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勐库大叶种茶无性系栽培技术

2021-12-03晋文荣

乡村科技 2021年20期
关键词:茶苗双江母本

晋文荣

(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云南 临沧 677300)

云南省双江县是勐库大叶种茶的原产地,80%的勐库大叶种茶树均分布在海拔1300~1900 m的山区。生活在茶树原产地的云南古濮人是最先发现茶、采集茶、吃茶、种茶的族群。勐库大叶种茶树栽培历史悠久,独特的气候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造就了勐库大叶种茶丰富的品质特征。

1 双江县自然环境概况

1.1 气候特征

双江县属南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干湿季分明,雨量适中,年平均降水量1000~1200 mm,最大月降水量86.7 mm,年平均湿度75%。中高海拔地区降水偏多,易形成云雾。在夏秋季节,县内大部分茶区常被云雾笼罩。该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0.2℃,霜期10 d左右,年平均日照时间2200 h,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北回归线穿境而过,境内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最高海拔3233 m,最低海拔670 m,山高谷深,立体气候明显,造就了双江县丰富的资源禀赋[1]。

1.2 自然资源

双江县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土地面积2160.72 km²,县内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主要有河谷地、陡坡地、缓坡地、河谷盆地及残丘地4个类型。山区面积为2083.62 km2,占总面积的96.43%,其县内主要有红壤、红黄壤、黑壤、沙壤。土壤pH值在4.0~6.5,土壤质地疏松,透气性强、有机质含量丰富;双江县内河流众多,属澜沧江水系,有大小河流106条,径流面积达184.74 km2,年平均径流量5.14 m3/s。

双江县还拥有丰富的古茶树资源,县内生长有世界上海拔最高、密度最大、分布最广、抗逆性最强的850万hm2千年野生古茶树群落[2],拥有冰岛、小户赛等770万hm2栽培型古茶树。

2 勐库大叶种茶无性系繁育技术

2.1 良种的选择与培养

2.1.1 母本选择。母本的选择关系后代的繁育与生长,选择植株健壮、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勐库大叶种母本是进行无性系繁育的重点。因此,前期需要对母本园中茶树生长状况做调查统计,观察不同节气茶树的生长性状,总结不同个体的生长规律,为后期筛选优异植株提供重要依据。对已选择的植株进行挂牌确认。

2.1.2 穗条培养。母本确定后,需要对扦插穗条进行培养,培育好的穗条是扦插苗优质的重要基础,健壮的穗条繁育出的苗木长势强、出圃率高。茶树修剪时间根据扦插时间进行调节,期间施用有机肥或腐熟农家肥,为母本补充充足的营养;中耕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相结合,保证穗条长势良好[3]。

2.2 短穗扦插育苗

2.2.1 苗圃选择与建设。苗圃建设需要选择地势开阔平坦、无自然灾害发生的区域,且光照充足、交通便利。大棚整体建设为拱形连体高棚,大棚搭设间距60~70 cm,大棚宽度5.2~5.4 m,长度视苗圃面积而定,总高度2.4~2.8 m,其中拱形棚架高度1.6~1.8 m,大棚四周覆盖塑料膜,以达到保温效果。大棚顶部以及两侧设有通风口,夏季炎热可通风散热。整个大棚安装遮光率为50%~70%的遮阳网,安装遮阳网,收放可控,可有效调节光照时长以促进茶苗生长。

苗床长度根据大棚规格进行调整,宽×高为1.20 m×0.15 m,基质选择有机质(泥炭土、石灰)、三级土、珍珠岩混合,配比为4∶4∶1。加入适量水充分混合后移到苗床中,基质高10~12 cm。穴盘扦插所用基质和苗床扦插的基质相同。

2.2.2 穗条采收与处理。①穗条采收。一般选择在光照不强的阴天进行穗条采收。根据扦插完成量来调节穗条采收量。用枝剪将当年生枝条剪下,放到通风阴凉处,统一运到繁育基地进行下一步处理。运输过程中采取适当遮光措施。②穗条处理。采收的穗条应在当天处理完成,最大限度地保证穗条的活力。采集到穗条后及时剪穗,要选择健壮饱满、无病虫害的黄绿色腋芽。短穗的标准长度是4~5 cm。一般为一个节间,留1/2个叶片、1个腋芽,如节间短,留上剪口的叶片和腋芽。短穗上下切口均为45°,剪口光滑无破损[4]。

短穗剪完后20株为一捆进行绑扎,保证每一株短穗的下切口均在一个平面上。绑扎完后用多菌灵消毒液浸泡,浓度为0.8 g/L,浸泡时间5 min,浸泡后捞出沥干消毒液;选择高纯99%的IBA、IAA或ABT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短穗进行发根处理,用酒精溶解生根粉,将短穗下切口向下放入浓度为5~8 g/L的生根粉与酒精混合溶液中浸泡40~60 s[5],不宜整株浸泡。根据短穗数量来配制生根粉溶液。生根粉溶液仅限于现配现用,不建议隔夜使用或长时间存放。

2.3 短穗扦插与管护

短穗经过前期处理后扦插在已搭建好的苗床中,扦插时不宜过深或过浅。苗圃扦插时按行扦插,株距3 cm,行距6~8 cm,每行扦插茶苗40~50株;穴盘扦插时每穴扦插一两株茶苗;营养袋扦插可扦插2株,利于养分供应,方便后期移栽。扦插时所有叶片朝向一致,扦插后及时浇定根水,并覆盖薄膜。

2.4 苗圃管理和出苗

2.4.1 茶圃管理。冬季保温保湿,早晚将四周通风口关闭,覆盖薄膜,收起遮阳网,增加阳光照射,提高棚内温度;夏季光照强烈,打开遮阳网,打开通风口,适当通风换气3~4 h。17:00—18:00关闭通风口,覆上遮阳网。

茶苗扦插后每隔两三天浇一次水,待发根后3~5 d浇一次水,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在80%左右,浇水时间:秋冬季选择在中午,春夏季选择在傍晚。穴盘扦插茶苗的土壤容量较小,浇水次数比苗圃扦插茶苗浇水次数多一些。出现杂草后及时拔除,并视情况喷洒一定浓度的尿素液或复合肥液。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6]。

2.4.2 茶苗出圃。扦插茶苗达到1龄可进行移栽,因此,出圃时间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苗高15~35 cm,茎直径2.5~4.0 mm,侧根2~4根,苗床扦插苗出圃率70%~80%,穴盘扦插出圃率在80%以上。苗床扦插苗起苗之前浇定量水,用锄头辅助进行挖掘,保留尽量多的根系,穴盘扦插茶苗会出现根部扎进地面的现象。注意拔苗时尽量减少对根部的损伤。将拔好的每100株扎为1捆,放到通风透气的箩筐中运送至栽种地点。未达到出圃的茶苗应统一移到指定地点进行管理,待达到移栽条件时再出圃栽种。

3 勐库大叶种茶树栽培管理

3.1 茶园建设

茶园的选择与建设是茶树获得优质持续高产的重要保障。茶树属于多年生植物,栽培年限可达上百年。因此,茶园规划建设应有利于水土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茶园生态平衡,发挥勐库大叶种的优良特性,方便茶园管理。

3.1.1 茶地选择。茶地应尽量选择地势相对平坦的山区半山区,尽量远离城镇、工业区、交通主干道,并选择无漂移污染风险的区域。坡度为5°~30°时,不宜选在遭湿害严重的地块。土层厚度80 cm以上,土壤为酸性,自然肥力较高,pH值为4.5~6.0。

3.1.2 茶园建设。茶园建设包括道路建设、坡改梯建设、灌溉设施建设。茶园开垦前,将杂草、树枝、石块等杂物清理出园,保留茶园内和防护林带的原有树木,较大石块可放置在茶园中,遇有墓冢应尽量避开。杂物清理结束后撒施硫磺粉,调整土壤酸碱度[7]。

第一,道路建设。茶园形状根据地形而定,一般开垦为长方形,以道路划分区块。根据茶园规模、地形、地势情况,建立茶园主干道、支道和环园道,以利于茶园管理。

第二,坡改梯建设。受地形因素影响,坡地开垦为梯地茶园能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保持水土流失。坡改梯之前先进行等高测量,利用机械设备规划行距,初步获得茶园面积。采用机器完成开垦,按照等高线进行梯地开垦,按照坡度大小,分段开挖,沿等高线横向进行。土层深翻厚度为60 cm左右,每行梯地宽度在2.5~3.0 m。局部地段因坡度不一会出现等高不等宽的情况,可在宽处开垦短行,实现土地利用最大化,同时使茶园整齐美观[8]。

第三,灌溉设施建设。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云南省形成了干湿分明、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全年降水量不均衡,夏秋季降雨频率高,雨量大,冬春季降雨量少、蒸发量高,不利于茶苗生长。因此,新开垦茶园建立灌溉设施,保证茶树水分补给均衡显得尤为重要。

茶园灌溉系统建设以喷灌系统为主,根据茶园面积建设500~1000 m3的蓄水池,池深3~4 m。茶园中选择合适的高度落差,每隔两三行,埋入喷灌管道,喷灌口与喷灌口之间的距离为10~15 m。雨季收集自然降水,旱季利用蓄水对整个茶园进行灌溉[9]。

3.2 茶苗种植

受气候条件影响,适宜移植时间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根据茶园面积组织合理劳动力,尽量选择在阴雨天或降雨前一天进行,连续3 d及以上天气晴朗则不宜种植。

新植茶树选用1足龄茶苗,种植方式采用单行挖穴种植,穴深20~25 cm,长宽各20 cm左右,株距60~80 cm,667 m2茶园种植茶苗约500株。栽苗者手握茶苗茎部沿苗穴外侧放入,使茶苗根须舒展开来,部分茶苗根系过长时可适当剪去部分侧根,回填覆土后轻轻压实(一是使茶树受到外力作用时有抗倒伏能力,二是减缓土壤中水分蒸发)。压实后的苗穴平面与梯地平面保持1 cm左右的落差,当有降雨发生时能够汇聚苗穴周围的雨水[10]。

茶树移植后及时浇定根水,种植10~20 d后多次观察茶树成活情况,发现死苗时及时补苗,补苗过程与种植一致。

3.3 苗期管理

新植茶树本身抗逆性差,生长缓慢,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苗期管理。因此,应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对茶园进行管理,保证茶苗健康生长,早日进入生产阶段。

3.3.1 浅耕除草。刚种植的茶园水分和雨热充足,大量杂草生长迅速。为保障茶苗生长条件,种植后40~60 d后需要组织人工铲除茶苗周围杂草,同时可结合浅耕,提高土壤通透性。尽量将杂草连根铲除,将铲除的杂草带出园区,减少因杂草腐烂带来的病虫害。后期可根据杂草长势进行1年三四次除草。

3.3.2 科学施肥。苗期施肥是长苗、壮苗的重要管理措施之一。幼苗期施肥宜少量多次。当年种植不进行施肥,次年5月中旬在距茶苗根部上方10~12 cm处挖5~10 cm的穴,施用复合肥,667 m2施复合肥5~10 kg,10月中旬施用经过堆制并充分腐熟的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每667 m2施用有机肥150~200 kg。施肥过程可与浅耕除草结合,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3.3.3 抗旱保苗。种植后的茶苗虽然在夏季能得到充足的降雨,但也仅有一部分根系扎入土层吸收水分维持生长,大部分根系只能通过吸收自然降水维持生长。因此,在秋冬季均不会带来太多降水的情况下,抗旱保苗、保证茶苗水分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3.3.4 病虫害防治。幼苗期茶园生长缓慢,茶树抵抗力弱,易发生各种病虫害。采用综合防治方法是防治幼苗病虫害的重要手段。新植茶园较易发生蛴螬蛀根现象,可在茶树树冠下开10 cm深的浅沟,667 m2施白僵菌等真菌制剂1.5~2.5 kg,拌土均匀撒施至沟内并覆土,同时安装防虫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诱杀夜间活动的成虫。其他病虫害可综合采取生物防治、农艺防治等策略,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将病虫害发生范围控制在小范围内。实现茶叶优质高产生产[11]。

4 结语

实践表明,短穗扦插繁育出的后代保留了亲本的优良特性,而且高产高效,更重要的是该技术苗木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采用短穗扦插育苗技术,能使1足龄茶苗成活率在90%以上。茶苗移栽管理同样影响幼苗期茶树成活率,采用上述茶树栽培管理技术,可将新植茶树成活率提高至95%。

母本的选择是后期种苗繁育的基础,母本选择不能局限于自己的茶园。勐库大叶种茶树群体种因地域性差异而呈现出丰富的个体,有条件的茶树区可收集双江县域优质的茶树品种进行扩繁,提高种质资源丰富度,为后期优异新品种的筛选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茶苗双江母本
TDICCD时序改进方法探讨
贵州省福泉市:抢抓时节育茶苗
册亨双江镇:打造精品水果带
新建无性系茶园“三改”快速成园技术
传统《元宵歌》本的复现、消失与走向
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杂交粳稻常优2号母本机插制种技术
如何保证无性系茶苗的质量
李双江歌唱艺术50年系列活动拉开序幕
李双江:“想不年轻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