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客家山歌的源流与特征

2021-12-03徐秋菊

岭南音乐 2021年3期
关键词:客家人山歌广州

文|徐秋菊

一、对广州客家山歌源流的再认识

长期以来,主流观点一般认为广州地区客家人是从梅州搬迁而来,客家山歌也就由此传唱而来。笔者多年来在广州地区采访了各地有代表性的老年山歌手,又在广东省方志馆、广州各区方志馆查阅了相关资料,对此有一些新的补充认识。

西晋末年,因动乱,中原地区山西、河南诸省的汉人逃亡至大江南北,再经江西、福建流移转徙,最后定居广东。即,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公元331年)至唐、宋、元、明的一千三百多年间,客家先民由江南、闽、赣一带大量迁入广东,也由此促进了当地生产的发展和文化交流。

据《增城方言志》记载:较早迁入增城的客家人是北宋进士古成之的祖父古全望家族。1《增城县志·人口卷》也记载:南汉大有七年(公元934年)由河南辗转迁居福和镇的古姓,距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了。2

到了明代,大批客家人由福建、江西迁入广州地区,《增城方言志》记载:增城派潭围园邓姓客家人是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由福建汀州迁入开居;3《增城方言志》还记载:增城派潭罗黄洞客家人是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从新丰迁入开居。他(她)们与迁移至粤北、粤东的客家人是同时期的,是中原战乱转辗迁徙大军的各支流到达不同的地方而已。

清乾隆、嘉庆以后,因为战乱,也为谋生,又有许多客家人从福建、江西、梅州(嘉应州)、河源、紫金、新丰等地辗转来到广州,集中定居在增城、从化、花都(花县)、黄埔镇龙、萝岗一带,以及广州的越秀区小北、洪桥街,白云区的人和镇、太和镇、梅花园,天河区的凤凰街、兴华街银河村一带,还有沙河、海珠区的客村等地,由此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客家人聚居区。

太平天国运动是客家人发起的,“天王”洪秀全(1814—1864年)就是花都(花县)客家人,洪秀全家族是在清乾隆、嘉庆期间战乱时,由中原转辗嘉应州石坑堡迁至花县开居的。洪秀全出生于花都(花县)福源水村,后移居到官禄布村。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发动的金田起义,对满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概不予承认,并积极抗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清朝时期大量客家人迁来广州时,珠江两岸肥沃的平原地带已被占据,客家人只能在较偏远的山区荒地定居,生产和生活都很艰辛。客家人在耕田、砍柴、割鲁草、烧炭等劳作之余,喜欢互相唱和,通过山歌把内心的喜怒哀乐表达出来。

清朝中后期,很多客家人迁至今越秀区境内,客家山歌也随之在当地流行。《广东竹枝词》中《广州土俗竹枝词》里记载:同治八年,时任广州汉军副都统的满族人杏岑果尔敏4写了《客家婆》一词:“鱼婆巾底看娇娥,见惯司空也怕她。黑脸黄毛双赤脚,原来是个客家婆。”5这说明当时客家人在广州城区已较为多见。关于越秀山的客家山歌,《镇海楼史文图志》记载:明清时期的一首广州竹枝词写道:“中秋月下唱山歌,粤秀山头客户多。试上五层楼一听,军歌相和更如何。”6这首词生动描绘了中秋佳节驻军的军歌和客家人的山歌相互唱和的热闹场景。这里说的“客户”是指客家人,明清时期,广州越秀山脚下驻有军队,经常在操场上唱军歌,与越秀山上客家人唱的客家山歌交相辉映。

这些说明,广州地区的客家人不仅有从梅州这些粤东地区辗转迁徙而来的,也有直接从广东北部地区辗转至广州的。

二、广州客家人的“山歌会”与山歌风气

广州客家人一边劳作一边传唱山歌,形成了“山歌会”的传统。清朝时期的诗人叶廷勋7的《广州西关竹枝词》写道:“佳节中秋兴不孤,浪游俦侣逐群呼。人传今夕山歌会,试问黄沙去也无。”8意思是中秋佳节不会孤单,人们成群结队、双双对对赶往山歌会,问你还去黄沙吗?描绘了中秋佳节举办广州客家山歌会的热闹场景,印证了明、清时期广州就已有客家山歌会了。

民国时期,从化、增城、花都(花县)、黄埔镇龙一带,以及梅花园,天河区的凤凰山、兴华街银河村,人和、太和一带的山间田野到处传唱山歌,不少家族祖辈都会唱。至民国末年,增城、从化、花都(花县)、联和街和九龙镇几乎人人都会唱山歌,村村都有山歌能手。举行安龙打醮时,几乎晚晚都唱,村村都唱,村与村之间还进行斗歌,十分热闹。

抗日战争时期,广州客家山歌有了新内容和新作用。共产党利用客家山歌宣传抗日,发动群众参加抗日。1940年,抗日英雄肖光星到四水书房宣传抗日,唱了很多客家山歌,黄埔区油麻山革命老战士吴胜对此有所记录:“歌仔一唱闹洋洋,各位同胞听分详。什么歌仔唔会唱,一味系来唱救亡。”“油麻山上好地方,不论东乡或西乡。革命斗争根据地,红旗飘飘迎风扬。”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歌不仅在山间田野传唱,还进入城市的公园和广场。据民俗学家揭英丽考证,10至少从1953年开始,广州洪桥街的客家人便形成了傍晚到越秀山唱山歌的习惯。由于当时三班倒的工作制,夫妻相聚时间不多,当地客家人一来出于打发空闲,一来为了乘凉,便经常傍晚来到越秀公园靖海路的山坡上聚会,唱山歌娱乐。

除了气氛热烈的越秀山客家山歌墟,越秀区烈士陵园、黄花岗公园、天河区火炉山公园、从化区街口河滨公园、花都区花果山公园等公共空间都常举办群众性的客家山歌表演活动。此外,一些客籍人士也在家中或小型聚会时唱山歌,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任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的叶剑英、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的丘哲等客籍老友便时常唱客家山歌。1950年叶剑英所作山歌《在广州丘哲家宴》:“蛇羹鱼弹胜莼鲈,越秀山前客不孤。溜到新歌翻旧调,顿令乡思起乘除。”11一词,便记载了叶帅、丘老、朱光等一班老友在越秀北路九十九号丘哲寓所“溜”山歌的欢聚场景。

如今,广州地区有近400万客家人,客家山歌主要分布于越秀区、天河区、白云区、番禺区、花都区、增城区、从化区、黄埔区、南沙区的榄核镇等地的客家人聚居区域。有名气的山歌协会和山歌队有几十支,有规模的山歌墟有10多个,其中坐落于繁华都市的越秀山客家山歌墟名声已传遍世界的客家圈。

近年来,广州各区纷纷举办各类客家山歌比赛和展演活动,山歌协会和山歌队纷纷成立,并印刷和出版了一批山歌资料,提高了山歌艺术表现水平。如1996年越秀区洪桥文化站牵头成立了“洪桥街客家山歌协会”,2000年洪桥街被授予广东省“民俗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2000年以来增城区文化部门先后组建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艺术团、荔城老年客家山歌队、派潭山歌队、春牛山歌队,并于2010年出版《增城客家山歌精选》;2007年花都区委宣传部主办花都首届文化欢乐节“同台共唱花都好”客家山歌擂台赛,最鼎盛时期,花都区有13支山歌队;2019年越秀区举办庆祝广州越秀山歌墟70年暨“雄涛杯”广东省客家山歌擂台邀请赛;从2005年至今,天河区凤凰街文化站连续举办多届凤凰山歌擂台赛,还在渔沙坦小学推进山歌进校园;花都区花山镇、太和镇的小学和黄埔区九龙镇的小学、增城中学、广州市协和中学、星海音乐学院等,都积极开展客家山歌进校园活动,对传承和弘扬广州客家山歌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广州的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民间歌曲,是客家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一代代人口耳相传中,滋养着一方水土,其中广州的客家山歌就是生活在广州地区的客家人勤劳智慧的生活写照,是广州客家人重要的艺术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社会价值。它委婉情深、舒展流畅、洒脱自如、紧慢有序,忧愁中带有抗争,绕韧中带有自强,象征着客家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性格。

客家山歌受所在地文化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地域特点,由于客家人落地生根的生活环境与本地融合的群体不同,歌调也会不同。广州客家山歌有着自身特色鲜明的艺术特点,形成了《过山拉》《舞春牛》《圣公调》《霸腔山歌》《打斋腔》《四句板平声》等多种独具广州特色的山歌歌调,除《四句板平声》外,其余各歌调都是广州地区客家山歌的特色歌调,在其他客家地区是没有的,尽管它们的歌词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唱出了客家人的辛苦生活。广州的客家山歌既有沿袭中原文化及福建、江西、梅州、河源等地区客家山歌而一脉相承之处,又有融入了广府文化和广州都市文化的独特特点。

体裁方面:四句板、四句八板、五句板、号子山歌,其中四句板是广州客家山歌中最普遍的体裁。

曲调唱腔方面:过山拉、舞春牛、圣公调、四句板平声、霸腔山歌、打斋腔等独具广州特色的歌调。

歌词题材方面:爱情歌、劳动歌、宣传歌、颂祝歌、娱乐歌、习俗歌、叙事歌、节气歌、拆字歌、猜问歌等等。

演唱形式:独唱、问答唱、尾驳尾的对唱、擂台唱、合唱、表演唱等。

演唱活动方式:日常劳动间、民俗活动时、在节假日时形成的固定演唱场所,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交流演唱或表演。

参与人群:农民、工人、城市居民、个体经营者、离退休人员,有专业歌手也有业余歌手,有老师也有学生。他(她)们中有的是师承关系,也有一起活动时互相影响而认识的,还有山歌传承人或活动积极分子领头活动。参与的群体包括专业的客家山歌演唱家,也有来自各地的客家山歌爱好者,还有组织在一起的山歌协会和山歌队等。

四、广州客家山歌的特色

1.四句板的艺术特色

四句板是广州客家山歌中普遍流行和常见的体裁形式,亦称为本体山歌。歌词结构是四句,每句七字,一、二、四句押韵,歌词近似竹枝诗,诗味浓郁,擅用比喻、双关、歇后、联珠、夸张、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四句板山歌是直接继承自福建、江西的客家山歌体裁,呈现出原生态的特点。花都的广州市级山歌传承人刘小文编的《山歌再起》《山歌十八韵》《山歌飘乡》《郭桂娇山歌集》《廖杨发山歌集》等收录的山歌都是以四句板为主。如他演唱的广州四句板平声:

“肩头一条竹担杆,日日靠佢度二餐,

翻风落水都爱做,几时担得穷筋断?

唔怕苦来唔怕穷,千祈莫去做懒虫,

只靠勤劳一双手,做来做去天会红。”12

从这些歌词里我们可以看到客家人在过去艰苦的生活环境里,虽有忧愁,但也有自强、不服输、坚韧不拔。四句板平声腔板较平缓,用于叙事和即兴演唱均可,一般演唱时可以用平腔正板,情绪激动时可以用快板,此外还有慢板、花腔板、吊腔等,唱时要打起竹板(即“甲塞”)来唱。四句板平声腔是直接从江西、福建流传至广州而未改变的、是保存得最原版的原生态腔体山歌。梅州的五句板与这种四句板极为相似,唱腔和韵味也大致相同,但广州四句板的一些拖音受粤曲影响:如第一句唱前面四个字之后,有个拖音,之后再唱后面三个字,这个拖音就具有粤曲唱腔的味道。广州的四句板平声调是没有改变的竹板歌四句板原腔山歌。

胡希张、余耀南在《客家山歌知识大全》中写道:“竹板歌原本是四句体,据老艺人介绍,竹板歌从江西传入时为四句体,至民国初期(即到梅州后)才发展为五句体。”13又说:“客家人将竹板叫‘甲塞’,因而将竹板歌叫‘甲塞歌’,竹板歌多以五句为一首,因而又名‘五句板’,是过去乞丐、盲人行乞时为讲主家好话加多了一句。”14而已。

广州客家山歌《舞春牛》以祝贺新春、催促农耕、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为主要内容,兼唱爱情故事;以山歌对唱为主要形式,载歌载舞,生动活泼,欢乐诙谐。唱词均与农事有关,如唱耕种、除草、二十四节气等。受粤曲文化的影响,《舞春牛》的传承人郭玉芳表演《舞春牛》时的出手动作和勾脚面的表演,就是模仿粤曲小生的表演的影子。

《圣公调》主要是用于祈福以及其他庆祝场合,因而音调庄重,抑扬顿挫,音色明亮,音节轻快,适合小范围的庆祝活动。

《霸腔山歌》是借鉴了粤剧中黑脸角色霸腔大喉的唱法,唱腔高昂激越、威武雄壮、音量充沛、英雄气十足,是一种富有广府戏曲韵味的客家山歌唱法,《霸腔山歌》的各种拖腔就是客家人受广府文化影响的产物,一听就知道这是带有粤曲味的客家山歌,既有客家山歌的风格特点,又有粤曲唱腔的韵味,它们融为一体,独具一格。

《打斋腔》主要用于客家人去逝以后做佛事,念经安魂,并提醒父母带子女不易,要有孝顺之心等内容。如刘小文唱的:

“香烛一烧佛门开,各路神仙下凡来,

我佛慈悲益民众,积德行善上蓬莱。”15

《打斋腔》还有一种作用,就是客家人在庙会上擎起灯笼在庙里边求边唱:祈求风调雨顺,家运顺通。时至今日仍是花都、增城、从化一带客家人,以及出国在外的华侨或港澳台胞客家人,回乡后必去寺庙祈求心想事成的一种带期盼的祭祀活动时唱的山歌。

2.客家山歌《过山拉》的艺术特色

广州客家山歌《过山拉》是增城、从化、黄埔、花都、白云等各区都有的广州客家山歌歌调,《过山拉》反映的多是广州客家人旧时艰难生活的状况,其结构是四句体,羽调式,以散板为主,节拍松散、节奏自由,演唱时宽广、缓慢、拖拽,随心所欲,听起来有哀愁苦闷的感觉。在旋律上,《过山拉》演唱时结合需要,运用与语言结合紧密的衬词、装饰音,这大大美化了旋律;拖腔常用下滑音、下抖音,这就更加体现出了演唱时的心情。

增城的广州市级客家山歌传承人郭桂娇在《过山拉》中唱道:

“封建社会苦难言,穷人辈辈受熬煎,

三座大山重重压,山区有宝也枉然。

想起旧时真惨凄,九冬十月冇棉被,

餐餐蕃薯邦先粥,三荒四月饿肚皮。”16

黄埔九龙镇88岁的老歌手郭伯爱唱的《过山拉》很有特色,她唱道:

“讲唔来哟想唔来,咸丰四年(有情哥)做一堆,

咸丰四年做堆嬲,唔知人情(有情哥)在唔在?”17

咸丰四年是1854年,说明那时广州民间唱山歌已很盛行。

广州的《过山拉》音调不高,但唱腔特点明显:开口打招呼第一句的“哎”就有“拉”的感觉,而且每句曲调的后半句音都往下方走——伴随着下滑音、下抖音也较多;演唱时喉咙稳住,单田气息与喉咙一起抖,就产生了哭泣、无奈、隐忍的歌唱情境了。这些歌调与演唱情绪的表达,除了对旧时艰难困苦生活的表现外,也与广州的地理环境有关:广州地区的山没有那么高,地形大多属于丘陵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背山面海。因此广州客家山歌的歌调就既包含高亢部分,也有平缓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用《过山拉》歌调赋上新词以后,唱出来的情绪和感觉就不一样了;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幸福生活指数不断攀升,那种唱下滑音时喉咙抖的成分——即表现苦楚的情感,就少了很多,可见,随着时代的变迁,演唱《过山拉》的心境也大不相同了。

五、广州客家山歌歌调的地域根源

客家山歌的音调与特色是与客家人所生存的环境紧密关联的。梅州的客家山歌大部分高亢、辽亮,这与梅州的地势有关。由于梅州的山都较高大,崇山峻岭也多,歌声必须由这座山飘向对面那座山才能听到,音调不够高是听不见的。恵州和深圳一带,由于靠江、靠海而居的客家人较多,有些专家称这些客家人为“滨海客家”,所以“皆歌”是恵州、深圳客家人广为传唱的客家山歌,其曲调也较平缓;深圳的其他山歌如石岩山歌、盐田山歌、龙岗山歌等也都不以高亢的音调为主。

广州作为大都市,更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呈现出了与粤东北、粤北、赣南等客家聚居山区截然不同的特质;又由于受广府文化的影响,不仅歌调独特,而且在体裁、歌词、演唱、活动、参与人群等方面又有着自身特点,风格上也呈现出了融合于客家文化与广府文化的特点,尤其受到粤曲的影响,成为传统文化在城市生态中活态传承的生动典范。

现在广州市区,越秀山、银排岭、黄花岗、火炉山等丘陵公园以及增城、从化、花都、黄埔镇龙等郊区山地都形成了热闹的山歌墟。目前广州地区近400万的客家人,在独特的地缘条件下,形成了聚居的现状,为这座大都市中的客家山歌传承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客家山歌传至广州后,在潜移默化中与广府文化有了联系。如越秀山上广州八景之一的镇海楼前身是南汉的歌舞冈,18是歌舞表演之所,广府文化研究者曾大兴明确指出“镇海楼建在歌舞冈原址之上”。19随着时代的变迁,昔日越秀山的歌舞表演逐渐被后来的客家山歌所取代。曾大兴在2010年作的竹枝词《客家歌墟》中,将广府地区的历史文化与客家山歌艺术联系起来:“越王台上木棉花,镇海楼前竹影斜。不着铅华存本色,客家一曲动千家。”20广州《镇海楼史文图志》还记载了清代光绪戊子进士、台湾爱国人士、著名的客家教育家丘逢甲21先生的《镇海楼二首》的诗:“独上层楼唱越风,慰佗城郭夕阳中,九州南尽馀沧海,万里秋高作禺公。”22在《论山歌》中写道:“粤调歌成字字珠,曼声长引不模糊。诗坛多少游腔调,有此淫思古意无?”23丘逢甲的诗作,借鉴客家山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同时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异质文化,并得到黄遵宪的赞赏。

可以看出,广州客家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演唱的山歌,很智慧地吸收了当地的音乐文化。

从音乐风格看,由于广州客家山歌流布于以粤剧、粤曲为典型的广府地区,长期受粤曲的影响,所以音乐旋律除了保持客家山歌风格外,在《四句板平声》《霸腔山歌》《打斋腔》等唱腔中还能听出一些粤曲音调来,而且表演时也带有粤曲表演意味,这是广州客家山歌的特点。

广州客家山歌深受海外侨胞、台湾同胞、粤港澳大湾区乡亲的欢迎。改革开放后,曾应邀到巴拿马、法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去表演,每次都获得成功,当地的报纸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甚或置于头版头条予以大力宣传;同时,还经常被邀请到恵州、中山、深圳、河源、韶关、汕尾、东莞等地去表演和交流。

广州客家山歌作为岭南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将它挖掘整理传承好,激发其内在强大的生命力,使广州客家山歌焕发出更加迷人的艺术光彩。

注释:

1.王李英编著《增城方言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2001年9月第2次印刷,第1页。

2.徐亮主编《增城县志·人口卷》,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版,第123页。

3.《增城方言志》,第1页。

4.杏岑果尔敏(1834—1900年),满族隶镶黄旗,又号铁梅,科尔沁人。

5.钟山、潘超、孙忠铨编《广东竹枝词》,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版,第94页《广州土俗竹枝词》。

6.李穗梅主编《镇海楼史文图志》,花城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87页。

7.叶廷勋,清代作者,字光常,南海人。

8.《广东竹枝词》,第146页《广州西关竹枝词》。

9.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志(上)》,方志出版社2015年版,第228页。

10.揭英丽《都市里的草根——广州市越秀客家山歌墟考察》,2009年9月3日中国民俗学网。

11.袁小伦《“越秀山前客不孤”——访李祯荪谈叶剑英赠丘哲的一首诗》,2014年12月15日《红广角》,第31页。

12.据笔者采风收集。

13.胡希张、余耀南《客家山歌知识大全》,花城出版社1993年版,第134页。

14.《客家山歌知识大全》,第133页。

15.据笔者采风收集。

16.据笔者采风收集。

17.据笔者采风收集。

18.《镇海楼史文图志》第194页及注释:清代陈恭尹写的《镇海楼赋》记载,镇海楼是南汉时期的歌舞岗。

19.2020年1月12日中央电视台第10台《百家讲坛》。

20.曾大兴:竹枝词《客家歌墟》,广州《诗词》2010年10月30日。

21.丘逢甲(1864—1912年),原名秉渊,字仙根,号仓海,清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祖籍广东蕉岭,抗日护台民族英雄,爱国诗人,教育家。

22.《镇海楼史文图志》,第130-131页。

23.谭元亨主编《广州客家文化》,羊城晚报出版社2019年1月版,第461页。

猜你喜欢

客家人山歌广州
山歌还要妹起头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山歌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苗山歌
赖炜炜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