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鸡场鸡白痢净化及综合防控措施

2021-12-03张志宏吴晓斌阮鹏飞丘倬希

乡村科技 2021年20期
关键词:白痢种鸡种蛋

张志宏 吴晓斌 阮鹏飞 丘倬希

(江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江门 529243)

近年来,养鸡业得到迅速发展,各鸡养殖场对种蛋以及种雏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对于种鸡场是一个新的挑战。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疾病频繁发生,其中以鸡白痢尤甚。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不仅能够在鸡群中水平传播,还能通过种蛋传递给下一代雏鸡,严重影响种蛋以及种雏的质量,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因此做好种鸡场鸡白痢的净化和综合防控工作尤为重要。鸡白痢的净化和综合防控工作是一个艰巨且细致的工作,种鸡场不仅要采取严格的净化措施,还应从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着手,加强综合防控,为种鸡场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就种鸡场鸡白痢净化及综合防控措施进行深入探究。

1 流行特点

鸡白痢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且在不同品种、日龄的鸡群中均有易感性,其中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为2~3周龄的雏鸡[1]。本病既可水平传播,又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如果种鸡场被病菌污染,那么就会产出一定比例的带菌蛋,而带菌蛋在孵化过程中不仅会形成死鸡胚,还会孵出弱雏鸡、病雏鸡。病菌会通过污染饮水、饲料、孵化器以及育雏器等进行再次传播。此外,种鸡场的环境卫生、饲养密度以及种鸡的免疫情况等均是影响本病发生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因素。

2 临床症状

在种鸡胚胎阶段、雏鸡阶段、成年鸡阶段等不同阶段感染鸡白痢后的临床症状也各有不同,具体症状如下。

2.1 胚胎阶段

在胚胎阶段,本病感染主要发生在孵化后期或者出雏期,感染后会孵化出死胚或不能出壳的弱雏,常呈现出的症状有嗜睡、衰弱、腹部膨大以及丧失食欲等;在发病后1~2 d内大部分弱雏会呈无症状急性死亡,死亡率较高。

2.2 雏鸡阶段

在雏鸡阶段,本病的潜伏期为5~7 d,第2~3周呈现高死亡率,高达40%。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精神沉郁、怕冷扎堆、羽毛蓬松、低头缩颈以及闭眼嗜睡等[2]。发病初期临床表现为下痢,后转为灰白色糊状稀粪,且稀粪会污染肛门周围羽毛,还有部分患病雏鸡因粪便过于干燥而封住肛门,导致排便困难,常伴有尖锐叫声。个别病鸡可见呼吸困难、伸颈张口等症状。3~4周龄以后,仍有发病率但是死亡率相对减少,症状表现为拉白色粪便,康复鸡也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成为终身带菌者。

2.3 成年鸡阶段

成年鸡感染本病一般是由雏鸡带菌者转化而来的,无任何症状或仅出现轻微症状,呈慢性或者隐形感染,本病会导致成年鸡产蛋高峰低且时间较短,大大降低了种蛋受精率与孵化率。病鸡症状表现为食欲、精神不振,下痢,渴欲增加,部分病鸡还会出现“垂腹”现象。患病的成年母鸡畸形蛋率明显上升,蛋壳质量明显下降,对种蛋的受精率有很大影响,还会严重影响雏鸡的体重。

3 净化方案

检测淘汰阳性鸡是鸡白痢净化工作的核心,因此当种鸡场发生鸡白痢时,应立即做好相关的检测工作。全血玻片凝集反应血清学检疫方法因其检疫简便、反应敏捷、准确率高等特点,在鸡白痢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3]。

3.1 检测时间

根据鸡白痢的血清学特点,一次检疫是远远达不到净化效果的,一般情况下,种鸡一生需进行3次鸡白痢检测,经过多次检测可以检测出并淘汰处于不同感染时期的带菌鸡,提升鸡白痢的净化效果。种鸡的首次检疫是在17~20周龄,此时种鸡处于性成熟阶段,检疫的准确率高,同时在此时进行检疫对确保种蛋有无感染白痢沙门菌尤为重要。首次检疫进行普检时,如果发现阳性鸡,则需进行第二次普检;如果没有发现阳性鸡,在第二次检疫时可采取抽检的方式,抽检超标时再进行普检。而4周龄以下的种鸡即使感染本病,在检测中也不会呈现阳性反应,因此无须做早期检测。

3.2 抗原

使用的抗原是由鸡白痢菌和鸡伤寒菌共同制备的结晶紫染色多价抗原,因此该抗原可同时检测出这两种病。在使用该抗原前,应将悬浮液的抗原充分摇匀,并晾置一段时间,确保抗原温度符合使用温度时方可使用。

3.3 采取血样

在检测本病时,需要通过血液检测。血样采取一般是在翅内侧静脉血管处,采血时要求一只鸡一个针头,不得共用针头,将用过的针头冲洗干净并清毒,以防患病鸡的针头刺中健康鸡,造成健康鸡感染。

3.4 设立对照

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是检疫过程中常出现的现象,因此在进行检测前,必须设立标准阳性血清进行抗原对照试验,取30μL标准阳性血清,分别与相同体积的阴性血清、弱阳性血清以及强阳性血清进行混合,静置2~3 min,如果阴性血清并未出现凝集、弱阳性血清出现50%凝集、强阳性血清出现全部凝集时,方可进行检测。

3.5 结果判定

判定结果时,需将抗原和血液进行混合,在混合后2~3 min,如果出现较为明显的颗粒或块状凝集(50%凝集或全部凝集),则为阳性反应;如果并未出现凝集,或呈现均匀一致的微颗粒,或在边缘处形成有细絮状物等,则为阴性反应。如未出现上述反应,可判为可疑反应。

3.6 注意事项

在鸡舍内环境、光线、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下,鸡白痢的检测会呈现一定比例的假阳性。同时,全血玻片凝集反应血清学检疫方法在灵敏度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会出现漏检现象。因此,针对核心鸡群的检疫,应采取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检出阳性率高的血清平板凝集检疫法。

检测需将保存在2~8℃环境下的检测用抗原恢复到室温(20~30℃)后方可进行,并保持抗原一直处于悬浮液状态。必须将抗原与待检血清或全血混合反应的时间控制在2~3 min,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准确并及时淘汰阳性鸡,提升净化效果。必须确保玻板光滑、洗净,待检血清或全血不被污染,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此外,每次检出的阳性鸡必须立即淘汰,并对内外环境、食具、用具等进行全面消毒。

4 综合防控

4.1 合理布局种鸡场

场址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水质良好、排水方便和向阳背风的地方,同时还应远离公路、居民区、工厂、学校和其他畜禽场,防止受到周围环境污染或污染周围环境[4]。此外,还应合理布局内部结构,对种鸡场内孵化区、育雏区、饲养区3个生产区进行隔离设置,各个生产区之间需间隔200~500 m,且各生产区应保持内部棚舍间隔20 m左右。育雏需采用网上平养模式,并做好相关的保暖工作;种鸡则采用高床笼养、单鸡单笼模式,在饲养过程中确保鸡舍良好通风、温湿度适宜。只有科学合理地布局种鸡场结构,才能为鸡生产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4.2 加强日常管理

与其他疾病相比,鸡白痢传播途径较为复杂,饲养密度、鸡舍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蚊蝇、饲料和饮用水质量以及养殖模式等,均是影响鸡白痢发生的因素。为有效降低鸡白痢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必须做好综合防控工作,加强种鸡场的日常管理。

4.2.1 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恶劣的饲养环境是诱发鸡白痢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保持棚舍卫生、干燥和通风良好,为鸡生长发育和保持较高产蛋率提供必要条件。及时清理棚舍内的鸡粪及其他污染物;采用沉淀、氧化塘自然净化处理污水;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避免空气流通不畅而滋生病菌;保证鸡舍内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减少应激;做好灭蚊蝇工作,避免病菌通过蚊蝇进行传播,降低传染率;对孵化废弃物作无害化处理,防止病菌传播。

4.2.2 饲喂优质饲料。饲料有可能成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传播源,因此种鸡场的饲料应由饲料厂专门配制,饲料中含有豆粕等植物性蛋白,呈颗粒状,经饲料厂配制完成后通过封闭式料车直接运至种鸡场内较安全。避免使用含有大量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病原的动物性蛋白饲料。同时,定期对饲料进行质量检测,及时淘汰发霉或被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菌污染的饲料,从源头上减少病菌的传播。此外,在饲料中可适当添加微量元素以及补充各种维生素,如金维他速补、蛋鸡多维等,以满足雏鸡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4.2.3 定期检测饮用水。定期对种鸡场的饮用水进行检测,确保水质中的菌落总数符合大肠杆菌不超过3个/L、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mL的饮用水标准。此外,还应定期对水池和饮水管道进行消毒,保持饮用水清洁、无病原菌。

4.2.4 全进全出制度。在种鸡场,要坚持全进全出制度,在鸡群全部转出或淘汰后,对场内外环境进行全面清理和消毒,空置1个月左右,对环境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再次进行饲养。

4.3 做好生物安全措施

在鸡白痢综合防控工作中,生物安全措施是重要防控措施之一。应从消毒防疫和隔离防控两个方面着手,巩固鸡白痢净化成果,抑制该病的水平传播。

4.3.1 消毒防疫。消毒防疫是鸡白痢综合防控的主要生物安全措施,通过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降低传染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消毒工作。

第一,人员、车辆消毒。工作人员在进入种鸡场前,必须先洗澡,换上种鸡场内部专用的工作服、工作鞋等,要求相关饲养人员在进入鸡舍前,必须踏入消毒池对鞋底进行消毒,对于育雏饲养人员更要严格执行进入鸡舍前更换工作鞋的消毒制度。加强对进出种鸡场车辆的管理,非本种鸡场车辆不准进入,所有进出车辆必须经过专用的车辆消毒池进行消毒,并定期更换车辆消毒池的消毒液。

第二,食具、用具的消毒。食具、用具每周洗刷消毒一次,温度较高情况下适当增加消毒次数。以蛋托、转群用鸡笼消毒为主。蛋托必须放入专用的蛋托消毒池中浸泡消毒,并安排专人负责,避免出现病菌的交叉传播。转群用鸡笼不得外借,用一次消毒一次,用完后放入2%~3%烧碱的鸡笼消毒池内浸泡消毒。

第三,种蛋消毒。在种鸡产蛋后2 h内,必须将初选的种蛋放入种蛋消毒室,并采用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消毒室约0.5 h。将未及时入孵的种蛋保存在环境适宜、干净卫生的种蛋库,定期对种蛋进行熏蒸消毒;及时入孵的种蛋,在入孵前需进行第二次熏蒸消毒,同时还应在落盘及出雏时分别进行熏蒸消毒。此外,为确保消毒效果要定期对采集种蛋及孵化过程的各个环节样品进行实时监测。

第四,孵化场消毒。在消毒工作中,孵化场的消毒工作同样重要。种蛋入孵前必须对种蛋、孵化室、孵化器、蛋盘、出雏盘、种蛋车、孵化盘等进行清洗消毒,严格做好种蛋的熏蒸消毒工作。

第五,种鸡场内外环境消毒。当每批鸡饲养结束后,饲养人员应采用高压水枪反复冲洗种鸡场内外,并进行全面消毒,交替使用烧碱水、过氧乙酸、甲醛+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对于鸡舍内饲养的种鸡则带鸡消毒,每周进行一两次喷雾消毒,需要注意的是在免疫接种前后3 d不可进行带鸡消毒。

4.3.2 隔离防控。隔离防控是鸡白痢综合防控最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隔离防控。

第一,设施隔离。在种鸡场内,不同生产区以及不同鸡舍的食具、用具不得交叉使用或循环使用。

第二,操作隔离。在饲喂时,饲养人员需按规定负责饲养鸡舍,不得交叉饲养,兽医技术人员、维修人员对不同栋鸡舍操作时,应按照从健康鸡群到病鸡群、小日龄到大日龄的顺序进行操作。

第三,种源隔离。引种要选择从无白痢鸡疫病且无垂直传播疫病或无主要垂直传播病的种鸡场进行引种,引种后需单独隔离饲养30 d,检疫合格后方可混养,防止水平病原菌传播。

第四,人员隔离。种鸡场实施封闭或半封闭式管理,严格禁止非场区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针对外来人员,须经负责领导批准,隔离48 h以上以及彻底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同时,免疫必须由本场人员进行。

4.4 环境监测与抗体监测

4.4.1 环境监测。在日常管理中,应加强监测孵化区、育雏区、饲养区等生产区的环境。针对检测不合格的生产区,要求进行全面消毒,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在净化鸡场的环境监测实践中发现,以清扫的方式可以减少20%左右鸡舍细菌,以清扫加清水冲洗可以减少50%~60%的细菌,以碱熏蒸消毒可以减少96%左右的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基本清除[5]。由此可见,熏蒸消毒效果更佳。

4.4.2 抗体监测。在种鸡场对鸡群鸡白痢抗体水平进行定期跟踪监测和不定期抽测,以便及时了解鸡群的健康状况。

4.5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为提升免疫接种效果,降低鸡白痢的传染率,种鸡场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免疫程序。在鸡群接收免疫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已经制定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同时,相关兽医人员还应根据每一代饲养的免疫效果,对免疫程序的有效性进行总结,并结合种鸡场的具体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和完善已有的免疫程序,确保免疫程序满足当前鸡群生长的需要,提升免疫效果。

5 结语

鸡白痢的净化和防控工作是一项极其艰巨且细致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6]。因此,在净化和防控工作过程中需要提高种鸡场领导、技术人员和各部门生产人员对各环节的重视,这样才能使鸡白痢的净化和综合防控工作取得成效。

猜你喜欢

白痢种鸡种蛋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肉种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8月白羽肉鸡种蛋价格跌幅超30%
6月白羽肉鸡种蛋价格跌幅已超40%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鸡白痢病的诊断与防治探讨
新西兰祖代种鸡加速入关:黑龙江引入3.32万只;江苏引入1.66万只
探究禽病清散治疗鸡白痢效果
对鸡白痢病的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