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教育对提升多重障碍儿童有效沟通能力的个案研究

2021-12-03山东省日照市特殊教育学校

亚太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绘画案例美术

山东省日照市特殊教育学校 李 婕

一、个案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含含,男,出生于2009年7月。含含出生后听力筛查结果异常,发现无听力,父母带其去其他医院进一步检查,结果依旧如此,因为孩子性格孤僻加上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孩子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康复训练。经了解,含含7岁时,医生鉴定为先天性听力障碍一级残疾兼轻微孤独症,无口语表达能力,出生后未接受学前康复教育。7岁进入当地的一所民办特殊教育机构托管,9岁进入市特殊教育学校学习,已是第二年。在进入特殊教育学校之前从来没有接受过言语治疗和康复训练。

入学初,教师通过观察记录,发现含含的视觉能力正常、听觉较差、嗅觉味觉正常,但是语言能力差,无法说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姐姐、哥哥”这类的基本发音。含含在入校前只认识家人,且不能完全理解家人发出的简单指令,对其他人的干预不予以回应,喜欢独来独往,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但专注度不高。在兴奋、激动或生气等情况下能发出较强的喉根音,发出无意义的单音“咦”,有刻板行为,脾性暴躁,伴有攻击性行为。含含由于听力障碍和自闭症的影响,缺乏有效沟通表达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难以融入班级群体。

问题与原因分析:先天听力障碍是导致含含不能与外界直接交流的原因,再加上含含的奶奶一直形影不离照顾含含,导致生活中含含不能接触到外界其他的人和事,这让含含从小就不能与外界进行有效交流,从而对外界事物表现得相当陌生,有抵触心理。

二、教育措施

(一)建立关系

笔者通过对含含的细微观察,发现他在美术课上的表现与其他课程很不一样:他前半节课能坐在教室中安安静静涂颜色,后半节课多数坐不住,在美术课堂上暴躁的时候比较少。从他的眼神或者动作来看,含含的课堂专注力无法持久,也比较缺乏耐性,因此他画画或涂色的线条较显随性和浮躁,即使这样,也能从他的行为中看出他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好奇心。笔者开始尝试与含含进行接触和“交谈”,尝试与含含搭建起信任的桥梁。

(二)解读作品

笔者首先为含含准备了多种美术绘画材料以及手工工具,鼓励含含,让含含进行无干预的自由选择,并且在不限定主题的前提下让他自由想象进行创作。此过程中,含含选择了操作性较强的纸和剪刀。对含含的创作过程进行观察发现,含含剪出来的东西基本不会重复,在剪纸内容或者形状上较难找出规律,笔者便将含含在美术创作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和语言行为等信息纳入分析范畴。从创作中的观察得知,含含剪纸的轮廓形象大多是他每天生活中喜欢捕捉的昆虫或花朵树叶,由此可见,含含虽然对周围的环境感觉到陌生,但他依然可以通过剪纸的方式展现生活日常的所见。

(三)确立目标

一是用游戏性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绘画创作兴趣,引导学生将日常生活和情绪状态通过美术表现出来,并体验这个过程带来的乐趣;二是提供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建立社交关系,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改善人际关系;三是透过各种材料的操作试验,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协助学生做身体感官功能的教学体验及创作,引导案例逐渐将情感寄托于美术活动。

(四)实施干预

第一阶段,笔者首先将绘画的基本点、线、面教给学生,并延伸为其他简单艺术表现形式。在这一阶段,让学生体验点、线、面勾勒自己的内心世界,从内心喜欢上绘画。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可以不断探索,感受周边的环境,不断获得满足感,增强自信心,释放不良情绪。同时,笔者根据学生日常的生活爱好,为学生确定了一系列的绘画主题,如“我的老师”“我的爸爸妈妈”“我喜欢的小动物”等,过程中对学生及时进行引导。绘画鼓励学生在创作中表现情绪,让学生对周边生活事物产生兴趣,并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打开心扉,进行艺术创作表现。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放松身心,体验绘画的快乐,还能将自己的情感具体化,在绘画中得到情感的寄托。

第二阶段,为了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不断适应,延续了第一阶段绘画,举行团体色彩涂鸦活动,可以让案例从个人的角色向团队进行转变,进而适应集体生活环境,通过团队和合作来提升认知能力和整体思维。一幅色彩涂鸦作品,起初独立作画,后期尝试与甚少接触的同学合作。绘画要求是可以用任意的肢体姿势动作作画,可以大胆尝试将颜料混合,可以不表现具体形象,以合作的方式在纸上进行色彩造型。初步画好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观察涂鸦的色彩变化以及具体意象,随后师生进一步共同细化完成。绘画媒材的选择从干性彩色笔变为水彩颜料,颜料属性可以触动学生更深层次的感受,采用“乱画”这种涂鸦方式激发学生内心的创作动力,表现自我的欲望,使学生卸下心理防御,通过展示自身能力,找到存在的价值,体验更多的快乐,并逐渐在合作中体会到自我的存在价值,享受交流所带来的愉悦。

第三阶段,案例分享、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本阶段的重点是让案例更好地表现自己的能力、发展自己的潜能、增强自己的信心,继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身边的生活环境,提高社交能力。尽管如此,在课堂上还是有个别问题,比如学生会产生依赖性,会经常性向教师投以强烈的求助眼神。对此,笔者采用引导学生讲述作品内容或是适当对学生进行美术指导等方法来解决。

第四阶段,要求案例为同伴绘画。随着课程的推进,学生的心理情感通过绘画活动得以表达甚至宣泄,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也会逐渐加深。这种“信任”在初期时对双方建立良好关系会有一定帮助,但信任的加深会逐渐使学生转移为对教师的过度依赖,长此以往会产生拒绝接触其他对象的现象。因此,笔者在这一阶段要求案例学生在同学协助合作下完成绘画活动。笔者制定主题为“给同学制作一件小礼物”的活动,活动中,含含使用彩纸折制了很多的小花,将小花作为礼物主动赠予他人。这一种行为同学和教师都非常赞赏,得到大家的认同,含含有较长一段时间都处于兴奋状态。现阶段,案例学生在自己创作作品以及与人交往过程中得到的自信和满足令人宽慰。

三、教育结果与反思

(一)教育结果

为了使案例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提高自己的信心,笔者精心将案例学生的美术作品收集起来同他一起回忆,做一个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含含过去的作品表现的人物大多数为一个人,色彩和线条表现也较为单一、零散;现在的美术作品中逐渐出现了情绪化的情感表达符号,甚至出现了多个形象,在讲述作品时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阐述自己的想法,颜色和线条相比以前丰富许多。除了对比作品表现形式、表达内容上的改变外,笔者还深入了解他在心理状态上的变化。最初在学校不配合任何教学活动,彷徨无助、爱哭爱闹,现在可以比较专心愉快地通过美术活动释放自己的情感,不仅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绘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进步,既收获了同学们的友情,也增强了自信心与生活幸福感,现在的含含时刻保持一个乐观向上的心态。

透过日常生活中自然场景的观察,无论是父母、教师或经常接触到受试的相关人员,均认为含含在人际互动、表达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有明显的进步,特别是在参与学习活动中所表现的合作、专注、持续和积极行为等方面进步很多。学生在享受美术创作所带来的乐趣的同时,非常有效地改善了自我心理健康状况。

(二)教育反思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在美术教育中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现,了解和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根据每位学生的心智发展制订教育目标,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帮助。教学应融入生活素材,在特殊教育中美术教育多向学生日常所见所闻的事物倾斜,生活素材可以给学生带来亲切感,同时也可反过来加强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特殊教育领域的美术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美术教育,它不在于向学生传授技能本领,而在于对学生的激励和唤醒。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意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成不变地执行教学计划或设定过多的要求。

猜你喜欢

绘画案例美术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创意美术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