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配种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2021-12-03邢孔萍卢秋咏
昌 捷 ,邢孔萍 ,卢秋咏
(1.佛山播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佛山 528100;2.农业农村部生物饲料重点实验室,江西 赣州 341000)
母猪配种意味着开始新一轮的繁殖生产,如配种失败会导致生产不能按照计划来进行,同时延长母猪的非生产天数,增加了饲养成本。
配种失败,是指发情母猪经过本交或者人工输精后,没有妊娠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有2种:一是配种后没有卵子受精;二是配种后产生了受精卵,但隐性流产了。前者一般会在配种后21 d左右,母猪会出现较为规律的发情。而后者再发情时间,主要取决于流产的发生时间,所以母猪再发情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文章仅论述卵子没能成功受精的配种失败。
1 配种失败有哪些临床表现?
1.1 配种失败的主要症状
配种失败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没有妊娠期的特征。主要跟早期妊娠母猪对比,描述其临床表现如下。
1.1.1 母猪尿液检验
取配种8 ~1 0 d 的母猪晨尿10~15 mL,加入试管中,用水调整比重在1.01~1.025 g/mL之间。加入l mL 5%~7%的碘酒,在酒精灯(或电炉)上加热,至尿液沸腾,观察尿液颜色的变化。若尿液出现红色,说明已有受精卵发育;若尿液呈淡黄色或褐绿色,而且尿液冷却后颜色会消失,说明没有受精卵发育,即配种失败。
1.1.2 母猪的外观表现
妊娠期的母猪性情变得温顺、行动小心、贪吃贪睡。阴门变得干燥并缩成一条线,尾巴下垂。而没有妊娠的母猪,则没有这些变化。
1.1.3 发情周期判定
母猪发情配种后,经过一个发情周期(18~24 d)再次发情,说明其没有妊娠。
尿液检验能准确及时地判定是否配种失败,而实际在规模化养殖场,生产过程中很难操作。一般多以母猪外观表现和发情周期来参考。但是,这两种判定方式,都可能包括妊娠早期的隐性流产。
1.2 配种失败可能的伴有症状
1.2.1 全身症状
母猪患有全身性疾病或者营养不良、体况不佳等。
1.2.2 繁殖器官症状
阴道分泌物增多,有脓血样物质排出体外。或者阴户持续红肿,配种后不褪去。
2 配种失败的分类
母猪配种失败,可能是偶发性的,也可能是屡配不孕。
2.1 偶发性配种失败
偶发性的配种失败,在找到其配种失败的原因并予以及时纠正后,母猪还能进入繁殖群正常生产。如果导致配种失败的原因不能纠正,则可能会转为不孕症。
2.2 屡配不孕
屡次配种均失败,也称为不孕症,一般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2.2.1 原发性配种失败
发生于后备母猪,每次配种均不能产生受精卵。
2.2.2 继发性配种失败
发生于断奶后发情的经产母猪或者后备母猪流产之后的配种失败。
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的不孕症母猪,在实际生产中都应该及时淘汰,以减少母猪的非生产天数,避免造成成本浪费。
3 配种失败的原因
配种成功取决于健康母猪及其卵子、健康公猪及品质优良的精子以及配种过程操作的正确性,三者缺一不可。
3.1 母猪及卵子因素
对于成功的配种,母猪不仅仅需要提供合格的卵子,还需要有精子跟卵子结合的良好条件,以及受精卵能成功运动和发育的体内环境。
3.1.1 生殖器官结构异常
阴道、宫颈、子宫、输卵管、卵巢,是精子、卵子和受精卵输送、运动的通道和生长发育的场所,生殖器官先天性发育畸形或者后天疾病导致的粘连、高胎龄母猪卵巢脂肪浸润等,均可导致配种失败。
3.1.2 生殖系统炎症
母猪生殖系统炎症,轻者不影响受孕,严重时会阻碍精子跟卵子结合,导致配种失败。炎症产生大量的白细胞消耗精液中的能量物质,降低精子活力,甚至吞噬精子而影响受精;同时,子宫颈内如果有大量的脓性液体,会影响精子穿透,阻止精子进入输卵管,精卵不能结合。
3.1.3 母猪全身性疾病
一些疾病导致母猪发烧,体内温度升高,不利于精子的存活,同时会快速消耗精液的能量,导致配种失败。
3.1.4 配种前后的母猪营养
配种前母猪的体况和营养,决定着卵子的质量。如果合格卵子数量太少,将不会成功受孕。配种后母猪摄入的能量过高,会引起体内胰岛素上升,进而间接影响到一系列跟受孕相关联的激素代谢,导致受精卵的损失。受精卵数量不足5个时,母猪也不会产生妊娠反应。
3.1.5 母猪胎龄偏大
母猪胎龄过大,排出的合格卵子数量过少,配种后受精卵数量达不到5枚时,将不会产生妊娠反应。
3.1.6 乱用激素
有多种激素相互影响,参与调节妊娠过程。当母猪发情没有达到预期时,往往被用催情药物治疗。比如只用乙烯雌酚,其结果是母猪有发情表现,但是不排卵。这样的情况下配种,不可能有成功的配种。
3.1.7 霉菌毒素感染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玉米赤霉烯酮属于类雌激素,在用霉变玉米生产的母猪配合饲料中和饲料管理不当时极易超标,母猪采食这类饲料后容易造成发情误判,如果配种,一定不能成功。另外,即便是母猪正常排卵配种,类雌激素还会抑制孕酮的分泌,从而影响受精卵发育,而导致配种失败。
3.1.8 环境因素
当环境条件和外来刺激超过了母猪调节能力,都会产生应激,直接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从而间接影响母猪机体其他激素的代谢,包括跟妊娠启动相关联的一系列激素,而导致配种失败。
3.2 公猪及精液因素
公猪在配种中的作用,是产生合格的精子并把它们送到子宫颈内。精子基因缺陷、畸形、数量不够,将导致配种失败;同样,公猪没有能力运送精子到适当的位置,也不会有成功的配种。1头公猪的精液,可用于50~200头的母猪配种,所以影响面远大于母猪及卵子。
3.2.1 精液异常
精液异常会导致一个群体发生同样的配种问题。
1)公猪因素
公猪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全身性疾病或营养不良、以及生殖器官炎症,均可导致公猪无精子或精子数过少、精子畸形或活力不足,而影响成功配种。热应激对于公猪精液的品质影响很大,应重点关注。
2)精液采集、稀释与储存
公猪的精液合格,但因采集过程中污染、稀释用的营养液质量和配比不当、以及储存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导致精液品质下降,而影响成功配种。
3.2.2 精子运送受阻
交配就是运送精子到母猪子宫颈的过程。配种公猪外生殖器发育不良、性交困难、肢蹄疾病不能有效爬跨等因素,不能顺利完成交配,导致不能有足够数量的优质精子进入发情母猪的子宫颈内。采用人工授精也是同样的道理,在采精过程需要公猪爬跨后射精。
因公猪及精液的品质导致的配种失败,一般母猪在配种后22 d(20~23 d)返情,由此也可以排除母猪及其卵子的因素。
3.3 人工授精操作不当
现代工业化养猪,往往采取人工授精的方式完成配种。操作不当,可能导致配种失败,也影响着之后的配种分娩率,产仔数。
3.3.1 配种时间不准
母猪发情后,错过了最佳配种时间。
1)配种太迟
母猪在配种后2 0 d 内返情(18~19 d)。
2)配种太早
母猪在配种后22 d以后返情(23~24 d)。
3.3.2 操作不当
1)精液吸收量不足
精液没有被送达合适的位置,或者配种时(普通输精法)对母猪的刺激不够,精液没有被母猪有效吸纳。
2)操作对母猪造成伤害
配种过程动作粗暴,输精管不够光滑,以及输精过程中器具污染,导致母猪应激或炎症。
3)配种环境不当
噪声、踢打或环境不良导致的各种应激,都容易分散母猪的精力,使其不能有很好的配种体验,不能产生足够的催产素,帮助子宫收缩吸纳精液。
4 配种失败的对策
认真巡查配种后母猪,如没有妊娠表现的,即可能是配种失败。(注意:巡栏一定要轻,不可过早用公猪查情,避免应激导致母猪流产)。逐一分析并总结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防止再次配种失败。
个体母猪发生配种失败,多从母猪及其卵子着手分析;群发性的问题,从查找公猪及其精液的原因入手;普遍性发生配种失败,应查找是否是操作不当,还应考虑传染性疾病、环境因素、饲料卫生及公猪及其精液等问题。
4.1 优秀的母猪及卵子
母猪应有合适的体况,健康的身体,能适时排出合格的卵子,并有良好的发情表现。尤其是生殖器官健康,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正常,才能保证精卵成功结合。
4.1.1 生殖器官结构正常
强化后备母猪的选育,对生殖器官畸形的母猪,坚决予以淘汰。根据每头母猪的生产记录,淘汰生殖器官损伤的母猪。
4.1.2 健康的生殖器官
及时治疗有生殖系统炎症的母猪,在彻底治愈前不予配种。治愈之后也不能立即配种,等下个情期配种,给母猪留出充分的时间,让炎症部位彻底修复。
4.1.3 健康的母猪
严抓生物安全,最大限度防止感染性疾病传播。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后备母猪充分驯化后入群,并保持母猪群合理的胎龄结构,以维持群体稳定的免疫能力,定时驱虫,综合措施保证配种母猪的健康。
4.1.4 合理的营养策略
选择优质的饲料和科学的饲喂方案,达到配种前后母猪对营养的不同需求。
1)配种前短期优饲
短期优饲用于配种前的母猪,能促进排卵率,并有更多的大卵泡数量。采用中等或偏高的能量,增加糖类的能量来源,对促排卵率、排健康卵子非常有帮助。
2)配种后的减料
配种后,应立即减少饲喂量,尤其是后备母猪初次配种,高能量的摄入不利于受精卵的发育和着床,严重影响配种率和产仔数。根据营养浓度和母猪体重不同,一般配种后1~3 d,饲喂量为1.5~1.8 kg/d·头。配种之后的4周,后备母猪采食量都不要太高,2.3~2.5 kg/d·头饲喂量即可。
4.1.5 更新母猪群
及时淘汰胎龄过大的母猪,并将生产性能不良的母猪从繁殖母猪群中剔除。
4.1.6 不乱用催情药
根据母猪发情的规律,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营养方案,并适时用公猪诱情,促进母猪发情。还不能达到预期发情目标的,可以在兽医指导之下,使用激素类药物促情。不可随意用催情药,有时不仅仅导致母猪只发情不排卵,造成失配。还可能导致卵巢囊肿等,失去种用价值。
4.1.7 杜绝霉菌污染的饲料
选择卫生指标合格的饲料,并随时清理料仓、料线、料槽等,不能让母猪吃到霉变饲料。霉菌毒素在机体不能被降解,会富集在脏器中。所以,对终身繁殖性能影响很大。
4.1.8 良好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母猪配种前足够多的合格卵子排出,配种中母猪良好的配种体验,配种后卵子受精、受精卵发育与胚胎着床。尤其要避免热应激、配种后的噪声、挪动母猪,都会造成配种失败,或者产仔数下降。
4.2 优秀的公猪及精液
配种公猪不仅仅要提供质量优良的精液,还需要有爬跨的能力,强壮的体格、健康的身体、良好的性欲以及健康的生殖功能等,是配种成功的必需条件。应充分利用好优秀的公猪遗传性状放大效应。
4.2.1 优质的精液
1)精力旺盛的公猪
强化公猪的选种与培育,保留优秀遗传基因,尽早剔除有发育缺陷的公猪。通过疾病防控、饲养管理、营养方案和科学的调教,加上适当的运动,让公猪健康且精力旺盛,精液质量优良。保证公猪舍良好的环境,温度15~25 ℃,减少各种应激对精液品质的影响。
2)合理的精液采集、稀释与储存
采精精液的过程,一定要做好清洁、消毒,选择优质的稀释液,检测精子活力和数量,保证稀释精液中合格精子的数量。严格遵守精液采集、稀释的操作流程,以及储存和使用方法。避免精液品质下降,而影响成功配种。
4.2.2 合格的交配能力
通过选育,可以识别并剔除外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的公猪。采取合理的营养及饲喂方案,调节公猪的体况;科学的调教,保持良好的性欲;适当的运动与栏舍面积,让公猪有健康的肢蹄。
4.3 人工授精的正确操作
人工授精,就是要让健康合格的精子和卵子,在适当的时候,洁净的环境下结合。3个条件:时间、环境和结合。
4.3.1 查情并适时配种
1)准确查情
调整配怀母猪舍的光照,保证母猪眼睛位置有200 Lux的光照强度,刺激发情的同时也便于查情。饲养员坚持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巡栏一次,并赶公猪配合查情。一旦母猪有静立反射,马上做好记号。
2)适时配种
不同胎龄的母猪最佳配种时间不同,各有其规律性。一般来说,对后备母猪或经产母猪断奶后间隔6 d以上,出现明显静立反射的,应立即配种;断奶后5~6 d出现静立反射的母猪,在12 h后配种;断奶后小于5 d出现静立反射的母猪,在24 h后配种。但是,母猪个体的发情和排卵规律有差异,有部分观点认为,出现静立反射后全部立即配种,12 h后再配种,又过12 h后仍然静立的母猪,再配一次。
4.3.2 根据操作规范配种
1)保证精液吸纳量
采用普通输精模式时,在配种前,应用五步法和公猪到场,充分刺激母猪,让母猪保持兴奋,产生足够的催产素,子宫收缩促进精液被吸纳,并推动精液进入子宫体。母猪有静立反射20 min后不能配种,要间隔1 h以后再次刺激之后,实施配种。深部输精则没有这个要求,不用充分刺激,也不必公猪到场,相反母猪过度兴奋,输精管内管很难推过子宫颈。
2)温柔操作,避免伤害
应选择优质的输精管,不能有任何不光滑的部分。在插入输精管时,动作轻柔,可以用润滑剂,也可以不用,但是需要转动输精管,母猪阴道分泌液同样可以起到润滑作用。同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保持输精管进入母猪体内是洁净的。
3)良好配种环境
在安静、温度与光照适中、空气良好的环境中配种,让母猪有更好的配种体验,能产生更多的催产素,有利于精液的吸纳。
5 配种失败的后续处理
配种失败后,应做好记录,并分析和总结。对生殖系统畸形等问题的母猪,果断淘汰;如果是疾病原因,经过治疗后,再次发生配种失败,应及时淘汰该母猪。群发性配种失败,应严格评估公猪及其精液,纠正对精液的不当操作,淘汰精液质量不好的公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