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经济哲学语境中《巴黎手稿》的理论缺陷及其弥补

2021-12-03宫敬才安立伟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资本化政治经济学手稿

□宫敬才 安立伟

(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说明

在理解和评价马克思的《巴黎手稿》(也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过程中,有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这就是思想发育程度的界定问题。该问题以争论“《手稿》思想成熟与否”的形式出现,由此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评价结果。成熟论者视《手稿》思想已达“顶峰”,往后是“衰落削弱”过程,西欧社会民主党人亨·德曼的理解是典型代表[1]。不成熟论者有两种表现形式:极端论者视《手稿》为费尔巴哈哲学的运用和再现,马克思只有在实现“认识论断裂”式跨越后,其思想才由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走向科学,法国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阿尔都塞持续一生地坚持这种观点;温和论者视其为过渡阶段,认为马克思提出历史唯物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时,其思想才变得成熟,前苏联大部分学者和我国的有关教科书都持这种观点[2]5。细究之,成熟与不成熟之别的二分法是有些简单化之嫌,在纯哲学语境之中展开,难以反映《手稿》思想的真实状况及其与后继思想的真实关系。“顶峰”论阻断了《手稿》思想与马克思后继思想之间存在上升式演化历史的内在联系,激情有余,论证不足,与客观事实存在尖锐冲突;不成熟论忽略了《手稿》中的成熟性内容,使后继文献中的相关内容变成了“没有父亲的孩子”[3]。二者表现形式各异,对《手稿》原生态思想的背离没有根本性区别。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史研究者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为《资本论》的“第一部手稿”,无意间忽略了《手稿》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进而与《资本论》之间思想的内在联系。马克思哲学思想史研究者聚焦于《手稿》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样无视《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三者之间思想内在联系的客观存在。两类研究者在解读《手稿》过程中存在文献视域缺陷是重要原因,《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三点一线的文献演化轨迹被抛入了视野黑洞之中,经济哲学语境被淹没,致使《手稿》质疑和批判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的主题思想不够凸显。

为了弥补这种提法的不足,更合理的提法是“发育程度”,指称内容是视马克思思想为不断发育的过程,《手稿》时期是其特定发育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已存在较为成熟的思想内容:比如,对资产阶级经济学人学前提的批判,政治经济学人学前提的设定,主、客体之间辩证关系哲学分析框架的提出和论证,劳动哲学本体论思想的提出和论证,特别是经济哲学语境的形成,等等。

问题的另一面同样是准确全面理解《手稿》思想的必备前提。有不少话题仅仅是提出而已,还有待发展和完善,比如“人化的自然界”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起源等话题;有的则是表达了基本思想内容,但缺乏必要的提升和概括,比如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改造和超越情况;还有的是相对于经济哲学语境而言非常重要,甚至是关键,但此时马克思还没有意识到的,比如劳动价值论问题、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问题等。问题的客观存在说明了《手稿》思想中确有不少理论缺陷,它们促使着马克思继续前进,在以后的思想探索中不断地解决问题,以使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到独树一帜且博大精深的境界。

二、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改造问题

在对《手稿》思想的理解、阐释和评价过程中,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及其程度问题无法回避。马克思确实在《手稿》中数次提到费尔巴哈,其中不乏高度赞扬的话语[4]112。赞美之词易于给人造成这样的印象:马克思是在费尔巴哈哲学基础上开始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资产阶级经济学和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事业的。基于此说,认为此时马克思思想处于费尔巴哈哲学阶段,不能算是夸张之论。《手稿》研究文献中确有这种观点且影响巨大,阿尔都塞的观点是典型代表。稍微温和但实质类似阿尔都塞的观点者也不鲜见,比如前苏联时期的哲学家和我国为数不少的《手稿》研究者[2]5。

上述观点虽有马克思论述的根据,但不符合《手稿》原生态思想实际。《手稿》思想与费尔巴哈哲学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关系。这种复杂关系有概念和思维方式的承袭关系,比如类概念和异化思维方式。这说明马克思彻底改造费尔巴哈哲学的任务尚未完成。这种复杂关系更表现为根本性哲学思想内容的突破与超越关系。第一,在哲学分析框架问题上,费尔巴哈认为,“思维和存在的真正关系是这样的: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思维是从存在来的,然而存在并不来自思维”[5]115。马克思哲学分析框架是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即“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4]210。第二,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上,费尔巴哈认为“自然是人的根据”[5]116,马克思则认为自然界是“人化的自然界”[4]191,主体是自然界的根据。第三,在存在标准问题上,费尔巴哈认为“爱是存在的标准”[5]169,马克思则认为人之对象性活动是存在的标准[4]196。第四,在人的类本质问题上,费尔巴哈认为“理性是人类的人性”[5]225,马克思则认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4]162。这四个观点的对比已能说明,在基本和重大的哲学问题上,马克思的观点与费尔巴哈观点之间是有根本性区别的。

根本性区别能够证明的基本事实是:《手稿》时期,马克思思想已突破和超越了费尔巴哈哲学,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有人把这种哲学命名为实践哲学,而更符合思想实际的命名是以劳动哲学本体论为理论基础的经济哲学。当然,马克思还有需要完成的任务,这就是要自觉且彻底地批判费尔巴哈哲学,把新概念和新思想融为一体,旗帜鲜明地阐明自己的哲学体系。任务的完成是不久之后的事情,文献载体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具体内容以系统批判费尔巴哈哲学的形式叙述出来。人们在理解这一内容时仅仅关注其方法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却忽略了另外两项同样重要的内容:其一是主、客体之间辩证关系的哲学分析框架,其二是劳动哲学本体论。这种结果出现的原因就是纯哲学语境的理解方式。回到《手稿》的经济哲学语境,我们发现上述已提及内容的出现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三、人化自然辩证法问题

自培根以来,西方哲学开始关注自然界,并使其成为哲学探讨的主题之一。探讨特点有二:一是追求功用价值,采取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手段,以便从中获得物质利益;二是探讨其哲学分析框架,把主体悬置起来,在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哲学分析框架内来论述,把获得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客观真理作为奋斗目标。这是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人化自然辩证法思想的宏观性哲学背景。此时在马克思心目中还占有重要地位的费尔巴哈说:“观察自然,观察人吧!在这里你们可以看到哲学的秘密。”[5]115因此,“哲学必须重新与自然科学结合,自然科学必须重新与哲学结合”[5]118。这是马克思提出人化自然辩证法思想的直接哲学背景。

马克思在如上哲学背景下提出了对自然界的看法,其标志性的提法是“人化的自然界”,他说,“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4]191,193我们分析马克思看似“另类”的界说,就能发现其中包含着人化自然辩证法内容。第一,马克思看待自然界的哲学分析框架是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不是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关系。第二,主、客体之间辩证关系中的自然界不是与社会、历史、劳动和主体相分离的独立自在,而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如马克思所说,“与人实际是与主体无关的自然界对人来说是无”[4]220。第三,基于如上思维逻辑就能发现,辩证法不是独立自在于与人无关的自然界之中,而是客观存在于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主、客体关系之中,这里的辩证法是人化自然辩证法。第四,把人与自然界联系在一起,使人化自然辩证法由可能变为现实的中介是劳动。第五,人与自然界之间通过劳动而生成的主、客体关系具有能动性质,因而是动态过程,过程的前后相继形成了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历史,实际是人化自然辩证法的历史。第六,人化自然辩证法具有社会历史性质,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主、客体关系以异化形式展示于人,因为其中的中介即劳动具有异化性质。第七,与自培根以来的西方哲学自然观相比,马克思人化自然辩证法以主体即以人为中心,这与西方哲学自然观以物即自然界为中心的倾向形成了鲜明对照。

简单分析表明,《手稿》中的人化自然辩证法思想已初具轮廓,内容特质令人叹服。但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辩证法思想是动态的发展过程,《手稿》时期人化自然辩证法思想中仍存在应该涉及和探讨但实际没有涉及也没有探讨的内容。这些内容就是在人与自然界之间形成的主、客体辩证关系中,作为客体的自然界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存在,而是会伴随主体活动的范围扩张和程度加深形成与主体之间的新对立,实际是新挑战。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涉及了这一问题并把问题的实质揭示出来:“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搏斗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式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这个自然必然性的王国会随着人的发展而扩大,因为需要会扩大;但是,满足这种需要的生产力同时也会扩大。”[6]928马克思短短几句话就构筑出极具理论张力的意象世界。第一,与自然界搏斗以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是人类的宿命,这种宿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第二,伴随人类与自然界搏斗的社会历史进程,必然出现的结果是人化自然界的界限在不断扩张,非人化自然界的界限在逐步退缩。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把这种结果概括为经济哲学命题,并指出:“产业越进步,这一自然界限就越退缩。”[7]589第三,非人化自然界的界限在退缩的同时也在不断扩大,因为人的需要在扩大。马克思用“自然必然性的王国会随着人的发展而扩大”[8]928的语句表征了这一点。第四,非人化自然界的界限的扩大并不可怕,如果由此得出悲观性结论,以为消极被动地躲避风险才是上策,这实在是形而上学的片面性思维。因为马克思还告诉我们,满足人的需要和战胜风险的生产力也在扩大。至此,马克思人化自然辩证法思想完善起来且自成体系,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资源,更是哲学依据①对马克思人化自然辩证法思想的系统梳理和论证,详见宫敬才:《诹论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辩证法》,《河北学刊》2014年第1期。。

四、私有财产资本化的内在机制问题

《手稿》把质疑和批判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作为主要目标,以此展示其主题思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马克思至少从六个方面对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进行了批判,取得了丰硕深刻而伟大的理论成果。第一,揭示出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内在联系;第二,指出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是劳动;第三,揭示出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中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对立关系;第四,指出资本主义私有财产运动具有社会整体性质,其中的生产活动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第五,揭示出资本主义私有财产运动的人学后果是使人异化;第六,指出资本主义私有财产运动的社会历史性结果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即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

我们在肯定《手稿》理论成就的同时也应注意其中存在的理论缺陷,比如没有涉及资本主义私有财产资本化的内在机制问题。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力。资本家拥有这种权力并不是由于他的个人的特性或人的特性,而只是由于他是资本的所有者。他的权力就是他的资本的那种不可抗拒的购买的权力”[4]130。如上论述表明,马克思已知道基本事实,比如资本家的权力来自资本,资本的权力源于对劳动及其产品的占有。这里的问题是,劳动及其产品为什么会变为资本进而成为资本家的权力呢?

马克思在《手稿》中对这样的问题既没有涉及也没有回答,只是在十几年后写作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时才涉及和回答这些问题。此时的马克思已经认识到,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变为以利润和地租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本家和地主的私有财产,只是“法律上的合理存在,而不是经济上的合理存在”[8]292。区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法律合理性与经济合理性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哲学演化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关节点意义。只有做到这一点,上述问题才能得到符合客观实际的回答。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研究过程中发现,以利润和地租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用法律的合理性掩盖了经济的不合理性,而经济不合理性出现于私有财产资本化运动的领域转换过程,即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再由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的过程。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法律合理性存在于货币资本与劳动能力交换的流通领域,一旦进入生产过程,经济不合理性产生出来,劳动力价值与产品价值之间出现了差额。这个差额伴随产品变为商品售卖出去而变为客观事实。

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经济不合理性通过第二个流通过程变为现实,这是资本运动的真正秘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以极为精练的语言揭示了这一秘密,让其暴露于阳光之下。在简单流通中个人之间的交换行为只是彼此关心满足自己的需要,所有权只是表现为通过自己的劳动占有他人劳动的产品,对他人劳动的所有权以自己劳动的等价物为中介而取得。“在交换价值进一步的发展中,这种情况就会发生变化,并且最终表明,对自己劳动产品的私人所有权也就是劳动和所有权的分离;而这样一来,劳动=创造他人的所有权,所有权将支配他人的劳动”[8]192。通过马克思论述我们得知,流通分两种。第一种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流通,人们与这种流通的关系是须臾不可分离。不管这种流通的外在表现形式多么种类繁多且复杂异常,其内在实质不外是用自己的劳动交换他人的劳动产品。在这里,法律规定的交换双方独立、平等和自由的地位是客观事实。第二种流通的情势发生根本性逆转,这就是资本化流通。资本化流通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货币资本与劳动力交换,发生于劳动力市场。这不是资本家的目的,而是资本主义私有财产资本化运动的必经阶段。第一阶段的结束是第二阶段的开始,劳动力使用价值的创造性力量在这里显现出来。劳动者通过劳动制造产品进而成为商品,商品的价值远远大于劳动力价值。劳动与所有权的分离就发生于这一阶段。但是,此时的产品只是潜在性商品,要变为真正的商品就要进入资本化流通的第三阶段即商品售卖阶段。一旦这一阶段结束,商品变成金钱,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资本化流通便告暂时结束。资本化流通的三个阶段在劳动与所有权分离过程中各司其职,都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阶段为这种分离准备前提条件,第二阶段制造这种分离,第三阶段使这种分离由可能变为现实。

资本主义私有财产资本化运动的内在机制被揭示出来是马克思取得的关键性理论成果。这一成果为发现和确定剩余价值客观存在的事实做出了无可替代的巨大贡献。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哲学演化历史的两个角度看,《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对《手稿》理论缺陷的弥补具有非常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五、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和探讨了“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实际做法是把这一问题“变为外化劳动对人类发展进程的关系问题”加以探讨[4]168。我们见到的是对“积极扬弃私有财产”的大量论述,论述中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被研究者奉为经典中的经典[4]185-186。马克思为什么要把“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变为“现在”与未来的关系问题?可以找到许多原因解释这一现象,其中主要原因可能是学术功力问题。马克思此时研究政治经济学只有半年时间,对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研究可能还不够深入,还拿不出成型系统的观点论说这一问题。

马克思主要关注资本化私有财产的历史起源问题。这是质疑和批判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这一主题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线性逻辑必不可少的一环。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的“现在”使人异化,未来以“积极扬弃私有财产”的形式使人成为“完整的人”[4]189。资本化私有财产的过去呢?它是如何“起源”的?虽然马克思在《手稿》时期还没有能力回答问题,但是问题的重要程度注定了他不会放弃这一问题。

在未来岁月中,资本化私有财产的历史起源问题总是与马克思的研究相伴而行。他集中、系统的研究和回答就有两次,一次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另一次是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两次回答的表现形式不同,先是构建理论模型,后是以历史实证形式用事实说话。两种不同的回答形式有机统一,是马克思对资本化私有财产历史起源问题的完整回答。通过这一回答,我们见到了《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三者之间思想的内在联系,也发现了马克思质疑和批判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这一主题思想的演进轨迹。

资本化私有财产的历史起源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过程,这是残酷到血腥程度的社会历史转型过程。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用形象逼真的比喻说明了问题,即“羊吃人”。实际情况不是“羊”真能和真要“吃人”,而是“羊”背后的资本化私有财产运动真能和真要“吃人”。“吃人”者意谓用强迫甚至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屈服于资本的统治,从属于资本化私有财产的社会历史性运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以区分剩余资本I和剩余资本II的形式寻找资本化私有财产的历史起源。我们在这里见到的是具有强大分析功能的理论模型。资本化私有财产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是以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解体为前提条件,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劳动者把土地当作自然条件的那种关系的解体;其二是劳动者拥有生产工具的那种关系的解体;其三是劳动者具有相应消费储备的那种关系的解体;其四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被他人完全或部分占有的那种关系的解体[8]490-492。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是同一社会历史转型过程中的两个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由五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其一是劳动者与劳动的客观条件(包括劳动材料、劳动资料和劳动产品等)发生分离;其二是使用价值的量的足够积累;其三是自由交换关系的普遍化,和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其四是生产的唯一目的是获取交换价值;其五是劳动者成为劳动能力所有者且可以自由出卖[8]456-457。如上理论模型是社会历史性经验事实的概括,当我们用它去分析资本化私有财产的历史起源问题时,必然会取得相应的理论成果。与《手稿》时期马克思对资本化私有财产历史起源问题的处理相比,这里的理论模型是质变性质的成果,具有决定性意义。

资本化私有财产的历史起源问题首先是社会历史性的经验事实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以经验事实为根据,才能得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运用“解剖典型”的方法,以英国为解剖对象,以专业历史学家的水准回答了资本化私有财产的历史起源问题,逼真地揭示出资本化私有财产是如何起源的。资本化私有财产从16世纪开始登上社会历史舞台。它的产生绝非像资产阶级经济学所说的那样,一部分人由于聪明勤劳而变为资本家,而是靠“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夺”才成为资本家。这一过程中的手段之残酷、下流、龌龊、卑鄙和可恶,现在的人难以置信。仅举一例就能说明问题。英国的萨瑟兰公爵夫人“把全郡——郡内的人口通过以前的类似过程已经减少到15 000人——转化为牧羊场。从1811年到1820年,这15 000个居民,大约3 000户,陆续地遭到驱逐和灭绝。他们居住的所有村庄都被破坏和烧毁,他们的所有田地都被变为牧场。不列颠的士兵被派来执行这种暴行,同当地居民发生了搏斗。一个老太太因拒绝离开小屋而被烧死在里面。这位夫人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古以来属于克兰的794 000英亩土地攫为己有”[7]838-839。从莫尔写作《乌托邦》的1515年到萨瑟兰公爵夫人大规模地让“羊吃人”的1810—1820年之间是三百年左右的时间。可以想见,这一时期内的英国“羊”实际为资本化的私有财产运动“吃人”的过程是多么残酷血腥。

思想史梳理能够证明事实的客观存在,《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三者之间存在本质性思想联系,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只是其中的例证之一。

六、异化劳动理论的政治经济学论证问题

《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因其强大的理论分析功能而吸引了无数人。但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资本论》中的异化劳动理论相比,《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存在先天不足,具体表现为缺乏政治经济学论证。《手稿》确实在质疑和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对劳动的理解,并指出其诸多自相矛盾之处[4]122-123。更难能可贵的是,《手稿》运用了主、客体之间辩证关系的哲学分析框架,在哲学本体意义上理解和界说劳动,所以才有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和哲学性论证。问题在于,政治经济学意义的劳动如何理解?这种劳动与异化劳动理论意义的劳动是什么关系?《手稿》并没有对这样的问题做出回答。支撑这一结论的事实是,马克思把劳动理解为商品,这种商品有价格,具体表现是劳动者的工资[4]123;128。这说明此时的马克思还没有区分劳动和劳动能力,甚至还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客观存在。不区分这一点并作出科学的原创性说明,就不可能找到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发现剩余价值更是无从谈起。没有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作为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异化劳动理论,只能说是伟大的哲学洞见,不能说是经验事实意义上已被确立的经济哲学理论。

哲学意义的异化劳动理论与政治经济学意义的劳动价值论之间存在本质联系。它们论说的是同一对象即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论说的是同一种关系即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对立关系;论说的目的一致即说明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只具有资产阶级法律规定意义的合理性,不具有经济合理性。在看到二者之间本质联系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它们之间的重大区别:其一是哲学性质判断与经验事实判断之间的区别;其二是判定标准不同,一个是“完整的人”,另一个是价值及物质财富的真正创造者;其三是理论目的不同,一个是确定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的非人性质,另一个是确定剥削事实的客观存在,二者有机统一,使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非人性质的结论建立在经验事实的客观基础之上。

完成这一伟大跨越的文献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马克思发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旗帜上大写的独立、自由和平等有其真实性的一面,具体表现是劳动力市场上持有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与拥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之间的交换。但马克思更发现,仅凭这一环节就为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性质下结论是片面的,具有欺骗性质。这样说的理由是“流通本身不包含自我更新的原理”,这种交换事实上的平等已被破坏[8]210;243。资本家之所以用货币资本购买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目标是其中潜在的使用价值,资本家购买的是这种使用价值的支配权。一旦劳动力市场上的交易完成,情势立刻发生根本性逆转,劳动者进入资本家掌控的生产过程,开始进行异化性质的劳动。后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以文学笔法刻画了这一貌似平淡无奇实则极其重要的关节点[7]204-205。

劳动过程的结束意味着产品的出现。马克思指出,产品的价值构成即对象化在资本中的劳动时间表现为一个由三部分组成的总量:第一部分是对象化在劳动原材料中的劳动时间;第二部分是对象化在劳动工具中的劳动时间;第三部分是对象化在劳动价格中的劳动时间。第一和第二两个组成部分始终不变,虽然它们在生产过程中会改变自己的物质存在方式,但作为价值它们始终不变。只有第三部分被资本用来与性质不同的东西相交换,即一定量对象化劳动与一定量活劳动相交换[8]281-282。政治经济学认识历程进展到这一步,距一个伟大的发现只有一步之遥。“资本和劳动之间的交换”“尽管从工人方面来说是简单交换,但从资本家方面来说,必须是非交换”,“否则,资本就不可能作为资本,劳动就不可能作为与资本相对立的劳动”[8]282。“非交换”的地方在哪里?马克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指出了“非交换”的地方。“如果维持工人整个工作日的生存,只需要例如半个工作日,那么,产品的剩余价值就自然产生出来了,因为资本家在[劳动]价格中只支付了半个工作日,而在产品中得到的却是整个对象化的工作日;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东西同后半个工作日相交换。使他得以成为资本家的,不是交换,而是这样一个过程:他在这个过程中不经过交换就得到了对象化的劳动时间,即价值”[8]285。

客观事实明证可鉴,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剥削现象再平常不过,以至于时时处处地发生。用基于这种事实而来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说明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的哲学性质是异化,谁能说这不是基于经验事实而来的哲学性理论呢?

七、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问题

《手稿》写作的开始分三栏进行: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这是资产阶级经济学自亚当·斯密以来就严格奉行的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由三个三位一体的公式组成:劳动—资本—土地,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生产要素公式;工人—资本家—地主,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公式;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基于生产要素而来的分配公式。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实际来说,三位一体公式是过度逻辑抽象的结果,现实中的资本主义生产绝非如此简单。在后来写作的《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专设一章“三位一体的公式”,借以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这是一个着了魔的、颠倒的、倒立着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资本先生和土地太太,作为社会的人物,同时又直接作为单纯的物,在兴妖作怪”[6]940。马克思的批判一语中的,三位一体公式基于资本家和地主的利益需要而来,为他们的剥削行径进行学理性论证,唯一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者及其创造性活动的地位则是被严重降低。

从《手稿》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分析框架内开始写作的情况看,马克思还没有在自觉意识层面发现资产阶级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根本性缺陷。发现这样的缺陷,以自己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与之相抗衡是摆在马克思面前的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是十几年后的事情,具体的文献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当然,我们应当看到事情的另一面即《手稿》突破资产阶级经济学分析框架的表现。第一,从“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一节开始,马克思已不再顾及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而是按照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进行质疑和批判。此为外在形式意义上的突破。第二,马克思的价值立场、知识结构、研究目的和学科性质理解等原因是决定性因素,它们必定促使马克思在自觉意识层面发现资产阶级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根本性缺陷,进而创立自己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用事实证明资产阶级经济学分析框架背离了客观实际。

这一任务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基本完成。虽然这部著作中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还不太完整,有待完善的地方还有不少,但主导性内容已经具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不是像资产阶级经济学那样只进行静态的要素分析(基于此可称资产阶级经济学为静态要素论),而是进行动态的过程分析,基于此可称之为动态过程论。作为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动态过程论,由大、中、小三个三段论式过程分析构成。大三段论分析的对象是前资本主义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和后资本主义生产即共产主义生产[8]107-108。虽然这里像《手稿》一样是讲人之发展的三个阶段,但是实质性内容是三种不同生产方式造成的人学后果。中三段论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主体性结构,指称内容是资本的流通过程、资本的生产过程和资本作为结果的东西即利润的实现和分割过程。小三段论为中三段论服务,目的是找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和逻辑起点,表现出来的是商品、货币和货币转化为资本①相关内容可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第293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15、193页。。

仅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问题就能发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动态过程论分析框架更符合资本主义生产实际,更容易从中得出科学性结论。放大视野地看,马克思动态过程论的分析框架表现出不同于资产阶级经济学静态要素分析的如下特点。第一,马克思做到了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表现于看问题的视野、分析问题的方法和具体的理论结论等方面。第二,马克思做到了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统一。马克思的分析重点是“当下”的资本主义生产,这种生产具有过程性进而具有历史性。马克思总是不忘记找到和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起源和演化轨迹。第三,马克思做到了价值立场与科学探讨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为劳动者说话的价值立场坚定不移,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科学探究并从中得出科学性结论。第四,马克思做到了逻辑与历史的有机统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叙述逻辑起点是商品。这不是任意选取的结果,也不是权宜之计,客观历史演化过程就是如此,资本主义生产的实际运行过程也是如此。这里的“历史”指称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事实起源意义的历史。资本主义生产的最早起源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扩张与发展,可以追溯到11世纪②相关内容可参见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陈国栋译,商务印书馆,2006,第53、97页;雷吉娜·佩尔努:《法国资产阶级史》上册,康新文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第1页。。二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据主导一切、压倒一切地位的演化过程。用马克思的话说,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中财富的“元素形式”[7]47。

八、讨论性结论

1.《手稿》的原生态语境是纯哲学还是经济哲学?此为能否准确全面理解其思想的前提性问题。近百年的《手稿》理解史明证可鉴,观点不同甚至尖锐对立的研究者都在纯哲学语境中理解《手稿》,各不相同的理解结果与《手稿》原生态思想之间是渐行渐远的关系。这样的语境情势昭示我们,关注《手稿》语境问题,在经济哲学语境中理解《手稿》,才能得到符合马克思思想实际的结果。

2.《手稿》的纯哲学语境解读带来了被研究者所忽略,但对准确全面理解其思想产生致命影响的理论后果,即无视《手稿》思想真正理论缺陷的客观存在。《手稿》理论缺陷产生的原因有二:一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功力还未积淀到一定程度,二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演化历史的了解尚欠火候。解决这两个问题,《手稿》思想的理论缺陷就能得到弥补,《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资本论》就是证据。这样的理论情势昭示我们,从纯哲学语境的角度理解《手稿》思想,不顾及马克思艰苦卓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过程及其思想成果的阶段性质,无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对哲学思想形成的决定性影响,就不可能得到符合马克思原生态思想实际的结果。

3.以往研究忽略《手稿》理论缺陷的另一种后果同样严重,即文献视域过于狭窄。研究者聚焦于《手稿》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之间的思想关系,再现出来的是《手稿》思想与费尔巴哈哲学思想和黑格尔哲学思想之间的关系。过于狭窄的文献视域与纯哲学语境理解方式的盛行,再加上意识形态因素渗入其间并施加影响,使学术界想要准确、全面地理解《手稿》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困难。就真实情况说,《手稿》思想实际演化轨迹意义的文献视域比前已述及者要宽广得多,典型者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资本论》。这样的文献视域情势昭示我们,如果能从《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三点一线地理解《手稿》思想,兼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那么,其中的理论成就、理论缺陷和思想史意义的地位与作用,马上就能显现出来。

猜你喜欢

资本化政治经济学手稿
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坚持和发展
大家手稿
收益法评估房地产价值相关资本化率大小排序性问题分析探讨
——以杭州市为例
作家手稿
军工资产资本化现状及问题研究
作家手稿
50强上市房企资本化利息情况研究
孟加拉国2010年以来经济迅猛增长的政治原因浅析——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丢失的手稿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