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阅读享受语文之美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2021-12-03江苏省苏州市枫桥中心小学朱俐娇
□江苏省苏州市枫桥中心小学 朱俐娇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播种的季节埋下一粒种子,就会在收获的季节得到一分收获,这个理论在教育行业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小学教育作为整个人生教育旅程的起点,对整个人生的走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从小养成什么样的习惯,这个习惯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影响学生的个人发展。比如,有些男孩子天性好动,善于思考、弱于死记硬背,那么这类型的学生普遍理科成绩优异,而且对于理科课程的学习非常感兴趣,善于自主学习,这类型的学生以后成长为科研型人才的可能性就非常大。所以,在小学教育过程中,通过教师率先垂范的因势利导,让小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如何让小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感受阅读的乐趣与美好,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一、教师树立榜样效应,引领学生感受阅读的美妙
在《中国诗词大会》播出的期间,全国掀起了一阵学习古诗词的热潮,上到学龄前儿童,下到耄耋老人,都开始发现了中国诗词的无限魅力,这就是整体环境对人们的影响。看到每一位出自各大高校的学生或者各行各业的选手对古诗词信手拈来,听着文史教授讲解一句句五言律诗、一段段七言绝句后面的故事,人们才想起泱泱大国那上下五千年的浓厚历史底蕴,这就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国文化。怎么在语文课堂上也打造一个能让小学生愿意主动阅读,并且真正能在阅读中获取知识的环境呢?我觉得首先是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在教师队伍中,有很多教师水平一般,并且不注意自身进修,导致自己无法成为学生的榜样。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性,善于观察和模仿身边的人和事,在家模仿家长,在校模仿教师和同学。所以,一名博学并热爱阅读的教师形象就是打造阅读环境的入口。小学生们由于年龄偏小,不适宜阅读晦涩难懂的素材,所以像《三字经》《千字文》《唐诗三百首》这样的古诗词就是很好的入门教材。这里就涉及教师的引领作用,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自己就应该是博闻强识的,并且知道补充知识养分的重要,在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自我要求下,才能时刻帮助小学生解析在阅读时提出的疑惑。当小学生看到尊敬的教师都热爱阅读,自然会产生想要阅读的兴趣,这就完成了养成教育的引导作用。
二、营造优良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发现阅读的魅力
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和欲望,怎么保持住他们对阅读的渴望,并将这种渴望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是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一步。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容易来得快,去得更快,当发现千篇一律的背诵乏味可陈时就需要整体环境的巩固和熏陶。在阅读教材的选择上,教师可以适当穿插学生愿意阅读并能舒缓阅读压力的寓言类文章,既有趣味性又能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在学校的课堂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阅读后的心得体会,而不是一味地拘泥读后感的写作,要适当减缓阅读的压力,让学生不再觉得阅读是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作业。除了学校的阅读环境,建议学生家长在闲暇期间可以配合阅读些对自己有益的书籍,一方面给自己及时充电,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家庭中的阅读氛围。所谓书香门第,是每个家长都可以帮学生打造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书香里浸润,发现阅读是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发现在书本中我们还没看到过的世界,才能够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开始产生阅读的兴趣。目前社会倡导全民阅读,但60%的成年人平均一年的阅读量都不足一本书,这就说明阅读仍然没有做到全民普及,这就是阅读要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意义。当小学生从小就热爱读书,愿意阅读,并愿意分享所见所闻给身边的其他小伙伴,这种良性的循环就可以形成阅读氛围的磁场,这就是养成教育的养成期。
三、通过阅读打开眼界,感受世界的真善美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教师在帮助小学生们选择阅读教材时可以以文史为基础,让小学生先通晓古今,再拓展到世界文学。先从历史文化常识作为引导,配合古诗词的背诵,让学生不但会背诗、会讲诗,更会讲诗词后面的历史典故。还有中国抗战时期的优秀爱国主义题材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家国情怀的世界观。例如在讲解《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时,就可以顺带让学生阅读长征时期的文学作品,在课后专门来一堂分享课,让大家都讲讲自己看到的关于那个红色峥嵘年代的故事。现在的媒体信息充斥着生活的各个角落,阅读习惯也在发生着改变,从纸质媒介到网络媒介,有效地干预学生的阅读范围,因此给学生进行科学有趣的合理规划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知识体系,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真正的“真”“善”“美”,能够区分不健康的外来信息,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一定通过报名参加各种兴趣班才能发现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通过阅读也可以找到自己想要发展的方向。像是艺术类文摘,就可以直观地给予小学生色彩的视觉冲击,让小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看懂了那就是有艺术的天赋。这都是阅读的魅力,书籍像一把钥匙打开学生探索世界的大门,里面的知识包罗万象、纷繁复杂。小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更加具体地了解世界、了解自己,比如在学习《春雨》这篇文章时,辅以古典乐器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们在音乐的带领下感受文章的意境,既感受到文字带来的美妙体验,更能感受到古典乐器带来的美的享受,可能就点燃了学习古典乐器的热情。
四、在阅读中,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阅读是一种习惯,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享受这种习惯,不是每个学生的阅读需求都相同,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爱上阅读,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个体的差异化。在教材上的选择要因人而异,理解能力的差异、学习水平的不同,都影响阅读教学活动的结果呈现。所以应该适当放宽一些学生的阅读目标,让学生以快乐阅读、享受阅读为初衷,而不是感受阅读带来的压力,才是阅读习惯推广的初衷。不强制性地规定阅读数量,不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引导而不要求、感染而不强制才是让小学生感受快乐阅读享受阅读的关键。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不是负担、不是必须完成的作业,是学生自主选择的结果,是学生主动要求养成的习惯。让学生自由地选择阅读或者是阅读的教材,更有益于他们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不一刀切式地布置阅读任务,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阅读科目的建议,均衡化地让每一名小学生都能在书中找到快乐,让不同性格、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享受阅读的美,才是最重要的教学成果。
五、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要想让学生快乐阅读,享受语文之美,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养成阅读的习惯,如何营造阅读环境让学生在书海中畅游,如何控制阅读和学生之间的松紧关系,如何让教师自己成为学生阅读路上的领路人。因地制宜地思考上述问题,才是新课改下推广阅读养成习惯的教学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