体会
2021-12-03施祥斌
施祥斌
(江苏东台市蚕种场 江苏东台 224235)
蚕种是一种特殊商品,它既是蚕种生产的产品,又是茧丝业的生产资料。蚕种生产涵盖桑园管理、疫病防治、蚕种催青、收蚁、养蚕、种茧保护、发育调节、发蛾制种、蚕种处理、冷藏保护等诸多环节,每一个环节对技术的要求都非常严格,某一项环节的技术措施不贯彻到底,就会严重影响蚕种质量,给质量的有效控制带来很大的困难。
1 消毒
蚕种场要提高蚕种产量与质量,做好消毒工作是关键,必须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消毒防病制度。
1.1 养蚕前消毒
首先清空蚕室、地下室,刮除室内墙壁、地面、蚕架、蚕竹、蚕匾上遗留的蚕茧、浮丝、死蚕、死蛹、死蛾以及各种病斑,将室内打扫干净,用1%有效氯漂白粉液对蚕室、地下室及环境进行全面彻底喷消,并保持湿润半天后用清水冲洗干净,蚕匾、给桑架、踏步凳、给桑蓝、调桑板、塑料网、塑料簇、覆蔟网、有孔薄膜、除沙布、桑叶包、黄网、柴帘子等都用0.6 %~1 %漂白粉液浸渍消毒,保持湿润30 min 后用清水漂去药液,送到消毒好的场地晒干后,将养蚕用具收入蚕室,所有用具经消毒后方可放入蚕室[1]。附属室清空后用1 %漂白粉液喷消后,将晒干的塑料簇和覆簇网收入仓库。蚕用湿布、小蚕线网经开水煮透后晒干放入蚕室。
1.2 蚕期中消毒
(1)调桑给桑前洗手,进入贮桑室必须换鞋。
(2)除沙后的蚕网、除沙布及时消毒暴晒。
(3)每龄起蚕、眠中使用甲醛防僵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大蚕期使用新鲜石灰粉配优氯净每天进行蚕体蚕座消毒一次。
(4)三龄起饷食添食抗生素。
(5)加强桑叶的采运贮给管理,不喂蒸热叶,尽量不吃湿叶。
(6)发现病蚕时必须加强病蚕的选除力度,增加消毒次数和适当增加用药剂量,及时有效防止蚕病的蔓延扩散。
1.3 制种结束后的消毒
(1)收种后的母蛾及冷库中的雄蛾全部统一集中处理。
(2)清空蚕室及制种室,包括环境进行全面冲洗。
(3)对所有蚕具清洗暴晒后收入仓库。
(4)对环境用1%有效氯漂白粉液进行全面消毒。
2 加强桑园管理,提高桑叶叶质
蚕儿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桑叶,桑叶质量直接影响到蚕种的质量。要提高桑叶质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春季桑园管理
2.1.1 施肥
要使春季桑叶优质高产,上年冬季就要施好冬肥,冬肥俗称暖根肥,一般每亩施饼肥100 kg 左右,开春3月中旬施春肥,每亩35 kg 左右复合肥[2]。
2.1.2 除草
桑园土壤经过一个冬天的休养,滋生了很多杂草,要选择在桑树发芽前,利用风小的天气进行化学除草,既能清洁美化桑园,又能杜绝绿盲蝽等虫害的滋生,为桑叶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2.2 夏秋季桑园管理
2.2.1 夏伐
夏伐以往都是在春季五龄期用叶时随采叶、随伐条,这种方式经过实践证明不适宜在蚕种场使用,因为伐条时正值蚕五龄期。为了保证蚕作安全,不能及时治虫,且伐条太早会造成秋期下部叶老化脱落,叶质差,枝条太高又增加了治虫的次数和难度。将伐条时间推迟到6月10日到6月15日进行,这样既便于治虫,又可使秋蚕用叶嫩老适中,不影响桑叶产量。
2.2.2 合理施肥
夏秋季施肥要掌握长效肥与速效肥,有机肥与无机肥搭配使用,一般在7月20日左右施入,每亩施量为饼肥100 kg,尿素25 kg,复合肥35 kg,确保桑树生长肥料充足。
2.2.3 除草
桑树夏伐后因气温高、土壤湿度大,非常适宜杂草生长。在春季制种结束后进行桑园第一次化学除草,这次除草主要针对小蓬草(俗称狗脚印),用草胺磷喷杀(草甘膦对其效果差),第二次化除在7月底、8月上旬进行,这次除草主要针对扣马草,用草甘膦加喷杀单子叶草的除草剂(因为草甘膦对扣马草杀灭效果差)。
2.2.4 理墒
建好桑园排灌系统,清沟理墒,确保能灌能排,能够有效避免夏秋季持续高温干旱和暴雨等不良气候影响。
2.2.5 治虫
夏秋季是桑树虫害暴发的时期,桑虫害对桑树生长影响极大,通过加强虫情预测预报,确定用药时间及用药品种,组织喷药防治,有效控制虫口密度。在治虫过程中建立检查验收制度,加强督促,检查防治效果,在秋蚕养蚕前组织劳力摘除虫口虫粪叶,避免鳞翅目昆虫微粒子孢子与家蚕之间的交叉感染。
2.3 加强桑园冬季管理
秋蚕结束后对桑园、路边、沟边进行统一封园治虫,冬季清洁桑园,剪去下垂枝、尾梢,清离桑园统一处理。
3 收蚁时间的确定
春季收蚁时间的确定,既要保证桑叶的成熟度与桑叶的产量,还要考虑到防止后期制种期的高温冲击以及缩短蚕五龄期与菜粉蝶盛孵化相遇的时间。东台蚕种场第二代菜粉蝶盛孵高峰期一般为5月22日到5月28日,根据调查统计显示,二代菜粉蝶的微粒子带毒率高达25%~30%,而且传染性极强,对蚕种生产有极大的威胁。在实际生产中往往优先考虑防微工作的需要,所以春季收蚁时间大都掌握在4月29日到5月2日为宜。由于收蚁日期适当提前,桑叶成熟度不足,这样会造成蚕体肥大、健蛹率降低、产卵数不足、卵质差,针对这一情况,采用建立早生桑稚蚕专用桑园,专用桑园增施磷钾肥,减少氮肥比例,以达到满足小蚕期蚕儿对叶质的要求[3]。
4 精心饲育,增强蚕的体质,增加蚕的抗病能力
4.1 温、湿、气、光的调节
4.1.1 温度调节
蚕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要创造适合蚕各个发育阶段的适宜温度进行饲育,使之食桑活泼,发育齐一,体质强健。
4.1.2 湿度调节
小蚕期宜高温多湿,因为小蚕体表相对面积较大,水分易散失,加之高温情况下桑叶易凋萎,可用有孔薄膜覆盖防干育;大蚕体表相对面积较小,水分不易散失,湿度大容易导致蚕体虚弱,同时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容易使蚕感病,宜偏干环境饲育。
4.1.3 气流调节
小蚕期因在有孔薄膜覆盖中饲育,对气流没有太大要求,到四龄期、五龄期要求将门窗打开,24 h 通风换气。因为大蚕期蚕的食桑量大,排粪量也大,空气污浊,通风可保持空气清新,另外通风能充分排除蚕室蚕座的湿气,使蚕处于相对干燥的环境中,抑制病原菌的繁殖,通风还能使蚕室内病原菌的浓度得到稀释,减少蚕感染蚕病的机会。
4.1.4 光线调节
光线调节主要是控制蚕种的化性以及饲育过程中的趋光性,小蚕期24 h 照明,壮蚕期昼明夜暗,有利于产越年种,反之容易出现生种,上蔟初期要控制好蔟室的光线均匀,否则趋光性强的品种容易堆积在光源强的一边,造成不结蚕茧。
4.2 超前扩座,合理给桑
蚕是地球上已知生长速度最快的生物,20 多天生长一万多倍,所以超前扩座十分必要,使之食桑充足,一般掌握在下一餐给桑前小蚕不挤蚕、大蚕不碰蚕。给桑工作应坚持五匀,即桑叶嫩老均匀、切桑分寸均匀、蚕头密度均匀、给桑厚薄均匀、温湿度均匀。给桑量不足,影响蚕的正常发育,导致最终卵质不充实;给桑量过多,会使蚕座冷湿,部分蚕不能及时吃到新鲜桑叶,导致蚕大小开差,迟眠弱小蚕增多。在生产实践中提倡春季二龄开始用三眼叶,秋季三龄采摘成熟叶,五龄中后期在吃饱的前提下,要控制给桑量,使其多吃些叶脉,增强蚕的体质,特别是中系多丝量品种,食下量过多,会使蚕体过于肥胖,绢丝腺充分生长,反而造成体质虚弱、后期死蛹增加、残存卵多等不良后果。卵质主要取决于造卵所必需的物质积蓄量,只有健康的蚕和蛹,才能使造卵数多,卵质充实。
4.3 严格提青分批,淘汰迟眠蚕
在生产上要做到每个龄、每个饲育批都进行严格提青分批,每批的迟眠蚕都坚决淘汰。因为大多蚕感病后都会表现为迟眠或不眠,如果不加强淘汰就会混在大批中形成蚕座感染,分批后也便于后期的上簇操作。
5 制种期的管理
(1)选蛹选蛾。鉴蛹过程中发现缩尾蛹、环节松弛等不良蛹进行淘汰,捉蛾交配过程中,发现大肚蛾、拳翅蛾等不良蛾进行淘汰。
(2)交配。蚕蛾交配一定要等母蛾充分成熟后再进行交配,交配时间以日系品种4 h 为中心,中系品种5 h 为中心,理对时要仔细,否则不受精卵增多。
(3)收种。收种时间杂交种掌握投蛾后12 h 进行,否则迟产的卵卵粒小、卵质差、不受精卵多,混在大批中形成不良卵粒增多。
6 秋季人工越夏
产卵后用25 ℃温度、75%~80%的相对湿度保护25 d~30 d,以巩固滞育。
7 冬季浴洗消毒、整理
冬季浴消整理,整个过程温度都要控制在5℃左右,过高、过低都会影响蚕种的一日孵化率。
总之,提高一代杂交种的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只有把握好养蚕制种及浴洗中的各项具体操作要求,一丝不苟,环环紧扣,才能稳步提高蚕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