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提问意识,促进思维发展
2021-12-03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城东实验初级中学徐晓艳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城东实验初级中学 徐晓艳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答”,还要“善问”,要形成独立发现问题、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要让学于生,为学生留有自主观察、思考、探索的空间,让他们有所思、有所问,能形成自主的思考,提升钻研的水平,从而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促进他们数学素养的提升。
一、营造环境,引生提问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控制者,学生也不能循着教师的节奏走。教师要让学于生,营造轻松愉悦的环境,让他们去探索求知,从而产生发现、提问的信心。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兴趣为他们提供探索的任务,并为他们提供自由表达的空间,让他们开展充分的讨论交流,在交流中实现思维的碰撞。教师要加强角色的转变,为学生提供自主成长的环境,为他们的探索提供必要的支持,促进他们探索任务的顺利完成。学生在探索中会有自己的疑惑,会产生自己的思考,会主动提出问题。如在教学苏科版七下“直线平行的条件”一课内容时,教师提出问题:两条直线都有哪些位置关系?两条相交直线会形成哪些角?如果在两直线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条直线,那么这三条直线会形成怎样的位置关系?看一看,想一想,说出你的想法。学生经过讨论后,提出了许多问题:“三条直线会有几个交点?”“直线的变化与角的大小有何关系?”“不同情况下会有几对对顶角?”……教师向学生呈现几种不同的情况,并与他们一起学习同位角、内错角及同旁内角的概念。
二、优化设计,情境引疑
有效的情境能诱引学生猜想,开启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针对抽象性的数学问题,教师要建立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联,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创设情境,给学生带来亲切之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还可以创设故事情境、问题情境、实验情境,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索。如教学苏科版九上“圆周角”一课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时,让学生自主去探索、交流,让他们在猜想、发现、验证中形成结论。教师也可以创设质疑情境,有意识地制造“错误”,促使学生调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去主动思考。
教师创设的情境要具有开放性,能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多角度展开思考,让他们在对比中发现规律,从而形成创造性的表达。教师要采用引导式的提问,对问题进行转化,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提出问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在教学苏科版八下“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一课内容时,教师呈现一些中心对称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图片的变化(将图片旋转180°),说说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以车标引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吸引他们去观察、交流,从而发现中心对称图形的本质内涵。
三、形成策略,掌握方法
教师要改变学生提问量不多、质不高、趋模仿的现状,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教会他们一些提问的方法,让他们提出富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培养学生多向性思维提问的能力,让他们不局限于单一角度思考问题,要学会逆向思维,倒置条件与结论、已知与求证、原因与结果,让学生从问题的解决走向问题的发现,从而产生更多创造性的表达。学生从结论出发反向思考问题,能发现诸多尚未想到的问题,能促进逆向思维的形成。教师要打破学科的界限,要将问题与学生生活、数学应用等联系起来,让学生的提问产生更多可能。教师为学生提供探讨的空间,让他们借助于横向思维产生诸多的新发现。教师要引领学生加强知识前后之间的关联,引导他们从熟悉的元素中提出新的问题,从而从知识背景中催生出许多新的元素。学生在解答过程中会产生自己的思考,会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逐一去解决、发现,会有所提问。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提问进行再思考,能“生根发芽”提出新的问题,让问题获得不断生长,使学生的表达更完整、更通顺。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回答问题,还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形成主动提问、积极思考的能力。教师要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产生积极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