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数感

2021-12-03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海门港新区实验学校陆丽芳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数轴数感小数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海门港新区实验学校 陆丽芳

数感是人的基本数学素养,是人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和应用的一种态度和意识,良好的数感会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灵敏的感悟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具体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激发、培养、强化学生的数感。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数感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愉悦的心情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对年龄尚小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和兴趣是不可分割的。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创设趣味教学情境,将课堂变为知识的乐园,让学生在趣味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促进数感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一课时,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活情境:小明一家去郊游,妈妈准备了4个汉堡和4个苹果。午饭时间到了,妈妈让小明给大家分一下食物,小明拿起其中的一个大苹果给爸爸,爸爸说:这个苹果太大了,我一个人吃不下,我跟弟弟每人半个吧。假如你是小明,你应该如何分呢?学生踊跃地举手回答:可以将苹果从中间切开。教师继续提问:大家能用数学语言来表示这半个苹果吗?学生七嘴八舌地说道:一半就是二分之一。教师说道:为了和前面所学的整数区分开,我们将二分之一这样的数称之为分数。就这样,学生对分数有了最简单的认识。

案例中,教师首先将学生带入生活情境中,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探求的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手实践操作,形成数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出发,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知识探究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由形象向抽象转变的过程,丰富数学课堂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形成数感。

例如,在教学“面积单位”之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教师可让学生对教室内的物品的面积进行估算:一张桌子的面积有多大?一块黑板的面积是多大?整个教室的面积呢?……在学生猜测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对所猜测的物品进行实际测量,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实物数据的变化,检验估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学生会对数量关系形成正确的判断,提高面积单位数量与实际大小关系的敏感度,促进学生数感的形成与发展,有效感知面积单位。

实际操作,让学生将物体的具体面积与面积单位有效地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真实地体验了数量关系与单位,促进了学生数感的形成与发展。

三、巧设训练题目,强化数感

有效的训练可以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正确把握学情,巧妙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训练题目,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分层次设计题目,如基础性习题和综合性习题,这样既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又能培养学生灵活解答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数感,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例如,在教学《认识小数》之后,教师可借助数轴加深学生对小数的认知。首先,向学生出示一条写有整数的数轴,让学生自主观察数轴上的数字,提问:在数字0~1之间藏有什么样的数?学生迅速答出:小数。教师引导提问:你能找出这些小数吗?学生自然就会想到将0~1之间分成10份。这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整数间带有刻度的数轴,并提问:图中每一个小格代表的小数是多少?学生:0.1。在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小格是0.1之后,教师再次出示标有小格的数轴,让学生自主填写上面的数字。如此训练,强化了学生对小数的认识。

案例中,教师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小数认识的训练,分三次出示不同的数轴,让学生对小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效理解了数学概念,强化了学生的数感。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全面、深入理解知识的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培养学生的数感,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数轴数感小数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如何学好数轴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巧估算 妙解题
“实数”检测题
数轴上的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