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与维护的分析
2021-12-03张建强
张建强
(甘肃省庄浪县水务局,甘肃 庄浪 744600)
根据当前而言,通过“十一五”与“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现下国内农村供水工程的供水方法从以往的分散供水方式变成了集中供水方式,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不过,部分地区依旧沿用了传统管理方法,导致供水工程维护不到位,建设形式比较单一等问题产生。而农村供水工程的良好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构成部分,全面掌握农村供水工程特征,了解供水工程现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对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和维护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1 农村供水工程特征
1.1 供水形式多元化
农村供水工程部分大规模水厂使用了常规水处理工艺外,并且构成了部分和农村形势相吻合的,可以适合使用在农村的集中与分散供水形式。针对部分居住不集中的农村区域,不利于使用集中供水,需要选择使用集蓄雨水的形式,对部分地表水不足的平原地区,需要抽取地下水,经过对原水资源处理以后,传送到配水管网。经过对农村供水形式展开全面分析可以了解到,国内农村供水管网分布一般为树状网,这种形式的供水管网益于节省投资,不过假设在管网发生损坏情况时,在损坏的管段至之后的全部管段均会发生断水的形式,这就会造成在树状网形式下,用水量小,会发生水量缓慢出现水质变坏的问题。
1.2 管理模式多元化
农村供水工程投资源自我国政府的投资,或省级市区配套与村民筹集产生的,而且还有一些农村地区经过吸收社会资金投入发展供水工程。因为供水安全和村民健康紧密相关,继而引发了村民参加供水监管工作的愿望,导致供水工程构成了多种管理模式。如下几种为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模式。首先,有关水利部门能够对大规模供水工程进行直接管理,借此对工程运行与水资源保护等。其次,企业需要以租赁和转让等模式,对企业开展经营管理模式。最后,和城市自来水厂相同进行管网延伸工程,同时由水厂展开统一化管理,构成城乡同网同质管理模式。
2 农村供水现状
2.1 现状
现如今,党与政府对农村供水问题给予了更高的关注度,尤其是近期投入了很多的物资、财力和人力资源,农村供水得到了持续发展。政府为可以有效解决农村供水问题,发布了诸多文件规定,更新供水模式,在第一时间处理供水问题。水资源供需矛盾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对我国经济发展同样如此,必须要经过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提高供水效率,确保供水安全性,给农村用水提供保障。在过去,中国农村供水方法为分散供水模式,该种模式不能确保安全性,水质不佳,水里面有很多微量元素。而在新技术推动下,各地区进行了集中供水,水资源问题获得了解决,可以确保村民饮水安全。
农村供水涵盖了诸多层面:农民生活、生产用水、畜牧业用水,农村对于水的需求和城市发展需求一致,供水不应当仅仅是为了满足对水资源的需要,也需要确保水质安全。农村集中供水效率不高,关键是由于使用了以往的管理方法,因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需要采取新的管理方式有效处理供水工程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
2.2 存在的不足
2.2.1 不具备长效管理维护体系
根据现阶段,农村地区供水管理控制运行制度看来,大多数地区依旧使用了过去的管理理念与模式,职责划分模糊,职能交叉现象普遍,与此同时缺乏内在动力。并且,由于管理责任不能够贯彻落实下去,再加上管理体制滞后,导致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维护工作难度更大,同时很难全面发挥出供水工程建设效益。
2.2.2 地方财政十分紧张
针对一部分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来说,由于地方财力较为紧张,而且配套资金不能够有效落实下去,因此造成大部分工程项目虽已经构建完成,可是相关管理维护工作并没有做到位,供水工程建设效果差。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当前不管是工程建设材料,还是人工成本均在持续上升。经过调研发现,现阶段管材和水泥等价格相较于以往而言超出了百分之十五,在这里面,人工费用提高了三分之一,工程项目建设整体投资不断提升。而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也在持续增加,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与维护工作很难顺利开展。
2.2.3 工程建成以后管理不当
为能够处理好农村供水问题,在三农问题解决时投入了很多资源用来构建供水工程,不过由于工程项目建设后管理维护工作没有落实到位,造成大多数已经完成的工程项目很难产生作用,甚而经常失修,丢失了运用价值,一些地区群众再一次陷进了饮水安全问题泥淖中。整理以往农村供水情况,在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就是:①供水项目产权模糊,不具备长效管理体制,多数工程项目处在建成与利用、无人进行管理与维护的情况中。现如今,大部分地区农村不具备技术人员,且管理责任没有落实下去,造成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不到位。②电价较高,而水价较低,发生了亏本运行的情况,与此同时工程项目效益很难发挥。③工程项目管理维护主体模糊,有关责任机制不能得到贯彻落实。如,一些地区使用包干的方式,发生了短期行为,长远而言供水工程变成了一堆烂摊子。尽管我国十分关注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不过,地方农村供水工程管理维护工作艰难,在这一影响下造成配套资金不能落实,供水项目建设质量达不到标准,特别是管理维护跟不上,发生了断层现象。
3 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和维护的方法
3.1 构建长效维护管理机制
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和维护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哪一个建立哪一个管理维护与所有权不变的原则。而且,还需要按照实况,建立与本地区实际情况相符的基层农村供水专业管理机构,同时拟定有效的规章制度,可以全面履行集中供水工程管理与维护职责。对县级水务主要管理部门来说,需要建立专业的机构与团队,不但要设置县级供水总站,还要设置农村供水安全管理维修部门,按照维修要求对供水安全工程展开运行维护与管理,与此同时提供维修服务和对应的技术指导。相关工作人员和经费,还有编制全面贯彻落实问题需要严抓,攻克过去技术较弱且人员不够等问题,积极承担起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职责。在农村供水运行维护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指导相关部门与组织机构完善专业管理机制,对人员使用岗位责任机制,在这里面涵盖了水源保护与用水机制等规章制度,如有必要,需要拟定乡规和民约,组织村民学习,借此保证农村地区供水工程可以良好建设与长效管理。而且,还需要使用科学的利益导向方式,使用多种渠道进行资金筹集,使用各种方法开展经营管理工作。
3.2 构建收缴管理机制,保证资金到位
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按照农村地区情况,合理拟定水价与缴费机制,足额收取相关费用保证供水工程效益得以实现。为可以强化后期管理,使用以水养水的方式,确保农村供水工程可以顺利运行,需要严格规范水费征收办法,只要是供水人员均有偿,使用计量举措收费。在这之中,水价核定和水费计收,都需要根据补偿成本和优质优价等基本原则加以操作,明确供水价格合理性。并且,水费收缴和运用需要严格操作,供水企业需要加强财务管理,构建健全的供水工程折旧费和管理维护费用,保证水费可以实现专款专用。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和维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本地区特征,构建健全的工程维修基金管理和运用机制,保证可以安全供水,达到供水工程效益。最后,需要因地制宜构建供水工程运行维护基金,借此处理后期工作资金缺乏等问题。
3.3 强化建成后水量供给与水质监管
农村供水工程项目建设完成以后,供水区域需要合理设置用水计量水表与供水点表,并且要严格把控入户水表,保证计量的合理性,保证水量入户额度充分。对构建完成的供水工程配置水质检测和处理设备,且使用合理的消毒净化技术,确保供水水质满足标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按照各区域情况,转变传统卫生疾控中心使用水质检测费用机制,交由财政部门进行补贴,益于提升水样检测实效性。与此同时,需要依托自来水企业监测技术工作者与有关设施,构建农村网点水质监测中心站点,免费监测水质。
3.4 产权改革,引进市场机制,明确管理模式
首先,促进产权改革,积极引进市场机制。因地制宜明确工程产权,全面改革工程管理体制与模式,引进企业投资建设与运营。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协作等方法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加农村供水工程设施建设和运行。其次,分类推进,明确工程管理模式。在原则上,推行企业化运营专业管理,经过政府购买与经营权承包等方法,促使专业化管理。而针对千人以下工程,需要经过村委会与用水协作组织、用水户协会管理,当然也可以严格根据村规,全面调动起农民参加管理和维护水的主动性,全面促进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与维护。
4 结语
总的来说,农村供水工程对农村居民生活与身体健康有直接影响,而供水工作作为涉及民生的重要工程,对维护社会稳定发展与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与维护工作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建立完善的管理与维护机制,确保资金不断供给,充分满足农村居民的用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