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趣味教学,达成高效课堂
2021-12-03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东桥中心小学夏云兰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东桥中心小学 夏云兰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碰到他们十分感兴趣的事物时,才会深入学习和研究。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应当不断想办法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学习的自主性,在有效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有利于达成高效课堂。
一、新颖巧妙的课前导入,让学生肯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合理且趣味性的课前导入是创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在课前进行趣味性的导入,不仅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为新课做好充足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导入的方法很多,可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引入新课,也可以通过一段视频、一个故事或者一个与新课内容有关联的小游戏等导入新课。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一课时,一位老师是这样导入的:老师和全班同学一起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班级同学出现了三种情况:赢老师的、输给老师的以及和老师打成平手的。两轮游戏下来,学生一起玩得津津有味,课堂气氛也非常热烈。接着老师让学生猜测:如果再玩一次,结果会怎样?让学生通过游戏感知输赢是不确定的,引出课题—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另一位老师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游乐场的小视频,有青蛙跳、小火车、旋转木马、摩天轮等学生常见且喜欢的游戏项目,并告诉学生:今天的课就从游乐场出发。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游乐场对他们的吸引力是很大的,通过这个小视频不仅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今天的课充满好奇与期待,而且这些熟悉的场景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使课堂更为丰富、有趣、高效。
高效课堂需要这些新颖巧妙的课前导入,因为它们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肯学,也能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做好对新课学习的知识储备,以良好的学习状态快速进入新知的学习中,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想学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1.教学情境合理,设疑多思増趣味
通过实践表明,知识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求知欲是非常强烈的,合理增加疑问设置,更能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渴望,牢牢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在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加深了学习的深度,培养了积极动脑的习惯,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达成。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乘法的认识》这一课时,徐斌老师将整节课设置成一个动物王国的情境。这个情境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新知,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缓解了学生对乘法这种新运算学习的紧张氛围。徐老师在完成乘法的来源、乘法的本质的讲解后提问:“乘法是怎么来的?”将简单的乘法学习上升到理性思考。这个问题对于二年级的大部分学生来说并不简单,这时,徐老师一声不响,就看看黑板,再看看学生,不急着讲解,而是耐心等待学生主动思考,不一会儿,有个别学生通过黑板上的板书已有所发现,举手道:“乘法是由加法得来的!”徐老师马上追问:“是根据怎样的加法得来的?”由此攻克了这个难点。到这里,徐老师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追问:“如果用乘法的眼睛来看生活,生活中哪里还有乘法?”学生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乘法例子,不仅巩固和加深了对乘法的理解和应用,而且也让课堂更有趣味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小组探究合作,动手操作更趣味
将小组探究、动手实践引入小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探究能力,还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所获得的知识往往能记忆更久,理解也更透。
例如,教学小学劳动与技术“温度计读法”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测量,接着由四个实验小组长统计每位学生的测量结果,再让学生比较自己和同桌的测量值,然后逐次比较实验小组、自然小组之间的测量结果。在实验中,要允许学生之间有不同的测量值,教师的职责是控制节奏,从各个不同的测量值中,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来判断数据的真伪,掌握数值读取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分析不同的测量结果各不相同的原因,评出同桌间、小组之间的最佳结果。最后再归纳温度测量的正确方法和应注意的事项。这样教学,学生面对的不再是纯粹的灌输,而是有自己的直接参与,学生的读法被指出错误后,自然强化了记忆,为在以后的实验中正确地处理数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小组探究合作的模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群体的智力为资源,在互动分享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从而让课堂真正达到高效。
3.多媒体新手段,丰富课堂添趣味
根据学科特点,选择合适的多媒体呈现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也能使课堂变得更生动有趣。在语文学科中,一些优美的图片或一些气势磅礴的动画,甚至AR技术等能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描写的语句,进而得到更多学习的深切感受。在数学学科中,一些图形的变化能直观地让学生看到变与不变,较快地找出共同点与区别,从而较好地掌握重点、攻克难点。在美术学科中,介绍画家的艺术事迹时,教师可把网络上有关的视频、图片资料等提取制作成微课视频,在视频的最后配上几道练习题,强化学生的记忆。合理的多媒体运用,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处理“形象与抽象”的问题,帮助学生克服难点,多样的教学方法也让课堂有趣而高效。
三、个性订制的分层作业,让学生会学
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放入实践中加以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有效反思。在设计练习作业时,可依据学生实际,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可为学生订制合适的分层作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主动、全面的发展。教师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先将学生分层,比如:学有余力的学生、中等以上的学生和暂差生或学困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比如,在学习完《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这一课后,对暂困生或学困生布置重点练习:“87×12+13×12、25×(30+4)、304×22”,让他们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对中等以上的学生,可布置如“99×99+99、35×98”等习题,让学生能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及其变式进行简便计算。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布置“360×52+480×36、999×8+111×28”这种类型的习题,它需要学生先把算式转化成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算式,然后再进行简便计算,需要更高的思维要求。当然,在不同的学科、不同内容下,需要教师用自己的智慧设计出适合自己班级实际情况的练习,让学生会学,更能乐学。
分层作业的设计遵循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的同时,不断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个性订制,少做重复无用练习,让课堂更高效。
综上,趣味性的教学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肯学、想学、会学,在快乐中学习新知,在思考中得到提升,在合作探索中学有所获,在分层作业中人人得到发展,让课堂变得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