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始天尊说无上内秘真藏经》“法界”思想探微*

2021-12-03黄崑威

关键词:三宝众生道教

黄崑威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宗教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5)

《元始天尊说无上内秘真藏经》(简称《真藏经》)为《道藏》洞真部第三经,约出于南北朝末期或隋唐之际,属道教重玄学重要作品之一;敦煌写经P2467卷子,节录此经八卷,《云笈七签》卷九五亦摘录一小节。另外,《正统道藏》收录有《真藏经要诀》一卷,撰人不详,约出于唐代,系摘录《真藏经》而成。《真藏经》共十卷、十三品,品名分别为显道品、辨三宝品、辨四真品、惠泽品、解脱品、辨相明部袠品、普明品、显功德品、显诫行品、妙德品、集仙品、明行品、究竟品,内容主要叙述了元始天尊在“灵解山”与诸仙问答,讲说真藏奥义和大乘妙法,阐发修道理论。

《真藏经》融会贯通佛教、道教理论特质于一体,“据道教清净无为及佛教虚空寂灭之理”[1](P859),诠解大乘道教之“真藏”意蕴,揭橥了重玄学之“有无双遣”核心理论;“真藏”即是“道”之别名。

《真藏经》篇幅不长,整部经典五万字左右,剔除道经通常惯有的神话场景描写、神异渲染的部分,义理敷陈的内容并不多。但其中包含有一定数量的“法界”语汇,大致有四十九处之多。由此可知,“法界”是《真藏经》中的关键词、核心范畴,“法界观”是该经所要阐扬的重要命题。

一、“法界”略义

“法界”及“法界观”源出佛教。“法界”是佛教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华严经》“把世界描述为无穷无尽、恢宏廓大的圆满境界,其中以‘法界’为总相,统摄万有,而万有又各自独存,‘圆融自在’”[2](P130)。《华严经》中的“法界”既代表了现象界又指本体界,在本体的意义上与真如(真理)同义;对“法界”的诠释贯穿了华严宗全部理论。

法藏在《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入法界品》中,举出法界有如下三义:第一,生圣法之因。《华严经探玄记》云:“因义,依生圣道故。《摄论》云:法界者,谓是一切净法因故。又《中边论》云:圣法因为义故。是故说法界。圣法依此境生,此中因义是界义。”第二,诸法之真实体性。《华严经探玄记》云:“性义,谓是诸法所依性故。”第三,诸法的区别性,亦即指真如或指一切诸法。《华严经探玄记》云:“分齐义,谓诸缘起相不杂故。”同时,“先明所入法界义”,计有有为法界、无为法界、亦有为亦无为法界、非有为非无为法界、无障碍法界等五门之义;“法界类别亦有五门”:故立法法界、人法界、人法俱融法界、人法俱泯法界、无障碍法界等五重之别[3](P440中)。

澄观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四法界”学说,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然各种法界终归于一真法界,又称为一真无碍法界、一心法界,也就是众生本源之清净心。就法界本体而言,一切法相即、相入,故说事事无碍、重重无尽的法界缘起。观此种法界之构造,即称法界观。法界观兼涉本源与本体之意蕴。

二、《真藏经》中的“法界观”命题

(一)法界缘起

华严宗法界缘起学说,揭示了宇宙万法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真藏经》对法界的描述,明显带有法界缘起说的痕迹。卷二《惠泽品》云:

天尊变现本微之华,从地踊出,遍满法界,无大不覆,无小不入,……一一座中,各有天尊,一一尊所,各说诸法、秘密真藏,一切诸法,无不自在,……具一切色,非一切色,是名真色;具一切声,非一切声,是名真声;具一切香,非一切香,是名真香;具一切味,非一切味,是名真味;具一切触,非一切触,是名真触;具一切智,非一切智,是名真智。如是诸法,本微玄妙,能生法界;法界之中,能生众圣;众圣能为法母,通达无碍。[4](P458上-中)

此处描绘了一个显微无尽、包罗万象的法界全景。所谓的真色、真声、真香、真味、真触、真智,对应佛教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六境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发生作用时产生的一切可认知的对象,即眼能看,耳能听,鼻能闻,舌能尝,身能感触,意能思、念。依于六根,接于六境,产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根、六境、六识这“十八界”,代表了以人的认识活动为中心的世界一切现象;或者可以说,一个人的一身即具此十八界。而“法界”既代表了现象界又是指本体界。

(二)法界本体

《真藏经》中的法界范畴主要是针对宇宙本体而言的。卷一《显道品》云:“尔时,元始天尊游行法界”[4](P452中),卷二《惠泽品》:“尔时,天尊散本微华,其华飘飘,遍满法界”[4](P457上),“天尊曰:……我分身法界,遍满虚空,无大不覆,无小不入。”[4](P457中)“我今自归真性海,……虚空法界是道身。”[4](P460下)这几处法界显然指向的都是宇宙本体。

“法界”在本体的意蕴上,“即事即理”“即俗即真”“即秽即净”。《真藏经》卷一云:

夫因果者,不起本心,以为妙因,以无得故,而为妙果。……心性寂灭,无学无会,谓之妙因;意根不动,善恶俱丧,故名妙果。智慧解脱,无果无想;因不碍果,果不碍因;因为道果,果为道因;因果一相,一无所相;真道寂灭,灭无所灭。进虚空故,所以不起。本心以为妙因,以无得故,而为妙果。若依此法,名为道行。以不起为顺通,以无得为照寂。通寂无二,名发道行,则无想无念。无想无念,不住生源。生源既忘,三界果丧。杜心灭意,缘动俱寂,名发道行。道行绝空,无心无意,无觉无观,无波无动,万物同源,是为真道。思惟深达,体解自然,晃朗内照,通天彻地,一切相尽,究竟自在,解脱无为。[4](P453上)

这里是说,妙因即一念不起的无生境界,妙果乃“空”之无得正观,因果一相,无生无灭、无得无失、永恒一如;一切相尽,因果相亦尽,超越因果系缚,是为“道”的境界。同时,“道”也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经文又说:

悟道心者,心如道心。见诸种类无量众生,是非得失,彼此分别,皆是道心,名为正印。悟道意者,意如道意;一切众生、杂物之类,是非得失,颠倒分别,一切不善,皆是道意,名为正印。悟道眼者,眼如道眼;一切众生,种种诸见,皆是道见,名为正印。悟道声者,声如道声;一切众生,种种杂类,禽兽之声,皆是道声,名为正印。悟道香者,香如道香;一切众生,种种熏香,皆是道香,名为正印。悟道味者,味如道味;一切众生,杂物之类,种种臭香,皆是道味,名为正印。此十二印者,合为六印,通印诸法,名为一印。[4](P453中)

所谓道心、道意、道眼、道声、道香、道味,对应上文的真色、真声、真香、真味、真触、真智。也就是说,以道“为一印(法印)”,道性常存;以道观之,道体遍在。相当于佛教“烦恼即菩提”和“一切烦恼妄念皆是法身妙用”的境界,即《圆觉经》所说的“如来随顺觉性”[5](P917)。

《真藏经》卷三《解脱品》云:“善男子等,诸法平等,无高无下,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是名无上道果。”[4](P464上)“若有善男女等,能悟一切诸法大自在王,平等究竟,此人功德不可思议。”[4](P464下)“大乘法印,诸漏永断,……当知天尊平等无二,故名天尊”[4](P464下--465上)。揭橥了“法界”之平等、无染、无住等境界相;“天尊”、道、法界同体异名。

卷五《普明品》云:“一切诸法犹如镜像,非空非有,毕竟无我。复次,众生色心犹如镜像,非空非有,毕竟清净。复次,三乘教迹犹如镜像,非空非有,毕竟解脱。复次,众生三业犹如镜像,非空非有,毕竟空寂。”[4](P472上)“当知直心道场,不坏诸法,入诸妙寂;不坏生死,入诸实相;不坏取舍,入诸智慧;不坏嗔痴,入诸解脱;不坏贪欲,入诸法宝;不坏是非,入诸正道;不坏声色,入诸福田;不坏六情,入诸无漏;不坏五阴,入诸大慧;不坏四大,入诸神通”[4](P473上)。可见,“法界”内涵囊括了一切诸法、众生色心、三乘教迹、众生三业等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法界”外延——“诸法实相”,本质上是无我、清净、解脱、空寂。而这一切终归于“直心道场”,说明“法界”兼具“世间相常住”“当相即道”等涵义。这是典型的“道法自然”诠释模式。

三、《真藏经》中的“法界”范畴

(一)大乘道教,诸法根本

《真藏经》宣称其所演绎的“重玄”学说为大乘道教,当然其自身也就是大乘真经了。如云:“善男子,汝等徒众闻此秘密真藏大乘经典,宿缘有幸,得遇真经。”“悟解真藏理,法界自然成。”

那么,此大乘真经所揭示的“诸法根本”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如云:“各各自悟,见一赤珠,非内非外,悬在空中,光明映彻,照曜诸国,无大无小,皆同一类。俱入珠中,不生不灭。……法界宛然,在宝珠中。……所说法界,非法界,而为法界,即是宝珠;所说宝珠,非宝珠,而为宝珠,即是法界。”[4](P475下)说明《真藏经》的核心思想在于诠释“法界一乘门”,而此法界真实存在于各个众生自性本具的“宝珠”之中,也就是法界一心中得。这实际上是融汇了华严宗之“一真法界”学说。

澄观在《新译华严经七处九会颂释章》卷一中说:“此上诸义,唯是一如来藏自性清净心转也,但性起具德故,异三乘耳。此经第十九卷《夜摩宫中偈赞品》云: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色,大种无差别。乃至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第三十七卷《十地品》云: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来于此分别演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立等”[6](P719)。

华严宗虽然宣称“三界唯一心”“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但又常以如来藏自性清净之真心为一心,此一心总该万有,并将此称为“但是一心作”“三法无差”。《真藏经》显然是复制了这种诠释模式,其云:“我今自归真性海,诸法寂泊亦复然。六情受纳常无染,虚空法界是道身。”可见,华严宗将“法界”之鹄的指向“心”,而以《真藏经》为代表的道教重玄学则朝着“身心”合一的诠释方向,凸显“道”的本源即本体意蕴。

(二)一切众生,等天尊性

当华严宗中的“法界”被限定于“众生”范畴,则称之为“如来性”,也就是“佛性”。《真藏经》称之为“真藏”,即“道性”。

《真藏经》卷二《惠泽品》云:“一切众生,身性清静,天真正道,隐在其中,名为真藏。”[4](P461中)《真藏经要诀》云:“当知真藏,最为第一。一切众生,身性清浄,天真正道,隐在其中,名为真藏。”[4](P531上)意思是说,一切众生自身之中,本来具足无量法聚,具足三清境,也就相当于佛教所谓的一切众生本来所具永恒不变之佛性,道教称之为“道性”。而此“道性”则为人人自身本具之自然真性,也就是《真藏经要诀》所谓的“自求真藏法见”“根中而有三宝”“众生等天尊性”“慎勿外求,不怀身相,遍满诸国;不怀身相,不生不灭;非离众生而出相好,非离众生而满虚空,非离众生有真藏宝。”

《真藏经》卷一又说:“真藏法中,众兆本身,非空非有;非真非实,众生苦乐,非空非有;种种施为,无非真实。非空非有,见在众生,等天尊性,非空非有;未来众生,等天尊性,非空非有;过去众生,等天尊性,非空非有。”[4](P452下)意思是说,真藏法(道性)乃超越有无二边、“一真一切真”的最究竟境界;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众生都与天尊本性平等,这正是“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道教版。其实就是,一切众生本性即道,一切生死皆是涅槃,以及道性非因非果之至上妙义。

《华严经》及华严学中的“法界”有时又成为事物最普遍的共性,也就是“法性”。而《真藏经》中的“真藏”既意味着法界,又意味着“道性”遍及一切处,众生皆有道性。

卷二《惠泽品》云:“若求法者,先当自求。若自求者,秘密法现,广开真藏,显三宝源。”[4](P461上)“自求真藏法现。……一切众生,身性清净,天真正道,隐在其中,名为真藏。”[4](P461上-中)揭橥了自性即道、自心即道、不假外求,“道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之妙义。

卷五《普明品》云:“一切众生,受苦乐者,皆是慧源,与天尊毫厘差别。汝等当行六行,通六合之道。何谓六合?眼与色合,心不缘色,不缘色故,则是忘色;耳与声合,心不缘声,不缘声故,则是忘声;鼻与香合,心不缘香,不缘香故,则是忘香;口与味合,心不缘味,不缘味故,则是忘味;身与触合,心不缘触,不缘触故,则是忘触。……入一相门,即名大道,则是法母,能生诸法。”[4](P471中)说明一切众生与生俱来之五蕴六识,皆属道性之显现。

《真藏经》卷五又说:“生死无二,去来无二,愚智无二,高下无二,取舍无二。”[4](P470下)正所谓法界诸法,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不二,无二之性,即是道性。

《真藏经》卷一云:“夫三宝者,贪、嗔、痴是。何以故?贪性寂灭,尘累无染,戒行不亏,名为法宝;嗔性不起,不愤外尘,定无生转,是名师宝;痴性无取,无恼无患,慧通无碍,是名道宝。此三宝者,非内非外,非声非色,非香非触,非长非短;示有三名,实无三体;非三非一,是为真实。真实不生不灭,无贪相,无嗔相,无痴相,诸法自在,清凉和雅,等一无为”[4](P454中)。“一切众生,六情所趣,四大运为,皆名三宝。”[4](P454下)揭示了道教三宝之本性及不同层次的三宝。所谓真三宝即自意、自心、自身,也就是自性三宝;贪、嗔、痴三毒之本性即是三宝,即是道性,与“烦恼即菩提”不一不异;一切众生乃至草木皆具足此本性三宝,一切众生皆具道性。此说与佛教的“无情有性”命题几乎无二致。

(三)诸法实相——法身有相

当华严学中被人格化的“法界”又可以视之为独立于意识的客观实体,也就是“法身”。但《真藏经》中的“法身”之说,在此意蕴上却没有照搬华严学的范本。

卷二《惠泽品》云:“一切诸法,无不自在,非空非有,非长非短,非去非来,非高非下。……如是诸法,本微玄妙,能生法界;法界之中,能生众圣;众圣能为法母,通达无碍。不生不灭,无内无外,无长无短,无去无来,是名道母”[4](P458上-中)。此说是佛教天台宗圆教学说“法身有相”命题的翻版。

天台学人认为,法身决非无相,而是法性的理体,具有依正色心,相相宛然。若人断惑、清净,则本性常住之究竟清净色心便会显现。如《法华经》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7](P8)“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种好,用庄严法身。”[7](P35)法身无色无不色,具足一切色而又超越一切色相差别,此即《真藏经》卷二《惠泽品》所言:“具一切色,非一切色,是名真色。”也就是说,法身有微妙之色,周遍法界,所谓“十方世界是全身”。一切诸法皆是实相,即身是道、即身成道。

由此可见,《真藏经》的“法界”范畴是为论证“道性”的本体意蕴服务的。“道性”是体现大乘道教特质的核心思想,道性也就是“众生性”,乃道教修为的最究竟秘密的境界,或穷尽大道之法源的圆满极果境界。

(四)“一切众生,身为法聚”

依据《华严经》及华严学诠释系统,法身应该是无色无形,色相庄严不可见,也就是真空、无相的。而《真藏经》融会贯通天台宗的“法身有相”说,实际上最终是为了回护、彰显符合道教精神特质的“道”身有相学说。

如云:“一切众生,业缘解脱,具三世身,非三世身,是名真身;具三宝相,非三宝相,是名真相;具三毒业,非三毒业,是名真业。……绝诸漏想,非心观心,灭一切心,是名真心;非身观身,灭一切身,是名真身;非色观色,灭一切色,是名真色;非声观声,灭一切声,是名真声;非香观香,灭一切香,是名真香;非味观味,灭一切味,是名真味。”[4](P459上)

《真藏经》表面上以重玄学“遣之又遣”遮诠的思辩方法诠释真身、真相、真业、真心、真色、真声、真香、真味等概念,却又说:“自身之中,有无量法聚,具三清境。……一切众生,身性清净,天真正道,隐在其中,名为真藏。”[4](P461上-中)这样一来,不仅凸显了“身”为实体,而且强调“心”亦是实体。如云:“非心不心,亦不不心,是真心相;相无所相,无相之心,遍周法界。”“一切法界,名为道身。”这实际上是道教重玄学版的“如来藏”思想,最终是为了表诠其“道性论”命题的众生皆有道性之说。

综上所述,《真藏经》所建构编织的“法界”学说并非华严学的“鸿泥雪爪”,而是为了借助佛教的思想成果,宣说道教的理论特质。最终目的是为了诠释“道”的真常、实有之本性,揭橥了众生皆具道性,人人皆可成道的大乘道教理论。

结语

南北朝末期至隋唐之际,中国佛教和道教的哲学体系建设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道教思想界面对佛教理论创新优势,为了逆转在佛道论衡中的不利局面,不得不根据实际需要,吸收转化佛教理论成果,“造作”了一批义学经典。考察在《真藏经》之前的道教义学经典中,几乎没有“法界”语汇的使用。《真藏经》的法界学说实际上是在糅合了中国佛教“台、贤”二教,关于法界义理思想特质和道教自身“道”的本体论的基础上的“创新”之说;是道教哲学体系建构过程中,创建的一个新命题,坚持并回护了道家及道教的思想本位。

至于《真藏经》法界学说的理论特征与中国佛教“性空妙有”的思想特质不谋而合,这是需要进一步深入比较研究的。

猜你喜欢

三宝众生道教
中药急救“三宝”
写在六合金光寺
家有三宝
“岑溪三宝”有真味
拜佛
慈怀众生
道家道教研究
王家卫妙解“一代宗师”
茅山道教楹联意蕴审美
全国首次道教刊物座谈会在延安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