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点迸发 活力并进”
——以微课程实践促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2021-12-03

好家长 2021年7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班级专业

文 楼 华

在幼儿园教育中,园本课程是幼儿成长的载体,是幼儿经验的积累。班级微课程是园本课程的延展与补充,是园本课程的个性化实施。本文立足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从基于课程意识的转变,引发着力点;基于课程资源的挖掘利用,抓住出发点;基于微课程的再认识,立足研究点;基于微课程实践的梳理反思,突出生长点。在真实、鲜活的实践过程中,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更为适宜、有效的支持。

青年教师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大量年轻人加入教师队伍,虽然青年教师精力充沛、成长欲望强烈,但工作年限短、缺乏实践经验等原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专业成长。如何从“数量扩张”到“质量优化”,成为幼儿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挑战。特别是在课程游戏化全面推进的背景下,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以微课程实践为抓手,帮助他们站在“儿童立场”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更为适宜有效的支持。

一、基于课程意识的转变,引发着力点

如何具备“儿童视角”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的必修课,怎样体现“儿童意识”更是新时期家长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课程意识的转变,不仅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更是课程游戏化理念下的一种敏感的思维和自觉的行为。

(一)依托微课程实践,教师从“看幼儿”到“信幼儿”

园本课程的不断落实让教师越来越关注幼儿的生活,去发现生活中可开发的课程。这里,以大班生成课程“春日密语”活动为例。实施前,我们围绕幼儿经验与周边资源进行剖析,让青年教师在实施前就看到了课程生发的可能性。首先,园领导参与研讨,让青年教师对课程的系统性有一个初步的思考,并协助梳理出“春日密语”思维导图,为青年教师提供参考。其次,鼓励青年教师以表格形式自主预设班级的微课程方案。活动中,幼儿具体做什么、怎么做都由师幼共同讨论,放手给教师自主的空间,帮助他们从课程的角度思考深入推进的策略。青年教师的课程意识也在聆听幼儿的心声、对话幼儿的成长需求中逐渐生根。

(二)依托微课程实践,教师从“重预设”到“重动态”

随着课程意识的不断增强,青年教师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更关注过程与意义,更需要链接理论与实践。例如,在“我的六一我做主”活动中,虽然疫情之下有很多事情不能做,但每个幼儿都有一个美好的心愿。活动前,教师积极征集幼儿想法,通过班级讨论、年级组协调、幼儿园统筹的方式开展。打水仗、户外百变时装秀、七彩泡泡、你猜我演等一个个游戏,从内容的产生、材料的准备、场地的布置、规则的制定等,这些原本由教师设计、准备、制定的内容都变成了幼儿自发的游戏。教师也经历了从开始的主观臆断——发现问题——反思原因——调整内容——跟进观察——师幼协同,在微课程实践中逐渐从主观盲目走向清晰发展。

二、基于课程资源的挖掘利用,抓住出发点

随着课程游戏化理念的生根落地,青年教师对于微课程多样化的组织形式、推进依据和组织策略有了自己的思考,课程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也成为课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班级的微课程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周边的一切资源,而且要着重对资源进行价值剖析,加强对幼儿经验的分析与深度学习的探究。

(一)让幼儿表达,在了解和倾听中把握师幼互动的时机。

如小班微课程《睡莲》、中班微课程《聊聊黄梅天》、大班微课程《水杯排排队》等,当班级幼儿突然对身边的某一事物、场景、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与热情,教师要及时抓住这一信号,提供适时、适度的支持,引发幼儿探究式学习。

(二)基于幼儿经验,在体验和感受中读懂幼儿的发展需求

如小班微课程《身边的围栏》、中班微课程《一米线有多长》《可爱的云》等。实践中,幼儿的行为、态度和语言都成为教师调整互动行为的依据。

(三)供幼儿选择,在支持与激励中满足幼儿的成长体验

如大班微课程《夏扇》、中班微课程《皮影初体验》等,教师在敏锐地捕捉到教育价值后,对可能涉及的内容做了价值分析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多方面的“预设”,静待“花开”,使后期的支持与激励满足幼儿的成长体验。

三、基于微课程的再认识,立足研究点

我们注重青年教师在日常实践中对微课程的研究,通过“有图有真相”“有观察有解读”的支持策略,让他们在微课程实践中,努力以儿童的视角发现课程内容,以儿童的立场审视课程价值,以儿童的方式优化课程实践,从而凸显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精气神”。

(一)报团学习,为专业成长“借力找路子”

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他们最需要了解“为什么要这样”“接下来该怎样”。为此,我们以剖析解读优秀课程实践案例为入手,通过集中学习、小组研讨等形式,给教师以启发,通过集体智慧的思维碰撞,解决青年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困惑与瓶颈。如我们利用“相约星期二”工作室平台,组织青年教师学习幼儿园积累的优秀案例,了解班级微课程的内容来源、教师的站位、课程故事梳理呈现的方式和角度等,让青年教师对微课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邀请优秀教师以“过来人”的身份分享、交流自己开展微课程的经验和感想,让青年教师明确观察、评估、支持是理解儿童的根本。

(二)阶梯审议,为专业成长“借智架梯子”

微课程实践需要教师透过多维的视角,在不断梳理与反思的过程中,加强对幼儿真实生活的关注,发现生活中可开发的课程。因此,我们通过学期审议、主题审议、大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等不同阶段、不同群体、不同层面的阶梯式、交叉式审议,持续研讨和分析课程实践中资源、内容、实施途径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不断调整审议的视角,为青年教师在微课程实践中找到适宜的方法和策略。

(三)对话问题,为专业成长“借法搭台子”

微课程实践过程中,青年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最大的困难是“未知如何应对”。为此,我们鼓励青年教师勇于直面“真问题”,敢于研究“真问题”,力求解决“真难题”。我们通过每周一次的“经验对对碰”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研讨平台,解决他们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四、基于微课程实践的梳理反思,突出生长点

在微课程实践中,教师只有不断研究新情况、新环境、新问题,不断反思教育教学行为,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一)信息收集析价值

微课程实践中,我们鼓励青年教师以照片、文字、视频、展板等形式,及时记录和分析幼儿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发现、问题、调整策略等。一方面,青年教师在收集更多真实的数据信息时,有利于他们去解读和理解幼儿的兴趣和行为,从而根据需要做出更有价值的回应。另一方面,显性的环境让我们能及时了解班级实施的真实情况,引导青年教师基于幼儿的经验、兴趣与需要做规划、做调整,从而帮助他们在推进过程中学会聆听和等待,更多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更好陪伴、支持幼儿的学习,并以更积极、开放的心态观察幼儿、研究幼儿。同时,注重展示幼儿学习经历,分享幼儿学习旅程。既能让幼儿与教师重温之前的学习过程,推动教师之间进行反思和对话,又有助于家长了解幼儿经历了哪些生动有趣、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二)梳理推广扬智慧

在课程实践中,我们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撰写案例、随笔等,及时积累教学经验和教育智慧。对于青年教师的课程故事,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他们从撰写视角、理论支撑、框架搭建等方面调整优化,让课程案例更生动、更科学,指导青年教师从实践走向理性的思考。同时,利用幼儿园微信发布、园本研修、参与市级研讨交流等途径,让青年教师参与分享交流。这些分享交流,能让教师回顾和共享微课程实践中的“珍贵时刻”,对这些“珍贵时刻”的放大品读,有助于教师感受到教育的幸福,激发青年教师在微课程实践过程中更自信、更主动探索新的想法和方法。

别具一格的微课程实践是幼儿潜移默化接受教育的一种途径。这些实践探索的过程始终透着勃勃生机,这种生机来源于青年教师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对幼儿成长的尊重和对未来发展的突破:从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与生活经验来生成课程;从关注幼儿的探索、实践来推进课程;从关注幼儿的发展需要来延伸、调整和改进微课程实践。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班级专业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结合能动专业地方高校提升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班级英雄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