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新策略

2021-12-03鲍凌云赵兴龙

乡村科技 2021年20期
关键词:志愿者农民图书馆

鲍凌云 赵兴龙

(1.菏泽学院图书馆,山东 菏泽 274015;2.菏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山东 菏泽 274031)

1 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文化振兴概述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针对农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理念,也是破除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全社会共同进步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乡村振兴的方针包括“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和保障[1]。

乡村是“根”,文化是“魂”,乡村文化是乡村实现全面发展和振兴的有机组成部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2]。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还应该是乡村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乡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注重乡村地区公共服务体系和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竭力营造出和谐、生态、文明、科学的乡村文化氛围,彰显独特的乡村文化形态,不仅满足广大乡民的各种文化需求,实现其文化权益,还要缔造出全新的乡村精神,充分展现乡村活力。

2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任务

2.1 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

现有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如农村书屋、村活动室、休闲健身设施等,都是由政府拨款建设,但是这些文化设施往往存在种类不全、破损不修等问题。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资金短缺且无法持续供应资金等。因此,在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应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确保专款专用,对基础设施应定期维修、及时更新,从基础设施上保证乡村文化建设有效开展。

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前期投资,基础设施建成之后的维护及修缮同样离不开资金支持,各级政府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应该预留出乡村文化设施的修缮和增添费用。同时,随着群众文化需求日益高涨,公共文化服务也要借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理念,及时更新供给。各级文化服务机构也应与时俱进,创新文化活动形式,稳步开展文化惠民工程,让农民朋友在农闲时间有书可读、有戏可看、有讲座可听、有培训可学。尤其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村网民数量显著增加,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可以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让数字资源真正在省市县乡各级图书馆流通起来,不仅让农民朋友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无限的优质文化资源,省去了农民朋友自己甄别信息资源优劣的时间,而且可以避免各级图书馆重复购买资源造成的资金浪费。

此外,文旅融合概念的提出,使得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中,乡村旅游、生产文化产品等市场化行为随之出现。这种助推乡村文化建设的行为应该被接受并鼓励,但由于我国乡村地域分布广泛,适合发展文旅融合的乡村往往需要具备地域优势。这决定了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只能弥补公共文化建设的不足,却不能广泛开展。

2.2 提升农民文化素质

乡村文化建设离不开广大的农民朋友,他们既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受益者,也是乡村文化的建设者。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农民文化素质成为转型成功的制约因素。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农业技术的大力推广,农民文化素质决定着农业能都顺利转型发展,也影响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可见,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是加速农业技术推广、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需要。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保障,也是提升农村活力的动力源泉[3]。2012年,“新型职业农民”首次出现于中央一号文件,在接下来连续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党和国家都从各个方面部署和保障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各项工作[4],尤其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5]。《“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数量将超过2000万人[6]。要想实现乡村振兴,乡村人才振兴是重要一环。要想让农民成为青年一代的职业选择中具有吸引力的行业,首先要实现农民身份的职业化,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从政策上保证新型职业农民收入符合市场规律,从观念上要对新型职业农民有认同感和成就感。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主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观条件和实现乡村振兴的人才保障。

2.3 壮大公共文化人才队伍

文化服务离不开专业的人才服务团队,必须着力培养一批心系乡村、扎根乡村、服务乡村的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人才队伍,为实现乡村文化事业繁荣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7]。

公共文化人才队伍是做好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石和保障,目前存在几个普遍问题:首先是公共文化人才总量不足,尤其缺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员,有限的公共文化服务人员和众多的服务对象严重不成比例;其次是公共文化服务结构不合理,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从业人员存在着年龄断层现象,高学历、年轻的大学生群体偏少;再次是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积极性难以调动,体制内人员收入分配往往以职称、职务为分配标准,新入职年轻人员往往因为职称职务低,劳动付出与收入差距大,导致其工作积极性越来越低;体制外人员因为福利的区别对待,以及仅满足基本生活开支的工资水平,更难激发其工作积极性;最后是缺乏持续稳定的文化服务人才的培训模式,公共文化人才上岗后缺少继续教育,在工作、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自我学习动力不足,从业后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得不到提高。

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公共文化人才的参与,图书馆界应紧抓乡村文化振兴的契机,完善工作机制,提升薪资待遇,打造多劳多得多奖励的工作环境,吸引更多高学历、专业化、年轻化人才到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中来。

3 公共图书馆服务乡村文化建设的新策略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助推器,公共图书馆作为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为全民提供社会教育的场所,要紧跟国家政策,根据乡村文化振兴的需要,及时调整服务内容,为乡村文化振兴助力。

3.1 推进总分馆建设,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机构之一,资源分布不均是当下比较显著的问题,截至2019年末,全国公共图书馆数量达到了3196个,但也仅仅是基本实现县级图书馆全覆盖,社区、乡村公共图书馆资源仍严重缺乏。而农村书屋、城市书房、百姓书屋等形式的小型图书馆的出现,打通了乡村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广大农民群众可以在茶余饭后或者是农闲时节挪步到农村书屋、城市书房,或是捧书阅读,或是与人交流,或是参加书屋的阅读推广活动,真正享受到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

面对这种新型图书馆服务形式,县级以上的公共图书馆应该利用好这些现有资源,争取政策和经费支持,将已存在的这些农村书屋、城市书房等收纳为自己的分馆,打造“总分馆模式”,实行城市乡村“借阅一卡通”管理模式,总馆、分馆图书要定期流动,弥补农村书屋等基层图书馆的资源不足,努力实现省级、市级、县级、乡村级资源的无障碍共享。尤其现在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资源使用率逐渐提升,这种新型的“总分馆”模式可以大大节约乡村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

3.2 创新乡村文化,提升农民文化素质

随着城市文化的冲击,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被忽视、被破坏、被取代的现象相当严重,一些地方特色乡村文化正在消失。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公共图书馆应立足乡村文化,挖掘乡村特色文化,通过收藏保管乡村特色文化资料,有效保存乡村文化记忆,创新乡村文化发展,为乡村振兴塑魂。同时,图书馆应发挥出文化育人的功能,一方面针对职业农民开办培训班,帮助提升农民职业技能,开拓农民文化视野;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志愿者资源及远程文化教育,弥补部分农村文化教育的短板及不足,重点帮助留守儿童,如利用假期组织专门的文化教育培训活动、进行农村学生课外辅导等。农村书屋、城市书房的出现,为发挥出图书馆的文化育人功能提供了有利的场所。首先,要调研村民的年龄、文化素质、技术需求等基本情况,精准提供文化和信息技术服务。其次,相关部门建立培训机制,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利用现有的党员活动室、农村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将培训讲座送到群众身边。再次,发挥科技人才的支撑作用,增强农业科研单位和人员与基层企业、农民的合作关系,引导和鼓励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向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和农民服务,开发适用、实用的农业技术,帮助基层企业和农民增产增收。最后,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利用电视台、广播、抖音、快手等各种媒体,根据农民需要,组织专家按季节举办科普讲座,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此外,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求。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强化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认同度,结合当地乡村环境情况(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开发适合当地农民的培训课程和培训方法。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培训途径,完善培训模式,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水平,增强农民的科技应用能力和生产管理水平,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3.3 输入式培育人才,壮大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文化服务需要专业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但是目前我国的文化服务机构诸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以及艺术馆等都存在馆员数量不足的问题,因此,构建基层文化服务团队要立足乡村。首先要发挥乡村干部的领导和带头作用,其次要鼓励当地村民加入文化服务团队,最后广泛吸收志愿者团队壮大服务人才队伍。

首先,发挥乡村干部的领导带头作用。根据调查,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乡村干部还未实现职业化,乡村干部大都是由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同时在村民中有一定威望的乡民担任。乡村文化建设正需要从乡村干部入手,发挥他们基层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乡民参与文化建设。这就需要通过培训乡村干部学习经典理论和新时期党的最新理论知识,提升他们的自身理论修养,提高他们对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认识。只有思想上认识到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才能付诸行动。乡村文化建设更需要的是实践,在保证乡村干部思想上认可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之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需要组织乡村干部,到省市县图书馆进行实地观摩,实际参与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让他们有据可依、有样可学,可以在已有的活动基础之上结合各乡村风土民情,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

其次,乡村文化建设离不开当地村民的参与。乡村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场所,是农民的精神家园。乡村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传统的农耕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构成了乡村的魅力[8]。当地村民和干部的积极参与,一方面可以有效帮助图书馆了解当地民风民俗,去粗取精,采用现代化手段把那些口授相传的乡土文化记录下来,还原乡村文化本色,形成地方特色文化和集体记忆[9];另一方面不仅能够弥补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员不足的缺陷,当地村民和干部通过耳濡目染,与图书馆员一起搞文化服务,还能提升自身的文化服务意识和文化服务能力。公共图书馆不仅授人以鱼,而且授人以渔,让乡村文化建设自下而上成为常态。

最后,建立基层文化志愿者团队。对于建立文化志愿者团队来说,最重要的是招募文化志愿者。文化志愿者与普通的志愿者同而不同,相同的是他们都秉承“自愿”“无偿”“奉献”的志愿精神,不同的是文化志愿者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利用专业能力成为公共文化建设的辅导员、示范员、讲解员。招募文化志愿者应坚持自愿原则,同时注重参与者的服务意识。公共服务机构首先要制定所需志愿服务人员的专业要求、服务地点、服务时间等客观条件,然后根据报名者的条件进行合理匹配,既能发挥志愿者的个人优势、满足志愿者的个人追求,又能补充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的不足。文化志愿者队伍建成之后能否长期有序地服务,加强志愿者队伍管理至关重要。对于文化志愿者来说,尽管他们具有无私奉献精神,但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激励能更好地激发志愿者的热情,保证志愿服务长久长效。

4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战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抓手。乡村振兴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乡村文化振兴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各级公共服务机构应紧抓机遇,调整服务策略,制定切实有效的服务方式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乡村文化自信,建设乡风文明新气象,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人人具有免费进入图书馆的文化权利”是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宗旨,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能免费使用图书馆资源获取知识,这为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供了途径。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发挥图书馆的文化和教育功能,能够有效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猜你喜欢

志愿者农民图书馆
志愿者
耕牛和农民
我是志愿者
奔赴在前线的青年志愿者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农民
我是小小志愿者
图书馆
去图书馆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