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博物馆数字化与智慧化建设的展望
2021-12-03格桑桑杰
格桑桑杰
一、西藏博物馆的数字化
当前,西藏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十分常见的行为,在博物馆日常经营过程之中,运用现代的设备和技术采集高清晰文物数据资料,以及为了使观众更好的参观,并了解文物所使用的多媒体系统和博物馆管理工作之中使用信息系统等,这些都属于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之中的典型表现。
早年间博物馆由于技术以及观念等问题的限制,并且,出于对于文物的保护考虑,因此,展示的文物数量以及陈列的文物信息都十分有限,有许多珍贵的藏品都没有展出过,即使能够展出的藏品,也会在空间以及时间上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导致博物馆实际的教育功能以及文化传播功能无法体现出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就拉开了序幕。通过电子商务系统的运用,能够使博物馆在运营过程之中更加的数字化,并且,通过数字化管理,也能有效提升运营效率。通过对于网络数据库以及应用程序等技术的运用,就能够有效地对于馆内的藏品的管理以及陈设开展数字化管理。通过对于多媒体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等等建立起网上博物馆,就能够在线对于藏体内容进行展示,使更多的观众不用来到博物馆,也能够看到各式各样的藏品,但是,在观众被吸引之后就会主动来到现场观看,因此,虚拟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之间并没有什么冲突,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西藏博物馆的智慧化
智慧博物馆概念的出现是在数字化博物馆的基础之上而来的,主要是会对于博物馆内部的各个要素进行重新地构建,打造出藏品与人和数据之间的多元化信息交互通道,通过对于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打造出以人为本的信息传递模式,从而使博物馆整体的服务工作,更加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当前,我国的信息化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物联网以及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已经得到了发展和运用,因此,单一的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已经无法满足于当前博物馆整体的发展,近些年来,随着物联网的运用,使人们能够更加智能的实时信息共享与互联,并且通过云计算,也能够更好地对于资源内容进行整合和运用。而大数据技术则能够使人们更好地对于数据内容进行储存与分析,从而保留出一些重要的数据价值,并且,通过数据能够推断出一些事物的发展规律。
因此,西藏博物馆的智慧博物馆正在建设过程中,人们来到博物馆后不在是单纯的面对着展品以及简单的介绍,而是可以直接通过数字化的虚拟场景,感受到文物所存在的历史年代,并在场景之中形成了互动,这样就能够使人们对于文物的参观了解更加深入,而这也就是智慧化博物馆的发展方向。
三、西藏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建设目标
西藏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数量大,并且种类也很丰富,常见的有瓷器和玉器,以及佛像与唐卡等等一些带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文物内容,特别是在馆藏文物之中,还有一些印章和封诰等一些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文物,而这些文物内容都能够向人们表达着祖国和西藏历史交往的脉络。当前的西藏博物馆已经开始迈步数字化与智慧化的建设工作之路,目前,已经对馆藏的15,000 多件文物进行了二维的数字化采集工作,并且对于50 余件较为重要的馆藏文物进行了文物的三维信息采集工作,从而通过这些工作的展开,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文物更好保管、研究、展示,避免在展出以及管理过程中出现损坏的情况,而文物数字化的成果也成为了当前西藏博物馆的宣传重点工作,使人们能够在西藏博物馆的观赏过程中获得更加完美的体验,感受到博物馆的智能化发展。
四、西藏博物馆数字化与智慧化建设背景
当前,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智慧博物馆的建设,2015 年7 月1 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2016 年五部委联合印发《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促进文物合理利用的若干意见》,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和拓展文物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时代精神。国家文物局在2017 年2 月,发布的《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大力促进智慧博物馆建设。2018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智慧博物馆,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打造智慧博物馆矩阵,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2020 年11 月《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指出,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精准对接,推进文化产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扩大优质数字文化产品供给。促进消费升级,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智慧博物馆建设已经是当今博物馆发展的必经之路,西藏博物馆恰逢良机,能够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AI 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推动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保护和智慧教育等新业态,建设成为具备全面透彻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多场景智能融合为一体的智慧博物馆。
五、西藏博物馆发展的需要
西藏博物馆处在我国的西部偏远地区,由于地区的发展比起国内其他地区较为落后,因此,在信息化的建设工作之中,也与我国国内的其他发达地区的博物馆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而西藏博物馆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最大程度上,是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使图片档案得到了完善。但是,实际上在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工作以及建设智慧博物馆,完善智慧管理与服务的应用之上,还是较为欠缺。但是由于西藏博物馆内部的馆藏十分丰富,而通过数字化与智慧化的建设能够带来巨大的历史价值,因此,这也是当前西藏博物馆需要朝着数字化与智慧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
六、西藏博物馆智慧化建设理念分析
西藏博物馆的建设工作以国家政策为根本,希望能够使馆内的治理体系与能力朝着现代化的方向,通过对于物联网和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相关的全新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于博物馆内的各项工作的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有效地是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与研究,以及展示传播工作开展,能够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使自身的管理能力得到更加全面的提升,满足于当前智慧化博物馆建设整体发展模式的要求。当前,西藏博物馆已经从数字化发展不断进步,正在朝着智慧化进行完善,从智慧服务以及智慧保护和智慧管理等多个方向进行了创新。
西藏博物馆是西藏自治区内唯一的一所国家一级博物馆,因此,其担负着对于西藏文化以及历史进行传承与保护的重要责任,所以,要将西藏博物馆形成以藏品为根本和以观众为中心的连接历史文化与未来文化的桥梁,使博物馆能够形成自身的品牌文化,对西藏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发扬,使其能够得到持续的发展与传播。
七、西藏博物馆信息机房建设现状
西藏博物馆当前已经单独建设了信息机房楼,并且按照国家标准,运用了机房的相应系统,并在机房配备了动力配电系统、UPS 不间断电源和接地系统、通风排烟系统、精密空调系统、防雷系统、安消防监控系统等。信息机房楼内设有中心机房、楼控机房、核心交换机、服务器以及相关配套设施设备,整体的网络采取了千兆的光纤网络,在各个楼层的弱电井之中也接入了交换机。信息机房的建设使西藏博物馆能够完善数字化与智慧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只有拥有了相应的设施,才能有效的促进整体的发展。
八、西藏博物馆数字化与智慧化建设目标
西藏博物馆升级开放后将在文物安全、保护研究、展览展示、宣传教育、服务水平、儿童体验、智慧博物馆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以建成功能合理、设施先进、服务多样、地域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的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现代化特色博物馆为总体目标。以弘扬先进文化为宗旨,以西藏历史和传统文化为主题,以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完美,富有时代精神、贴近人民群众的陈列展览为己任,成为集收藏与保护、教育与研究、开放与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
深入贯彻《关于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通知》精神,积极推动西藏博物馆智慧化建设,以智慧化建设作为实现转变理念、重塑生态、提升级能、创新服务、优化效率的平台和引擎,真正推动西藏博物馆现代化、智慧化、多元化的发展步伐。
九、结语
西藏博物馆的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自身的功能合理性以及设施的先进性等问题,希望能够通过将自身地域特色文化和我国时代发展的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在当前的时代中,西藏博物馆正在朝着数字化与智慧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为了实现西藏博物馆新馆以功能合理、设施先进,地域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的国内一流和国际有影响力的特色博物馆的建设目标,智慧博物馆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而这一工作需要长期的不断努力,在博物馆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实现全面突破,构建智慧化的博物馆服务、保护和管理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