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野下的传统文化发展与乡村治理问题探讨
2021-12-03黄鹤飞库珊珊
黄鹤飞 库珊珊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0)
乡村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让农村更加和谐有序,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找准乡村文化发展对乡村治理的实现路径,切实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夯实乡村振兴根基。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发展和创新为乡村治理方式提供了新的选择。发挥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打造文化治理的新局面将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
1 乡村传统文化发展的现状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视野下,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乡村振兴意义重大。通过推动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意识,促使乡村教化民风、凝聚人心,树立农村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1.1 传统文化发展速度滞后
近年来,随着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传统文化也逐步得到传统和发展,但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体现在乡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得农村文化的发展不能够与农村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适应,主要表现为农村的精文化生活方式较为单调,组织文化活动少,文化生活较为平淡无趣。
1.2 传统文化发展思想落后
乡村人民过去的理念放在满足物质生活保障、发展经济,文化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相对削弱了对农村文化建设,无法提高建设、发展水平。虽然部分地区在经济发展后文化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距离文化传承和创新还相差甚远,不利于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1.3 传统文化发展设施不全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不少农村在逐步建设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例如修建图书室、文化站、文化墙等,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环境,但没有结合群众文化需求和乡村特色,未能深入研究百姓在文化方面的需求,因此在基础设施利用率不高,传统文化发展方面未达到预期效果,在群众精神提升、文化质量提高、传承实质效果等方面未见成效。
2 乡村传统文化发展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乡村传统文化是在农民日常生活的物质生产与精神追求的过程中孕育产生的,在我国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虽然农村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它蕴藏着价值观、道德观、自然观、善恶观等元素,是村民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1]。
2.1 满足群众精神需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已得到充分的保障,故而开始追求精神需求,但精神方面的需求是基于当地传统文化的发展,因此文化建设及发展在乡村振兴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传统文化的发展应当扎根在基层,例如成立活动室或文化站,组织文化表演、演讲比赛等文化活动,为农村文化发展搭建平台,促使群众在诸多文化活动的熏陶下,能够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科学文化水平,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以及智力支持,促进乡村振兴的实现。
2.2 推进乡村振兴进程
传统文化发展、改革、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需要乡村群众的共同行动,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文化的传承作用,通过宣传动员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人心、整合力量。近年来,农村的经济发展失去活力,优秀的传统乡村文化渐渐衰退,通过传统文化发展,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度挖掘乡村特色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农村精神风貌,焕发新时代乡村气象,为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奠定基础。
2.3 保持乡村发展力量
传统文化发展是保障乡村振兴以及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文化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不仅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而且能够提升农民文明素养,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借助文化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
2.4 传承乡村传统文明
乡村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孕育出民间信仰、社交礼仪、道德规范等文化元素,形成了一个蕴含着人类智慧的文化系统。保持乡村传统文明意味着不断提升群众思想意识、不断普及科技意识、村民团结一致、凝聚力量、乐善好施、家风文明等[2]。因此,乡村振兴离不开传统文化,在乡村文化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当地的社会传统,尊重乡村的民俗、历史与文化为根本,让将优秀的农村传统文化融合在乡村振兴中,只有加强先进文化传承,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农村文化发展的困境,推动农村文化高质量传承。
3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策略
文化与治理是乡村振兴的两个重要方面。基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需求,围绕传统文化与乡村治理的互嵌、相融,彰显乡村治理的文化使命,应当重点关注传统文化与乡村治理的辩证关系及联动实践,才能营造适宜、良好的人文环境,筑牢乡村振兴基础,充分激发传统文化多方面的乡治功能[3]。应该紧紧把握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性,实现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要求。
3.1 提高传统文化发展意识
乡村振兴视野下的乡村传统文化发展的关键是群众,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基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对他们进行科学引导,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促使他们意识到传统文化发展带动解决乡村治理问题的重要性,同时提高精神文化层次,鼓励群众齐心协力发展和创新农村文化。乡村传统文化要充分利用历史资源,尊重地方习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持地方特色,加大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的力度,让乡村文化充满“地方味”,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兴旺发达。
3.2 建设传统文化基础设施
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乡村传统文化发展和乡村治理是相辅相成的,比如乡村传统文化发展将增加乡村经济收入,帮助解决部分乡村治理问题。同时,乡村治理增加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资金支持,便可以促进乡村传统文化更好的发展和创新。所以在乡村传统文化发展的前提是积极拓宽经济收入的途径,增加文化发展的资金支持,乡镇政府可争取国家的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合理规划乡村传统文化发展和创新战略,做好各项立项和实施工作,完善乡村文化馆和传统文化相关的设施设备,以便更好的发展传统文化。
3.3 开拓传统文化资源
在乡村传统文化发展和创新中,不仅要保护好当地的历史文物建筑、德善孝慈信文化、人文遗址等传统文化遗产,而且应当重视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和运用,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内涵,开拓文化资源和价值,并做好二者的有效结合,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升农民道德水平,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繁荣传统文化市场,突出乡村文化特色和象征。
3.4 创新传统文化产业
诸多乡村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且有强渗透性和强关联性,应当充分利用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并通过文化创新的方式赋予使其呈现新的文化价值和内涵,开发独特的文化资源,形成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同时推进文化与农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对接,赋予农产品以乡村文化内涵,且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对具有鲜明区域特点的乡村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和运用,最终提高乡村治理效果。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应当借助互联网的力量,采用短视频、直播等自媒体方式更加方便、快捷的将传统文化信息发布和传播,使得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传播内容更接地气。随着国家支持农村电商的政策不断推出,各地汇集本地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增强了特色农产品的影响力,激发外人对乡村文化产生兴趣,引导他们关注和前往,促使乡村传统文化得到创新性发展,为传统文化发展获得新的途径和动力。
3.5 促进文化乡村治理
乡村文化对建立乡村治理结构、发挥乡村治理功能和提高乡村治理效率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富有活力的乡村文化会对乡村治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乡村治理是村民自治、乡村传统文化、村庄经济精英与各种社会力量的结合物,拥有优秀、民主、文明、和谐的乡村传统文化才能展现更好的乡村治理成果,同时杜绝不健康、不文明甚至非法的治理主体,乡村传统文化才能得以代代传承,奠定整个社会文化之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汲取先进传统文化基因和文化精髓,促使乡村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发挥传统文化优秀特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并积极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力量,共建富有希望且温暖的中国乡村。
4 结语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结合农村实际,转变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观念,选用更加灵活多样地利用好文化传承工具及其传播规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德治教化,把乡村治理建立在文化振兴和道德引领上,发挥好文化传承在乡村治理中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增强文化传承意识,强化乡村治理的社会责任及主体意识,为乡村治理创造有利环境,构建良好氛围,让文化传承有空间、有条件、有保障,便于充分地发挥良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实现乡村治理的持续性、有效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