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关岭黄牛品种保护措施与产业发展策略

2021-12-03肖开田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保种关岭公牛

肖开田

(贵州省盘州市农业农村局 553537)

关岭黄牛(又称关岭牛)产于南北盘江流域滇、黔、桂接壤的广大地区[1]。尤以中心产区贵州省关岭县生产闻名,历来被习惯性地称为关岭黄牛。关岭黄牛的品种特征和生产性能是特定自然地理条件和人为选择的结果。作为畜力,关岭黄牛为贵州山区农业生产作出过巨大贡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变化,关岭黄牛养殖的用途由役用向肉用转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016 年被批准注册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1 关岭黄牛品种资源特点

关岭黄牛具有独特的标识,非一般黄牛宽阔国字脸,而是瘦小瓜子脸,牛角均较小。有肩峰,胸口略窄、颜色较深,尻部倾斜。尾巴细长且尾根较高,尾扫过飞节。前肢正直,后肢关节普遍内靠,四肢关节筋腱明显,蹄质致密坚固。乳房较小,乳头细短,皮薄且密,毛细软,黄色居多,其次为褐色和黑色,也有极少数是花斑的[2]。

关岭黄牛一般个体矮小,体重较轻,身体结构匀称,四肢有力,行动灵活,善于爬坡上坎,适于喀斯特山区耕作旱地和水田。适应放牧和圈养,可粗放式饲养。肉质细嫩,口感极佳,营养全面,是役肉兼用型的优良黄牛品种。

近年来,人们为了提高肉用性能进行了杂交,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案和正确的饲养管理,导致贵州牛品种性能日渐衰退。盲目杂交选育导致牛品种间滥交乱配,进而破坏牛品种资源,所产生的杂交后代也不够理想[3]。为改善其肉用性能,大量引入国外牛种杂交使关岭黄牛的发展与种质资源保护一度陷入困境[1]。

2 关岭黄牛品种保护措施

2.1 保护区划定

关岭黄牛的保护应划定必要的保护区域。保护区与其他放牧区域相对隔离,确保拥有充足的饲草饲料,并且保护区域养殖环境需要做到相对封闭。同时,可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支持等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养殖企业参与关岭黄牛保种项目,选择在交通、水、电条件便利,符合环保和防疫要求的地方建立保种场,培育核心群。

2.2 良种登记

实行良种造册登记,淘汰劣质公牛和老弱病残牛,选出优秀的种公牛、种母牛作为下一代牛群的父母。对母牛的生产性能和外貌进行评分,逐步建立完善的种群系谱档案,避免近交衰退,促进遗传性能稳定。同时,严禁在保护区内饲养其他品种黄牛,禁止杂交。

2.3 保种方式的选择

2.3.1 活体保种

制定保种标准,建立核心群,注重公母牛合理配比。推广配种、防疫及饲养管理等技术,建立200 头左右规模的保种群[4]。母牛应选取母性好,没有难产史、产犊间隔相对短且发情周期处于正常状态,体重、体高达到规定标准的个体;公牛应选取性欲表现和配种能力相对较强,达到规定育种值的成年公牛。在保种过程中需要选择养牛经验丰富,且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养殖户,确保选种选配工作开展的效果。为调动养殖户积极性,政府部门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资金。

2.3.2 现代繁殖生物技术保种

鼓励大型养殖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通过保存精液冷冻和胚胎实现静态保种。

2.4 保种选育措施

首先应结合指数法、总性能指数法、性能指数等参与来组织保种选育工作。其次,应明确保种技术的相关参数,如不少于4 个家系;世代间隔保持在7 年左右;近交系数在50 年内<0.1 等各个方面的参数。做好公母牛之间的同质选配,培养出品系的创始祖。最后在后代中选出体型达标的公牛及母牛,组织定向培育及纯种繁育[4]。另外,除了建立核心群外,还要建立扩繁群和商品群,以增加商品牛生产。

3 关岭黄牛的产业发展策略

3.1 借助先进技术和互联网络,促进产业发展

当下,关岭牛的性能相对不足,如体重较轻、体型较矮、繁殖率与商品率无法达到相关标准。因此,必须积极推广人工输配(鲜精、冻精)技术,选择关岭牛的特级种公牛及其精液来实现关岭牛的本品种选育、提纯复壮,完成选种选配操作,以此来构建最佳的搭配,不断优化关岭黄牛的品种。

相关政府部门应基于现有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及优化关岭黄牛的市场销售体系,不断扩展销售渠道,创新与优化全新的销售模式。应利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络建立健全畜牧业产品综合服务平台,有助于养殖场和养殖户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生产计划,促进关岭黄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2 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效应

近年来,关岭黄牛有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但整体品牌效应尚不显著。为了推进关岭黄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应建立企业与养殖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养殖户、龙头企业相互合作。强化关岭黄牛宣传力度,提高其知名度,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建立健全多元化的销售渠道,打通国内消费市场,增强关岭黄牛的社会品牌形象,树立品牌效应。并且,为了有效规避价格战等问题,保证牛肉市场的健康运转,各个关岭黄牛生产及销售企业应制定统一的市场价格,统一生产标准,运用现代化的先进销售方式,促进关岭黄牛养殖产业的积极转型升级。

3.3 健全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

健全关岭黄牛产业链,拓展关岭黄牛产业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效益。关岭黄牛生产者需要充分掌握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偏好,制定针对性的经营战略,增强自身市场核心竞争力。以关岭黄牛为载体,促进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做好产品多元化开发、包装及文化价值等各个方面的再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构建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模式。

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参与到全产业链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加大政策与资金方面的引导与扶持,促进产业企业和农村合作社、养殖户之间的紧密合作,做好种牛繁育、肉牛生产、屠宰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

4 小结

总之,品种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成的基因库,必须重视关岭黄牛的品种保护,并开发利用其价值,借以促进关岭黄牛养殖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产业发展好了可为品种保护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对品种资源实施更加科学、有效的保护。

猜你喜欢

保种关岭公牛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牛保种现状及对策研究
“关岭牛” 出山
公牛赞
浅谈晋南牛的保种与开发技术
夷陵黄牛的保种及杂交改良利用
公牛历险记
快跳!
关岭县关工委开展“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宣讲活动
“关岭牛”勇闯小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