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资源保护与生态林业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2021-12-03罗蓉明
罗蓉明
(云南省会泽县林业和草原局,云南 会泽 654200)
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进入了平台期,加上毁林开荒采石采土行为的不断加剧,导致我国林地资源数量逐年下降,并不利于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生态的平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重视生态林业的建设工作,遵循生态发展规律,提高我国森林覆盖率。从现有的工作入手,分析其中很大的问题,加大管理力度,完善管理机制建设。建设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开展生态林业的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通过法律法规的保障和社会的努力,进一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1 林地资源保护与生态林业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面积宽,管理难度大
在目前的林地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较大的管理难度。首先是由于大部分的林地资源都处于交通不便的区域。森林资源的体量大,交通不便的盲区限制了各种管理方案的落实,也加大了林地资源的管理难度。其次是由于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改变,一些林农采木,伐木后种植果树药材等,改变了林地土地资源的用途。而由于区域地处偏远,无法对其进行科学管制。也并未制定统一详细的管理计划,大部分的林农在思想认知上相对传统,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在选择树种时相对的单一盲目,并没有生态多样性意识这一情况,直接导致生态林业资源的单一性,也会威胁到生态环境,并不利于其他生物的生长。第三,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紧张,占用破坏林地资源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并不会干预这些行为,这就导致林地资源不断减少。最后是由于相关管理部门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源,并未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团队,专业性不足,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手段落后,进一步限制管理工作的落实。
1.2 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
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一个完善的科学的管理机制,导致林业资源保护措施和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落实效果并不理想。并未制定一个合理严格的树木采伐审批制度。审批工作落实不到位,便为一些有心之人留有可乘之机。难以遏制一些不合理的伐木现象。而且,小规模经营与产业化发展之间存在很大的隔阂,两者之间缺乏沟通与联系,并未建立一个合作机制。影响了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也并不利于开展对小规模林农的管理。
1.3 生态林的建设管理相对薄弱
目前来说我国生态林的面积较小,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高,因此在建设方面得不到管理者的重视。而且在生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管理者的认识不足导致生态林的规划落实不到位,生态林的作用发挥效果不理想。针对于生态林建设的管理机制也并不完善。缺乏针对生态林的合理规划工作,目前生态林区的结构相对单一,并没有发挥生态林的价值。
2 林地资源保护与生态林业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2.1 采取分类经营理念
在林地资源保护工作中,可采取分类经营理念,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的结构,落实好保护工作,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开展市场调查工作,了解目前林业资源的具体情况,并分析预判市场的发展前景。根据这些内容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开展分类经营。其次要做好区域的分化工作,环境相对脆弱的区域,应当以修复环境为根本目标,而环境条件比较好的区域,可种植经济果树林和用材林。加强公益林的建设,能够改善自然环境,根据区域的划分,构建出多层次的林业资源结构,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完善林业管理机制
为了确保人力资源保护工作的有效落实,加强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工作。林业部门应当注重林业管理机制的建设和进一步完善注重先进理念的引进,加大资金投入,吸纳更多优秀的人力资源,完善关于林业资源保护和生态工程的相关制度,细化管理细则,引进责任制,将工作职责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加强管理。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严格落实林业管理制度,遵循制度各项内容,避免人为因素造成林地资源破坏。在这一机制中还需要加入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更新思想观念。而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提高林业管理人员的福利待遇,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留住人才,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此外还需要加强基层林业这样的建设,将其作为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的组织。基层林业站需要深入的实地环境开展监管工作,落实各项措施,分析整体结构的合理性,采集各项数据及时上报。为林业部门提供数据开展监管工作,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管理效率。
2.3 加快法律体系的建设
完善的法律体系,能够有效的保护林地资源,促进生态工程建设。是政府相关部门行使职权的基本依据。因此我国应当注重关于林地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首先是推进林权制度改革的进程。该项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确保林地资源为集体产权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承包的形式将经营权和承包权承包给个人或企业。个人或企业享有经营权和承包权,但愿相关的工程项目需要上报报备,通过审批后才可落实。这样不仅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落实好林地资源保护工作,促进林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在林地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中,需要细化各项职责,明确严厉禁止的行为,为执法人员提供充足的法律依据,加大对违法犯罪人员的惩处力度,才能有效的遏止违法犯罪行为。
2.4 增强林地资源保护意识
当今社会,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烈,他们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环境保护这一话题的关注热度持续高涨。通过不断的增强全社会的人力资源保护意识,发挥全社会力量承担这一共同的责任,能够为林地资源保护提供更多力量支持,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林地资源保护的效率,加强生态工程的建设。首先林业主管部门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个平台发布关于林业资源保护的相关信息,宣传法律知识,并公开透明化目前林地资源保护和生态工程建设的一些数据,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引导全社会成员参与到各项工作中,充分感受林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其次,林业主管部门需要落实好自身的职责,开展相关的监管工作,及时披露一些违法犯罪行为,也能使社会公众认识到这些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不断的增强林地资源的保护意识。
2.5 建设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地方政府应当将专项的补偿资金落实到位,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设,激发林地资源的生机活力,充分调动林农经营林地的积极性。可针对各品种划分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等级,并制定相关的福利政策。开展宣传工作,提高林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政策。充分发挥自己的承包权和经营权来选择恰当的树种,规划整体的建设。通过建设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不仅能够弥补当地林地资源的匮乏还能进一步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减少破坏行为的发生。
2.6 增强执法力度,增加植树造林面积
在完善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后,还需要执法部门严格落实各项法律法规,严厉打击非法运输无证采伐的一些行为,保护好林地产业的秩序。当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森林公园的管理体制,做好对执法过程的监管工作,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地方政府可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加大对林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同时还需要增加植树造林的面积。考虑当地的本土植物和生态多样化原则,选择合适的树种,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森林结构。充分应用吉林的荒地资源开荒造林,并做好后续的林区维护和管理工作,防火防盗以及病虫害,增加植树造林的面积,落实好退耕还林政策。
2.7 科学规划生态工程
科学规划生态工程,寻求林地资源保护与林地资源利用的平衡,形成一定的良性循环,也能为林地产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改善环境破坏严重的现状,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地方政府要调查该区域的林地资源情况,制作成完善的资料分析当地的林地资源结构以及生态工程建设需求。开展长远的规划工作,加强对大型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天然林区的保护,规划好个人或企业林业的建设工作,加强审批管理,注重一些公益林商品林的建设发展,还需要合理的选择生态工程的建设区域,完善生态工程的规划建设,进一步实现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我们应当注重林地资源保护和生态林业的建设工作,落实好各项措施,减少破坏环境行为的发生,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在林地资源保护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加快法律法规的建设,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林业保护意识。通过林业部门,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公众三方综合力量,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林地资源,加快生态工程建设的进程。进一步强化林业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