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古诗文中的服饰文化及其教学探究

2021-12-03张燕燕

纺织报告 2021年3期
关键词:服饰文化古诗文服饰

张燕燕

(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上饶 334000)

服饰的演变可谓是民族与社会变迁的外在反映。服饰不仅用作日常用品,同时也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在我国中学语文教材古诗文中,涉及古代服饰文化的作品有很多,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古诗文中的服饰文化,对于了解和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大有助益,同时,对于中华民族实现全面复兴也非常重要。

1 中学古诗文中服饰文化研究的意义

1.1 中国古代社会的实际状况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大国,我国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此前提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学习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环节。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历史发展与社会变迁。古代不同阶级、不同身份的服饰有很大差别。不同的服饰文化不仅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也体现了当朝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等方面的差别[1]。因此,在中学阶段,应充分重视课内古诗文中服饰文化的研究,帮助学生通过服饰更加直观地了解古代的等级制度,了解每一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当时的思想动态。不同朝代的服饰有很大差别,体现了时代的特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学生通过学习中学古诗文中的服饰文化,能充分了解不同民族服饰的演化与发展。曾经存在、辉煌过但又消失的民族,再一次通过服饰文化被了解,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交流、融合的过程。

1.2 促进中学古诗文服饰文化教学

在中学古诗文中,重视服饰文化教学能够对学生学习古诗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课文提及的服饰文化一窥古代社会的文化,也可以帮助学生从新的角度对文章进行解读,有助于理解与学习课文,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以刘禹锡的《陋室铭》为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就与唐代的服饰文化有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唐代服饰是通过颜色来划分贵贱的,庶民、未及第的举子的衣服通常为白色。由此可见,刘禹锡虽然身居陋室,但结交的朋友都是具有学识与身份的,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

2 中学古诗文服饰文化教学研究的现状

虽然中学古诗文中涉及的服饰文化内容较多,但在我国中学语文实际教学中,针对服饰文化展开的研究却少之又少,从这个切入点进行教学更是凤毛麟角。此外,我国关于古诗文中服饰文化的研究不但缺乏针对性,相应的观点也十分零散,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更遑论对中学古诗文中服饰文化的研究,这一方面几乎是空白状态。有数据显示,虽然目前中学语文教材当中包含服饰文化的古诗词有很多,但是并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原因主要有几点:首先,受应试教育影响。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分数应对考试,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当中,更加注重与考点相关的知识,忽略了服饰文化等不涉及考点的知识;其次,教师对于教材的研究不到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要处理各类琐事,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教材涉及的服饰文化进行整理与分析,进而很难在实际教学当中引导学生了解[2];最后,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从中高考试卷就可以发现,关于服饰文化的考点非常少,因此,学生不会将主要精力放在古代服饰文化的研究上。

综上所述,古诗文中的服饰文化在我国中学语文的教学当中处于长期被忽略的状态,这对于学生学习古文、了解中国各朝代文化十分不利,教师应充分重视,对该类知识进行整理,以便学生对古诗文进行多角度学习,认识更加深刻和全面。

3 中学古诗文中服饰文化的教学策略

3.1 对古诗文中的服饰分类进行教学

中国各朝代服饰都有一定的差别,尤其与现代服饰更是天差地别。因此,中学生对古代服饰的概念并不清晰,仅停留在影视剧作品中的样式上[3]。学生对于古代服饰具体构成部分的概念是模糊的,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将相关服饰概念进行整理归纳,在讲解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并区分,整理中学古诗文中涉及服饰文化的文章,将相关服饰分类并专门空出时间进行讲解,如将衣、冠、配饰、鞋履等分成几部分讲解,不仅有利于教师对古代服饰文化进行整理、归纳与分析,也更方便学生记录,促使其对古代服饰文化形成具体的印象和较为系统的了解。从教师的角度来讲,这种教学方法更加新奇有趣,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方便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拓展了中学语文学习的内容与范围[4];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了解古诗文中的服饰文化,有助于开拓眼界,加强自身对古代文化的了解,也有益于中学古诗文的学习。如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总结归纳唐代官服的颜色,让学生了解唐代是以颜色划分官员品阶的,三品以上着紫色、四品着深绯色、五品着浅绯色、六品着深绿色、七品着浅绿色、八品着深青色、九品着浅青色,以此让学生了解“江州司马青衫湿”是指在白居易被贬谪远放时,听闻琵琶女的伤心往事后,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喟叹。学生了解服饰内涵后,对文章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到位。

3.2 利用多媒体了解古代服饰文化

在互联网时代,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古代服饰文化,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观摩和感受[5],有助于学生了解古代服饰文化,也有益于学生通过服饰了解文章的情节以及人物设定。如教师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1987版《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别父进贾府》这一集,让学生观察人物衣着的不同,使其对这篇课文有更深的理解,对其中涉及的人物也有更立体的印象。

3.3 利用角色扮演构建情境帮助学生了解

情境教学法在我国各阶段的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于中学古诗文中服饰文化的教学,也可以借助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选取特定的时间,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组要从古诗文中选取一篇进行情境重现,每组成员都需要做好相关的服化道准备[6]。如《鸿门宴》生动地刻画了许多历史人物,像骄傲但无心机的项羽、能屈能伸且知人善用的刘邦、勇猛忠心的樊哙等,学生可以自行查阅三国时期的服饰特点,并制作相关的服饰道具进行表演,还原鸿门宴的场景。这对于学生而言,需要自主探寻,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在表演过程中,还能够揣摩角色心理,更好地理解课文,比教师生硬说教的效果更好。

3.4 开展服饰文化知识竞赛吸引学生兴趣

除了上述3点,教师在中国古诗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融入服饰文化,可以专门空出时间开展古代服饰文化展示的主题班会。班会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通过竞赛,主动了解古代服饰文化以及民族精神。学生找到的相关知识,以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输出与交流,能够更好地将这些内容内化为自身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这对于学习古诗文而言有较大的帮助[7]。需要注意的是,在服饰文化知识竞赛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以及查阅资料的方向,如可以推荐许嘉璐的《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作为参考书目;沈从文先生所写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服饰,是业内的经典之作。教师阅读之后,可以划定关键点和关键章节,引导学生对参考书目进行阅读与研究。这些经典书目不但有助于学生在知识竞赛上的发挥,同时,对于学生日常学习古诗文也有很大的帮助,为学生学好古代文化作铺垫。

4 结语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弘扬民族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服饰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外在表现、国家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历史演变和社会变迁的重要标志,在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相关内容的教学应当得到充分重视。教师通过对服饰文化的介绍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服饰文化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猜你喜欢

服饰文化古诗文服饰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非遗服饰文化与现代服饰文化的融合
动物“闯”入服饰界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