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汉服文化融入地方师范教育的探索
2021-12-03肖群
肖 群
(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上饶 334000)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汉服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见证了中国的繁荣与衰落,蕴含着中国人民代代相传的朴实与美德,凝聚了中国各民族的智慧成果。郭沫若老先生曾经说过:“衣服是文化的象征,衣服是思想的具化。”汉服包含了中国文化一直强调的“礼”“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中庸之道”等思想。因此,应该继承和发展汉服文化,给予其新时代的新定义。汉服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是当今时代社会主义文化传承的内容[1]。将汉服文化融入地方师范教育中,不断进行探索,是有效开展地方师范教育的新途径。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对师范教育课程内容的兴趣和学生的参与度,还可以很大程度地促使汉服文化不断传承与创新,对增强地方学生对于汉服文化的信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传统汉服的特点与内涵
汉服,又称汉装和华服,是汉族服装的缩写。汉服已有4 0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各民族的服饰中发展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日本、韩国、菲律宾、不丹等邻国均受到了汉服风格的影响。汉服的基本特征是隐蔽的纽扣、宽袖、右角扣,束缚感小且自然舒适,强调自然与人的统一,由衣服、皇冠、面部装饰和鞋子组成。汉服的常见样式包括卷曲裙、直裾、襦裙等。襦裙在秦汉时期更为流行。日本和服在很大程度上效仿直裾的风格。汉服的整体形象和气质比较优雅、清新、端庄、内敛,可以生动地体现出汉族内敛、自强、典雅、自由的民族特色。此外,汉服还可以充分展现中国古人向往自然、尊重道德和礼节的信念[2]。
陈莲学者曾说过:“汉服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象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汉族的特征。”在中国传统的汉服中,最具特色的一种是“交领右襟式”,其与我国少数民族的“交领左襟式”不同。“交领”是指衣领和衣襟相交,并在胸部上下折叠,左门襟在上部,右门襟在底部,在右腋下系有结带。唐朝颜师古认为,“交领右襟”是指“右襟,中国化也”。“交领右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权力象征”和“右重权利”概念的产物,是汉服独有的特征。另外,由于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服装样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传统汉服中的圆领“侧开叉”就是起源于北方的少数游牧民族。唐朝以后,“圆领侧开”汉服正式进入官僚体系,成为官服的一种形制。“直领对襟”则是宋代女装的一种形制,例如褙子。在宋代画作《瑶台登月》和《清明上河图》中,有许多穿着褙子的人,身姿绰约[3-4]。
2 汉服文化融入地方师范教育的路径
由于汉服文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地方师范教育教学实效,为了能够更好地将汉服文化融入地方师范教育教学,需要从老师、学生和课程本身进行教学路径探索。
(1)教师作为知识的输出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汉服知识,并且将汉服融入地方师教育。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设计师,为了更好地将汉服文化融入地方师范教育课程,必须多了解和学习相关汉服文化知识,培养自己对汉服文化的正确理解和敬畏精神,并开展基础教学。在地方教学课程中,最重要的是要突出课堂的快乐氛围,并且能够引入一种引起大家浓厚兴趣的焦点,指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学习的整个过程。通过主题讨论,学生对汉服知识的了解程度可以得到很大提升,并且能够实现对中华文化的良好理解。因此,为适应目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结合汉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议题进行讨论,例如前文所讲到的经典汉服款式,如卷曲裙、直裾、襦裙等,以此开展学习活动。选择这类主题时,教师必须扎根于汉服经典内容,如对裙子款式进行展示,然后对不同汉服进行讲解,如设计思路、常用场合、搭配色彩等,将汉服文化与教科书中的知识点相融合,才能达到生动、有效的教学效果,而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是十分关键的。在选择汉服主题时,教师应考虑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运用简单的文字对汉服进行描述,如《周易·系辞》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故上衣玄,下裳黄。”再进一步解释汉服的色彩特点等,这样可以引发学生对汉服的热烈讨论。此外,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课题,如在“汉服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这个主题中,教师可以先设计与本课题相关的其他主题,例如“汉服文化是精华还是糟粕”,以便学生能够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在教学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汉服在当代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如指导学生讨论诸如“应保留还是创新汉服的形式”之类的问题,促使学生继承优秀民族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理念[5]。
(2)对教师进行教学手段的培训,将教学方法与汉服文化相融合。学校是教师培养教学手段的重要场所,可以提供各种形式的培训内容,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例如不定时进行教学手段评比,请专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培训,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示范等活动。与此同时,学校也要积极引导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学方法无法统一。教师只有认真思考、探索并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汉服融入课堂中,只有融合,才能达到“1+1>2”的教学效果。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时期,他们本身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汉服的特点和学生对汉服的兴趣,巧妙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保持对汉服学习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将汉服与情境再现相结合,利用不同款式、不同剪裁、不同样式的汉服,搭配不同的人物形象,合理地讲述经典故事,形成情景再现,而典故的内容可以很大程度地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汉服的美。教师还可以通过视觉演示方法来展示传统汉服的美,加强学生对汉服款式的基本认识,使学生产生想要探究汉服文化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绘画、手工等,将汉服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索学习,使汉服从课堂中走出来[6-7]。
3 结语
汉服又被称为“汉族传统服饰”,是一种华夏礼仪的具体表现形式,通过不断的历史演化,形成了现在所看到的独特的汉族传统服饰和配饰。汉服本身就是“华夏有衣”“礼仪之邦”“璀璨华夏”的具体体现,不仅承载的是汉族工艺刺绣美学,还承载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同时也继承了三十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汉服与地方师范教育的融合是必不可少的,在地方教育的课程开发、实施、建设过程中,要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让教师足够了解汉服文化,激发学生了解汉服文化的兴趣。与此同时,学校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引领学生与老师一同探索汉服,领略汉服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