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实践与体会*
——以青红赛道为例
2021-12-03葛文青周心悦徐世龙赵英英姜新
◆葛文青 周心悦 徐世龙 赵英英 姜新
0 前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体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健全城乡农村现代化。“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是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举办的同期实践活动[1]。2017年8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参加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得知全国150万大学生参加本届大赛,其中上百支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参加了走进延安、服务革命老区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取得积极成效,主席很高兴[2]。此赛道的目的也在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对接乡村振兴、服务全面振兴,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扎根大地,在比赛中增长才干、收获成果,在艰苦奋斗中锻炼自我,为全面、全方位振兴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热血青春力量。
在政策支持、政府激励下,高校大学生采用各种形式借助“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专项活动,走进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学习革命前辈的伟大精神,同时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打破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困境,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建设,助力精准扶贫,振兴乡村,为改变农村现状注入新的动能[3]。笔者带领的团队也积极参加大赛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将经验总结如下。
1 申报的过程
申报的前期准备工作 项目的确定是一个难点,建议选题可在参赛团队成员较为熟悉的专业领域寻找切入点,同时在拥有丰富指导经验教师的指导下一同探讨研究项目方向,做好市场调研(有无同类型项目),考虑现有可靠可行的实施条件,最重要的是了解“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以下简称青红赛道)目前的形式,选题一定要符合赛道主题及其目的和意义,在确定选题的基础上寻找有一定能力且热情积极的成员组织团队,分配其在团队的不同工作。另外,在各成员明确参赛动机的前提下,就项目雏形展开研究调查,制作参赛所需项目书、路演PPT、项目视频等材料,开展所需的项目实践,为项目奠定坚实基础。
申报过程中的工作 参赛团队选定项目参赛组别,报名参赛后,按照比赛流程先参加学校初赛,通过项目筛选,总结专家提出的建议,对项目不足之处进行整改,优化参赛计划书、路演PPT等,时刻明确此赛道,重点突出项目的社会贡献和公益价值,进而不断完善参赛项目,在进入下一阶段比赛前确保项目实践的质量,不做无用之功。
申报后的工作 青红赛道公益组项目注重实践,项目团队着重规划未来的公益实践,申报后团队要加强实践落实,这一点是专家评判的重要指标之一。此外还需寻求公益投资,分析项目远景,各项目成员定期参与项目实践的学习课程并付诸实践,亲自走入贫困乡村地区,借助项目为载体,开展乡村的对接帮扶工作。而商业组项目要扎根乡村基础,加强商业计划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凭借商业手段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痛点问题,帮助扶贫开发和农村振兴,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2 申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项目选择符合赛道要求 项目组申报前应明确参加青红赛道项目的比赛要求及报名条件,要求在推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社区经济社会条件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要求项目必须真实、健康、合法,立意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涉及他人产权的项目需及时提交许可证书等数据;项目团队成员不少于三人,允许跨校组合,公益组参赛团队要求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商业组团队为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司的项目;师生共创项目,若为公益组则符合条件可参加青红赛道,若为商业组则只能参加高教主赛道;已获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各赛道的金奖和银奖项目不可。只有符合以上基础条件,才可为项目后续的开展凿山开渠,避免做无用功。
选题新颖并解决实际问题 推出预想项目前应充分做好市场调查,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历年来的参赛项目,避免出现雷同项目,贴近时下的政策热点,深度挖掘政策背后的创新点和可持续性;要分析历年参赛项目的优缺点,择优选用,并从中了解评委评选时的注重点和得分点;要开拓团队成员的创新思想,再结合学校现有师资等资源,不予限制,从多方提出的设想选材中进行有机结合。优先考虑的条件是以团队成员所学专业领域为项目切入点,可充分发挥优势,创立新颖题材。同时,青红赛道可以深入项目实践领域的贫困乡村,考察乡村具备的可利用的条件资源,有机融入项目选材,经验所得亲身实践助于创新开拓。但注意一切设想选题应符合实际,能够切实解决扶贫、振兴乡村的实际问题,避免徒有其表的空想。
将赛道主题完美融入项目 项目需要凸显与赛道匹配的主题,将对接帮扶贫困乡村深入贯彻到项目的各方面,以更好地达到兴农的结果。项目设计初期应围绕赛道主题展开,此外将主题思想融入项目实践中,过程中团队成员时刻清晰掌握项目意义,坚持项目扶贫的初衷。在呈现项目的路演PPT、视频以及计划书等材料时结合主题赛道相关元素,展现项目的同时突出主题,另外在开头和结尾呼应主题,始终保持项目初衷;不要在开展项目的同时与赛道主题偏离。
接受整改建议修改不足 根据专家建议针对性修改项目方案,从项目痛点、创新性、可持续性等方面着手,结合已有资源以优化项目,寻找新资源融入项目,夯实项目基础。对于提出的优化路演方式、PPT等建议要及时记录保存,注重创新性挖掘,结合时下新兴的新媒体技术加以整改。团队成员和指导教师就项目展开会议讨论研究,提出各自的建议,总结归纳整改要点。时刻注重公益项目要充分考虑项目的落地以及持续发展。
3 心得体会
个人及团队的收获
1)提高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项目录演展现时考验答辩人的个人形象、临场应变能力、气魄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经历校赛多场答辩到省赛到国赛,能够积累路演经验,提升个人语言表达能力,展现项目时能够融会贯通,详略得当。面对专家提问能够应对自如,这一切的基础建立于答辩人对项目的了解度。整体效果的增强可以通过累积不同规模的路演经验,观看主持类视频学习形体步态,学习各赛道路演选手的优点,增强自身表达能力及优雅体态的练习。
项目路演时,路演者需要提前全方位准备,提前预想评委教师的提问并加强对自身项目的深刻掌握,注重表达时自己的语言、形态等,于其中融入自身情感以避免机械化表现。为呈现项目的最佳展示效果,综合考虑各种可能有影响的主客观因素并提前在各种场景下进行练习,加强路演者对于比赛现场各因素改变而微调路演方式的调节能力。此外,表达时注意逻辑性,详略得当,避免过于煽情而影响整体表达。
2)提升项目PPT、Word、视频等材料制作水平。在参赛过程中可以看到不同赛道不同参赛团队的路演表现,从中可以汲取成果展示的优点适当融入自身团队项目展示。展现形式避免过于复杂,防止分散评委注意力,但也不能过于简单。要注重不同阶段对不同资料的不同要求。比如:在网络评选时,网评PPT的目的是被大众阅读和信息能够及时被获取,同时视频是对网评PPT的有效补充;而在现场评审时,演示PPT和阅读PPT要有所区分,删繁就简,突出重点;路演则更需要在全面介绍的基础上突出项目重点和核心优势,以此获得现场评委的关注和认可[4]。此外,PPT应当提前备好不同比例、不同亮暗度的版本,根据比赛现场的环境及要求再选择合适版本进行路演。而项目计划书则要求尽可能详细,并且确保信息全面,构建适当的框架,对每一部分内容进行详细叙述但不失逻辑性,使阅读者能随时捕捉要点。
3)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提升参赛的主观能动性。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六届,参赛团队数量愈发增加,项目创新愈发多角度化,学生已明显能够感知大赛的参与广度,参赛项目类型和赛道等多方化激发广大高校学生,使其认识到参赛的含金量及成功度。同时,大赛也注重引导学生认识赛事的立意高度,旨在提高社会创新驱动力,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对接帮扶工作,进一步帮助贫困乡村借助自身资源实现脱贫。以上能够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赛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意识到自身所处的社会阶层具有足够的参赛优势,提升其自信心和激情。
4)促进团队合作,充分发挥并提升个人能力。团队项目要求团队高度的凝聚力和团结力,团队创立初期到项目长期开展后,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任务完成效率有明显提升,各尽其能,在项目实施中展示自身长处,同时学习他人优点,从而提高自身水平。其中负责人是一个团队的核心力量,贯穿各个环节,协调每个人的工作,负责沟通团队成员,处理团队成员的碰撞和摩擦等重要问题。从项目雏形到略有成效,负责人的组织能力、大局观等有显著提升,团队成员工作能力强化:项目中的文献查阅、资料查找帮助成员熟悉各种查阅方法,获得资料后的整理归纳提高了成员总结分析的能力,实践加强了成员的动手、表达能力,通过共同进步推动项目稳步前进。而团队呈上升趋势的状况来源于团队合作,坚持共同的目标。每个人的行为都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处理好团队合作问题要求每一位成员参与。一支高质量的项目团队本质上等同于人体各个器官的共同协作,需要各器官各司其职。
不足之处
1)大学生欠缺基于大数据时代基础开展项目的意识。参赛后,深刻体会到现阶段众多大学生越来越注重在创新创业大赛中实现自我价值。当前形势下,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拓宽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渠道,丰富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素材。但就创新创业教育中大数据应用的现状而言,大学生较为欠缺大数据运用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5]。参赛学生易盲目跟风而出现众多雷同项目,无法推陈出新。同时,众多学生不善于借助大数据时代的优势开展项目,缺乏多角度化、多渠道化的项目推广意识。
2)大学生欠缺把握项目本质的能力。学生大多缺乏看待项目根本问题的眼光,在实施过程中愈发容易远离初衷或出现实践浮于表面而无法解决问题本质的状况。青红赛道的项目若想要在大赛中吸引眼球,要谨记一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注重结合赛道意义及目的。若仅凭资金的短暂资助,只能解决一时之需,不能解决本质问题。学生若能利用地区优势,提出创新创业想法,才是正确对接乡村帮扶工作的入口。
4 结束语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展开引领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扶贫、振兴乡村行动,在不断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过程中提升个人多种能力,丰富知识结构。随着这一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各地政府和学校应当落实相关政策,推动众多项目在扶贫工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通过亲身参与带动乡村发展等激发学生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引导更多的在校大学生参与扶贫行动。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迎来新的活力,大学生可以充分应用所学知识与技术到农村创新创业,促进农村、农业发展,积极抓住机遇,寻找项目与精准扶贫的契合点,组织团队参与乡村振兴队伍,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还能实现更多的社会价值[6],走好以青年力量为主的筑梦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