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践行与担当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论析
2021-12-03韦磊
韦 磊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北京100044)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英勇奋斗,充分展现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品质。
一、初心使命的确立和初步思考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李大钊正是出生在这一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劫难时期。面对现实,李大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2]301。追求民族复活、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成为李大钊为之奋斗一生的初心使命。
(一)为救国救民而努力向学
救国救民是青年李大钊努力向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1907年,自永平府中学毕业后,李大钊决定报考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此时,他已经给自己确定了救国救民的奋斗目标。之所以报考该校,根本原因就是他“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2]297。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期间,李大钊“随政治知识之日进,而再建中国之志趣亦日益腾高”[2]297。辛亥革命之后不久,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之手,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时期。面对辛亥革命之后国家的乱象、人民的悲惨生活,他发出了自己的“隐忧”和“大哀”。在《隐忧篇》中,李大钊详述了自己所忧虑的国家六个方面的困境:“边患”“兵忧”“财困”“食艰”“业敝”“才难”。在《大哀篇》中,他表达了自己为人民大众痛苦的命运而悲哀的情感:“哀哉!吾民瘁于晚清稗政之余,复丁干戈大乱之后,满地兵燹,疮痍弥目,民生凋敝,亦云极矣。重以库帑空虚,岁出增巨,借款未成,司农仰屋,势不能不加征重敛于民。民既托庇于其下,在理当负斯责,亿辛万苦,其又何辞。”[3]9显然,他对于国家、人民的苦难有着深切的忧虑。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之后,李大钊感到自己知识学问还不足以解决救国救民的现实问题,因此,他打算进一步深入研究社会经济学,“研考民生凋敝之原,探所以抑强横扶羸弱者”[4]。于是,1913年,他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留东三年,益感再造中国之不可缓”[2]297。
(二)救国救民方向、路径的初步理论思考
在日本求学期间,李大钊对救国救民的方向和路径进行了初步理论思考。
首先,李大钊萌发了启发民智以实现民族解放的思想。1914年8月,李大钊在《风俗》一文中提出,在社会群体之中,必然存在“群枢”。这种群枢的作用就是引导社会群体的发展和走向。进而,李大钊提出:“宇宙尚存,良知未泯,苟有好学知耻之士,以讲学明耻为天下倡,崇尚道义,砥砺廉节,播为风气,蒸为习尚,四方之士,望风兴起,千里一人焉,百里一人焉。”[3]160这就是要求有志之士以天下为己任,担当起“群枢”之责,以改造人心、提高群德,来挽救国家。1915年8月,针对陈独秀的《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李大钊论述了自己关于爱国问题的认识,他特别强调了“惟吾民于此,诚当自觉。自觉之义,即在改进立国之精神”[3]250。这里,李大钊强调的就是民众自觉的意义。1916年初春,李大钊撰写《青春》一文,在文中,他明确论述了锻造青春中国“系乎青年之自觉”[3]312。
在李大钊看来,挽救民族危机必须由“群枢”启迪民智,实现民族觉醒,进而实现民族解放。这既是李大钊对中华民族走向“复活”“复兴”的第一步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中国仁人志士对民族出路探索的共同方向。特别是李大钊对青年在民族自觉、民族解放中所起作用的寄望,体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共识。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他把青年看作社会的希望所在,他写道:“国势陵夷,道衰学弊,后来责任,端在青年。”[5]“一新其心血,以新人格,以新国家,以新社会,以新家庭,以新民族。”[6]
其次,李大钊对未来中国如何走向民主政治,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实现民族解放无疑只是第一步,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未来中国还必须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在日本留学后期,李大钊阐述了自己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初步思考。1916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比较集中地阐释“民彝”的思想。在李大钊看来,民彝是人民的意志的体现,民彝是人民的权利的象征,这种意志和权利的统一是民所固有的“秉彝”。李大钊关于“民彝”的具体思想包括:第一,要巩固民主共和制度,必须“以自由为基”,培养民众的“自主意识”,实现“意念自由”;第二,要巩固民主共和制度,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政治进行深刻的理论反思和深入的理性批判,肃清专制主义思想影响;第三,要巩固民主共和制度,必须努力建设“信其民彝、彰其民彝”的新政治,努力建设体现民意与法制相一致的新政治[7]。
李大钊对于中国政治建设的思考,一方面借鉴了西方民主政治理论,同时他又以极具中国特色的“民彝”这一概念加以表达和阐释。这就表明,他并不是盲目地照搬照抄西方民主政治,而是力图在中国建立起符合中国实际、结合中国传统的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实际上,这一思路也成为日后李大钊探索中国发展的基本方法论。
(三)明确提出实现民族复活、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
自日本回国后,李大钊明确形成了实现民族复活的思想。1916年8月15日,《晨钟报》创刊,李大钊在创刊号上发表《〈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一文,提出了“青春中华之创造”的目标。李大钊提出:“故今后之问题,非新民族崛起之问题,乃旧民族复活之问题也。而是等旧民族之复活,非其民族中老辈之责任,乃其民族中青年之责任也。”“吾人须知吾之国家若民族,所以扬其光华于二十稘之世界者,不在陈腐中华之不死,而在新荣中华之再生。”[3]332在此基础上,李大钊提出了“青春中华之创造”的命题。1917年2月,李大钊发表《新中华民族主义》一文,在此前“青春中华之创造”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中华民族主义”的思想。李大钊提出“新中华民族主义”主要是针对“日本所谓大亚细亚主义者”。他认为,新中华民族的觉醒、新中华民族主义的勃兴是挽救亚洲民族的关键。他说道:“今欲以大亚细亚主义收拾亚洲之民族,舍新中华之觉醒、新中华民族主义之勃兴,吾敢断其绝无成功。”[3]4784月,在《大亚细亚主义》一文中,李大钊提出了“中华国家之再造,中华民族之复活”的思想[8]155。
虽然李大钊这里尚未明确提出民族复兴命题,但是他关于民族复活的思考,显然是针对中华民族濒临危亡之时,探讨如何挽救民族危机的。对于此时的中华民族而言,求得民族复活就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正是出于一直对民族复活保持的高度关注和思考,1924年6月,李大钊在重申此前的“中华民族之复活”论基础上,与“复活”一词并列使用了“复兴”一词。他在文中写道:“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贡献,大都以为是老大而衰弱。今天我要问一句,究竟他果是长此老大衰弱而不能重振复兴吗?”[9]578同时,李大钊还对中华民族的复兴进行了展望。他说:“我们无论如何,都要猛力勇进,要在(未)来民族舞台施展我们的民族特性,要再在我们的民族史以及世界史上表扬显着我们的民族精神!”[9]578
1928年4月,李大钊被捕后,针对军警的审问,李大钊明确说明了自己投身国民革命的目的,在于“建立一恢复民族自主、保护民众利益、发达国家产业之国家”[2]298;“我的目的在建设良好政府、恢复国权、定出新经济政策,用国家的力量发展财力,使国民贫富阶级不至悬殊。”①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捕后,曾接受审讯。本段引文出自李大钊被审讯时的口供笔录材料的抄件,是当时京师警察厅抄送给高等检察厅的。参见:《李大钊狱中“供词”》,《北京档案史料》,1989年第3期。可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李大钊一生为之践行担当的初心使命。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李大钊立足于中国民族危机、人民蒙难的现实,就已经明确了这一初心使命。但是,限于没有科学理论指导,他未能解决如何实现初心使命的关键问题。
二、接受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解决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理论根据这一关键问题
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0]11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11]这就意味着,要想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目的还必须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李大钊基本上都是从西方民主政治理论中探寻解决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路径,因而,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没有解决践行初心使命的关键问题。1917年爆发的十月革命,以及不久之后,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信仰,促成李大钊找到了践行初心使命的理论根据这一关键问题。
(一)找到了欧美道路之外的救国救民的方向
十月革命前,李大钊等仁人志士探索国家出路的方向主要是欧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随着对俄国十月革命认识的深化,李大钊开始将探索的方向转向俄国。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爆发后,李大钊发表了《俄国革命之远因近因》,然后连续写作了四五篇关于欧洲各国社会党的文章。这表明,他的关注点已明显转向社会主义思想。
随着对十月革命认识的加深,李大钊关于中国出路的探索开始发生转向。十月革命发生半年之后,他撰写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角度,比较准确地阐述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即“二十世纪初叶以后之文明,必将起绝大之变动,其萌芽即茁发于今日俄国革命血潮之中”[8]329,“俄罗斯之革命,非独俄罗斯人心变动之显兆,实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之显兆”[8]332。与此同时,他又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中提出:“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崖。俄罗斯之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而东西文明真正之调和,则终非二种文明本身之觉醒,万不为功。”[8]311可见,在他看来,俄国革命所代表的发展方向,正是人类未来文明发展的方向,这当然也包括中国在内。
1918年11月,李大钊在演讲中论述了自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以及未来人类发展趋势等问题的看法。在他看来,取得世界大战胜利的不是协约国武力,不是哪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一战”反映的“社会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失败,劳工主义战胜”[8]358。同时,他指出:“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廿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世界发展的潮流之一是“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我们应该用此潮流为使一切人人变成工人的机会,不该用此潮流为使一切人人变成强盗的机会”[8]359。这里,已经表达了李大钊关于俄国道路是未来世界发展趋势的认识。
为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李大钊又撰写了《Bolshevism的胜利》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第一次提到了马克思,并尝试着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阐述:“这件功业,与其说是威尔逊(Wilson)等的功业,毋宁说是列宁(Lenin)……的功业……是马客士(Marx)的功业。”其后他又说:“他们是奉德国社会主义经济学家马客士(Marx)为宗主的;他们的目的,在把现在为社会主义的障碍的国家界限打破,把资本家独占利益的生产制度打破……他们的战争,是阶级战争,是合世界无产庶民对于世界资本家的战争。”[8]363-364他已经坚信由俄国革命所体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昭示着新世纪的方向:“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8]367
(二)认识到民族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原因
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后,李大钊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实际,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衰落、中国人民困苦的根本原因。
首先,李大钊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中国的野心。日本吞并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明治初年,日本就有人提出侵略朝鲜,进而侵占中国的“征韩论”。早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读书期间,李大钊就对日本吞并中国所采取的各种方式保持了高度警惕。1912年10月,狂热鼓吹对华侵略的日本人中岛端(署名“复堂学人”)所著《支那分割之运命》一书在东京出版。为批驳中岛端的谬论,李大钊组织同学将该书翻译成中文,并逐段附加按语或眉批,据理驳斥,最后形成《〈支那分割之运命〉驳议》一书。1915年2月,针对日本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李大钊撰写了《警告全国父老书》和《国民之薪胆》等文章对其给予揭露。“一战”期间,小寺谦吉等人开始公开鼓吹侵华的大亚细亚主义,对于包含吞并中国野心的大亚细亚主义,李大钊给予了深刻揭露。在《大亚细亚主义与新亚细亚主义》一文中,李大钊明确指出,“须知‘大亚细亚主义’ 是并吞中国主义的隐语”,“这‘大亚细亚主义’ 不是平和的主义,是侵略的主义;不是民族自决主义,是吞并弱小民族的帝国主义;不是亚细亚的民主主义,是日本的军国主义;不是适应世界组织的组织,乃是破坏世界组织的一个种子。”[8]379-380
其次,李大钊深刻揭露了外国列强入侵是造成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李大钊回顾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强调指出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造成了中国受困于不平等条约之中,由此,主权遭到破坏,沦为列强掠夺的对象。“中国人民在近百年来,既被那些欧美把长成的资本主义武装起来的侵略的帝国主义践踏催[摧]凌于他的铁骑下面,而沦降于弱败的地位”[9]124。李大钊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发展所带来的后果,认为,帝国主义列强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实力对中国进行侵略,破坏中国主权,从而导致在帝国主义主导下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中国成为列强倾销商品、掠夺资源的对象。“数年研究之结果,深知中国今日扰乱之本原,全由于欧洲现代工业勃兴,形成帝国主义,而以其经济势力压迫吾产业落后之国家,用种种不平等条约束制吾法权、税权之独立与自主,而吾之国民经济,遂以江河日下之势而趋于破产”[2]297-298。
最后,李大钊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述了中国文明蒙尘的原因。在李大钊看来,中西方文明本身并没有先进、落后之分。“平情论之,东西文明,互有长短,不宜妄为轩轾于其间”。“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实为世界进步之二大机轴,正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8]311。但是,东方文明在与西方文明竞争中落败也是客观事实。在李大钊看来,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在于西方工业文明对东方文明的侵略。“时代变了!西洋动的文明打进来了!西洋的工业经济来压迫东洋的农业经济了!”“到了近世,科学日见昌明,机械发明的结果,促起了工业革命。交通机关日益发达,产业规模日益宏大,他们一方不能不扩张市场,一方不能不搜求原料,这种经济上的需要,驱着西洋的商人,来叩东洋沈静的大门”[12]187。这样,在与西方文明竞争中,中国文明被打败后,表现出了严重的病态,即“中国文明之疾病,已达炎热最高之度,中国民族之运命,已臻奄奄垂死之期,此实无容[庸]讳言”[8]313。
(三)找到了实现初心使命的科学路径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李大钊科学分析中国实际,找到了实现中国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科学路径。
首先,李大钊明确认识到中国要走俄国的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李大钊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分析了十月革命对于中国寻求出路的意义,指出:“我们劳苦的民众,在二重乃至数重压迫之下,忽然听到十月革命喊出的‘颠覆世界的资本主义’ 、‘颠覆世界的帝国主义’ 的呼声。这种声音在我们的耳鼓里,格外沉痛,格外严重,格外有意义。”[9]124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之后,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人类发展趋势,以及中国未来的发展,李大钊找到了中国未来的道路。李大钊认为,中国要走的道路绝不是资本主义道路,“必须采用一种新政策”,即走社会主义道路。1921年3月,李大钊明确指出:“中国不欲振兴实业则已,如欲振兴实业,非先实行社会主义不可。”“中国实业之振兴,必在社会主义之实行。”[12]354在思考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时,李大钊还提出了中国应该将社会主义的普遍共性与中国具体实际的个性相结合的思想。李大钊指出,“现代世界各国社会主义有统一之倾向,大体的方向群趋于马克思主义”,“此倾向固吾辈所宜知,然各国所有的特色亦岂可忽略”[9]299。“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新制度(共性是普遍者,特性是随时随地不同者),故中国将来发生之时,必与英、德、俄……有异。”[9]248
其次,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必须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李大钊通过对中国实际的分析认识到,要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就必须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李大钊深刻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小农因受外货侵入、军阀横行的影响,生活日感苦痛”[2]98,“帝国主义者和军阀扰乱中国,以致内乱踵起,影响所及,日益扩大,其结果,遂使中国全国的农民生活不安定,以急转直下的趋势,濒于破产的境遇”[2]163。因此,李大钊提出:“今欲挽此危局,非将束制吾民族生机之不平等条约废止不可。”“此等不平等条约如不废除,则中国将永不能恢复其在国际上自由平等之位置。而长此以往,吾之国计民生,将必陷于绝无挽救之境界矣!”[2]298同时,他对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随着帝国主义所造成军阀土匪扰乱范围之扩大,一般农民感有组织农民自卫军的必要”[2]107。红枪会“蔓延的猛迅,完全是因为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军阀、兵匪所压迫所扰乱而自然发生的反响”[2]164。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践行与担当初心使命的实践探索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0]502实现民族解放、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既要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当然也要有践行与担当初心使命的实践行动。在探索国家出路过程中,李大钊既注重从学理层面探寻出路,同时也高度重视以实际行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虽然李大钊也积极投身于救国救民的活动之中,但是由于没有科学理论指导,收效甚微。在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之际,李大钊就明确表示要以实际行动来实现理想、实践真理。李大钊提出:“不论高揭什么主义,只要你肯竭力向实际运动的方面努力去作,都是对的,都是有效果的。……我们最近发表的言论,偏于纸上空谈的多,涉及实际问题的少,以后誓向实际的方面去作。”[12]51随着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深化,李大钊在这一科学理论指导下开始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实践探索。
(一)以科学理论启迪民众
虽然在日本留学期间,李大钊已经开始思考启迪民智、实现民族解放的问题。但是,以何种理论,如何启迪民智等问题并没有解决。十月革命后,通过研究和借鉴俄国革命经验,李大钊认识到并开始实践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民众、启迪民众。“我们中国今日的情况,虽然与当年的俄罗斯大不相同,可是我们青年应该到农村里去,拿出当年俄罗斯青年在俄罗斯农村宣传运动的精神,来作些开发农村的事,是万不容缓的”[8]422。在建党过程中,他十分注重用科学理论教育工人。1920年冬,李大钊委托邓中夏、张太雷、罗章龙、张国焘等人到长辛店主持筹办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1921年1月1日,该校正式成立。此后,李大钊也常去讲课。学校除免费向工人及子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外,还注重阶级教育。教师用通俗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启发工人觉悟。李大钊曾引导蒙古族进步青年说:现在只有一个党是最革命的,只有她才能担负起打碎旧世界、建立人民大众的新政权、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这个党就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13]。经过李大钊的教育引导,多送年、奎壁、乌兰夫等人相继入党,并于1924年在蒙藏学校建立了蒙古族第一个党支部。此外,李大钊还十分重视用科学理论教育、武装农民。1923年夏,李大钊鼓励即将回乡的弓仲韬在家乡闹革命,并给他布置了“宣传、教育、团结工农大众,建立党的组织”的任务。弓仲韬回乡之后,按照李大钊的要求,积极对农民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并于1923年冬发展了两位农民入党。1924年,经李大钊批准,安平县台城村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农村支部。
(二)创建、发展中国共产党
建立在对民国初年政党政治认识的基础上,李大钊明确揭示,旧政党不可能解决人民幸福、民族复兴问题。他指出:“入民国以来的政党,都是趁火打劫,植党营私,呼朋啸侣,招摇撞骗,捧大老之粗腿,谋自己的饭碗,即无政党之精神,亦无团体的组织,指望由他们做出些改革事业为人民谋福利,只和盼望日头由西边出来一样。”[12]349因此,李大钊提出要建立一个新型政党,以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目标。李大钊指出:“我们现在还要急急组织一个团体。这个团体不是政客组织的政党,也不是中产阶级的民主党,乃是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即是社会主义团体,中国谈各种社会主义的都有人了,最近谈Communism的也不少了,但是还没有强固精密的组织产生出来。”[12]350为此,李大钊积极投入到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之中。1920年3月,在李大钊直接领导下,在北京大学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研究会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更是培养出一大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10月,北京共产党小组成立;11月,北京共产党小组改称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李大钊被推选为书记。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北京党组织的推动下,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党诞生后,李大钊又积极促进整个北方地区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到大革命时期,直隶、山东、河南、山西、内蒙古、东北、甘肃等北方地区都建立起了党的组织。
(三)发动、领导革命运动
党诞生后,李大钊重点发动了北方铁路工人和开滦煤矿工人运动。据罗章龙回忆,1921年11月陇海铁路工人发生罢工时,李大钊兴奋地召集区委扩大会议,讨论支持罢工的方案,并派罗章龙前去联络[14]。1922年10月,李大钊领导了开滦五矿大罢工。为了领导罢工,他帮助、指导成立了领导工人运动的中枢——开滦五矿工人俱乐部。罢工开始后他又与中共北京区委和劳动组合书记部尽力支援开滦罢工斗争。在各矿工人被迫忍痛复工后,他还为善后事宜做了大量工作。1923年2月,李大钊领导发动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4日,京汉铁路工人总同盟罢工开始后,李大钊与陈潭秋、施洋等罢工领导人多次接触,不断给罢工以指示和关怀。此外,李大钊还领导了北方一系列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斗争。在他的坚强领导下,北方数省的农民协会有了很大发展。在他牺牲前一年(1926年),据统计,仅察哈尔、热河、山东、山西及直隶五省,就组织农民协会50多个,有会员2万多人[15]。1925年5月30日,帝国主义在上海惨杀中国工人和学生,制造了五卅惨案。在李大钊和中共北京区委的领导下,北方地区各大中城市都先后成立“沪案雪耻会”“工人雪耻会”一类性质的团体,组织民众游行、募捐声援上海工人,北方各阶层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1925年11月28日,李大钊亲自领导了以推翻段祺瑞政权和建立“国民政府”为目的的“首都革命”。1926年3月,他还亲自领导了“三一八”运动。
(四)积极推动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由于近代中国革命对象的力量远大于革命力量,因此,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不久就意识到,要夺取革命斗争胜利,必须建立统一战线。对此,李大钊有着深刻的认识。在他看来,实现解放民族、恢复民权、奠定民生是国民革命的目标,更是中国共产党的目标,因此中国共产党愿意加入国民党,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斗争。他说:“在今日经济落后沦为帝国主义下半殖民地的中国,只有国民革命是我民族惟一的生路,所以国民革命的事业,便是我们的事业,本党主张的胜利,即是我们的胜利。我们以此理由,不但自己愿来加入本党,并愿全国国民一齐加入本党。这种发展本党的责任,是要先进诸同志与我们共同担负的。”[9]506党的二大之后,李大钊积极投身于推动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推动大革命的斗争之中。1922年,李大钊受党的委托在上海与孙中山谈判国共合作,并于1924年1月参加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领导工作,为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做出了重大贡献。1925年,在孙中山先生北上及逝世时,李大钊积极进行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工作,领导改组后的国民党在北京的组织,有效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发展。
四、李大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意义与启示
“李大钊同志是坚守初心、为民造福的表率。李大钊同志有着鲜明的人民立场,投身革命的出发点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6]。李大钊奋斗的一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品质。
(一)李大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品质的历史意义
第一,李大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品质是伟大建党精神源头之一。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在创建中国共产党过程中,他就为党注入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品质。李大钊在创建中国共产党时就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腐败到这个样子,终天口说改革,实际上的改革,半点没有。这总因为我们团体的训练不充足,不能表现民众的势力,而从事革新的运动。”“C派的朋友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并注意促进其分子之团体的训练,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或者有所附托!”[12]350可见,李大钊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中国彻底的大改革”。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1]
第二,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典范。李大钊针对民族危亡、人民蒙难的现实,率先以科学真理为指导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并为之而努力奋斗终身。这既是他个人经历,也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缩影。“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1]作为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始终为民族利益而奋斗,始终与人民打成一片,直至为人民事业而牺牲。李大钊以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的坚毅品行,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己任的优秀品质,成为共产党守初心、担使命的光辉典范。
第三,李大钊“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品质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砥砺前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李大钊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李大钊的这一精神品质,也为毛泽东等进步青年所继承。在李大钊的教育引导下,毛泽东、邓中夏、赵世炎等进步青年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一百年来,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以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奋斗中,继承并弘扬李大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品质,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伟大胜利。“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正是由于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17]。
(二)李大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现实启示
第一,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做到理论上清醒。在实现伟大梦想征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应学习李大钊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精神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中国人民就无法打败压在自己头上的各种反动派,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我们的国家就无法团结统一、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繁荣富强。”[18]正是建立在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基础上,李大钊率先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随着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和信仰,李大钊解决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关键问题,并开始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首先,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武装头脑。其次,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9]李大钊在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之际,就开始探索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12]5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也应该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在坚持和发展真理过程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最后,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因此,“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这一思想。
第二,永葆斗争精神,投身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之中。面对中华民族的内忧外患,李大钊表现出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第一线。新时代党员干部学习李大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必须要继承和发扬李大钊的斗争精神。首先,要永葆奋斗精神。李大钊的一生始终都保持了积极向上、不断追求进步的奋斗精神。在李大钊看来,保持奋斗精神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必然要求。1922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的特殊情形由来有两种:一种是外来的压迫,即受国际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支配;一种是国内武人军阀的压迫。要求(从)此种情形中解放,完全须由我们团结起来奋斗。”[9]112-113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许党报国的奋斗足迹”[20]。其次,要敢于和自己做斗争。1917年4月初,针对北洋政府财政部的受贿案,李大钊分析认为,腐败的主观原因就是个人无节制的欲望膨胀。因此,李大钊一生都倡导并践行“简易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21]显然,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过程中,党员干部还将面临各种诱惑。因此,新时代党员干部还必须与各种诱惑作斗争、强化个人修炼。最后,要积极投身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22]因此,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必然是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之中践行担当的。
第三,以对党绝对忠诚践行初心使命。李大钊在创建中国共产党以及革命斗争中,充分表现了对党忠诚的精神品质。在创建北京共产党小组时,为解决经费缺少这一问题,李大钊宣布每月从个人薪俸中拿出80元作为党组织活动经费。1927年4月6日被捕后,面对敌人的审讯,李大钊“对于未捕获之人,则绝口不说”,“在押二十余日,绝口不提家事”[23]。面对敌人的绞刑架李大钊“毫不恐怖”[24]“神色未变,从容就死”[25]。李大钊以“无我”的对党忠诚精神,彻底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应学习李大钊在对党绝对忠诚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品质。为此,“就要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0]。
李大钊因对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坚定的信仰,从而找到了践行初心使命的科学方向和科学路径,为他“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奠定了根本基础。新时代共产党人,应该充分学习李大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品格,“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1],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