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后进生计算能力现状分析与对策
2021-12-03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实验学校张媛媛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实验学校 张媛媛
一年级是学生学习生涯的起点,而计算能力是一年级学习的基本能力。数学知识逻辑性强,学生在每个知识点上都不能有断点。部分学生是因为在某一个知识点上没有学好,问题越积越多,导致后续学习越发吃力,而慢慢地成为后进生。本文对一年级后进生计算能力的现状展开探讨,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一年级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数学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定为课程的一项核心内容,数与数的计算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教学实践发现,一年级的计算能力不仅仅是学生今后学习计算的基础,而且对后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一年级后进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
1.算理不知,口算能力弱
算理和算法是一节计算课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20 以内进位加是学习竖式计算的前提,掌握它的算理算法对学生今后的理解运算和实施运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苏教版一年级下册“20 以内进位加”介绍了“凑十法”。传统的计算教学中,我们只需要告诉学生遇到9加几,就要想办法把9 凑成“十”,学生被迫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不理解其中的道理。新课程要求在探索9 加几的过程中,产生“凑十”的现实需要。教材中设计了10 个格子的箱子,盒子里已摆了9 个苹果,还有4 个在盒子外,学生动手移苹果的探索过程,其实就是想办法把9 凑成10。一年级大部分学生先理解9 加几,再选择运用“凑十法”方法进行计算,自然得心应手;而后进生初学9 加几时,动手操作能力弱,注意力不集中,头脑反应迟钝,课堂上教师关注较少,自然不理解“凑十法”,遇到9 加几的计算就用老办法—“掰手指”,做起来很吃力,速度慢且经常出错。
2.基础薄弱,口算速度慢
在一个领域里学习后进的学生,往往伴随着这一领域有关知识储备不足,有些内容遗忘不能及时回想起来,有些是过去未能熟练掌握,就如一道未能跨过去“沟”,这样的 “沟”多了就势必落后。例如,“10 以内的分与合”的知识影响“10 以内加减法”的计算,“10 以内加减法”影响“20 以内进位加”的计算,“20 以内进位加”又必须理解“凑十法”。后进生对“10 以内的分与合”未能熟练掌握,又要在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的基础上运用“10 以内的分与合”解决“10 以内加、减法”计算问题,基础薄弱,导致学习起来相当吃力。
3.习惯不佳,心态不正
后进生的思维特点主要表现为经常不能静心学习,好动爱玩,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爱开小差,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课后缺乏家长的督促,也不能及时复习巩固,自身行为习惯较差,长久下去就有了惰性,这些严重影响了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根据一年级后进生的学习特点,学生在计算时经常会出现急躁、自满的情绪,以至于会出现以下错误:看错题目数字或者运算符号;列竖式时没对齐数位或者忘记写算式的得数;做口算时漏题或者写错地方;做完题不能及时检查。这些错误不只是粗心,而是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感知粗糙,对数字和符号的感知不够全面,缺乏整体性,也较少考虑符号的数学意义,仅凭通过视觉反射到大脑中的模糊印象去计算,因此频繁地出现此类错误。
三、提升一年级后进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1.关注习惯,调动能力
心理学家说:“培养良好的习惯就等于在塑造成功。”后进生在计算上存在诸多问题,大多数原因是后进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动脑,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后进生,在动手操作时及时追问,不给他们开小差的机会,多给他们思考的空间和发言的时机,课堂上的关注也会激发后进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热情,同时,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后进生发言,促使他们养成爱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
2.厘清思路,快乐学习
教师要想让计算课上得有特色,课前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一般来说,计算课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摸清情况,精心预设。计算课都是前后衔接的,课前最好做一个摸底调查,教师对哪些学生的哪些知识基础薄弱要心中有数,在课堂上需要特别关注。第二层,课堂上需要“快节奏”,也需要“慢镜头”。“快”是教师提问指向性明确,学生回答精确;“慢”是一节课的重点,需要细讲,还要特别关注后进生。第三层,课堂交流,增进情感。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平等互动,多以游戏、对话、动手等实际行动为主,营造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于上数学课,积极融入课堂。要尤其关爱后进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展示表现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互帮行动,促进成长
陶行知认为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一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他们不知如何预习、如何复习,所以他们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之间的帮扶。特别是后进生,他们所学的知识遗忘较快,不能及时巩固复习,需要帮手。教师可以安排“特别行动”,指定同学之间结成“一帮一”的小团队,优等生和后进生比赛做口算,采取“互批”方式核对答案,优等生还可以和后进生交流口算过程,帮助他们进一步熟悉算理。在帮扶活动中,后进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同学的关爱,对数学学习更有兴趣。
4.家校合作,效果显著
学生的学习如果仅仅依靠老师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老师和家长的沟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一年级的学生的自觉性与自控能力比较差,在学校里有老师不停地监督,但在家中,如果没有家长的督促,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堪忧。一节课时间有限,教师面对的学生比较多,不能面面俱到,关注每一方面。在学校学习的计算知识,如果缺乏必要的练习,将影响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在家的时间,让家长进行一对一的监督辅导,与家长联合,共同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如果家长配合教师,每次能认真检查家庭作业,坚持每天进行10 分钟计算训练,并及时和教师反馈情况,长此以往,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讽中有爱迪生。”后进生的潜力是巨大的,教师不可轻言放弃。总而言之,小学一年级后进生的转化需要“盯人”“盯事”,虽然短时间内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只要教师教学方法得当,家长以及教师能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并拥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后进生的计算能力就会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