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业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以呼伦贝尔学院草产品加工方向为例

2021-12-03周天荣乌仁其其格肖燕子张培青贾玉山格根图

草原与草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草业呼伦贝尔专业课程

王 伟,周天荣,乌仁其其格,肖燕子,张培青,贾玉山,格根图,*

(1.呼伦贝尔学院农林学院/内蒙古自治区草甸草原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0;2.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饲草栽培、加工与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 010018)

我国草产业发展与国外相比,起步时间晚,发展速度慢,基础薄弱。随着近几年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国家对牧草产业的重视,特别是在“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理念的指导下,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草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并为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1]。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先生强调,草业科学专业是我国草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学科。目前,我国人工草地种植面积与人口数量增长、牧草产业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速度同步增长,草业科学专业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一个交叉的学科[2~3]。近年来,为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等社会需求,呼伦贝尔学院开设了草业科学专业,旨在为我国草产业发展输送复合型、应用型和专业型人才。呼伦贝尔学院坐落于内蒙古北部边疆享有全国四大天然草原之一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这里草地资源丰富,水草茂盛,地理优势独特,对于开展草业科学专业教学、实习和实践具有显著的优势[4~6]。

1 呼伦贝尔学院草业科学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1.1 课程体系不健全

由于草业科学专业在我校是新建专业,所以目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相比于其他建立年限较早的专业存在课程内容较少、讲授方式单一和设置单元困难等问题,难以满足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7]。第一,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及实践应用能力提高等方面的课程和课时较少,使得学生缺乏足够的动手能力,从而削弱了学生的应用实践技能;第二,安排的部分教学内容存在重叠现象,使得学生们要重复学习某些知识,这就造成了浪费时间的现象,有些课程已经变成“软肋”,学生往往修够学分后就放弃该课程的选修,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也是一种损失;第三,专业课程创新程度不够,更新缓慢,造成学生接收新事物、新思想和新观点缓慢,反映学科前沿科研成果具有延时性,导致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能动性较差。

1.2 教学实践过程不完善

自草业科学专业建立以来,呼伦贝尔学院及其二级学院始终高度重视草业科学大一新生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大一上半学期学生的表现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习、实践和教学过程中仍存在部分教学过程不完善的问题。例如,部分专业课的实验实习课往往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导路线,缺乏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不同实验之间交流少,没有产生一定的学科交叉,不能碰撞出创新思想的火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每学期的实习和课程实验之间缺乏一定的联系性,每门课程单独进行,不同课程之间缺乏互动交流,缺乏一定的系统性。野外实习和往届毕业生时间安排不合理,应当充分考虑野外植物生长的周期,让学生可以在完整的植物生长周期内开展相关的实验,充分了解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内的形态、营养和结构变化,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植物,与野生植物近距离接触,以激发学生们对草业科学专业的兴趣和爱好。因为缺乏一定数量的野外实习基地,限制了学生将书本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同时,通过在野外实习基地开展相应的课程实习,可以让学生更能体会到将知识洒落在大地上的喜悦,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专业课程的知识点的机制和机理,让学生更好地熟悉专业课程的功能[8]。

1.3 学生专业思想不牢固

大部分新生入学之前,对于草业科学专业认识不十分清楚,对于入学之后要学什么、怎么学有一些茫然[9],也不知道毕业之后就业情况怎样,如何正确的运用专业知识;对于草业科学专业的认知度普遍较低,缺乏足够的主动学习专业的意识和兴趣。近年来,呼伦贝尔学院实施了相关的转专业政策,如果新生学习一年后成绩在全班前1/2且无挂科现象,经学院领导同意可以让学生转入校内其他专业学习,这一政策尽管激发了学生对于其他专业的兴趣,但同时也造成了本专业优秀人才的流失,影响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如何更好地坚定新生的专业思想,让学生掌握牢固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让学生毕业后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应该是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培养学生的考虑重点。

2 呼伦贝尔学院草业科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措施

2.1 人才培养精准定位

2020年初,呼伦贝尔学院在制定2020级草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依据内蒙古自治区草业发展情况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整体要求,明确人才培养模式,精准定位人才培养方向,以“强化专业素质、增强专业能力、加强专业基础”为培养目标,将草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服务于地方、发展于区域、适应内蒙古自治区草业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让学生掌握牧草育种、分类、栽培、加工、利用、质量评价和草坪绿地规划等专业环节中的重要技术步骤。

2.2 专业课程深度优化

根据2020年草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安排,通过2020年实际教学过程中反映的问题,学院、系主任和班主任针对性地对课程深度开展了一定的优化和调整。首先,剔除了学生不选的专业课程;其次,合并或增加了部分选修课和实验课[10~12]。学生不选的专业课程,说明是学生不感兴趣的课程或者是认识不足的课程,因此对学生不选的课程在下学期要剔除;如需增加课程,需进一步深化该项课程的内容及深度,并通过学院相关专业老师的审核。优化后的草业科学专业课程,主要针对草业科学发展中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等情况进行了增设,以便让学生们对专业发展、专业动态和专业前沿等有所了解或掌握;将“草业科学研究进展”相关课程调整为专业拓展课,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适当选修。鉴于草业科学专业课程的基础性及应用性,适当增减了部分课程的学时,并增加部分专业课程的实践时间,通过增加野外实习课程的学时,可以让学生尽快、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专业,对未来的就业方向心中有数。考虑到部分专业之间的紧密性,应将“栽培学”和“牧草加工与贮藏学”作为一个整体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衔接,以增强两门课程的课程内容和实践实习的高度融合,让学生了解专业的连接。

2.3 课程时间适时调整

为让学生们提前了解、认识和掌握草业科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以及应用前景,提高学生们对专业的认知度,明确未来的学习目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精准定位未来就业方向[13~15],我校在2019年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到,要结合草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四年学习中制定学习方法和指导,通过课程内容和相应的逻辑关系把部分专业必修课安排在大学二年级进行授课,提前开设草业科学专业的相关专业课程,让学生们尽早的了解和掌握专业发展动态,并在增强对本专业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上为高年级时的授课打下良好基础。

3 呼伦贝尔学院草业科学人才培养成效

2020级草业科学专业是呼伦贝尔学院第一届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新开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要求二级学院领导、系主任和班主任制定合理、详细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草业发展现状和学校发展布局,为草业科学专业学生量身定做适宜其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草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计划开展了相应的实施工作,通过一学期的努力,草业科学专业的学生对于专业的了解和学习的主动性逐渐增强,下手科研的能力和实践实习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对于自身服务于社会的能力也有了进一步认识,科研和学习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2020年下半年,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加强,表现为上自习主动、复习功课积极,同时还主动阅读国内外草学专业文献。

4 结语

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完善、优化和创新教学模式,获得的效果是良好的:第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在呼伦贝尔学院的大力支持下,草业科学专业日常教学场所、实验基地和野外实习基地的条件进行了相应配套,形成了完整的教学、实验、实习体系;第二,丰富了教学和实验授课内容。农林学院2020级草业科学专业是第一届本科专业,在开学伊始二级学院就组织全院草业科学专业老师召开了教学工作专项会议,主要研讨草业科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因此草业科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一直紧跟国内外本专业发展科技前沿,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教学创新模式,促进教学和科研内容多样化,同时激发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好奇心,提高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第三,教学科研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将教师的科研内容与教学工作完美融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们能够非常容易的理解授课内容。近年来,在日常教学中学院不断更新和完善草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结合野外实习不断增强综合教学模式下草业科学人才的专业技能,力争为祖国培养一批道德素养高、专业基础扎实、实践技能较强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呼伦贝尔学院草业科学专业跻身于国内“双一流”专业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草业呼伦贝尔专业课程
增草增畜 提质提效阿坝州牧区草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探讨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新时期草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醉美呼伦贝尔大草原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草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舌尖上的呼伦贝尔
闫锡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