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生活与课程
——基于生活视角下的课程生发与建构
2021-12-03文吕燕徐慧
文 吕 燕 徐 慧
《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儿童的直接经验是儿童在大自然、大社会中通过各种活动获得的。只有将生活与儿童相融,将儿童成长和需求作为教育追求的本质,教育才可能真正发生。
一、幼儿园课程与生活相脱离的原因
随着课程游戏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虽然教师将视角逐渐转向儿童生活,但事实上还存在着儿童与生活、生活与课程脱离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够充分;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幼儿生活衔接不够紧密;教师课程开发的意识不够凸显等。课程开展缺乏生活性和灵动性、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不够到位
大多教师虽明白课程应追随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但他们不能正确地对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进行价值判断,有时儿童的兴趣只是短暂的喜欢,而非深层次的好奇。
(二)教师对生活价值的认定不够充分
“一日生活皆课程”。但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一颗好奇的心,对于生活中的偶发事情熟视无睹。
(三)教师对生活和课程的联结不够敏感
生活是课程生发的源泉。但教师更多的关注自己的想法,很少去细致观察儿童在生活中的行为表现。
二、幼儿园课程与生活价值的认定
要想改变生活与课程的脱节现象,还需要教师重新认定课程与生活的价值,要真正理解课程与生活、儿童发展的关系,要真正认同课程必须回归儿童与生活的理念。
幼儿园课程是达成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儿童获得有益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开展课程时教师需要注意:
一是课程要突出以儿童为中心。教师要摒弃成人思维,减少教师对课程的设计与控制,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儿童,让儿童有更多的自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研究感兴趣的问题。
二是课程要关注儿童的兴趣与需要。教师要积极为儿童创设丰富的环境,提供多元化的材料,让儿童有机会与环境和材料发生互动,不断产生认知冲突,满足儿童好奇、探究和创造的需要。
三是课程要关注儿童亲历的过程。教师要积极创造机会和条件,引导儿童通过观察、探究、测量、记录、分析和表达等亲身参与课程,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四是课程要与儿童生活紧密结合。教师要积极关注儿童的生活,让生活为课程提供生动、鲜活、充满情感的素材,引发儿童积极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支持课程不断向上生长。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 “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的准备。”因此,教育就是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回归生活,就是让儿童去亲近自己的生活,真正感受自己生命成长的有力脉动。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生活为儿童学习提供了自由的空间。《新西兰幼教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的质量就体现在一日生活的质量,让每个幼儿充实地过每一天。”成人不要人为去安排和控制幼儿的生活,而应学会尊重幼儿的生活与发展的规律,尊重儿童的兴趣和意愿,让儿童按照自己的节奏自然进行。自主安排活动内容、活动时间,自主选择活动材料、活动方式、学习伙伴等。
二是生活为儿童学习提供了真实的场景。杜威曾经提出一个经典论断:“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他认为儿童本能的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在儿童时期,生活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儿童的学习就是在吃、喝、拉、撒、睡等活动中发生的。
三是生活为儿童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它不仅是课程开展必要的物质基础,也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比如,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充满神秘感的日月星辰以及交替变化的季节等自然资源;比如,不同地方的民俗风情、地域特色、历史人物、民间艺术、地方特产、家乡风光等文化资源,都为课程开展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支持。
三、幼儿园课程与生活融合的路径
既然儿童的生活蕴含着如此多的资源和契机,那么教师应该唤醒儿童生活与课程的联系,让课程回归到儿童的生活,让课程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支持儿童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取经验。
路径一:是与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融合。一些有意义的学习通常发生在儿童日常的生活之中。就是要细致观察儿童的行为,认真倾听儿童的表达,积极与儿童进行对话交流,了解儿童的真实想法,并以此为切入点,顺着儿童的好奇积极回应。因为儿童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是儿童主动学习、创造学习的前提和动力。比如,在种植园劳动时,幼儿并没有对植物生长给予关注,而是对叶子上大大小小的“洞洞”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感到好奇,叶子上的洞洞是哪里来的?为什么洞洞的颜色不一样?怎样才能让叶子没有“洞洞”?……他们围绕这些问题讨论了很久,于是,关于“叶子上的洞洞”课程便展开了。
路径二:与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融合。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环境,是儿童学习、游戏的大课堂和活教材。教师可结合资源、环境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整合儿童各领域发展的教育目标,对其进行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比如,有些幼儿园地处果园附近,每当果子成熟,教师就可以和儿童展开果子的采摘、分享活动,让儿童体验丰收的喜悦;也可以将吃剩下的果核进行比较性发芽实验,进行种子生长过程的科学探究活动;还可以发挥果叶和果子的药用作用对儿童进行身体健康教育,让儿童懂得植物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又如,有些幼儿园地处长江之滨,有着丰富的江沙资源,教师根据儿童喜欢玩沙的天性,结合沙对儿童发展的教育价值,可以和儿童展开沙画创作、沙雕建构、沙盘故事及沙池游戏等活动。不仅能拓宽视野,丰富经验,而且能帮助儿童获得艺术审美、想象与创作等能力的发展。
路径三: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融合。所谓热点问题,就是指近段时间发生的,受到大家广泛关注且在儿童群体中引发热议的事情。关注热点问题实际上也是引导儿童更好地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情感态度的发展都有益处。比如,新冠疫情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带来严重挑战,也给儿童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教师可以从中挖掘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与儿童探讨。如结合疫情对儿童进行生命健康教育,让他们明白身体健康对人生存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懂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再如,教师可结合疫情中发生的典型事迹,向儿童讲述一些感人故事,引导他们懂得学会感恩身边的人。
路径四:与生活中的活动环节融合。由于儿童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不可能凭借抽象的符号系统进行逻辑推导,而是依赖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当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为儿童所熟悉时,他们便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要重视一日环节的组织与开展,将儿童熟悉的一日活动环节等内容与教育目标进行有效对接,自然、有机地渗透其中。比如,早上来园活动环节,教师除了可同儿童问好,还可以设计个性化的班级签到表,引导儿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来园的日期、时间、姓名或个人爱好等信息,然后以周、月为时间单位统计签到表。不仅能帮助幼儿理解小时、周、月等时间单位的含义,而且能帮助幼儿积累与统计、时钟等方面的相关经验。
路径五:与生活中的偶发事件融合。所谓偶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无法预料的,往往让人措手不及的事情。教师不仅要学会妥善处理偶发事件,更要积极思考偶发事件是否会给儿童带来学习的机会?是否会引发儿童的思考?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偶发事件,与儿童展开探讨和交流。比如,一名儿童去给兔子喂食时发现兔子从洞里逃跑了,便着急地向教师诉说,希望教师把失踪的兔子给找回来。教师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于是带领大家一起想办法,一起寻找兔子。有的制作了寻兔启事的海报;有的在进行兔子失踪的广播;有的还画了线路图准备寻找;有的还邀请门卫叔叔一起帮忙……在寻找兔子的过程中,儿童学会了与同伴协商,学会借助他人的力量帮忙,学会设计方案来解决问题,这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锻炼和成长。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曾说:“课程在儿童的生活中,课程在儿童的行动里。”只有教师真正把儿童放在课程中央,做到立足儿童、回归生活,以科学的态度和专业的精神展开课程,那么儿童就能在课程中蓬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