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猪气喘病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2021-12-03郑薇
郑薇
(甘肃省庄浪县畜牧兽医中心 744699)
猪肉已逐渐在人们的餐桌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应的,国人对猪肉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猪气喘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传染率高、发病快,会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危害和经济损失,鉴于此,本文对猪气喘病病因及防治措施等问题展开分析。
1 猪气喘病发病机理与症状介绍
1.1 猪气喘病发病机理
猪气喘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是支原体科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消耗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1]。一般来说,猪的呼吸道系统具有防御疾病的三道防线,可以有效抵御外源性异物的侵入,阻隔和消灭病毒、致病菌等,以维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其中,鼻腔是第一道防线,在鼻甲骨和鼻腔黏膜的共同作用下,吸入外源性异物,并分泌IgA 来清除部分病原微生物,以此进行黏膜免疫;气管和支气管是第二道防线,气管内壁存在纤毛系统,纤毛表面覆盖着腺细胞分泌的黏液,可以黏附空气中的外源性异物和病毒,并随着纤毛摆动排出体外,其中部分致病菌会在黏液中非特异性杀菌物质的作用下被杀灭;肺泡的生物活性防御机制是第三道防线,是由肺泡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主导的免疫系统,在溶菌酶作用下消灭病毒和致病菌等。这3 道生理防线作用协同、促进,可以保障猪的呼吸健康。
1.2 猪气喘病临床症状
猪气喘病具有较长的潜伏期,患病猪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并伴随食欲降低、体格消瘦等[2]。在猪患猪气喘病之初,病猪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气喘及咳嗽症状,其食欲会明显下降,同时精神萎靡不振,喜欢站立不动或俯卧在地上,呼吸频率一般为60~120 次/min。大部分体温表现正常,但也有个别病猪体温会稍有升高。在病程中期,病猪食欲会出现较大变化,并伴有咳嗽、打喷嚏及呼吸困难等一系列不良症状。病程后期,病猪会明显消瘦,且皮毛粗乱暗淡,食欲几乎费绝,长时间俯卧地面不起,最后衰竭窒息而死。
2 猪气喘病病因分析
通过上文中的相关论述,对猪气喘病发病机理和临床症状已有相对了解,猪气喘病属于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为猪肺炎支原体,菌体直径300~800nm,其菌体形态通常表现为丝状、点状、环状及球状等,菌体不具备细胞壁结构。该致病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极弱,沾染在猪舍无生命物体中约2~3d 会失去生命活性。在实际饲养环境中,病猪及带菌猪均可以成为该病的传染源,病原体一般分布于带菌猪呼吸道及分泌物中。当健康猪与带菌猪长时间圈养在一起便会被感染。同时,一些生长状况较差、身体抵抗力较弱的猪被感染的概率更大。在猪群中,猪气喘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其病因可大体归纳如下:(1)盲目引种。猪种引进过程中缺乏对种源的有效考察,盲目引种,致使带有感染源的种猪引入猪群,进而诱发猪群感染猪气喘病;(2)养殖环境差。为了降低养殖成本,猪舍缺乏卫生标准的有效执行,猪群生活环境差,加上不科学的饲养方法,导致在养殖过程中被感染;(3)病理疾病。由于猪生长和生活环境差,通常携带大量寄生虫和细菌,容易发生支原体病变,导致猪群被感染;(4)免疫接种失效。不重视防疫,只关注猪瘟疫苗的接种,忽视猪气喘病等其他疾病的防控,导致防疫力度不足,加上接种操作不规范,致使感染概率进一步增加;(5)繁殖技术差。任何一种动物的育种都需要专业、科学的育种技术,有些养殖户为了在短期内获得更多的利益,利用快速繁殖,育种方法缺乏合理性,导致繁殖过程中猪气喘病的进一步传播。
3 猪气喘病防治措施
为了保障生猪健康、生态和安全,养殖人员防控生猪疾病时要注意生态防治的应用[3]。在防治猪气喘病时,应遵循“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应用科学的饲养技术避免猪群患猪气喘病。
3.1 合理改造养殖环境
在养殖过程中,要想避免猪气喘病,应为其提供一个干净卫生的养殖环境。因此,对猪舍进行科学设置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猪舍设置中需要保证其干净整洁、健康环保、通风良好,为其营造出舒适的生长环境。同时,在建造猪舍时还需考虑食物和水源等是否容易获取。另外,为了使猪舍的环境卫生更具可持续性,在猪舍建设中,还需要考虑安装恒温发酵机及清粪机等设备,以便可以及时清除日常排泄物。
由于猪舍中异味太大,必须加强猪舍通风,通常会选择在猪舍中安装必要的过滤及通风装置,以便可以随时调整猪舍温湿度,避免其由于空气不流通导致有害细菌过度繁殖。除此之外,要想真正实现科学饲养,还要科学把控饲料。
3.2 科学进行免疫感染
除了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外,还要对猪群进行疫苗接种,完善健康安全养殖体系,提高猪群自身免疫力。对猪群的疫苗接种可以采用弱毒苗和灭活苗按猪龄进行接种注射,应严格规范地对猪群进行无遗漏免疫接种,且每年应进行至少2 次。除了接种疫苗预防外,还需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健康安全养殖体系,做好养殖环境的消毒工作。在建设猪群健康安全养殖体系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做好基础的消毒工作,即定期对猪舍进行喷洒消毒。要求饲养员进入猪舍时尽量按照标准穿上特定的制服,以避免其将外界的病毒物质带进猪舍。
3.3 完善疾病治疗技术
只有科学建造猪舍,科学饲喂才能在养殖过程中得到有效保障。在此基础上,还需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治疗。具体措施包括:(1)硫酸卡那霉素与土霉素交互注射。硫酸卡那霉素4万单位/kg,肌肉注射;盐酸土霉素体重40mg/kg,用灭菌蒸馏水稀释后肌肉注射,连用7d。两种药物交互注射,可提高疗效,防止产生抗药性;(2)卡那霉素+猪喘平,为8 万单位/kg,肌肉注射,连用7d;(3)支原净,每天拌料50mg/kg,连喂10d;(4)选择使用生石膏90g,连翘30g,黄连9g,板蓝根30g,黄芩18g,栀子18g,赤芍18g,桔梗18g,玄参30g,丹皮18g,甘草12g,上述药加开水2500ml,浸泡30min,文火煎取1000ml 药液,灌服或拌料饲喂,2 次/d。重症病猪因呼吸困难停食时,在使用上述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可采用对症疗法。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日常饲养过程中,为了保证猪群可以更加健康的生长繁殖,避免影响其日常生长,给养殖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要求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合理改造养殖环境,科学进行免疫,完善治疗技术,在养殖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做好猪气喘病防治应对措施,降低猪气喘病的发病概率,保证猪群可以更加健康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