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的路径探究
2021-12-03王令
王 令
(吉林农业大学 研究生院,长春130118)
党和国家一向重视扶贫工作,精准扶贫是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的理念,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实事求是地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使扶贫效益最优化。高等学校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地方高校具有知识优势、人才优势、科研优势、教育优势,是实施精准教育扶贫战略的生力军。充分整合高校在扶贫中的智力优势,在扶贫攻坚中开发新思路,服务新领域,可以为解决“三农”问题并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2016年12月16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这些文件规范了高校落实教育扶贫的指导思想、服务范围、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为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服务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可在学历教育、技能培训、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1-3]
一、地方高校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一)扶贫形式单一化
很多地方高校缺少对帮扶乡村进行智力和技术等实际需求的调查,扶贫多采用直接给乡村送去资金、办公用品或者衣物、书籍等,扶贫的形式比较单一,只是单纯地用物资替代智力资源,导致帮扶效果差,没有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在技术资源、人才资源、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等方面优势。[4]
(二)扶贫没有形成常态化
地方高校开展扶贫工作主要以资金投入、物资捐赠为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实际脱贫的现实问题,因而,时常出现在地方高校开展具体扶贫工作的阶段内贫困户能够脱贫,而一旦地方高校停止扶持则贫困户再次返贫的情况。这就是由于高校扶贫工作没有形成常态化,且在扶贫工作中的帮扶内容与实际需求不符,导致无法真正解决贫困人口实际脱贫问题。
(三)地方高校缺少联合扶贫机制
由于地方高校之间信息交流不顺畅,对于相同区域内的扶贫对象的帮扶情况不同高校之间缺少相互沟通与协助,造成同一区域内不同地方高校在扶贫中重复投入、扶贫成本过高,缺少优势学科之间协同分工、产业扶持战略定位错误等问题。地方高校之间缺少联合扶贫工作机制,不能有效地整合不同高校的学科专长和优势资源,增加了学校扶贫政策实施成本,降低了扶贫效益。[5]
二、制约地方高校有效开展精准扶贫的原因
(一)对扶贫工作认识不足
部分地方高校对精准扶贫工作本身存在认识误区,把扶贫工作视为是各级政府部门的主要任务,对于高校来说扶贫仅仅是一项政治任务,地方高校的各类资源仅为高校师生服务。地方高校在落实扶贫工作过程中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扶贫工作实践中注重面子工程,而忽略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难以真正满足贫困户的实际需求,制约了地方高校在扶贫工作中的社会服务功能。事实上,精准扶贫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帮助扶贫对象脱贫并不意味着工作的完结,地方高校应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作为职责与使命,以高校的智力资源积极探索如何精准扶贫,献计、献言、献策,这是地方高校独特价值之所在。
(二)缺乏长效经济助力机制
以资金投入、物资捐赠为主的扶贫活动,短期内能够解决帮扶对象的眼前问题,但长期看来,效果有限。而作为文化教育单位的地方高校,本身不从事经济活动,以投入资金、物力的形式帮助地方经济发展显然很不现实,地方高校本就立足地方,就应当为当地经济发展出力,不能缺位,因此,建立长效的帮扶机制尤为必要。帮扶不仅仅是为地方实现脱贫,解决经济贫困问题远不是终点,持续的经济发展与繁荣才是终极目标。因而,地方高校亟待找准定位,深入探究,拟定计划,建立行之有效的可持续的精准扶贫机制,与地方政府、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力。
(三)未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地方高校缺少政策优势,并且在扶贫工作中,没有独立的部门、工作人员和专项经费,因此,在落实精准扶贫过程中难以有效衔接扶贫地区实际需求,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精准扶贫机制,造成地方高校的精准扶贫效益较差。地方高校最显著的优势是智力资源充足,而当前地方高校的扶贫工作却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走了传统扶贫的老路,单纯依靠提供资金和物品等进行扶贫。地方高校应该把自身特点与帮扶对象的需求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注重智力帮扶,加强发展理念与经营思路的引导,发挥各学科的优势,有针对性地解决帮扶对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三、地方高校精准扶贫的对策
(一)增强对精准扶贫的思想认识
地方高校应提高对精准扶贫的重视程度,通过组织广大师生学习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和实践案例,引领广大师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地方高校还可搭建精准扶贫网络平台,加强舆论宣传,使广大师生深层次认识高校在地方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领会地方高校对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而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参与精准扶贫的积极性,组织师生到扶贫点进行实地调研,结合学校的专业、学科特点,挖掘自身的智力资源优势,切实发挥地方高校在精准扶贫中重要的社会服务功能。[6]
(二)完善精准扶贫机制
完善精准扶贫机制是提升地方高校精准扶贫能力的内在动力。一方面,地方政府在部署高校扶贫时要提供相应的资金、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应制定合理的扶贫规划和方案,积极推进落实精准扶贫工作,定期开展阶段性检查与考核,完善评估与反馈制度,对精准扶贫中表现优秀的部门应给予表扬,对扶贫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在职称评定时应给予政策倾斜。通过不断完善对精准扶贫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的激励机制,激发地方高校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内在动力,保障地方高校扶贫工作的持续性与高效性,实现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7-8]
(三)发挥不同类型地方高校在扶贫中的优势
1.发挥涉农类地方高校在产业扶贫中的优势
涉农类地方高校具有服务“三农”的学科专业优势,在实践中可以结合当地农业产业规划和地方土壤、气候资源类型,因地制宜地开展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建立产业基地,结合自身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方向,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帮扶,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例如,根据扶贫点种植业发展状况,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协同地方政府对扶贫点开展农业产业扶持,以农业科技助力扶贫攻坚。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资金项目,建立特色作物的生产基地、示范田;根据当地畜牧业情况,助推养殖业发展,协助扶贫村镇建立标准化养殖示范点;加强“产学研农”协作,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根据农业生产需求,有效加强农业生产技术与农村实际需求对接,构建优质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逐渐建立农村“产学研农”一体化示范基地,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带动贫困户使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收入,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9]
2.发挥医学类地方高校在健康扶贫中的优势
医学类地方高校在健康扶贫中具有独特优势资源,健康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脱贫攻坚的重要目标,健康扶贫是防止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重要手段。医学类地方高校通过发挥临床医学、护理、医学检验、药学等专业优势,指导贫困地区建立正规的卫生院和医疗联合体,协助贫困地区医疗机构更新基础医疗设备,通过帮扶指导,培训地方卫生人才,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根据帮扶地区当地中药材种植发展情况,协助农户建立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通过中药材科学种植、加工、销售,加快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地方高校医学类专业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健康扶贫实践活动,开展定期下乡义诊、卫生知识科普等方式,不仅能够助力贫困村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而且能在实践中实现“三全育人”目标,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校知名度、服务地方建设的有效途径。[10]
3.发挥师范类地方高校在智力扶贫中的优势
师范类地方高校可以通过专业的师资优势在精准扶贫中发挥“扶智”作用。贫困地区普遍存在师资短缺、教师教学水平较低、学科知识匮乏等问题,师范类专业师生通过对帮扶地区基础教育教师开展培训,能够有效提升基础教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结合师范类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选派优秀师范生顶岗支教,鼓励学生深入农村开展为期几个月的顶岗实习,不仅能解决贫困地区各学科师资匮乏的问题,而且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从教能力和专业素养,师范生在顶岗支教过程中能够充分体验为师者的各种经历,培养了教育情怀和奉献精神,是贫困地区与地方高校精准对接的有效途径。师范类专业师生还可以充分利用学习通、雨课堂、蓝墨云班课、钉钉等软件,建立智力扶贫的线上教学平台,使地方高校与农村基础教育部门随时交流沟通,及时掌握扶贫地区基础教育实际需求,充分发挥智力扶贫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4.发挥经济类地方高校在精准扶贫中的效能
经济类地方高校在扶贫攻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电子商务是农村脱贫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地方高校可以通过与政府部门协作,获得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为扶贫乡镇打造专业的网络信息平台,完善相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扶贫乡镇的电子商务基地;利用网络平台发布农产品价格和农事信息,为农户建设线上销售平台,把偏远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到国内外市场,使贫困地区的特色产品通过电商平台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无缝对接,拓宽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的各类销售渠道,发挥经济类地方高校电商扶贫的重要作用。[11]
四、结语
地方高校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应强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扶贫的积极性,建立完善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校内各类资源的优势,加大对贫困地区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文化扶贫等项目的完善,有效解决地方乡镇农村的贫困问题,保障地方高校落实扶贫工作的持续性与高效性,更好地为地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发挥其智力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